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厚地膜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地膜回收率的影响
1
作者 苏笑星 王林林 +3 位作者 李萌 马雪婷 李玲玲 李世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858-1869,共12页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和降低残膜污染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23—202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地膜厚度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陇中旱地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地膜回收率...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和降低残膜污染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23—202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地膜厚度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陇中旱地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地膜回收率的影响,设置地膜利用方式(T1:新膜;T2: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和地膜厚度(H1:0.01 mm;H2:0.015 mm;H3:0.02 mm)二因素试验,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新膜在H1、H2和H3厚度下苗期—拔节期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显著增加6.71%、5.60%和5.77%;而在拔节期—成熟期,新膜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的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不显著。在新膜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H2和H3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而在H1厚度下,成熟期干物量积累量和产量新膜较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处理分别提高14.54%和24.10%。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情况下加厚地膜(H2和H3)WUE较普通地膜(H1)显著提高26.78%和29.71%。在新膜处理下,3种厚度地膜的玉米净收益和产投比差异不显著;而在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情况下,H2和H3较H1分别显著增加玉米净收益45.74%和46.10%,产投比分别显著提高11.11%和9.63%。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处理较新膜处理显著降低了地膜回收率,但加厚地膜(H2和H3)较普通地膜(H1)在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能显著提高地膜回收率。结果说明新膜使用下加厚地膜的增产增收效应不明显;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加厚地膜的增产增收效应显著。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地膜回收率和经济效益,0.015 mm地膜结合其免耕两年使用是黄土高原旱农区适宜的地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厚度 免耕地膜两年使用 产量 经济效益 地膜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对旱作农田春玉米生长及残膜回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云鹏 潘文辉 +2 位作者 龙美 张候平 温晓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096-1104,共9页
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影响作物产量,且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均与其回收相关,而前人多为单因素研究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对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连续进行了2季的春玉米田间试验,以双因素耦合... 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影响作物产量,且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均与其回收相关,而前人多为单因素研究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对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连续进行了2季的春玉米田间试验,以双因素耦合效应对春玉米生长及揭膜回收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地膜厚度:0.008(H1)、0.010(H2)、0.012 mm(H3),2个揭膜时间:抽雄期(T1)、收获后(T2),共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地膜厚度与揭膜时间对土壤贮水量、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地膜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期至抽雄期不涉及揭膜时间的影响,故只分析地膜厚度对各指标的影响,2 a的土壤贮水量、土壤温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H3>H2>H1;乳熟期和成熟期的双因素分析表明,2 a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温度以H3T2处理最高,而干物质积累量以H3T1处理最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地膜回收率均以H3T1处理最高。因此,0.012 mm厚度地膜覆盖(H3)和抽雄期揭膜(T1)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春玉米既增产又生态环保的一种理想覆膜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厚度 揭膜时间 春玉米生长 产量 地膜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电子监控器的马铃薯收获机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付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7,共5页
为了实现马铃薯收获和地膜回收同时进行,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在马铃薯挖掘和地膜回收过程,测试地膜厚度、工作速度、挖掘深度和铺放时间4个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四因素五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回收率影响主要因素为... 为了实现马铃薯收获和地膜回收同时进行,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在马铃薯挖掘和地膜回收过程,测试地膜厚度、工作速度、挖掘深度和铺放时间4个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四因素五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回收率影响主要因素为地膜厚度及工作速度;对伤薯率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挖掘深度、工作速度。同时,建立伤薯率和地膜回收率模型,进而确定挖掘深度和工作速度。针对马铃薯转运和分离过程,基于土薯分离率和破皮率进行分析,当激振轮转速为160r/min时最优。最大冲击力试验表明:马铃薯安全抛落高度为0.3m。建立系统工作流程,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地膜回收率平均值为86%,马铃薯田地平均破皮率为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回收率 破皮率 土薯分离 马铃薯收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