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氮互作对赤苍藤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婷婷 潘虹 +3 位作者 梁小春 马道承 罗家儒 王凌晖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7-34,共8页
为探究木本蔬菜赤苍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2年生扦插苗对光照、氮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适应性,确定最适宜其生长的光氮处理。采用4个光照强度[100.00%、70.85%、52.45%、13.85%自然光照(natural sunlight, NS)]和5个尿素水平(0、2.5... 为探究木本蔬菜赤苍藤(ErythropalumscandensBl.)2年生扦插苗对光照、氮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适应性,确定最适宜其生长的光氮处理。采用4个光照强度[100.00%、70.85%、52.45%、13.85%自然光照(natural sunlight, NS)]和5个尿素水平(0、2.5、5.0、7.5、10.0g/株)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光氮处理下赤苍藤幼苗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100%NS+0g/株尿素)相比,不同光氮处理对赤苍藤新芽萌发影响极显著,对根系指标影响显著,对地径增量、新生枝条长度、叶面积影响不显著。适度遮阴(70.85%NS)和低、中度施氮(2.5~5.0g/株尿素)更利于赤苍藤地上部分的生长,反之更利于地下部分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L1N2(70.85%NS+5 g/株尿素)处理下赤苍藤增粗、新芽萌发、生物量积累状况最佳,L1N1(70.85%NS+2.5 g/株尿素)处理下,新生枝条伸长以及根系生长发育状况最佳。模糊隶属函数结果表明,70.85%NS+2.5~5.0 g/株尿素处理下,赤苍藤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总体表现最佳。合理安排氮肥的施用,为赤苍藤高产及高效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光照强度 氮素水平 地上部分生长 地下部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赤苍藤生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道承 田湘 +3 位作者 王凌晖 滕维超 覃杰 邵家茵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4,共10页
赤苍藤是华南、西南地区一种常见的木本蔬菜,其嫩茎叶具有很高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但目前其苗期植株培育、壮苗研究尚不明朗。针对目前其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匮乏的情况,采用“3414”施肥法,对1.5年生大新种源赤苍藤扦插苗进行追肥试验,旨... 赤苍藤是华南、西南地区一种常见的木本蔬菜,其嫩茎叶具有很高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但目前其苗期植株培育、壮苗研究尚不明朗。针对目前其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匮乏的情况,采用“3414”施肥法,对1.5年生大新种源赤苍藤扦插苗进行追肥试验,旨在寻找一种适宜其苗期生长发育的氮磷钾肥料配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施肥可显著改善赤苍藤植株生长状况并促进其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氮素在赤苍藤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除T2(N0P2K2)处理外,大多数处理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状况较不施肥对照组(T1,N0P0K0)有显著提升。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赤苍藤植株施肥后平均隶属函数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T5(N2P1K2)>T6(N2P2K2)>T3(N1P2K2)>T14(N2P1K1)>T10(N2P2K3)>T4(N2P0K2)>T9(N2P2K1)>T8(N2P2K0)>T12(N1P1K2)>T7(N2P3K2)>T11(N3P2K2)>T13(N1P2K1)>T1(N0P0K0)>T2(N0P2K2)。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T5处理(N 1 g/株+P_(2)O——(5)0.8 g/株+K_(2)O 0.8 g/株)、T6处理(N 1 g/株+P_(2)O_(5)1.6 g/株+K_(2)O 0.8 g/株)二者综合表现最好,植株生长旺盛,新芽叶数量多,枝条生长旺盛,根系茁壮。故氮肥合理施用及磷、钾肥合理配施是赤苍藤苗期培育的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氮磷钾施肥 地上部分生长 地下部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应用多效唑的增产技术
3
作者 杨明英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1X期17-18,共2页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PP333)是一种活性较高的生产抑制剂,能较好地抑制顶尖生长,在果树控梢、作物培育壮苗和矮化,增强抗性,增加花芽分化等方面应用较多。作者曾针对萝卜生长特点,利用多效唑控上促下的药理作用,对萝卜...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PP333)是一种活性较高的生产抑制剂,能较好地抑制顶尖生长,在果树控梢、作物培育壮苗和矮化,增强抗性,增加花芽分化等方面应用较多。作者曾针对萝卜生长特点,利用多效唑控上促下的药理作用,对萝卜在各个生育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其结果表明,在萝卜的旺长期,即抽苔前,株高在30厘米以上,约15片叶时用15%多效唑1500倍液作一次叶面喷雾,效果最佳。可抑制萝卜地上部分的生长,使根部的生长增快。具体数据为:萝卜肉质根的鲜重提高了59%;根长增加了48%;根部直径增加了8.3%;叶开张度增加、且叶冠直径增加8.3%、受光面积增加36%;叶数不变,叶的鲜重减少了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增产技术 萝卜幼苗 肉质根 花芽分化 药理作用 地上部分生长 应用效果 可湿性粉剂 空心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的收获与留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家苟 《湖南农业》 1995年第12期8-8,共1页
荸荠的球茎成熟后,地上部枯死,即可开始挖收,如暂不采收,可留存土中,宜到次年春季,随要随收。初冬温度降低,球茎皮色变红,含糖量增加。及至深冬,球茎皮色转为鲜红,含糖量最高,味甜多汁,采收品质最好,可选解冻天气收挖;如作为加工原料;... 荸荠的球茎成熟后,地上部枯死,即可开始挖收,如暂不采收,可留存土中,宜到次年春季,随要随收。初冬温度降低,球茎皮色变红,含糖量增加。及至深冬,球茎皮色转为鲜红,含糖量最高,味甜多汁,采收品质最好,可选解冻天气收挖;如作为加工原料;也宜此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球茎 收获 留种田 皮色 泥沙 选解 地上部分生长 竖沟 芽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早插莫贪深
5
作者 韩志明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5-5,共1页
红薯早插是指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栽插。它既可避开伏旱,提高成活率,又可获取夏秋两个红薯膨大高峰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有的农户在栽插时习惯于深插,插后不但返青慢、出苗迟,还出现空蔸和徒长等现象。 红薯深插为何不高产呢?一是红... 红薯早插是指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栽插。它既可避开伏旱,提高成活率,又可获取夏秋两个红薯膨大高峰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有的农户在栽插时习惯于深插,插后不但返青慢、出苗迟,还出现空蔸和徒长等现象。 红薯深插为何不高产呢?一是红薯不耐低温。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地下部分生长最适温度为2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 地下部分生长 最适温度 地上部分生长 入土深度 提高成活率 栽插 边行优势 通气性能 土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移栽棉栽培的效应及应用技术
6
作者 陈笃江 唐晓红 杨金龙 《农业装备技术》 1997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地膜移栽棉 应用技术 地膜覆盖 丘陵棉区 栽培 开花期 棉花 地上部分生长 生产潜力 助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秋季带叶栽植技术
7
作者 徐克顺 李美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7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带叶栽植 欧美杨 苗木 成活率 蒸腾量 根系生长 土壤水分 洞庭湖区 效果分析 地上部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距和施肥率对木薯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王健华 江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5年第11期16-16,共1页
植距和施肥率对木薯产量的影响马来西亚在两个泥炭质土壤地区Pon-tian和JalanKebun试验了植距和施肥率对木薯新品种Perintis的产量的影响,Perintis是一个比普通商品型品种BlackTwig多枝、... 植距和施肥率对木薯产量的影响马来西亚在两个泥炭质土壤地区Pon-tian和JalanKebun试验了植距和施肥率对木薯新品种Perintis的产量的影响,Perintis是一个比普通商品型品种BlackTwig多枝、短杆、地上部分生长少,且高产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率 木薯品种 泥炭质土壤 植距 试验区 木薯新品种 地上部分生长 土壤养分含量 样本分析 产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