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介质暂态电场分布的场路分析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念 谢驰 滕福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在厂站操作过电压冲击下的大型发电机,建立一种暂态过电压的场路分析方法,研究大型发电机的暂态过电压场路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研究表明暂态过电压场路分析模型能够对定子绕组绝缘介质中暂态电场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搜索发电机内部... 针对在厂站操作过电压冲击下的大型发电机,建立一种暂态过电压的场路分析方法,研究大型发电机的暂态过电压场路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研究表明暂态过电压场路分析模型能够对定子绕组绝缘介质中暂态电场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搜索发电机内部可能突发绝缘事故的区域,预测发电机内部可能发生绝缘事故的故障点,提高大型发电机绝缘安全在线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过电压 暂态场路分析 过电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高压设备感应放电电能损耗的场路结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洋 黄国强 +5 位作者 吴经锋 张默涵 成林 刘晶 任双赞 杨传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文中从变电站运行实际出发,描述了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感应放电现象。针对变电站高压设备存在的感应放电现象,定性的分析了感应放电的产生机理与微观发展过程,以隔离开关为研究对象利用Ansoft 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解得了感应放电的边界... 文中从变电站运行实际出发,描述了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感应放电现象。针对变电站高压设备存在的感应放电现象,定性的分析了感应放电的产生机理与微观发展过程,以隔离开关为研究对象利用Ansoft 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解得了感应放电的边界条件。通过对放电电路网络的分布参数进行计算,利用Oracle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解得了单个感应放电脉冲所带来的的电能损耗,以电场与电路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变电站实际运行规律及社会用电量等统计数据,估算出变电站高压设备感应放电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感应放电 结合分析 仿真 电能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发电机定子模型的绝缘安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东君 刘念 +1 位作者 袁博 张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84-88,共5页
传统的定子绕组无源电路模型和电机实际运行工况不符,存在误差。提出定子绕组有源电路模型,考虑了定子绕组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并将其按不同相角计入定子槽内,并对各槽内电动势细分为电动势单元加入定子绕组模型中。利用有源模型进... 传统的定子绕组无源电路模型和电机实际运行工况不符,存在误差。提出定子绕组有源电路模型,考虑了定子绕组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并将其按不同相角计入定子槽内,并对各槽内电动势细分为电动势单元加入定子绕组模型中。利用有源模型进行场路综合分析,可计算出定子槽内电场分布,进而分析定子绝缘安全性。经过仿真计算说明利用有源模型计算电场分布较传统模型的计算精度更高,绝缘故障点预测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有源模型 绝缘安全分析 综合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线圈式电磁超声检测方法与提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文泽 胡力萍 +4 位作者 卢超 胡博 沈功田 张路根 张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1691,共11页
针对传统永磁体式或脉冲电磁铁式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易吸附铁磁性颗粒导致换能效率下降甚至功能性损坏、难与铁磁性金属材料实现快速分离或移动、探头体积大、难以实现狭小区域等探头不可达区域... 针对传统永磁体式或脉冲电磁铁式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易吸附铁磁性颗粒导致换能效率下降甚至功能性损坏、难与铁磁性金属材料实现快速分离或移动、探头体积大、难以实现狭小区域等探头不可达区域的检测等难题,提出了一种仅线圈式电磁超声检测的技术实现与建模方法。建立了集仅线圈式EMAT的激励等效电路和检测过程的场路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仅线圈式EMAT的纵波激励和接收机理,研究了提离对EMAT线圈的等效阻抗、放电电流的高频成分和类直流成分、检测回波的幅值和中心频率的影响。研制了仅线圈式EMAT检测电路,验证了提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仅线圈式电磁超声检测系统可以在80 mm厚的铝合金试样中激励和接收纵波,且在0.1 mm提离时,一次底波的信噪比为28.10 dB。当提离由0.1 mm增加至1.0 mm时,二次底波的信噪比由22.21 dB减小至8.01 dB,其中心频率由1.35 MHz下降为1.27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仅线圈式EMAT 耦合分析 提离 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差极值的电力变压器剩磁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于展 武仕朴 +2 位作者 汪友华 刘成成 火彩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8-1097,共10页
电力变压器在空载合闸过程中产生的励磁涌流会对电网及设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有效削弱铁心中的剩磁以降低励磁涌流出现的概率,准确测量铁心内剩磁的大小及方向十分必要。基于磁性材料的电磁暂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外施直流电压的剩磁... 电力变压器在空载合闸过程中产生的励磁涌流会对电网及设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有效削弱铁心中的剩磁以降低励磁涌流出现的概率,准确测量铁心内剩磁的大小及方向十分必要。基于磁性材料的电磁暂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外施直流电压的剩磁测量方法,剩磁导致绕组中施加正、反向电压下的暂态电流波形不同,结合场路分析,建立了剩磁与暂态电流差极值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剩磁测量的准确性,对待测方形铁心进行建模和分析,优选了一组合适的测试电路参数,并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得到铁心中剩磁与暂态电流差极值关系的经验公式,为变压器铁心剩磁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最后搭建测量平台,对待测铁心进行实验研究,测量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励磁涌流 剩磁 场路分析 暂态电流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十二相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卓然 严仰光 +1 位作者 周竞捷 周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4-79,共6页
同步电机六相双Y绕组就电机内部而言实质上由十二相30°绕组连接而成。提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十二相梯形波相电势输出,经共阳极连接十二相零式整流电路整流构成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利用槽电势星形图分析输出电压特性,得到电枢绕组... 同步电机六相双Y绕组就电机内部而言实质上由十二相30°绕组连接而成。提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十二相梯形波相电势输出,经共阳极连接十二相零式整流电路整流构成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利用槽电势星形图分析输出电压特性,得到电枢绕组的设计原则。设计一台2kW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建立发电机系统场路耦合模型,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整流二极管导通模态及导通电流特性。样机实验结果与理论及仿真分析一致,表明十二相梯形波永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整流二极管数目与六相双Y整流电路相同,输出电压脉动相当,但整流二极管平均电流降低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十二相整流 无刷直流发电机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抗计算与建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卓然 杨春源 +2 位作者 杨善水 严仰光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磁场分布往往呈现三维特性,二维有限元法难以适用。而三维有限元瞬态场分析的计算量巨大,进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控制系统外电路的闭环场路耦合仿真目前还不现实。本文建...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磁场分布往往呈现三维特性,二维有限元法难以适用。而三维有限元瞬态场分析的计算量巨大,进行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控制系统外电路的闭环场路耦合仿真目前还不现实。本文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由静磁场计算得到气隙磁通随励磁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三维瞬态场路耦合分析电机空载特性和外特性,由电势波形和矢量图推算不同励磁、不同负载电流下电机同步电抗值。根据电压方程建立了切向磁钢HESM的MATLAB/Simulink数学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闭环系统仿真分析、快速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三维有限元分析 同步电抗 耦合分析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岳 王凤翔 +2 位作者 邢军强 Milutin Jovanovic David Atkinson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4,共6页
为了研究在转子铁心中引入磁障对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性能的影响,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转子极弧系数与磁障数量及结构参数对无刷双馈磁阻电机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较好的无刷双馈磁障转子设... 为了研究在转子铁心中引入磁障对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性能的影响,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转子极弧系数与磁障数量及结构参数对无刷双馈磁阻电机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较好的无刷双馈磁障转子设计方案。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方法及其双馈运行特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机结构尺寸相同情况下,通过在转子铁心中适当引入磁障,可以有效地改善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性能,并使其保留普通磁阻转子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磁障转子 耦合有限元分析 双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环形铁芯建模和剩磁测量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紫薇 汪友华 火彩玲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121,共6页
大型电力变压器进行空载合闸操作时,铁芯中的剩磁可能会引起励磁涌流,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投入运行。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和测量剩磁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外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分析剩磁产生的原理,建立了基于Jiles... 大型电力变压器进行空载合闸操作时,铁芯中的剩磁可能会引起励磁涌流,导致变压器无法正常投入运行。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和测量剩磁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外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分析剩磁产生的原理,建立了基于Jiles-Atherton磁滞理论模型的变压器环形铁芯仿真模型。在环形铁芯绕组上先后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直流电压,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响应电流,结合场路暂态分析,可以判断剩磁的方向,并且找到响应电流和剩磁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以在对变压器铁芯中原有剩磁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剩磁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对环形铁芯中的剩磁进行了测量,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磁 环形铁芯 磁滞模型 局部磁滞回线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进型射频SiP系统优化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照荣 吕立明 +2 位作者 黄学骄 王平 钟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射频系统级封装系统具有高密度集成、高性能的优点,但其电磁问题复杂导致系统优化方法至关重要。基于板级场路协同仿真、近场等效模拟以及近场扫描测试,提出了递进型射频SiP系统优化方法,并以S波段上变频SiP模块的优化为例,进行了验证... 射频系统级封装系统具有高密度集成、高性能的优点,但其电磁问题复杂导致系统优化方法至关重要。基于板级场路协同仿真、近场等效模拟以及近场扫描测试,提出了递进型射频SiP系统优化方法,并以S波段上变频SiP模块的优化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利用此方法,准确地找到了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建立近场耦合等效集总电路,提出改进措施,实现了系统的高效优化;并采用近场扫描测试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出两者的相关度为96.27%,吻合较好,证明了模拟仿真优化法的高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封装(SiP) 协同分析 耦合 等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压缩技术在高温锻件电磁超声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树民 石文泽 +3 位作者 卢超 张琦 程进杰 吴健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6,共9页
针对脉冲压缩技术应用于电磁超声检测时,检测系统频谱特性与调制信号带宽不匹配,导致脉冲压缩效果下降的问题,建立了电磁超声检测过程的场路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比较线性调频(LFM),Barker,LFM+Barker和调幅线性调频(AMLFM)+Barker共4种... 针对脉冲压缩技术应用于电磁超声检测时,检测系统频谱特性与调制信号带宽不匹配,导致脉冲压缩效果下降的问题,建立了电磁超声检测过程的场路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比较线性调频(LFM),Barker,LFM+Barker和调幅线性调频(AMLFM)+Barker共4种调制信号对脉冲压缩效果的影响。以高温锻件平底孔缺陷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检测为例,对比和验证了同时宽的4种调制信号脉冲压缩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arker信号激励时,获得的脉压信号主瓣信噪比最高,但由于时频积较小,空间分辨率差;采用LFM信号激励时,高温锻件中高频成分超声波衰减愈加严重,造成主瓣信噪比下降和波包宽度变大等问题;采用AMLFM+Barker激励时,由于子函数加窗导致主瓣宽度有所增加;基于LFM+Barker复合调制信号的脉冲压缩技术兼具高主瓣信噪比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该研究可以为高温环境下铸锻件超声检测提供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锻件 电磁超声换能器 耦合分析 脉冲压缩 电磁超声检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rmal regime of wide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12
作者 马涛 汤涛 +1 位作者 黄晓明 汪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346-3355,共10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awing depth of wide embankment for expressway in permafrost regions based on numerical analysis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According to specific embankment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awing depth of wide embankment for expressway in permafrost regions based on numerical analysis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According to specific embankment section of Qinghai-Tibet highway,computational region for numerical analysis was defined.And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hrough FEM software named as ABAQUS and was verified by field observed data.The effects by width and height of embankment on the thermal regime of computational reg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FEM modeling.Nume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has serious disturbance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ground permafrost showing as annual average ground temperature and the maximum thawing depth keeps increasing with service time increasing.And larger embankment width leads to poor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more serious uneven temperature field of embankment.Raising embankment height can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however,the improvement is restricted for wide embankment and it cannot change the degradation trend of thermal stability with service life increasing.Thus,to construct expressway with wide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 of Qinghai-Tibet Plateau,eff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underlying permafr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frost region thermal stability expressway embank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