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在轨航天器扰动响应辨识其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寿根 程伟 +2 位作者 姚军 孙国江 唐颖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7,84,共4页
从结构模态参数的可识别性出发,结合时域频域参数识别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开发出航天器动力学特征参数在轨辨识系统,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拟在轨航天器的试验验证系统,以检验辨识算法和设计软件的可靠性以及航天器在... 从结构模态参数的可识别性出发,结合时域频域参数识别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开发出航天器动力学特征参数在轨辨识系统,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拟在轨航天器的试验验证系统,以检验辨识算法和设计软件的可靠性以及航天器在轨辨识的实时性,该试验系统包括一个对称的双梁结构,利用对称结构的弱耦合可得到多个密集模态。试验和模拟数字考核结果表明系统辨识算法可靠,精度可以到达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航天器 环境激励 低频密集 动力学特性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登云 夏人伟 孙国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7,40,共6页
针对在轨航天器低频密集和辨识时激励源有限且难于测量等特点,开展了适用于低频密集模态且不需激励信息的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直接利用在轨响应数据在频域内辨识航天器动力学参数的技术;并根据在轨航天器低频密... 针对在轨航天器低频密集和辨识时激励源有限且难于测量等特点,开展了适用于低频密集模态且不需激励信息的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直接利用在轨响应数据在频域内辨识航天器动力学参数的技术;并根据在轨航天器低频密集特点,设计了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仿真试验系统,对该辨识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低频密集模态 动力学 在轨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撞击解体特性分析与计算
3
作者 李怡勇 沈怀荣 李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对在轨航天器撞击解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NASA标准解体模型,给出了在轨航天器撞击解体算法,重点分析了解体计算时应该满足的几个约束条件.编写了该算法的通用仿真计算程序,并通过与P-78卫星解体事件的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 对在轨航天器撞击解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NASA标准解体模型,给出了在轨航天器撞击解体算法,重点分析了解体计算时应该满足的几个约束条件.编写了该算法的通用仿真计算程序,并通过与P-78卫星解体事件的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预测分析在轨撞击事件的毁伤特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航天器 超高速撞击 解体模型 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非线性姿态控制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艳 李世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轨航天器执行机构一般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性,直接影响飞行姿态控制性能。基于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应用相平面分析方法,建立含继电器和时延两类非线性特性的执行机构开关线模型。以开关线模型为基础,根据相轨迹图求解极限环参数,获得姿... 在轨航天器执行机构一般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性,直接影响飞行姿态控制性能。基于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应用相平面分析方法,建立含继电器和时延两类非线性特性的执行机构开关线模型。以开关线模型为基础,根据相轨迹图求解极限环参数,获得姿态控制的稳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姿态控制系统特性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非线性特性 在轨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主动绕飞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峰 陈雪芹 +1 位作者 曹喜滨 耿云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对目标器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抢修要求,根据速度脉冲转移算法进行了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文中将绕飞轨道周期分为N份,在每份时间内采用速度脉冲转移算法实现预定位置点间位置转移,进而完成整个预定轨道绕飞...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对目标器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抢修要求,根据速度脉冲转移算法进行了在轨服务航天器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文中将绕飞轨道周期分为N份,在每份时间内采用速度脉冲转移算法实现预定位置点间位置转移,进而完成整个预定轨道绕飞.接着进行了算法的误差分析,给出了实际选择最少脉冲数的方法以满足预定轨道制导精度.最后进行任意轨道主动绕飞的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算法较常规算法节省能量,能有效地完成任意轨道的主动绕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脉冲 转移 主动绕飞 在轨服务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管控模式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鄂炜 赵宁 明建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针对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变化多、管控难的问题,提出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管控模式,建立在轨运行状态基线,采取"分阶段建基线、过程中管基线"的策略,明确在轨运行状态的管控范围、基线建立阶段和时机、更改控制程序。在轨管理实... 针对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变化多、管控难的问题,提出航天器在轨运行状态管控模式,建立在轨运行状态基线,采取"分阶段建基线、过程中管基线"的策略,明确在轨运行状态的管控范围、基线建立阶段和时机、更改控制程序。在轨管理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建立对于快速掌握航天器当前在轨运行状态、控制在轨运行状态更改操作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能保障航天器的在轨安全运行,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在轨管理 在轨运行状态基线 更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天器大数据安全传输的发布/订阅系统设计
7
作者 覃润楠 彭晓东 +3 位作者 谢文明 惠建江 冯渭春 姜加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1,共9页
针对航天器试验任务过程监控的在轨故障诊断状态检测、健康状态评估与航天器寿命预测等多个环节中,海量试验数据在传输、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等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构建面向航天器多源异构数据管理的分布式大数据发布/订阅系统(big... 针对航天器试验任务过程监控的在轨故障诊断状态检测、健康状态评估与航天器寿命预测等多个环节中,海量试验数据在传输、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等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构建面向航天器多源异构数据管理的分布式大数据发布/订阅系统(big-data publish/subscribe system,BPSS)框架。借助大数据与云平台技术,设计了一套航天器海量在轨试验数据传输、管理与缓存方案,对云节点实现主从调控与弹性扩容,并通过基于消息一致性的动态选举算法完成大规模发布/订阅任务,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一致性与计算效率,具备大数据订阅响应迅速、多源异构数据高吞吐稳定性、分布式组件部署灵活等优点。实地航天器数管实验结果表明,BPSS数据订阅的平均响应时延为0.05 s/GB,同时在单日吞吐量达到85 GB量级时,数据丢帧率控制在0.025%、数据破损率控制在0.018%,与其他开源的发布/订阅系统相比具备一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分布式 大数据 航天器在轨试验 发布/订阅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多遥测数据流实时优选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储海洋 何晓宇 +2 位作者 宋宏江 吴伟 崔帆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4,共6页
针对航天器在轨支持过程中多路遥测数据流的实时优选需求,尤其是对不同信道下传的不同频率遥测数据的优选要求,文章在综合考虑数据质量、连续性、收帧率、权重等因素后,设计了一种遥测数据流质量评价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时... 针对航天器在轨支持过程中多路遥测数据流的实时优选需求,尤其是对不同信道下传的不同频率遥测数据的优选要求,文章在综合考虑数据质量、连续性、收帧率、权重等因素后,设计了一种遥测数据流质量评价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片轮转的多路遥测数据流实时优选方法,通过对一个时间片内各路待选遥测的质量综合评价,选择出最优结果作为下一个时间片数据优选输出,其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好,能够将自动优选与手动优选有机结合。经“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在轨遥测优选任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不同数据流的质量评价和比较选优,同时规避了数据流频繁切换可能带来的数据抖动,提供了高质量的输出结果,是一种航天器多路遥测数据流实时优选的高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航天器 多路遥测数据 数据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极限穿透比动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贾光辉 黄海 +1 位作者 胡震东 徐小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0-1003,1028,共5页
研究建立空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提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 研究建立空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提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是速度的函数。最后,考虑碎片的实际撞击过程中最大着靶面积为变形面积,对比动能进行修正,获得了极限穿透条件下的真实比动能与速度无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超高速撞击 比动能 在轨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合作目标燃料最优终端接近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继峰 张立佳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6-390,共5页
针对一类姿轨控制系统失效的目标航天器实施空间救援等在轨服务任务。要求追踪航天器跟踪到达指定目标点,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捕获,建立了目标航天器在空间自由翻滚情况下追踪航天器跟踪目标点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安全无碰撞的燃料... 针对一类姿轨控制系统失效的目标航天器实施空间救援等在轨服务任务。要求追踪航天器跟踪到达指定目标点,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捕获,建立了目标航天器在空间自由翻滚情况下追踪航天器跟踪目标点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安全无碰撞的燃料最优终端接近模型。数学仿真表明,当初始条件合适时,燃料最优终端接近轨迹自然满足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在轨服务 敏捷在轨服务航天器 非合作目标 最优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IS的星载平台软件架构设计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君 王志杰 乐浪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为适应星上信息处理发展需要,文章探索新的星载平台软件架构设计。新架构设计参考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航天器在轨接口业务(SOIS)建议书中的信息处理流程,汲取其把应用软件和信息处理软件分离的思想,并结合有线和无线总线... 为适应星上信息处理发展需要,文章探索新的星载平台软件架构设计。新架构设计参考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航天器在轨接口业务(SOIS)建议书中的信息处理流程,汲取其把应用软件和信息处理软件分离的思想,并结合有线和无线总线在软件外部接口应用的选择。此架构接口统一,可适应多目标多变量的发展需求,信息处理软件可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和传输,使应用软件可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有利于提升卫星自主管理能力和在轨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信息处理 航天器在轨接口业务 软件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端口间相对运动耦合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炳龙 耿云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4-720,共7页
为提高对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任务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两航天器交会过程的非质心点间耦合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从传统点质量相对运动模型入手,考虑两航天器相对姿态运动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运动产生的耦合作用,建立对接端口间的耦合动... 为提高对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任务的成功率,本文建立了两航天器交会过程的非质心点间耦合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从传统点质量相对运动模型入手,考虑两航天器相对姿态运动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运动产生的耦合作用,建立对接端口间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作用的种类:航天器所受外力矩产生的动力学耦合;相对姿态四元数、相对姿态角速度和服务航天器绝对姿态角速度产生的运动学耦合。最后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实现对接端口间无碰撞安全对接。数学仿真证明,该耦合作用在交会接近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可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在轨服务 耦合动力学模型 非合作目标 相对转动 相对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wisting算法的相对位姿耦合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云海 陈炳龙 梁海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14,共9页
为实现对非合作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将Twisting算法与线性补偿项相结合,设计相对位置与姿态耦合的二阶滑模控制器.以航天器对接端口间耦合相对运动模型为基础,设计两种滑模平面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选取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 为实现对非合作目标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将Twisting算法与线性补偿项相结合,设计相对位置与姿态耦合的二阶滑模控制器.以航天器对接端口间耦合相对运动模型为基础,设计两种滑模平面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选取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设计的改进Twisting控制器对有界干扰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的特性,并估计出收敛时间的上界.设计数学仿真,将其与标准Twisting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所设计的二阶滑模控制器对模型不确定性及有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能够有效抑制执行机构的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在轨服务 Twisting算法 线性补偿 滑模平面 严格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