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被类型对晋南土壤入渗及地面水流糙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梦佳
李炎
王仰仁
杨丽霞
-
机构
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174)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YDTPJC01450)
山西省水利科技项目(2022GM005)。
-
文摘
开展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特性及田面水流糙率影响的研究,可以为田间灌水技术参数的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省夹马口引黄灌区试验站畦田灌水试验为依据,基于Kostiakov-Lewis三参数入渗模型,在运用水量平衡方程和曼宁公式的基础上,用单点求参法(用畦田内畦首、中、尾三点的入渗参数分别作为入渗参数值,仅对糙率值作优化求解)、均值求参法(用畦首、中、尾三点入渗参数的均值作为入渗参数值,仅对糙率值作优化求解)、组合求参法(用畦首、中、尾三点入渗参数中的最大值作为上限,最小值作为下限,对入渗参数和糙率值同时优化求解)对入渗参数及糙率进行直接求解,并利用基于零惯量模型的地面畦灌水流模拟软件WinSRFR4.1对求解参数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1)用组合求参法拟合出的土壤入渗参数与地面水流糙率,决定系数R^(2)均在0.97以上,拟合精度较高。(2)玉米地土壤90 min累计入渗量Z_(90)为91.7 mm,糙率值为0.030;苹果树地Z_(90)为88.9 mm,糙率值为0.079;桃树地Z_(90)为115.9 mm,糙率值为0.138。在该试验区,一年生植物的Z_(90)明显大于多年生植物,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显著;鉴于组合求参法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土壤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且拟合精度高于单点求参法和均值求参法,认为组合求参法最优,验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
-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入渗模型
零惯量模型
地面水流糙率
引黄灌区
-
Keywords
vegetation types
infiltration model
zero-inertia model
surface flow roughness
yellow irrigation district
-
分类号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