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超 霍庆 +3 位作者 任芝花 刘振 肖卫青 徐拥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0-640,共11页
为实现6万余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实时统计处理,设计并实现了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处理系统。系统采用灵活易扩展的技术框架,应用大数据分布式流处理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较传统统计处理框架统计时效提升10掊以上,主要功能包括基于任务调度... 为实现6万余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实时统计处理,设计并实现了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处理系统。系统采用灵活易扩展的技术框架,应用大数据分布式流处理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较传统统计处理框架统计时效提升10掊以上,主要功能包括基于任务调度的定时统计、针对迟到数据和数据更正信息的统计结果滚动更新、自定义统计、统计处理通用算法服务等,采用国家级一级部署、各省同步应用的业务布局保证数据的一致性。2017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后,实时计算800余个多种尺度的统计项并通过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数据统一服务接口提供统计产品服务。分析表明:地面气象资料统计产品2017年月平均下载次数达到1951.4万次,在CIMISS所有400余种观测资料或产品中排名第三,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气象决策服务、气候监测业务、公共气象服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资料 统计处理 分布式计算 模块化 滚动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福州市空气质量日预报 被引量:24
2
作者 林祥明 林永登 +2 位作者 冯宏芳 隋平 余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空气污染预报是建筑在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福州市1995~199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温度、气压、风、湿度、大气稳定度、降水等)分布规律,建立气象预报指标及统计预报方程,... 空气污染预报是建筑在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福州市1995~199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温度、气压、风、湿度、大气稳定度、降水等)分布规律,建立气象预报指标及统计预报方程,在1999年2~8月进行福州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等级试预报。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模式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等级预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统计预报 地面气象资料 福州市 气象条件 温度 气压 大气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自动收集处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尚河 吴迅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自动收集处理系统的研制周尚河吴迅英(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全国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国家基本站简称A0文件,基准气候站简称A1文件)报送,多年来采用邮寄数据磁带、软盘的方式,资料收集速度慢、...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自动收集处理系统的研制周尚河吴迅英(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全国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国家基本站简称A0文件,基准气候站简称A1文件)报送,多年来采用邮寄数据磁带、软盘的方式,资料收集速度慢、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地面资料快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收集处理系统 自动化 地面气象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控方法的地面气象资料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忠洋 李涛 +1 位作者 吴晶璐 陈宏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39-343,369,共6页
准确、可靠的地面气象资料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气候预测水平的重要前提,为使气象观测数据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地面气象资料预警系统在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入库之前,需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质量控制,控制... 准确、可靠的地面气象资料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气候预测水平的重要前提,为使气象观测数据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地面气象资料预警系统在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入库之前,需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质量控制,控制方法除了传统的极值,时间、空间、内部一致性检查之外,还包括数据挖掘中的BP神经网络算法。此外,系统设计过程包括后台数据库结构、前台入库及预警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多线程操作机制进行气象资料解析入库,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及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展示预警信息,这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资料 质量控制 数据库设计 数据挖掘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探空与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同化对北京地区边界层数值模拟改善研究
5
作者 吴义凯 王成刚 苗世光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
利用2016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北京市宝联、朝阳、大兴站获得的逐3 h加密探空资料与逐1 h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基于WRF模式与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分别进行仅同化加密探空资料(S-DA)、仅同化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A-DA)以及同时同化以... 利用2016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北京市宝联、朝阳、大兴站获得的逐3 h加密探空资料与逐1 h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基于WRF模式与WRFDA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分别进行仅同化加密探空资料(S-DA)、仅同化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A-DA)以及同时同化以上两种资料(M-DA)的同化试验,研究三组资料同化方案对北京地区边界层数值模拟的改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加密探空资料对于改善模拟结果起核心作用,可使边界层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65%、61%、22%。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垂直方向的模拟结果亦有贡献,但改善力度小、影响范围低。M-DA试验与S-DA试验结果相仿。水平方向上,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范围广,加密探空资料改善力度较强,然而影响范围小。M-DA试验综合两种资料的优势,可使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结果。同化时效性方面,同化试验对边界层内热力状态的改善影响时间较长,对湿度状态与动力结构的改善影响时间较短,其中M-DA试验对热力状态的改善影响最多可延长至预报6 h,对湿度与动力结构的改善影响最多可延长至预报3 h。综上,同时同化加密探空与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要比单独同化任一资料的效果更好,两种资料在同化后可以相互补充各自的不足,能较强地改善模式的初始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界层模拟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同化 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 加密探空资料 地面自动气象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俊尧 胡亚文 罗通均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320-322,共3页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气象服务的基石,在应用这些资料前,气象部门需要全面了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确保每一条天气预报都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气象服务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的天气信息,帮助他们更好...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气象服务的基石,在应用这些资料前,气象部门需要全面了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确保每一条天气预报都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气象服务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的天气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基于此,重点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气象服务的内涵,探究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气象观测的精准度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服务 气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宇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运用实践研究
7
作者 丁涌 张海涛 吴卓庭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传统的气象观测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此,以靖宇县气象局为例,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了靖宇县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气...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传统的气象观测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此,以靖宇县气象局为例,阐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了靖宇县气象观测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应用水平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空气法规模型的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景朝 马振峰 +2 位作者 伯鑫 王刚 李时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50-2957,共8页
以云量、风速、风向、温度3类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在模型中的标准化应用.结合我国2008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模型AERMOD对所需要的地面气象数据需求,并以内蒙... 以云量、风速、风向、温度3类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规范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在模型中的标准化应用.结合我国2008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模型AERMOD对所需要的地面气象数据需求,并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上都电厂SO2实测数据为验证数据,在模型其他输入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试验站10min和1h地面气象数据,并分别以低云量和总云量代替蔽光云量,设置4种情景.其中,情景一使用试验站10min地面气象数据,并用低云量代替蔽光云量.与情景一相比,情景二使用总云量代替蔽光云量,情景三使用1h地面气象数据,情景四使用试验站1h地面气象数据,并用总云量代替蔽光云量.4种情景除了上述不同点,其他地面气象参数均相同.结果表明,在4种情景中,情景二、三、四的FB值均小于情景一,更靠近0.关于RHCR值,情景三和四更靠近于1,分别为1.33和1.41,表明在预测高端值时,情景三和四的效果更好.情景二的RHCR值为1.51,大于情景三,说明风相较于云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更大.由FB值、RHCR值以及Q—Q图的综合分析得出,情景四的模拟值更接近实际监测值,其采用的地面气象数据全面符合本研究所推荐的数据标准化应用方法,规范了模型数据标准化应用,提升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大气污染 AERMOD 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方法设计
9
作者 高阳 王梅娜 张恺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56-156,共1页
从很多的研究来看,比较传统的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依然还是现在运用的主要方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加好的科学和技术条件,我们可以把自动化和人工合理的进行结合,把气候的背景资料和我们的统计经验合理... 从很多的研究来看,比较传统的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依然还是现在运用的主要方法。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加好的科学和技术条件,我们可以把自动化和人工合理的进行结合,把气候的背景资料和我们的统计经验合理的相结合,并且可以应用一些比较合适的空间检测方法,把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质量控制业务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资料 质量控制 控制技术 方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杜娟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2期120-120,共1页
准确、可靠、及时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是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气候预测预报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入手,分析探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的控制及处理,以期获得完整、准确的地面... 准确、可靠、及时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是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气候预测预报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入手,分析探讨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的控制及处理,以期获得完整、准确的地面观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数据文件 质量控制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11
作者 方祥贵 冯异 斯秋措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6期115-115,共1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不断发展的现阶段,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基础性服务领域之一,对于了解地区阶段内的气候变化情况和采取应对措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气象服务而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其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 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不断发展的现阶段,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基础性服务领域之一,对于了解地区阶段内的气候变化情况和采取应对措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气象服务而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其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围绕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服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处理
12
作者 李军义 《江西农业》 2016年第8S期61-,共1页
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气象局的实际,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质量控制 处理对策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审核规则库的设置方法与技巧
13
作者 罗智军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期163-163,169,共2页
本文结合台站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审核规则库设置实际,分别从审核规则库设置中软件操作、审核规则库气候极值设置、审核规则库地温日变化最大值设置、审核规则库要素极值与定时值比较规则设置、不同气象要素之间横向比较规则设置等,详细... 本文结合台站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审核规则库设置实际,分别从审核规则库设置中软件操作、审核规则库气候极值设置、审核规则库地温日变化最大值设置、审核规则库要素极值与定时值比较规则设置、不同气象要素之间横向比较规则设置等,详细分析审核规则库设置方法与技巧,供相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审核规则库 设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铁 邹立尧 国世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64-167,共4页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所包含资料为3类: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气象灾害资料;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地面气象资料主要来源于1951~2003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基本数据文件(A文件),共整理了124个台站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地面温... 东北地区低温气象资料数据集所包含资料为3类: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气象灾害资料;台站历史沿革资料。地面气象资料主要来源于1951~2003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基本数据文件(A文件),共整理了124个台站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地面温度、日照时数等要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资料 台站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日照时数 地面温度 气象灾害 降水量 低温 气温 基本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站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综合质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涛 周欢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9期60-63,共4页
气象与地球中有关学科的研究需要准确可靠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作为支撑,这是提高气候预测水平的重要前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综合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包括后台数据结构的设计及前台基于多线程操作机制的质控... 气象与地球中有关学科的研究需要准确可靠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作为支撑,这是提高气候预测水平的重要前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综合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包括后台数据结构的设计及前台基于多线程操作机制的质控系统的设计。系统在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入库之前进行综合质量控制,控制方法除了传统的极值、时间、内部一致性检查之外,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加入设备状态的研究。系统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也使气象观测数据具备了更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质量控制 LOGISTIC回归 设备状态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站在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工作中应知事项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红 李红英 邢芝芳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4期44-45,共2页
本文从新疆气象台站观测现状入手,结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方案,阐明了各类台站的观测任务、观测员所面临的具体工作以及升级软件使用技巧、注意事项等,以提高资料处理能力,减少错情,帮助台站顺利完成业务调整。
关键词 地面气象资料 A文件 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墨国家一般站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17
作者 李华 刘路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分析即墨国家一般站迁站前后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的差异。[方法]利用即墨站新站与旧站2014年1~12月同期实测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即墨站迁站前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的差异,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 [目的]分析即墨国家一般站迁站前后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的差异。[方法]利用即墨站新站与旧站2014年1~12月同期实测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即墨站迁站前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的差异,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站址本站气压、相对湿度均低于旧站址,气温与旧站址相比呈正负距平变化趋势;风速高于旧站址。气象要素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站址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探测环境及测站下垫面性质不同等原因造成的;且海拔高度及探测环境的不同是引起气象要素有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研究为预报业务中气象要素的准确预报和气候分析、气象服务、科研工作中资料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迁站 对比分析 原因 即墨国家一般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衰减与声雷达探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岩 周秀骥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声雷达探测得出的对流条件下的C_r^2廓线,与Kaimal等实验结果更为接近,从而给出了一个求湍流衰减的近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雷达探测 声雷达 雷达回波 大气衰减 地面气象资料 廓线 月平均 大气环境 分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未来1~3天昼夜气温预报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江林 张德山 +1 位作者 王志斌 陈正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采用T2 1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资料和北京市观象台 ( 5451 1 )实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 ,建立了北京市观象台 (东郊 )未来 1~ 3天 ( 0~ 72h)夜间、白天、全天平均气温及夜间最低、白天最高气温共 5项气温的预报模式 ,经... 采用T2 1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资料和北京市观象台 ( 5451 1 )实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 ,建立了北京市观象台 (东郊 )未来 1~ 3天 ( 0~ 72h)夜间、白天、全天平均气温及夜间最低、白天最高气温共 5项气温的预报模式 ,经检验 ,预报的均方根误差 <2℃ ,可满足供热调度节能工作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预报 T213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数值天气预报 最高气温 平均气温 白天 昼夜 夜间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上海地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成因的Q矢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彩军 顾问 +2 位作者 唐玉琪 韩志惠 王晓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0-625,共16页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2016年8月19日下午上海地区发生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历时3 h、水平范围20~40 km,呈现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的特点。基于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2分钟平均资料,采用仅需一层资料计算...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2016年8月19日下午上海地区发生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历时3 h、水平范围20~40 km,呈现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的特点。基于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2分钟平均资料,采用仅需一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Q矢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演变成因,结果如下:(1)地面温度场和风场叠加分析表明,上海"城市热岛"特征与长江沿岸及邻近水域的热力不均匀分布引发了江风,江风将江岸邻近水域的湿、冷空气向城市陆地输送,并与陆地上干、热空气交汇,激发产生局地短时强降水,而降水的发生,导致地面温度下降、"城市热岛"特征减弱,从而减小水陆温度差,进而减弱江风,这直接减弱了有助于降水发生发展的动、热力强迫条件,促使降水趋于衰亡结束。(2)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和温度露点差叠加分析表明:在降水发生发展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迫产生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而空气湿度条件相对较弱;在降水强盛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强度不仅增至最强,且上升运动区与高湿区重合;在降水衰亡阶段,地面空气一直维持高湿条件而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明显减弱。这从地面大气中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和水汽条件揭示出致使降水强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因素,且二者重叠区对降水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最后,对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在局地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工作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短时强降水 Q矢量 地面自动气象资料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