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锂离子电池组建模及不均衡电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开让 刘辉 +3 位作者 邹乃鹏 张彩萍 董建明 刘迪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近年来电池储能以其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将电池或电池组并联从而达到较高的可用容量,但并联电池在实际中受内阻、容量、荷电状态(SOC)等影响将出现电流不平... 近年来电池储能以其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将电池或电池组并联从而达到较高的可用容量,但并联电池在实际中受内阻、容量、荷电状态(SOC)等影响将出现电流不平衡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池充放电电流和使用条件,影响了电池性能。针对并联电池组支路电流采集过程繁琐且状态估计复杂的情况,以电池的二阶等效电路为基础,结合回路电流法建立了并联电池组的仿真模型。模型能够根据锂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状态方程实现并联支路电流的计算,进而估计并联电池组的状态,省去了对并联支路电流的检测环节。同时重点研究了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现象,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分析了并联电池组的充电特性。针对并联电池组的支路不均衡电流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难以解耦的特性,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模型详细分析了内阻、容量、初始SOC等因素对支路电流点的影响,为并联电池组的设计、成组优化及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储能 并联电池组 回路电流 支路不均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并联拾取模块电流和输出功率均衡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继鑫 史黎明 +2 位作者 殷正刚 范满义 李耀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
大功率感应电能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多并联拾取模块结构。然而,多并联拾取模块参数不一致,会导致各个拾取模块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不均衡,从而降低系统效率,严重时会因模块过流而造成系统故障。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并联拾取模块补... 大功率感应电能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多并联拾取模块结构。然而,多并联拾取模块参数不一致,会导致各个拾取模块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不均衡,从而降低系统效率,严重时会因模块过流而造成系统故障。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并联拾取模块补偿电容器的多并联拾取模块电流和输出功率均衡方法。首先,介绍了传统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与所提出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的特性。然后,分别分析了互感、拾取线圈自感及内阻对电流分布和系统效率的影响。最后,通过4个并联拾取模块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时多并联拾取模块的电流和输出功率基本一致,并且相比传统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系统效率最高提升了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多并联拾取模块 补偿电容器 电流均衡 输出功率均衡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圈并联ICPT系统的分布式补偿电流均衡方法
3
作者 张子佳 刘君 李岩松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针对双线圈并联的高功率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存在线圈间补偿电流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补偿电流均衡方法。首先提出了双线圈并联ICPT系统的分布式补偿网络,然后依据等效思想和迭代思想提出补偿电流均衡方法,根据该方法求解... 针对双线圈并联的高功率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存在线圈间补偿电流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补偿电流均衡方法。首先提出了双线圈并联ICPT系统的分布式补偿网络,然后依据等效思想和迭代思想提出补偿电流均衡方法,根据该方法求解得到补偿参数和各线圈补偿电流表达式,再将该方法拓展到n线圈并联结构。在北京超算云计算中心的COMSOL云平台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有效均衡了各线圈的补偿电流,而且谐振状态受参数漂移的影响程度并未因补偿网络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双线圈 补偿网络 电流均衡 分布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伺服系统电流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榕 刘卫国 +1 位作者 马瑞卿 胡亚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81,共5页
电动舵机双余度伺服系统是以双余度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DSP作为主控单元再加外围电路组成的数字式伺服系统。着重研究了双余度运行时的电流均衡问题,分析了电流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给出了电流均衡的方法... 电动舵机双余度伺服系统是以双余度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DSP作为主控单元再加外围电路组成的数字式伺服系统。着重研究了双余度运行时的电流均衡问题,分析了电流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给出了电流均衡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系统当中,最后给出了未加均衡环节和加上均衡环节的试验结果,对比显示,加上电流均衡环节,两个余度电流明显趋于一致。此方法易于工程实现,系统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均衡 稀土永磁 无刷直流电机 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的电流均衡/电压恢复自适应动态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睿 孙秋野 张化光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9-491,共13页
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已经成为了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风能和光能在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有着极大优势,考虑二者之间强互补性的协同调度已被广泛研究.但风/光协同调度的微电网多关注分钟级的调度或优... 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已经成为了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风能和光能在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有着极大优势,考虑二者之间强互补性的协同调度已被广泛研究.但风/光协同调度的微电网多关注分钟级的调度或优化问题而非风/光波动下秒级的实时电流按容量比例精准分担,简称电流均衡,而精准电流均衡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纳.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微电网电流均衡和电压恢复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包含风电整流型电能变换器和光电升压型电能变换器的广义风光拓扑同胚升压变换器模型,其提供了后续控制器设计的模型基础.其次,本文将电流均衡和电压恢复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基于此,每个能源主体的目标函数转化为获取最优控制变量和最小电压/电流控制偏差,进而转化为求解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amilton-Jacobi-Bellman,HJB)方程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贝尔曼准则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规划控制策略以求取HJB方程的数值解,最终实现电流均衡和电压恢复.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分布式自适应动态规划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流均衡 电压恢复 拓扑同胚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组汇流排过载能力及电流均衡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剑武 范光辉 +2 位作者 雷吉平 李鑫 张亚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26-2433,共8页
以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软包电池单体汇流连接排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结构、不同厚度的汇流排进行热电耦合数值计算,探讨了汇流排结构形状、汇流排电流I/O方式、汇流排焊缝宽度、焊缝位置对汇流排温升和电池单体均衡性的影响。以标准汇流... 以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软包电池单体汇流连接排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结构、不同厚度的汇流排进行热电耦合数值计算,探讨了汇流排结构形状、汇流排电流I/O方式、汇流排焊缝宽度、焊缝位置对汇流排温升和电池单体均衡性的影响。以标准汇流排为研究对象,在两进两出电流不同分配方式下,重点分析汇流排对电流均衡性的影响。加工了铝质汇流排,采用多路温度测试仪对铝质汇流排进行实验测试,在不同电流作用下,实验温升和数值模拟温升之间的误差在5%之内。研究结果表明,钣金折弯对汇流排的过载能力影响不大,在汇流排表面开孔会显著降低汇流排的过载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汇流排厚度可以显著提升汇流排的过载能力;汇流排的焊缝宽度和焊缝位置对过载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中焊缝位置影响更大一些。最后对汇流排温升过高以及电流分配不均衡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排 电流均衡 温升 过载能力 热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PV组串的单输入-多输出电流均衡器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卫平 潘玥 +1 位作者 张晓强 张懋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19-25,共7页
光伏板部分被遮蔽使得大型PV阵列的平均功率损失为20%~30%,因此提高PV阵列的电能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提出了单输入-多输出隔离型电流均衡器的Forward型拓扑结构,对其进行平均建模和小信号建模。给出了电流均衡器的均衡机理和... 光伏板部分被遮蔽使得大型PV阵列的平均功率损失为20%~30%,因此提高PV阵列的电能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提出了单输入-多输出隔离型电流均衡器的Forward型拓扑结构,对其进行平均建模和小信号建模。给出了电流均衡器的均衡机理和平均模型,然后比较了正激拓扑的平均模型和瞬态模型的仿真区别。最后利用PSIM软件搭建该均衡器的闭环系统的平均等效模型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均衡器可以提高输出功率33%,平均模型可以提高仿真效率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均衡 光伏 建模 FORW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负序电流均衡的孤岛微电网电压不平衡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丽珍 刘腾飞 郝晓弘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3,共9页
孤岛微电网中,由于公共耦合点(PCC)处存在大量单相负荷和非线性负荷,系统易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及负序电流无法均衡分配问题。为此,在分析不平衡补偿与负序电流均衡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电压不平衡补偿及负序电流... 孤岛微电网中,由于公共耦合点(PCC)处存在大量单相负荷和非线性负荷,系统易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及负序电流无法均衡分配问题。为此,在分析不平衡补偿与负序电流均衡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电压不平衡补偿及负序电流均衡控制策略。在分布式二次控制层中,通过分布式稀疏通信网络实现相邻的分布式电源间实时数据交换,采用动态一致性算法估算全局平均电压和平均负序电流,自适应调节电压不平衡补偿参考向量,以实现电压不平衡补偿和负序电流的均衡控制。该控制策略不仅实现了公共耦合点处电压不平衡补偿,还解决了分布式电源(DG)间因线路阻抗分布不均的负序电流均衡控制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不平衡补偿 负序电流均衡控制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自均衡的低纹波高增益双向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克英 黄毅 +3 位作者 王子豪 余涛 吴毓峰 潘振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8,共11页
双向直流变换器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模块的关键接口设备,需要具备低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和宽范围软开关的特性。常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低压储能侧使用交错技术实现对电池友好的低电流纹波特性,然而受限于实际的生产工艺,这类交错型... 双向直流变换器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模块的关键接口设备,需要具备低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和宽范围软开关的特性。常规双向直流变换器在低压储能侧使用交错技术实现对电池友好的低电流纹波特性,然而受限于实际的生产工艺,这类交错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存在多相电流不均衡问题。本研究基于耦合电感提出了一种无需复杂控制算法的电流自均衡双向直流变换器。在综合能源储能场景中,该变换器不但具有电流自均衡特性,还具备低电流纹波、高电压增益和宽范围软开关的综合优势。首先,该变换器利用钳位电容的安秒平衡特性,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强制保持了交错电流的均衡,从而在电路拓扑层面即可实现电流自动均衡的低电流纹波特性。其次,作为储能电感的耦合电感兼顾了变压器功能,通过电路多级增益结构配合,实现了高电压增益特性。最后,本变换器使用了电压匹配控制和移相控制策略,对电压增益和功率大小方向进行解耦控制,保证了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软开关特性。本研究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款低压侧工作电压30 V至40 V、高压侧工作电压400 V、双向功率1 kW的实验样机。该样机模拟了低压侧锂电池在不同工作电压、功率大小和方向下的运行特性,从而有效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电流均衡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感的改进双路交错并行架构均衡拓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巫春玲 刘智轩 +2 位作者 孟锦豪 徐先峰 郑克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电池均衡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主动均衡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加快电池组的均衡速度,在双路交错并行架构式均衡拓扑的基础上,通过对均衡单元进行分档控制,使均衡电流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Simulink中搭建了8节... 电池均衡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主动均衡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加快电池组的均衡速度,在双路交错并行架构式均衡拓扑的基础上,通过对均衡单元进行分档控制,使均衡电流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Simulink中搭建了8节电池的均衡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将SOC初值分别设定为三种不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种SOC初值条件下,改进前的均衡拓扑用时992.57 s完成均衡,改进后的均衡拓扑用时655.01 s完成均衡,均衡时间减少了34%;在第二种SOC初值条件下,改进前的均衡拓扑用时226.52 s完成均衡,改进后的均衡拓扑用时121.54 s完成均衡,均衡时间减少了46%;在第三种SOC初值条件下,改进前的均衡拓扑用时197.24s完成均衡,改进后的均衡拓扑用时82.34s完成均衡,均衡时间减少了58%;表明改进后的均衡拓扑可以有效提高均衡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均衡 双路交错并行架构 均衡电流 均衡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单体直接均衡电路及漏感效应分析
11
作者 杨威 杨世彦 盖晓东 《电源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针对现有的串联储能电源均衡技术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均衡模块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单体直接均衡电路,通过相应的开关动作,能实现相邻三单体之间能量由最高单体到最低单体的直接传递。介绍了此电路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漏感在... 针对现有的串联储能电源均衡技术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均衡模块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单体直接均衡电路,通过相应的开关动作,能实现相邻三单体之间能量由最高单体到最低单体的直接传递。介绍了此电路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漏感在此均衡电路中的作用和对均衡电路性能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漏感影响均衡电路工作模态、开关管电压、均衡电流,需要在均衡电路实际设计时仔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电路 漏感 工作模态 均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组主动均衡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卫 吕杰 +1 位作者 冯自平 余景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3,共5页
锂离子电池组在线均衡影响参数众多,但缺乏定量研究。提出在不同的初始容量差异、电流倍率和均衡阈值下的主动均衡实验,并搭建主动均衡测试平台。提高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有利于增加均衡效果;在主回路电流为2.00 C和初始容量差异达... 锂离子电池组在线均衡影响参数众多,但缺乏定量研究。提出在不同的初始容量差异、电流倍率和均衡阈值下的主动均衡实验,并搭建主动均衡测试平台。提高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有利于增加均衡效果;在主回路电流为2.00 C和初始容量差异达到15%及以上时,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接近0;均衡阈值合理减小,可提高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主动均衡 优化 均衡电流 均衡时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正刚 徐立鹏 +2 位作者 张其昌 周其鹏 周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44-1748,共5页
电池组均衡作为电源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组的利用率,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目前均衡方式有很多,对主流的均衡方法展开介绍,分析了各方法的控制复杂度和平均均衡电流,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并就分析结果从控制复杂度、... 电池组均衡作为电源管理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组的利用率,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目前均衡方式有很多,对主流的均衡方法展开介绍,分析了各方法的控制复杂度和平均均衡电流,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并就分析结果从控制复杂度、速度、成本、效率和体积五个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估,得出开关电容均衡是比较理想的均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控制复杂度 平均均衡电流 开关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严干贵 钟诚 苑春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40-1947,共8页
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非常适合应用于超导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低电压大电流充电场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结了国内外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的常用拓扑及各自优缺点;总结了基波... 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非常适合应用于超导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低电压大电流充电场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总结了国内外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的常用拓扑及各自优缺点;总结了基波调制、载波调制、空间矢量调制和特定谐波消除调制4类常用调制方法的特点,分析了载波交换、调制波自适应修改和动态冗余矢量分配3类电感电流均衡控制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 拓扑 调制 电流均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功率补偿及其动态阵列重构
15
作者 杨洪明 刘璐雨 +2 位作者 段献忠 Archie James Johnston 杨洪朝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5-3465,I0002,I0003,共13页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常规光伏阵列相连接组成。基于SCS器件的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提出行电压闭环控制策略,根据光伏阵列行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偏差,以一体化阵列输出功率最大为控制目标,以开关矩阵连接方式为决策变量,调整SCS器件与光伏阵列连接方式,均衡光伏阵列各行电流,实现SCS器件对阴影遮挡电池进行功率补偿。搭建9×9的SCS一体化阵列仿真模型,对比分析4种典型动态云层阴影遮挡模式下,全交叉型(total-cross-tied,TCT)、静态阵列重构技术、动态阵列重构技术、SCS一体化阵列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SCS一体化阵列填充因子达77.4%,功率损耗约18W,优于其他3种方案。SCS一体化方案有效提高了局部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遮挡 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 动态重构 行电压闭环控制 功率补偿 电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系统穿越功率的治理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群湛 彭友 +2 位作者 黄小红 王翰林 任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5-1255,共11页
为消除牵引供电系统穿越功率的影响,同时兼顾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提出一种穿越功率治理的新方法.首先,结合贯通供电系统结构推导不同工况下的功率潮流,分析穿越功率检测方法;其次,在单相组合式同相牵引变电所的基础上,设置功率转移与能量... 为消除牵引供电系统穿越功率的影响,同时兼顾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提出一种穿越功率治理的新方法.首先,结合贯通供电系统结构推导不同工况下的功率潮流,分析穿越功率检测方法;其次,在单相组合式同相牵引变电所的基础上,设置功率转移与能量储存单元,分析改进后系统的工作机制;然后,通过功率分配与负序满意补偿的上层控制策略和变流器控制的底层控制策略相结合,提出穿越功率治理协同控制策略;最后,以某线路试验数据为例计算穿越功率大小,评估治理措施的经济性,同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及其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消纳穿越功率和再生制动能量,在考虑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损耗的情况下,功率转移与能量储存单元的穿越功率利用率在70%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 贯通供电 均衡电流 穿越功率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算法的氢镍电池充电均衡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爱佳 邹黎 +1 位作者 亓建英 张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2,194,共4页
为了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改善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在对典型的电压均衡控制和荷电状态均衡控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步长的反向传播误差(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及200 Ah氢镍电池小电流均衡控制策略。该均衡方法采用... 为了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改善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在对典型的电压均衡控制和荷电状态均衡控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步长的反向传播误差(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及200 Ah氢镍电池小电流均衡控制策略。该均衡方法采用大电流充电和小电流均衡,考虑了充电过程中的析气与复合。对电池组进行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电压检测精度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均衡效果和均衡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电池 充电均衡策略 电流均衡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脉冲功率负载Buck变换器自适应阻尼比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周宏 黄文焘 +3 位作者 邰能灵 庞路 李智鹃 杨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46-5257,I0019,共13页
针对脉冲功率负载的周期性功率突变造成接口变换器输出电压瞬时跌落和持续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阻尼比控制方法,使得输出电压的响应性能能够直接通过阻尼比实现精确调节,不依赖于控制参数,且对输入电压扰动具有抑制作... 针对脉冲功率负载的周期性功率突变造成接口变换器输出电压瞬时跌落和持续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阻尼比控制方法,使得输出电压的响应性能能够直接通过阻尼比实现精确调节,不依赖于控制参数,且对输入电压扰动具有抑制作用。该方法通过引入类电压环消除了时变的输入和占空比的非线性饱和,建立输出电压与其参考值的单输入单输出二阶系统,将不确定负载扰动的控制问题转化为二阶系统的阻尼比控制问题。此外,在不影响电压调节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附加占空比调节实现并联变换器供电结构的均流控制。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功率负载的不同暂态过程,并联变换器均能够实现快速平滑的电压调节和输出电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脉冲功率负载 自适应阻尼比控制 电压调节 电流均衡 舰船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德建 易东 王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0-1247,共8页
重载铁路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线路中电分相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牵引供电系统再生制动能量直接利用率、供电能力和供电品质.为保障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良好运行,从均衡电流、供电能力、负序评估、故障分析及保... 重载铁路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线路中电分相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牵引供电系统再生制动能量直接利用率、供电能力和供电品质.为保障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良好运行,从均衡电流、供电能力、负序评估、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4个方面研究该系统的运行状态.构建不同拓扑结构下双边供电系统均衡电流评估模型,揭示重载铁路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的外部电源构成方式;以某重载铁路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改造方案为例,探究正常和故障运行工况下系统的供电能力以及系统对外部电网的负序影响;对该系统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平行双边供电,当两相邻牵引变电所变压器变比相同时,树形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不会产生均衡电流;改造方案上、下行牵引网最低网压为22.74 kV,满足牵引网电压要求;设置组合式同相供电装置后,系统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95%概率大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20%和1.65%;相较于传统保护装置方案,所提保护配置方案能够确保牵引网停电区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贯通式同相供电 均衡电流 供电能力 分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并联交错型多电平变换器的桥臂统一脉宽调制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公铮 张海军 +1 位作者 戴鹏 李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7026-7034,共9页
并联交错型变换器(parallel interleaved multilevel converter,PIMC)是在多变换器并联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大功率变换拓扑。目前,PIMC通常采用耦合式桥臂电感以便于均衡各桥臂电流,对电感设计的要求高且扩展性较差,因此考虑采用... 并联交错型变换器(parallel interleaved multilevel converter,PIMC)是在多变换器并联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大功率变换拓扑。目前,PIMC通常采用耦合式桥臂电感以便于均衡各桥臂电流,对电感设计的要求高且扩展性较差,因此考虑采用分立式桥臂电感,但现有调制策略存在难以均衡桥臂电流、算法实现较为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推导PIMC各桥臂输出电流变化量与桥臂开关函数的动态表达式,进而从保证电流动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提出易于实现的桥臂输出电流排序均衡方法,并结合其实现方式设计了桥臂统一脉宽调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有效控制PIMC各桥臂输出电流均衡,在占用较少控制器资源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输出谐波特性,易于向任意电平数扩展。最后,基于大功率MATLAB/Simulink仿真及小功率平台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PIMC的内、外部特性,验证所提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错型多电平变换器 桥臂电感设计 电流均衡 脉宽调制 脉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