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小见大”的地方戏与小剧场的互为镜像
1
《上海艺术评论》 2025年第1期59-59,共1页
戏曲作为国粹非遗,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映照着时代的进步,可以说戏曲艺术虽立足舞台本体,但其艺术形式自身其实“海纳百川”,体现了人民性、创新性、艺术审美性以及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地方剧种,更可视为神州大地守望地方文明的... 戏曲作为国粹非遗,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映照着时代的进步,可以说戏曲艺术虽立足舞台本体,但其艺术形式自身其实“海纳百川”,体现了人民性、创新性、艺术审美性以及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地方剧种,更可视为神州大地守望地方文明的“星星之火”。在新的时代我们呼唤新的艺术形式,于是,一些地方戏曲以小戏展演的模式愿意尝试一些创新和改革,融入新时代的一些新思维;并在不那么“宏观”的舞台上进行实践,并与同行、观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艺术审美性 小剧场 地方戏 星星之火 以小见大 创新和改革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民俗入戏——浅谈地方戏创作的“增鲜提味”
2
作者 曾汉才 《剧影月报》 2025年第1期33-34,共2页
优秀的地方戏往往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民俗性,又兼具时代感和现代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俗”的身影,民俗风情以其时代性、人民性、地域性为地方戏的创作“增鲜提味”。淮剧《小镇》取材于马克·吐温的小说《败坏了赫德... 优秀的地方戏往往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民俗性,又兼具时代感和现代性。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俗”的身影,民俗风情以其时代性、人民性、地域性为地方戏的创作“增鲜提味”。淮剧《小镇》取材于马克·吐温的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它并非传统意义的改编作品,而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小镇》 入戏 民俗性 淮剧 马克·吐温 改编作品 民俗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乐器在地方戏伴奏中的运用与探索
3
作者 陈艺璇 《戏剧之家》 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地方戏伴奏中西洋乐器具有丰富的优势,其对地方戏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西洋乐器与地方戏音乐风格的融合也为地方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文章主要分析西洋乐器在地方戏伴奏中的应用路径,以期推动地方戏的发展。
关键词 西洋乐器 地方戏 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区妇女解放运动书写的三重面向——以农村题材地方戏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姜岩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延安时期,解放区妇女解放运动以人民为尺度,造就其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解放运动的本质,并经过农村题材地方戏的阐释而不断强化。将妇女解放议题上升为阶级斗争、劳动生产、文化学习等以妇女为中心,却面向全体农民的纲领事件,使农民解放... 延安时期,解放区妇女解放运动以人民为尺度,造就其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解放运动的本质,并经过农村题材地方戏的阐释而不断强化。将妇女解放议题上升为阶级斗争、劳动生产、文化学习等以妇女为中心,却面向全体农民的纲领事件,使农民解放成为妇女解放的一体两面。表明延安文艺精神:一方面吸收民间资源孕育政治话语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运用政治话语改造民间资源及其运作方式,使之规范化并为当前形势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妇女解放运动 农村题材地方戏 延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下的地方戏传承及特点分析
5
作者 郭璐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1期46-48,共3页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为出发点,对地方戏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地方戏的定义、分类和传承现状进行概述后,重点介绍了淮剧的历史和特点。通过对淮剧传承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淮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探...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为出发点,对地方戏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地方戏的定义、分类和传承现状进行概述后,重点介绍了淮剧的历史和特点。通过对淮剧传承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淮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淮剧传承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淮剧传承的对策和措施,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淮剧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本文旨在加深人们对地方戏传承与保护的认识,并为地方戏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地方戏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方戏传统折子戏抢救性记录项目实践
6
作者 高经敏 《福建艺术》 2024年第12期43-44,共2页
福建是戏曲大省,拥有一批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的地方戏剧种,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戏曲资源。近年来,随着地方戏老艺人陆续故去,导致许多传统戏曲艺术流失严重,各个剧种都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戏曲作为累积传承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性... 福建是戏曲大省,拥有一批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的地方戏剧种,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戏曲资源。近年来,随着地方戏老艺人陆续故去,导致许多传统戏曲艺术流失严重,各个剧种都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戏曲作为累积传承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性比其他舞台艺术都显得尤其重要。戏曲作为一种口传心授的艺术形态,比起那些能够以物质化加以保存的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难度更大,一旦随着“人亡艺绝”而失传,便很难恢复。因此,戏曲的发展需要依靠老艺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精湛的艺术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艺术 舞台艺术 地方戏 老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传心授 人才断层 抢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地方戏曲融入高职音乐教育的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希 《黄河之声》 2020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随着流行音乐迅速崛起并以主导地位占领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生活,传统民族音乐逐渐边缘化,尤其是地方戏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迫切需要进行传承与发展。同时具备戏曲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将地方戏曲... 随着流行音乐迅速崛起并以主导地位占领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生活,传统民族音乐逐渐边缘化,尤其是地方戏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迫切需要进行传承与发展。同时具备戏曲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将地方戏曲融入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高职音乐教育具有一举两得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以阜阳地区地方戏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地方戏曲融入高职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高职音乐教育 地方戏教材 地方戏特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戏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性生存——以贵州地方戏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刚 黎洪 蔡静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年第2期93-99,共7页
演出是戏剧的生命,是戏剧的应然存在状态。在戏剧整体衰落的时代语境中,地方戏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学、业界为保护或复兴戏剧提出过各种策略方案,但成效不佳。本文通过考查贵州地方戏剧文化生态的发展现状,根据地方戏的地域或... 演出是戏剧的生命,是戏剧的应然存在状态。在戏剧整体衰落的时代语境中,地方戏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学、业界为保护或复兴戏剧提出过各种策略方案,但成效不佳。本文通过考查贵州地方戏剧文化生态的发展现状,根据地方戏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特性和旅游活动的本质,在注重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时代,将地方戏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利用,能保证地方戏的演出,从而实现保护地方戏的目的,旅游也能借助地方戏获益。地方戏与旅游能实现互动性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 地方戏 旅游 互动性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视域下的地方戏传承简论 被引量:5
9
作者 邵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08,121,共6页
地方戏总体上的不景气,与相关戏曲民俗的衰微紧密相关。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戏传统行业风俗规范功能濒于解体,观演双方对表演程式的接受度、喜爱度都在弱化,演出与民众实际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地方戏民俗传承的窘境,主要是经济社会变迁... 地方戏总体上的不景气,与相关戏曲民俗的衰微紧密相关。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戏传统行业风俗规范功能濒于解体,观演双方对表演程式的接受度、喜爱度都在弱化,演出与民众实际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地方戏民俗传承的窘境,主要是经济社会变迁的后果,也有戏曲行业本身的问题。地方戏如果长期缺乏特定民俗生态的支持,其活态传承将更加难以为继。要想实现地方戏回归民俗,形成良好地方戏民俗传承生态,必须确立观众观念,恢复戏曲良俗,适当调整戏曲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形成培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地方戏民俗 民俗生态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融合语境中的地方戏曲现代化发展——从泗州戏音乐剧《绿皮火车》看中外戏剧融合的手法与观念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安潮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0-29,共10页
在“一带一路”文化语境中,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理念下,中国地方戏曲在融合西方音乐体裁之基础上进行了具体、有效的发展。运用音乐剧形式泗州戏体裁以新颖的手法创作的《绿皮火车》,创造了多艺术融合的新景观,它在戏剧、音乐、表演等方... 在“一带一路”文化语境中,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理念下,中国地方戏曲在融合西方音乐体裁之基础上进行了具体、有效的发展。运用音乐剧形式泗州戏体裁以新颖的手法创作的《绿皮火车》,创造了多艺术融合的新景观,它在戏剧、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了个性建构之需的交融新构,为“一带一路”文化注入其个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中国地方戏 民族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兰芳艺术精神的启示——梅兰芳与地方戏演员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玉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梅兰芳与地方戏演员一起,共同推动戏曲艺术向前跃动,缔造了中国戏曲的华彩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精神启示。其一,与时俱进,悟透传统,全面继承,不断创新。其二,用宽阔的胸怀,卓越的担当,呵护和扶持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被民众所喜爱的所有民间... 梅兰芳与地方戏演员一起,共同推动戏曲艺术向前跃动,缔造了中国戏曲的华彩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精神启示。其一,与时俱进,悟透传统,全面继承,不断创新。其二,用宽阔的胸怀,卓越的担当,呵护和扶持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被民众所喜爱的所有民间地方戏曲。其三,戏曲剧目的改编移植是戏曲艺术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发展繁荣戏曲剧目的重要举措。其四,做人是艺术家生命的最高境界。梅兰芳的儒雅、刚正、和蔼、温文、好学、多思、智慧和多才,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也是成就他事业走向辉煌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梅兰芳 地方戏 京剧 梅派艺术 戏曲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视阈下地方戏舞台美术设计的视觉化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永亮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0-75,共6页
由于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使传统的戏曲艺术借用声、光、电、互联网以及新媒介技术塑造人物角色、戏剧情节,也可以使传统戏曲通过先进的介质得以保存,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地方戏发展的空间,打破了传统戏... 由于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使传统的戏曲艺术借用声、光、电、互联网以及新媒介技术塑造人物角色、戏剧情节,也可以使传统戏曲通过先进的介质得以保存,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地方戏发展的空间,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视觉呈现方式和美学意蕴。在地方戏舞台设计视觉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合理运用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来打造戏剧特色;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强调视觉表现特性,应充分发挥传统戏曲的地方特性,不要偏离戏剧本体,从而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时代性的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地方戏 舞台美术 视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丢失地方的地方戏——当下地方戏生存忧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长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对于中国的地方戏而言,地方是它的母体,需要是它的前提,差异是它的本质。本文对当下地方戏所处境遇颇为忧虑:一是需求弱化,个性丢失,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二是时过境迁,载体丧失,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三是先天不足,后天罹患,发展道路愈见迷茫。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地方戏 地方 需求 个性 载体 生存空间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与贵州傩戏傩文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庹修明 《贵州文史丛刊》 1998年第5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地方戏 傩文化 贵州 民间文化 安顺地戏 国际学术研讨会 雅文化 傩戏 民间信仰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五大南戏在近代地方戏中的流传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为民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等五大南戏,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近代随着各种地方戏的兴起,五大南戏便成为各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民间艺人在故事情节、表演形式上,都对其作了丰富与改善,使得这五...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等五大南戏,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近代随着各种地方戏的兴起,五大南戏便成为各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民间艺人在故事情节、表演形式上,都对其作了丰富与改善,使得这五大经典剧目能在近代的戏曲舞台上继续流传,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南戏 地方戏 故事情节 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戏传承与创新探析——以甬剧为个案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丹华 《艺苑》 2018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大力保护与发展戏曲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国家戏曲保护政策对甬剧保护和传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甬剧在传承优秀基因、保留基本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发展创新的种种探索和其中的经验教训,以作... 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大力保护与发展戏曲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国家戏曲保护政策对甬剧保护和传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甬剧在传承优秀基因、保留基本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行发展创新的种种探索和其中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其它地方戏保护和发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甬剧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地方戏二夹弦的艺术特色及唱腔音乐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洲 《民族音乐》 2010年第6期37-38,共2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现已被列入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二夹弦是我国稀有的优秀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皖北、鲁两、豫东等广大地区。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现已被列入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二夹弦是我国稀有的优秀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皖北、鲁两、豫东等广大地区。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柬马尾进行演奏,本剧种亦以此而得名。据考证,二夹弦最早传人亳州是在一九一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琴弦 唱腔音乐 艺术特色 亳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奏乐器 剧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东地方戏生存危机的表征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衡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7-61,77,共6页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愈来愈少等因素,秦东地方戏遭遇了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系统的应对方案,在加强投入、开拓市场、培育兴趣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东地方戏 生存危机 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引入校园的尝试与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洲 《北方音乐》 2010年第10期88-89,共2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现已被列入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作为亳州师专一名音乐教师,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积极尝试将亳州二夹弦这一地方戏曲艺术引进校园,使之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得以传承和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地方戏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现已被列入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作为亳州师专一名音乐教师,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积极尝试将亳州二夹弦这一地方戏曲艺术引进校园,使之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提出了将亳州二夹弦搬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舞台,成立地方戏曲爱好者协会;举办戏曲知识讲座,开设地方戏艺术选修课;精选经典片段欣赏,培养学生兴趣;开展二夹弦课题研究,形成专题理论成果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有地效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传统戏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二夹弦 进校园 尝试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与保护传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建杰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期34-34,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河南地方戏所面临的发展窘境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以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与保护传承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河南地方戏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这一地方非物质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河南地方戏所面临的发展窘境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以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与保护传承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河南地方戏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这一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地方戏 发展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