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8-409,共2页
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97)
参考文献4
-
1梁凯,兰井志,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11):19-21. 被引量:29
-
2唐春,李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J].中国水土保持,2007(2):25-27. 被引量:34
-
3李长洪,任涛,蔡美峰,李军财.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与方法[J].中国矿业,2005,14(1):29-33. 被引量:39
-
4侯恩科,郝珠成,王向阳,梁建刚,关强兵,董育毅.凤县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1,53(5):12-1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26
-
1汤惠君.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5-88. 被引量:8
-
2程伯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S1):147-151. 被引量:33
-
3胡振琪,赵艳玲,赵姗,徐雪林,巴特尔.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可垦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264-267. 被引量:32
-
4魏风华,梁振杰,张樑.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2):25-27. 被引量:47
-
5许兵.中国矿山建设基本工程地质问题[J].中国矿业,1994,3(5):7-11. 被引量:3
-
6张琦,陈福恩,秦健,姜德明,李剑锋,李洪卫.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5,27(2):103-108. 被引量:22
-
7李长洪.构造应力分析及其工程意义[J].矿产与地质,1995,9(3):195-198. 被引量:9
-
8武军.矿山环境问题与对策.云南环境科学,2002,20:36-36.
-
9惠乃玲,刘耀权,杨明皓,商玉靖.抚顺老虎台煤矿矿震震源机制的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19(1):39-45. 被引量:14
-
10武军.云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中国地质,1999,26(4):14-16.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95
-
1李玉柱.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区域治理,2018,0(14):29-29.
-
2李战强,余杰.浅析地质环境保护对策[J].砖瓦世界,2018,0(15):124-124.
-
3王羽,冯五一.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J].金属矿山,2009,38(S1):734-735. 被引量:10
-
4矫旭东,滕彦国.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评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1):68-73. 被引量:25
-
5程先锋,张世涛,胡荣荣,叶许春.云南都龙锌锡矿区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6):67-69. 被引量:1
-
6吴林燕,夏菲,吴为荣.铀矿山环境污染治理及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08,28(1):41-43. 被引量:4
-
7李淑芬,魏英林,张才厚.关于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67-68. 被引量:2
-
8杨小川,张春.江苏新沂市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恢复治理措施[J].江苏地质,2008,32(2):144-147.
-
9何芳,徐友宁,陈华清,张江华.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地质通报,2008,27(8):1245-1255. 被引量:30
-
10石长金,刘建新,荆卉.黑龙江省煤矿区地质灾害与防控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3):60-6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71
-
1李春民,李仲学,王云海.“数字矿山”三维可视化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2):515-518. 被引量:16
-
2丁莉东,许水林,南亲江.GPS-RTK在地质勘探测绘中的的技术探讨[J].北京测绘,2008,22(4):43-45. 被引量:3
-
3张玉君,曾朝铭,陈薇.ETM^+(TM)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方法选择和技术流程[J].国土资源遥感,2003,15(2):44-49. 被引量:277
-
4王勇,尹喜霖,董宏志.黑龙江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北方环境,2004,29(5):41-45. 被引量:1
-
5王启明,周爱民.浅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J].采矿技术,2004,4(4):20-23. 被引量:26
-
6徐友宁,武征,赵志长.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J].西北地质,2002,35(1):45-51. 被引量:20
-
7彭素霞,刘建朝,余吉远,叶书锋.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2):90-94. 被引量:6
-
8蔺志强,柳思聪.“3S”技术在数字矿山应用中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6):146-148. 被引量:18
-
9黄生海,石火生.基于ASTER数据的断裂构造判读:以甘肃白银地区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05,11(4):633-641. 被引量:5
-
10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J].西北地质,2005,38(4):108-112.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7
-
1资锋,曹运江,杨荣丰,陈新跃.贵州明华煤矿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及防治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6):52-53. 被引量:1
-
2王仕昌,绳怀海,毛福仁,曹亚阳,吕晓舟,董庆康.平阴县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探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1):17-20. 被引量:6
-
3高闻宇,王志远,李德忠.3S技术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11(27):124-126. 被引量:2
-
4王正刚.基于GIS的乌鲁木齐周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定量评价[J].新疆有色金属,2014,37(B05):50-52.
-
5苏志军.磷矿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5,26(2):56-61. 被引量:3
-
6余伟伟.地质灾害与环境的内在联系[J].科技传播,2012,4(7):20-21.
-
7李晨夕,陈静.试论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防治[J].低碳世界,2019,9(6):69-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陈义泉,张承楠,程士亮.某矿山泥石流预测依据[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6):159-160.
-
2吴丛丛,褚志远.GIS支持下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构建[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5):113-114. 被引量:4
-
3苏宝成,周广海,鲁峰,安如意.莱芜市主要地质灾害特征易发区划分及防治措施[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3):65-68. 被引量:3
-
4彭桂芹.基于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初探[J].低碳世界,2015,0(3):124-125.
-
5苏志军,王迎霜,李英华,许多,王莹,苗博.磷矿与磷富营养化地质环境效应[J].化工矿产地质,2016,38(3):162-165. 被引量:3
-
6孟祥玲,王庆兵,廉永彪.济南市南部山区村镇地质灾害临灾识别与防治[J].山东国土资源,2017,33(6):48-52. 被引量:7
-
7马乾坤.贵州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0(27):213-214. 被引量:3
-
8纪洪磊.滨州市地面沉降成因浅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7,33(12):37-42. 被引量:9
-
9王燕燕.金属矿产勘查中3S技术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42(20):287-287. 被引量:1
-
10赵晓丽.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8,0(19):254-254. 被引量:1
-
1李昭容,曾琳,王志文.地质条件对煤成气赋存的影响[J].煤炭技术,2009,28(8):124-126. 被引量:2
-
2河北省地勘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简介[J].河北遥感,2007(3).
-
3耿瑞伦,孙建华.岩溶与岩溶地区钻探特征[J].探矿工程,2000(6):3-6. 被引量:6
-
4郭华斌,朱少斌.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防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5,35(B01):203-203.
-
52007地质大调查锁定五大重点[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21(1):74-74.
-
6严曾云.金属矿山灾害分析与防治的浅谈[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6):454-455.
-
7李昭容,曾琳,王志文.煤成气赋存的地质影响[J].国土资源导刊,2009,6(7):68-70.
-
8李德春,葛宝堂,忽杰武.矿山灾害电阻率法预测机理及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27(6):62-64. 被引量:8
-
9林立仁.广东省中山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浅析[J].山西建筑,2010,36(7):97-98. 被引量:5
-
10钟娟,秦云虎,朱士飞,王彦君.徐州市城市地质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40(5):187-18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