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2地质封存工程的潜在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2
1
作者 崔振东 刘大安 +1 位作者 曾荣树 牛晶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6,共7页
CO2地质封存技术虽是有效减排CO2和提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CO2地质封存工程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如浅层地表垂向差异变形、可能诱发的断层活化及地震事件、CO2逃逸导致淡... CO2地质封存技术虽是有效减排CO2和提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CO2地质封存工程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的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如浅层地表垂向差异变形、可能诱发的断层活化及地震事件、CO2逃逸导致淡水含水层的污染、CO2泄漏富集危害附近人类健康和局部生态系统等。本文分析了上述潜在地质环境灾害风险及灾害诱发模式,并从科学选址、风险评估、工程监管、监测预警、应急补救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工程指导原则,对CO2地质封存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和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地质环境灾害 断层活化 泄漏风险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地质环境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新安 于敏 程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5期497-499,共3页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沿海城市的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城市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灾害─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地下水污染和城市地震的现状,并给出了防治...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沿海城市的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城市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灾害─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地下水污染和城市地震的现状,并给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灾害 地质环境 防治对策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灾变与保护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2
3
作者 于洋 陈炳乾 +1 位作者 花奋奋 康建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矿山开采不仅会引发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损毁等安全灾害,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的类型和特征与采矿方法有关,并且多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具有耦合性。我国常采用自由垮落、支护加固和剥离排... 矿山开采不仅会引发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损毁等安全灾害,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的类型和特征与采矿方法有关,并且多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具有耦合性。我国常采用自由垮落、支护加固和剥离排土3种方法处理采区覆岩,分别形成了以长壁垮落法开采、柱式开采和露天开采为代表的3类采空区。综述了3类采区的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灾害链网形成机制,讨论了地质灾害监测、多灾耦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①矿区地质环境灾害主要包括工程安全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地物空间位置改变引起的采动附加应力损坏各类工程体,后者反映为地物属性变化引起的生态要素缺失和物质能量流动改变;②不同地质环境灾害之间存在耦合性,一种地质环境灾害的出现可能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网,虽然变形监测、遥感等技术可用于获取地物位置、属性信息,但由于地质环境灾害成灾的复杂性以及传统单一监测预测技术手段的局限性,目前难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预报预测;③应整合已有的各类变形监测、遥感、传感器、工程检测等技术构建“空—天—建—地—井—人”监测技术体系,融合多源地质环境数据探明矿区物理环境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对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后续研究重点在于:①完善多源数据标准化工作,加强数据安全共享,构建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库”;②依托AI辅助和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库”,研究矿区多灾耦合机理,明确致灾关键因素,构建灾害链网;③基于灾害链网加强跨学科研究,融合多源数据—模型形成“透明地质条件—矿山开采设计—采动损害/物理场分布特征评价—工程安全预测评价/生态过程预测评价—工程加固维修/生态环境修复”全过程工作机制。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梳理矿区多灾耦合问题的研究思路,对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保护和治理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灾害 长壁开采 柱式开采 露天开采 生态修复 绿色矿山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被引量:36
4
作者 虎维岳 李忠明 王成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表塌陷及诱发邻近矿井突水等环境地质灾害特点 ,论述了废弃矿山与环境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互馈链关系及废弃矿山因地下水位回弹所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机理 ,提出了研究和治理废...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废弃矿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表塌陷及诱发邻近矿井突水等环境地质灾害特点 ,论述了废弃矿山与环境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互馈链关系及废弃矿山因地下水位回弹所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机理 ,提出了研究和治理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环境地质灾害 地下水污染 地表塌陷 矿井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环境地质灾害网络数据库系统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植华 关学峰 胡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前,大量环境和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处于单机、封闭的系统形式,导致数据信息的管理、更新和使用落后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花费巨资建立的数据库资源无法被需要者利用,难于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变为数量众多"信息孤岛"。改... 目前,大量环境和地质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处于单机、封闭的系统形式,导致数据信息的管理、更新和使用落后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花费巨资建立的数据库资源无法被需要者利用,难于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变为数量众多"信息孤岛"。改变这种局面的主要技术途径就是建立一个通用、高效、开放的平台来管理、发布和共享这些空间数据。本文结合信息技术与GIS的最新发展趋势,介绍了WebGIS,一种GIS与网络技术相融合产物的主要技术特征,并结合实例,简要论述了系统的建设要求、体系结构、技术构成等。利用ArcIMS以及数据库、ASP等技术建立起"环境与地质灾害网络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的集中管理、远程浏览查询、信息共享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环境地质灾害 网络数据库 数据信息 地质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波密—林芝环境地质灾害及防治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忠 郑来林 +3 位作者 耿全如 孙志明 董翰 李泰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1-84,88,共5页
本文在利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波密—林芝环境地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部构造结及其所形成的活动断裂系统控制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发育、水文气候和植被,进而控制洪涝、岩崩、泥... 本文在利用遥感技术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波密—林芝环境地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部构造结及其所形成的活动断裂系统控制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发育、水文气候和植被,进而控制洪涝、岩崩、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以及地震等灾害,并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活动断层 防治 波密-林芝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环境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俊茹 吕继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0-73,共4页
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在探测孤石体、溶洞及土洞等地质灾害体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技术及方法,并对波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总结了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领域的作用。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勘测技术 弧石体 溶洞 土地 数据采集 环境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水利工程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姚环 邓涛 黄杨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55,共7页
闽江干-支流上众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运营,显著地改变了闽江干-支流的流速、流量、输砂量和挟砂能力等水动力场因素,也改变了沿江两岸的应力场强度与分布状态,导致闽江流水地质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状态产生较大的变化,相... 闽江干-支流上众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运营,显著地改变了闽江干-支流的流速、流量、输砂量和挟砂能力等水动力场因素,也改变了沿江两岸的应力场强度与分布状态,导致闽江流水地质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状态产生较大的变化,相伴产生日益突出的空间分布较广的、持续时间长的沿江两岸(含库区)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本文概要地就闽江水利工程建设运营与沿江及库区岸坡的失稳破坏危害、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灾害以及水利工程运营与水库下游河道稳定性变化及危害的关系等3方面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沿江库区及岸坡的失稳破坏灾害发生与水利工程运营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运营时间的延续,灾害发生的频率显著提高;水库蓄水拦砂致使大坝下游河床的流水侵蚀冲刷作用增强,这是导致水库下游河道形态变化、破坏并伴生沿江岸工程危害的重要因素;水口水库蓄水加载及水化作用是诱发水口库区地震的重要因素,该水库诱发地震的余震时间持续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存在发生起伏性增强,或强度较大的并具破坏性地震的可能,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并展开专项研究。同时提出,应开展水利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的专项监测和预报分析研究,并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动态区域信息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动力场 环境地质灾害 水库地震 流水地质作用 闽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地质灾害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3 位作者 杨思全 李向军 陈利军 尹永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6,共7页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命线工程 ,横跨四大不同地貌单元 ,孕育了由暴雨山洪形成的水害、大风、沙害等为主要类型的环境地质灾害。重大水害事件形成于 2 5mm/h或≥ 30mm/d雨强过程中 ,集中出现在 7月份 ;大风刮翻列车的临...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命线工程 ,横跨四大不同地貌单元 ,孕育了由暴雨山洪形成的水害、大风、沙害等为主要类型的环境地质灾害。重大水害事件形成于 2 5mm/h或≥ 30mm/d雨强过程中 ,集中出现在 7月份 ;大风刮翻列车的临界风速为 35m/s~ 6 7m/s之间 ,发生在山体豁口及呈“箱”型谷地的风口区 ;风沙流含沙量随高度遵循指数函数关系分布 ,在风向与线路夹角 >45°时 ,线路积沙厚度迅速增加。对各工务段辖属区段易损性分析表明 ,区段灾害活动强度依次为 :乌鲁木齐 >石河子 >奎屯 >柳园 >鄯善 >哈密。未来水害频次和强度将日趋增大 ,沙害范围及影响程度将日益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亚欧大陆桥 新疆 环境地质灾害 时空分布 活动强度 灾害趋势 水害 沙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灾害的渗流场时空调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辉力 李培 +1 位作者 崔桂莲 许斌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3-50,共8页
从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为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诸如浅层地下水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劣质水进入供水含水层、含水层疏干、... 从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为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诸如浅层地下水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劣质水进入供水含水层、含水层疏干、供水井吊泵、泉水断流、地下建筑工程浸没、地面沉降和塌陷等;探讨了通过地下水渗流场的时空调控,优化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开采量,使研究区内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的技术措施.并对郑州市资源开发利用提出综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环境地质灾害 数值仿真 渗流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灾害分类及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特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寅生 尹国勋 杨凤召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49-252,共4页
根据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突发性地质灾害、渐发性地质灾害及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根据动力作用方式将其划分为自然动力类型灾害及人为外动力和自然动力复合类型灾害两大类.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有6项... 根据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突发性地质灾害、渐发性地质灾害及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根据动力作用方式将其划分为自然动力类型灾害及人为外动力和自然动力复合类型灾害两大类.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有6项影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分类 煤矿 灾害影响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环境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煤炭工业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国勋 胡斌 +2 位作者 康继武 邓寅生 王恩营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55-59,共5页
从河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阐述了积极开展环境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矿山 环境保护 煤炭工业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羽 冯五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灾害 地质环境保护 环境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 地下水 环境影响 地面塌陷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灾害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亚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环境地质灾害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为其研究内容的特点,提出环境地质灾害研究本身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应用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进而对环境地质灾害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调查研究、灾害制图,以数学方法... 针对环境地质灾害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为其研究内容的特点,提出环境地质灾害研究本身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应用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进而对环境地质灾害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调查研究、灾害制图,以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等为主的定量方法,评价区划方法,以及采用监测手段、着重成因机理研究及预报模型等形式的预测方法和环境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人-地环境系统 研究特点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研究
15
作者 盛海洋 翟秋敏 郭志永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67-70,73,共5页
论述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灾害及关联性 ,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关联性 人类活动 防御措施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内陆盆地环境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志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共7页
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是干旱内陆盆地主要环境灾害。本文从环境灾害地质作用出发,论述了环境灾害的发生演变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人类经济活动所诱生的灾害地质作用,是加速内陆盆地大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索,从而预断,社会... 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是干旱内陆盆地主要环境灾害。本文从环境灾害地质作用出发,论述了环境灾害的发生演变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人类经济活动所诱生的灾害地质作用,是加速内陆盆地大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索,从而预断,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自然资源深化开发利用,将导致环境地质灾害日益强烈,如不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绿洲将被盐碱更替:草原将被沙漠侵没!为此,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防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矿区废弃小窑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初探
17
作者 刘胜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年第1期38-39,共2页
对大同矿区废弃小窑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并指出大同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应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废弃小窑 环境地质灾害 治理 动力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井田环境地质灾害的认识与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秀玲 高明清 《煤矿开采》 2002年第3期67-68,75,共3页
以华丰煤矿为实例 ,全面介绍了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和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防治 斑裂 矿井充水 农田沼泽化 注浆减沉 矿井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柳旭光 罗飞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5期45-46,共2页
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 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相关人员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加强认识,并且要提出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使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现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面临三大环境地质灾害极待解决
20
作者 黄平稳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3期40-40,共1页
陕西咸阳市正面临着危害自身的三大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变差、地面发生沉降,如不加以解决,势必严重影响该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是陕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总站和咸阳市地下水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出的呼吁。这两个单... 陕西咸阳市正面临着危害自身的三大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变差、地面发生沉降,如不加以解决,势必严重影响该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是陕西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总站和咸阳市地下水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出的呼吁。这两个单位自1985年开始,对咸阳市地下水动态进行了连续3年监测研究,已提交了3个年度报告,论述了咸阳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产生原因,并作出了下述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 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质 年度报告 深层承压水 市正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动态 地质矿产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