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华北持续性大雾天气温、湿度廓线的检验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郭丽君 郭学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8-381,共14页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大气温、湿度和液态水含量廓线遥感探测数据,为大气层结及云雾形成和演变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但对其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对比晴空MonoRTM模拟亮温和微波辐射计观测亮...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大气温、湿度和液态水含量廓线遥感探测数据,为大气层结及云雾形成和演变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但对其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对比晴空MonoRTM模拟亮温和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的基础上,利用华北地区2009—2013年11个雾天气过程的170个时次(其中30个为雾发生时次)的探空数据,检验了美国Radiometrics 35通道MP-3000A型微波辐射计(Microwave Radiometer Profiles,MWRP)探测的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并结合系留气艇和CloudSat云雷达等观测资料,检验了典型雾个例的MWRP反演的温、湿度廓线数据。与探空数据的比较表明,两者的温度(T)数据的相关系数超过0.98,水汽密度(ρ)的相关系数超过0.95,但相对湿度(RH)的相关系数只有0.67左右。总样本误差分析中MWRP反演的T比探空偏低约3℃,ρ的均方根误差(E)在1 g/m^3以内,RH在1—7 km高度偏大,总样本RH垂直平均E在18%左右,雾天时的RH垂直平均E在23%左右。与系留气艇观测数据比较表明,MWRP反演的T也偏低,但两种探测方式的T和RH在指示雾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CloudSat云雷达数据验证了MWRP反演显示中高层出现高RH区与云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可靠性检验 雾天气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降水雷达机载校飞试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杨 商建 +1 位作者 杨虎 吴琼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7-891,共5页
介绍了在雷达观测降水试验中如何配合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PIA)的一种方法。所用的GPS高空探空资料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资料,均为中国首次星载降水雷达机载校飞试验中获得的数据。由于常规探空资料中没有... 介绍了在雷达观测降水试验中如何配合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PIA)的一种方法。所用的GPS高空探空资料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资料,均为中国首次星载降水雷达机载校飞试验中获得的数据。由于常规探空资料中没有云水含量的直接信息,因此,通过绝热液态水含量分析方法,从GPS探空数据中计算得到这些云参数值。用MWMOD进行亮温模拟并计算液态水含量。在晴空条件下,用该模式模拟了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12个通道的下行辐射亮温。通过设置相对湿度阈值,利用MWMOD模式自带的绝热液态水含量分析方法,从探空廓线中分析出液态水廓线,进而模拟出有云情况下的下行辐射亮温。辐射传输模式的模拟亮温和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的对比表明,进行云分析之后的模拟亮温值更接近于实测值。由此,利用由辐射传输模式和地基微波辐射计,从探空廓线中分析出液态水廓线,计算出有云情况下的大气整层透过率,进而得到路径积分衰减,为降水雷达衰减订正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订正 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GPS探空 路径积分衰减 绝热液态水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的衡水地区大雾边界层特征分析
3
作者 肖玮 卢西畅 +2 位作者 尹俊博 张玉婷 郑岩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衡水市2019—2023年55个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地区大雾开始时间大多在16:00至翌日的09:00,次数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05:00;结束时间多数集中在03:00~13:00,0...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衡水市2019—2023年55个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地区大雾开始时间大多在16:00至翌日的09:00,次数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05:00;结束时间多数集中在03:00~13:00,08:00~10:00是大雾结束的高峰时段,大雾结束时间总体上呈单峰结构;最低能见度出现在23:00至翌日09:00的次数较多,尤其是在04:00前后,能见度最易达到最低值。边界层不同高度上的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在大雾发生前均有增加,最大增长幅度分别位于每小时5.924%~8.246%和0.015~0.017 g/m3。而温度有所下降,最大降温幅度为每小时1.947~2.805℃。不同高度上温度、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最大增长(降低)率出现时间提前于大雾发生的时间相同,其中相对湿度增长最快的时间提前于起雾时间最早,平均约8 h;温度和液态水含量分别约为7 h和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地基微波辐射计 边界层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的1D-VAR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长春 刘大伟 +2 位作者 刘凯 谢衍 苗俊刚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地基微波辐射计当前已成为大气参数连续观测并同步反演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研究表明随着辐射计通道数目的增多,信息量增大,数值天气的预报能力也会更强。本文着眼于较多通道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索尝试利用一维变分法对其大气廓线进... 地基微波辐射计当前已成为大气参数连续观测并同步反演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之一,研究表明随着辐射计通道数目的增多,信息量增大,数值天气的预报能力也会更强。本文着眼于较多通道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索尝试利用一维变分法对其大气廓线进行反演仿真,利用相关算法对反演结果的垂直分辨率和精确度进行了评估,同时对比了不同通道数量的辐射计的反演性能。结果表明,大气廓线垂直反演值能够以较小的误差接近数据库真实值,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和反演精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反演结果,这对较多通道的微波辐射计的研究论证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天气的预报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一维变分法 大气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8
5
作者 刘红燕 王迎春 +3 位作者 王京丽 李炬 曹晓彦 熊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8-396,共9页
首先对比分析了三种测量水汽技术(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空、GPS)之间的差异,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值为0.281cm,GPS与探空的差值为0.728cm,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的差值为0.322cm。接着就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简... 首先对比分析了三种测量水汽技术(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空、GPS)之间的差异,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值为0.281cm,GPS与探空的差值为0.728cm,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的差值为0.322cm。接着就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简称PWV),分析了北京地区水汽在四个季节中的日变化特征。秋季日变化差为0.162cm,冬季日变化差为0.130cm,春季日变化差为0.229cm,夏季日变化差为0.276cm。另外,北京地区四个季节中水汽最大值/最小值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段呈现一定的特征。即四个季节中在北京时间00:00到00:59和23:00到23:59这两个时间段中,水汽出现最大值/最小值的概率较其他时间段都高,其中冬季在北京时间10:00到10:59之间出现最小值的概率最高。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在四个季节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出现正的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的百分比与出现负的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的百分比相当,几乎都为50%。最后就水汽与温度相关性做了分析,分别得到四个季节中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性在四个季节中,除了夏季从北京时间09:00到22:00为负相关外,其他时间段内都为正相关。而且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系数都按照秋、春、冬、夏的顺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水汽 日变化特征 温度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的资料质量评估和探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韩珏靖 陈飞 +1 位作者 张臻 赵云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应用常规探空、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和自动气象站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观测偏差分别为3.2℃和29%,相关系数分别为0.98以上和0.5左右。分析了不同天气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特征,发现相对湿度和液... 应用常规探空、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和自动气象站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观测偏差分别为3.2℃和29%,相关系数分别为0.98以上和0.5左右。分析了不同天气下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特征,发现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含量的垂直变化与降水、强对流和大雾的发生有良好对应:降水和强对流过程中,6 km以下的相对湿度提前增大(湿度增大的提前时间在降水中较长,在强对流中较短),3.5 km以下液态水含量增加,尤其在2.25<sup>3</sup>.25 km处有明显的激增;大雾伴随3<sup>3</sup>.5 km以下相对湿度增大和1.5 km以下液态水含量激增。A指数和对流性稳定指数(I<sub>conve</sub>指数在出现明显降水后可能失去指示意义,在刚开始降水(尤其是明显降水)阶段及大雾中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探空观测 均方根偏差 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反演0~10km大气温湿廓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鲍艳松 钱程 +2 位作者 闵锦忠 侯叶叶 陆其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实测与模拟的微波辐射计亮温存在偏差,导致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精度的降低。研究了一种基于资料订正后的BP神经网络反演大气温湿廓线的方法。首先,基于2014年6月南京江宁探空资料,利用MonoRTM模式,模拟中心频率在22.23... 实测与模拟的微波辐射计亮温存在偏差,导致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精度的降低。研究了一种基于资料订正后的BP神经网络反演大气温湿廓线的方法。首先,基于2014年6月南京江宁探空资料,利用MonoRTM模式,模拟中心频率在22.234 GHz^58.800 GHz范围内22通道亮温;对比模拟和实测南京站微波辐射计资料,建立实测微波辐射计资料订正模型。然后,以南京地区2011—2013年探空资料为输入,模拟22通道亮温数据,并基于模拟的22通道亮温数据和当地探空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大气温度、水汽密度、相对湿度廓线反演模型。最后,利用构建的订正模型,对2014年7月试验获取的微波辐射计资料进行订正,并将订正后的微波辐射计资料输入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反演0~10 km高度58层的大气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对比实际探空资料以及微波辐射计二级产品,评估分析反演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的反演模型提高了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精度,大气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为1.0~2.0 K、0.20~1.93 g/m^3和2.5%~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BP神经网络 大气廓线 反演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伟 王振会 +3 位作者 孙安平 胡方超 楚志刚 潘旭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5,共6页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利用三台地基微波辐射计(12~20通道)用于人工增雨工程,为了有助于在增雨作业过程中快速、直观、准确掌握整个区域内天气状况,设计了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观测站以及中心站数据库设计、...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利用三台地基微波辐射计(12~20通道)用于人工增雨工程,为了有助于在增雨作业过程中快速、直观、准确掌握整个区域内天气状况,设计了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观测站以及中心站数据库设计、观测数据上传和入库以及用户查询显示终端程序。该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便后续功能扩展,用DELPHI 7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SQL 2000做数据库,已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自动入库、原始数据及气象产品的查询、输出及单站产品多方式显示等功能。经过半年多软件测试实验,系统整体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 资料处理软件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工作环境对K波段亮温观测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振会 李青 +1 位作者 楚艳丽 朱雅毓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1-721,共11页
该文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天线性能及其工作环境对K波段20~30 GHz亮温观测数据的影响,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天线性能参数分析建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给出辐射计20~30 GHz 波段亮温观测对天线性能及其工作环境的响应,提出针对工作环境温... 该文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天线性能及其工作环境对K波段20~30 GHz亮温观测数据的影响,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天线性能参数分析建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给出辐射计20~30 GHz 波段亮温观测对天线性能及其工作环境的响应,提出针对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的订正方案,并结合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如果辐射计天线增益和3 dB波束宽度决定的等效主波束效率ηe 较低,则即使在能够经常进行辐射计系统液氮定标的情况下也必须考虑天线工作环境(环境温度与辐射计定标时的情景差异)对K 波段亮温观测的影响。对某一辐射计液氮定标后1年多观测资料的订正验证表明:订正效果明显,尤其是在28.0 GHz和30.0 GHz两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K波段亮温观测订正 天线性能 工作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变分算法的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大气温湿廓线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云 王振会 +1 位作者 李青 朱雅毓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0-582,共13页
为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温、湿度廓线的一维变分算法的反演能力,用北京地区2010—2011年00和12时(世界时)的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资料进行试验。首先,利用同时次的地面观测资料、红外亮温(由地基微波辐射计自带红外传感器测得)及... 为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温、湿度廓线的一维变分算法的反演能力,用北京地区2010—2011年00和12时(世界时)的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资料进行试验。首先,利用同时次的地面观测资料、红外亮温(由地基微波辐射计自带红外传感器测得)及探空观测数据,给出提取无云样本的方案,得到432个无云样本;再以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得到的模拟亮温为参考,对无云条件下的观测亮温进行质量控制;然后利用探空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发现,一维变分算法对3 km以下的温度廓线有较大调整。使反演结果更加接近探空,而对湿度廓线在0—10 km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最后利用一维变分算法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进行大气温湿廓线反演,将结果与探空对比可以看出,温度廓线的均方根误差小于2.9 K,绝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47 g/m^3;进一步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自带神经网络的反演结果比较表明,一维变分的反演结果更接近实际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无云样本 质量控制 一维变分 温湿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在一次雷电潜势预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苟阿宁 韩芳蓉 +2 位作者 张文刚 刘希文 牛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78,共11页
在利用对流参数建立湖北省雷电潜势预报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改进雷电潜势预报中的应用价值,继而修正对流参数及其阈值区间,由此建立一种可通过后续参数订正实现的雷电短期潜势预报方法。首先对2013年4月29日一次西南... 在利用对流参数建立湖北省雷电潜势预报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改进雷电潜势预报中的应用价值,继而修正对流参数及其阈值区间,由此建立一种可通过后续参数订正实现的雷电短期潜势预报方法。首先对2013年4月29日一次西南涡东移造成的雷电过程中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继而通过比较基于单一数值模式和微波辐射计资料计算的不稳定参数与雷电活动的相关性后发现,85%以上的雷电样本活跃在K指数≥33℃、T850-500≥23℃、A指数≥10℃和ΔTd850≤3℃等指数范围内,而微波辐射计资料计算的6个不稳定指数显示,与雷电密集区对应的指数中,和雷电相关性较高的K指数、T850-500、A指数分别为35℃、25℃和12℃,使用两种阈值分别对雷电潜势预报方程中的预报因子进行0,1化。个例检验效果表明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改进雷电潜势预报落区和概率方面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雷电潜势预报 预报因子 地基微波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云雷达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云微物理参数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凯华 黄兴友 +3 位作者 管理 黄佳欢 何欢 陈浩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7,共10页
使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毫米波云雷达进行主被动遥感联合探测,从理论上能够更准确地反演云微物理参数。分别以2010年7月于广东阳江和2015年3月于江苏南京进行的联合观测试验所获取的数据为例,对其中的层状云、层积云个例进行联合反演微物... 使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毫米波云雷达进行主被动遥感联合探测,从理论上能够更准确地反演云微物理参数。分别以2010年7月于广东阳江和2015年3月于江苏南京进行的联合观测试验所获取的数据为例,对其中的层状云、层积云个例进行联合反演微物理参数的试验和分析,获取云演变过程中微物理参数和其他环境场物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雷达-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法反演的云微物理参数与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经验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实测经验值相比,结果比较可靠;2在层状云发展初始阶段,凝结增长作用在云体中上部位置起主要作用,碰并作用主要导致云滴粒子的显著增长和云层垂直方向的延展;在垂直上升速度较大的层积云中,云滴粒子通过碰并作用增长;3低层湿区高度与大范围层状云系出现的高度较为一致,抬升作用和水汽通量的辐合为云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云雷达 地基微波辐射计 联合遥感 云微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秋晨 王俊 李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78-1589,共12页
基于RPG-HATRPO-G3 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亮温和反演的不稳定性指数K指数(KI)、抬升指数(LI)、沙瓦特指数(SI)、总指数(TT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产品,分析其在2015-2016年9次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并与非降水日中的变化进... 基于RPG-HATRPO-G3 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大气亮温和反演的不稳定性指数K指数(KI)、抬升指数(LI)、沙瓦特指数(SI)、总指数(TT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产品,分析其在2015-2016年9次对流云降水前的变化特征,并与非降水日中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降水日四季22 GHz亮温、58 GHz亮温及大气不稳定度指数均存在一定的日变化,且22 GHz亮温的日变化较明显;5种不稳定性指数夏、秋季的日变化差略大于冬、春季。9次对流云降水开始前2 h,22 GHz亮温在降水开始前34 min出现持续上升,早于58 GHz亮温出现持续下降的时间,且变化更为剧烈,其数值、变化值均大于四季非降水日均值、日变化差,对对流云降水的开始指示性较好;对流云降水开始前40 min左右,出现KI和TTI数值持续上升、LI和SI持续下降的现象,均早于CAPE出现持续上升的时间,这对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有指示意义; 5种指数的数值大小可以为对流云降水开始阈值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临近降水的-10~0 min(负值表示降水开始前时刻),22 GHz亮温、KI、SI和CAPE出现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其他时段高,但22 GHz亮温同时出现负变化率大值的比例也比其他时段高; KI和SI时间变化率大值的比例比CAPE高,综合考虑二者在对流云降水前的平均值出现持续变化的时间较早,KI和SI对对流云降水的指示意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大气亮温 对流云降水 大气不稳定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波段微波辐射计通道优化和定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杰颖 张升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2-1018,1064,共8页
利用K波段20~30GHz探测大气水汽廓线,深入分析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关键技术与性能指标,确定通道频率和个数的优化组合,并对所选通道利用非线性定标方程外定标,确定地基微波辐射不同通道的定标曲线和系统注入噪声,分析各通道定标误差。进而... 利用K波段20~30GHz探测大气水汽廓线,深入分析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关键技术与性能指标,确定通道频率和个数的优化组合,并对所选通道利用非线性定标方程外定标,确定地基微波辐射不同通道的定标曲线和系统注入噪声,分析各通道定标误差。进而,采用奇偶周期方式的大气定标法进行参数校正。试验证明: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探空进行性能为标准,定标后的数据反演均方差为0.52g/m3,相关系数为0.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微波辐射计 水汽廓线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年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温度廓线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64
15
作者 刘红燕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9-728,共10页
对安装在北京南郊观象台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的温度廓线数据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在2006年9月晴天条件下,对比由7个氧气通道测量的亮温与由微波辐射传输模式计算的亮温。得到51.250GHz的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标准差值最大,为3.8K,其余通... 对安装在北京南郊观象台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的温度廓线数据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在2006年9月晴天条件下,对比由7个氧气通道测量的亮温与由微波辐射传输模式计算的亮温。得到51.250GHz的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标准差值最大,为3.8K,其余通道均小于1.8K。2种亮温的偏差值以及绝对偏差值,在51.250和52.280GHz处大于1.0K,在其余5个通道处都小于1.0K。2种亮温拟合直线的斜率,在52.280和53.850GHz处分别为0.66与0.7,其余通道都大于0.8。然后,使用2005年9月—2008年8月的观测数据,对比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同时观测的大气温度。结果显示,2种测量技术的差异随高度而增大。另外,将3a观测数据按照季节以及晴天与非晴无降水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2种测量技术存在不同差异。其中,夏季测量差异最小。而晴天测量差异在3.250km以下比非晴无降水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温度廓线 标定 反演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的等值线自动绘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旭光 王振会 +3 位作者 胡方超 牟凤军 安晶晶 郭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在传统矩形网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思想简单但行之有效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等值线自动绘制方法.该方法可从单边完成等值线的搜索,避免了平滑处理;采用简便的方法标注等值线,使等值线绘制更加简单实用;给出了等值线的连接绘制在Delphi... 在传统矩形网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思想简单但行之有效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等值线自动绘制方法.该方法可从单边完成等值线的搜索,避免了平滑处理;采用简便的方法标注等值线,使等值线绘制更加简单实用;给出了等值线的连接绘制在Delphi7.0下的实现方式.该算法绘制的等值线的效果图表明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等值线 矩形网格法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火灾检测的X波段辐射计系统
17
作者 邹艺杯 丰励 +2 位作者 赵阳 郑文超 鲁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火灾检测系统在森林、复杂的山区地形等场景下可能会出现误报或漏报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用于火灾检测的X波段辐射计系统,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前端高定向阵列天线以及直检型辐射计通道。阵列天线经实测,增益达到21.44 ... 为了解决传统火灾检测系统在森林、复杂的山区地形等场景下可能会出现误报或漏报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用于火灾检测的X波段辐射计系统,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前端高定向阵列天线以及直检型辐射计通道。阵列天线经实测,增益达到21.44 dB,3 dB波束宽度小于15°,辐射计通道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带通滤波器模块和对数检波模块,该通道具有体积小、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探测不同环境下温度的辐射能量,并最终以电压的方式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微带阵列天线 火灾检测 辐射计通道 X波段 低噪声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条件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性能比对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志诚 张雪芬 +1 位作者 茆佳佳 王志成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95,共14页
利用探空数据和毫米波云雷达数据,对在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同址观测的国内外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进行1年(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比对分析,重点分析不同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晴空和云天下温、湿观测性能特征。结果表明:3种型号地基微波... 利用探空数据和毫米波云雷达数据,对在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同址观测的国内外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进行1年(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比对分析,重点分析不同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晴空和云天下温、湿观测性能特征。结果表明: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温度与探空相关系数均超过0.98,达到0.01显著性水平;晴空条件下,德国及国产地基微波辐射计温度平均误差均在±1℃以内(前者为负偏差,后者为正偏差),误差较小,美国地基微波辐射计系统偏差约为-1.8℃;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均方根误差随高度递增,整体均方根误差以德国地基微波辐射计2.2℃为最小,美国地基微波辐射计3.8℃为最大;在有云条件下,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平均误差分布较晴空条件下无明显变化,均方根误差较晴空条件有约增加0.5℃。3种型号地基微波辐射计均呈晴空相对湿度误差小于云天误差,低空误差小于中高空误差的特点;晴空条件下,美国与国产地基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和18%左右,小于德国地基微波辐射计;云天条件下3种型号微波辐射计均方根误差均较大(2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误差分析 探空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典型西风槽型降水过程的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探测分析
19
作者 田广元 张云海 +5 位作者 袁健 杨旭 翟晴飞 李洋 陈刚 胡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230-231,234,共3页
对2012年10月27日傍晚时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大楼所在地降水过程前后的双通道微波辐射计与雨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双通道微波辐射计的一些测量特征,以为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选择提供指示作用。
关键词 通道微波辐射计 辐射亮温 液态水含量 水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传输模式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的模拟能力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荣士 何文英 +5 位作者 王普才 茆佳佳 陈洪滨 李军 南卫东 常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提供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温度湿度廓线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近年来广泛使用,多通道观测亮温的数据质量是大气廓线产品合理性的基本保障。一般定期液氮绝对定标可以更好维护亮温数据质量,但实际操作颇为不易。辐射传输模式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 提供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温度湿度廓线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近年来广泛使用,多通道观测亮温的数据质量是大气廓线产品合理性的基本保障。一般定期液氮绝对定标可以更好维护亮温数据质量,但实际操作颇为不易。辐射传输模式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检验和认识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的数据质量。本文针对三个辐射传输模式:MonoRTM、ARTS和MWRT,结合北京探空观测资料、北京观象台和河北香河站同类型的德国RPG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分析比较了三个模式的模拟与观测亮温差异,评估不同辐射传输模式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模拟能力。地基微波辐射计14个通道观测亮温与模式模拟的差异统计比较发现:三个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地基微波辐射计大部分通道的观测亮温都很接近,与观测结果具有很好一致性(如相关系数高达0.99),而对温度通道ch8(51.26 GHz)和ch9(52.28 GHz),三个模式模拟与观测相关系数明显较低(<0.80),并且存在显著的绝对偏差(4~5 K),表明模式在这两个通道的模拟能力有待提高。三个模式中,MonoRTM模式在温度通道ch8、 ch9和ch10(53.86GHz)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尤其是ch8高达5K;ARTS模式对水汽通道ch1(22.24 GHz)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弱;MWRT模拟与观测亮温在多个通道上相对更为接近和稳定,尤其系统性偏差最小。此外,探空廓线与地基观测站的空间位置不一致,对地基微波辐射计水汽通道的模拟结果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水汽不敏感的温度通道影响甚微。两地观测亮温与模式模拟的比对,初步表明北京观象台地基微波辐射水汽通道的观测质量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微波亮温 辐射传输模式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