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一起: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视野 被引量:39
1
作者 赵旭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5,共12页
人类学家有责任对文化从深层次去思考,并应承担起一种学术的责任,将文化真正当作文化去加以研究。要从原来西方将文化的发展引到一个尽头的状况中拉回来,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之上该如何发展。任何文化都会有底色。西方文明的文化... 人类学家有责任对文化从深层次去思考,并应承担起一种学术的责任,将文化真正当作文化去加以研究。要从原来西方将文化的发展引到一个尽头的状况中拉回来,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之上该如何发展。任何文化都会有底色。西方文明的文化底色是一种理性的成长。文化转型体现在各种形式的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与文化的支配上。其后果是在于我们的心不在一起,或者我们的情感不在一起,我们的学术不在一起。与一种分离技术相背离,切实需要告别反思、拒绝批评与消解权力,由此而达致真正的和而不同的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一起 文化转型 分离技术 权力 告别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音乐拨动情感的旋律--浅析电影《和你在一起》中音乐语言的运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静 姜昆 +1 位作者 吴晓玲 孙国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共1页
电影《和你在一起》用音乐的语言,音乐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其中既有主题音乐在不同场景反复出现来贯穿亲情这一主题,又有选用古典音乐对于不同情感的表现。在影片的表现形式上,用音乐的手... 电影《和你在一起》用音乐的语言,音乐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其中既有主题音乐在不同场景反复出现来贯穿亲情这一主题,又有选用古典音乐对于不同情感的表现。在影片的表现形式上,用音乐的手法充分宣泄了情感,打动了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电影 《和你在一起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如何在一起? 被引量:29
3
作者 樊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共11页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的第一人称复数,回到人类文明史的简洁智慧,回到人的生命和生活本身。苏格拉底之死、上帝之怒—孔子周游、老子出关,中西文明的诞生史虽万种风情,却以悲剧和喜剧的不同体裁演绎着同一主题,这便是人类从伦理世界中分离和回归的悲怆情愫。"上帝死了—尼采疯了"、"打倒孔家店",现代文明的"青春期危机"反绎了同样的文化密码,只是问题式由"我们如何在一起"的终极追问,演进为"我们能否在一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终极怀疑。走出危机,有待哲学地反思:"‘我’,如何成为‘我们’?""‘我们’的世界缺什么?"。"我们在一起"的和而不同,需要两大哲学条件,一是伦理,二是"精神",它凝聚为一个口号和信念:"学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问题 “我们” 在一起 轴心文明 对话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的穆斯林与“在一起”的人类学——“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清真饮食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旭东 朱鸿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3,共10页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互联互惠是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笔者在西北地区田野调查中的所接触的包括牛羊肉、茶叶、拉面在内的清真饮食的阐释分析,试图从"人主之间"~①"人人之间""物人之间"...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互联互惠是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笔者在西北地区田野调查中的所接触的包括牛羊肉、茶叶、拉面在内的清真饮食的阐释分析,试图从"人主之间"~①"人人之间""物人之间"三个角度去审视在"一带一路"实施进程中的区域互通和族群互惠的情境,以期进一步探讨建立在彼此联通意义上的"在一起"何以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一起 互惠联通 技术权力 文化表征 传递机制 清真饮食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平易间书幽婉之义——解读陈凯歌新作《和你在一起》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一向以探索片独领风骚的陈凯歌走出象牙塔,在全球化语境中延展自己的电影风格并重新定位。其新作《和你在一起》力求“质而文,直而婉”,于平易淡泊间独书幽婉深远之义,走近广大观众,且又不失艺术品位并立足于创新,说明中国当代电影人和... 一向以探索片独领风骚的陈凯歌走出象牙塔,在全球化语境中延展自己的电影风格并重新定位。其新作《和你在一起》力求“质而文,直而婉”,于平易淡泊间独书幽婉深远之义,走近广大观众,且又不失艺术品位并立足于创新,说明中国当代电影人和当代电影有着广阔的希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凯歌 《和你在一起 电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你在一起》音乐美学表达的内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9-140,共2页
影片《和你在一起》讲述的是热爱音乐的主人公小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阐释以及无限的追求,同时,影片《和你在一起》也向我们昭示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某种情感和我们内心情感内质之间的共鸣关系。我们必须要承认感情在音乐之中的存在和重要... 影片《和你在一起》讲述的是热爱音乐的主人公小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阐释以及无限的追求,同时,影片《和你在一起》也向我们昭示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某种情感和我们内心情感内质之间的共鸣关系。我们必须要承认感情在音乐之中的存在和重要意义。影片《和你在一起》正是这样一部充盈着情感、充盈着音乐感情的影片,那么本文就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音乐美学表达的内涵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以挖掘音乐的人性情感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和你在一起 音乐美学 内涵研究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你在一起》的情感表现
7
作者 杨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电影以宏大格局见长,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人性的复杂一面。在《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取得成功之后,陈凯歌谋求自身的转型与突破,《和你在一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影片摈弃了鸿篇巨制的方式... 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电影以宏大格局见长,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人性的复杂一面。在《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取得成功之后,陈凯歌谋求自身的转型与突破,《和你在一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影片摈弃了鸿篇巨制的方式,导演将目光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观众奉献了一部风格清新的温情片。文章从二元对立的情感结构、温情为主的情感基调、价值观的审视与重塑三方面,分析《和你在一起》的情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音乐美学思考
8
作者 凌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9-,共1页
影片《和你在一起》讲述了主人公小春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同时昭示我们音乐表现与情感内质之间的关系,正如片中余教授所说:"我可以给你技术,但是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你的"。欧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有人主张音乐是感情的表... 影片《和你在一起》讲述了主人公小春对音乐的理解和追求,同时昭示我们音乐表现与情感内质之间的关系,正如片中余教授所说:"我可以给你技术,但是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你的"。欧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有人主张音乐是感情的表现,承认感情在音乐中的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同其他艺术相比,音乐在表现现实的全部多样性,首先是通过感情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音乐美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看电影《和你在一起》
9
作者 陈可红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2期28-28,共1页
陈凯歌,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反思和哲学思变的人,今年,他推出情感大片《和你在一起》,影片在风格上与以前的影片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影片中多了人物的对话,少了镜像的语言;多了庞杂的矛盾的人生意念而透出刻意的情感选择,少了一种执拗的纯... 陈凯歌,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反思和哲学思变的人,今年,他推出情感大片《和你在一起》,影片在风格上与以前的影片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影片中多了人物的对话,少了镜像的语言;多了庞杂的矛盾的人生意念而透出刻意的情感选择,少了一种执拗的纯洁和单向的不妥协的意旨;多了太多的表达,少了彻底的解释。中秋月圆前夕,当我踏出电影院时,我的心情似乎有点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凯歌 《和你在一起 文化反思 影片 电影院 金钱观念 小人物 中秋月 个性发展 消费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曲,我们永远在一起
10
作者 沈新荣 杨铁光 《农村电工》 2010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全中国的目光都在关注舟曲 十三亿人的泪花是一片星雨 十三亿人的呐喊是九天霹雳 十三亿人的目光是雨后彩虹 十三亿人的手臂托起爱的家园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舟曲 我们永远在一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和你在一起》中的小提琴配乐分析
11
作者 杨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用小提琴语言、手法阐述电影中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是《和你在一起》的重要艺术特色,其中运用的小提琴作品难度大、数量多、频率高,在中国电影史上首屈一指。电影中的小提琴作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音乐的运用:不同场景重... 用小提琴语言、手法阐述电影中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是《和你在一起》的重要艺术特色,其中运用的小提琴作品难度大、数量多、频率高,在中国电影史上首屈一指。电影中的小提琴作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音乐的运用:不同场景重复表现,来深化感情主题;二是利用不同的小提琴音乐表现相异的情感。该表现手法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现,极大地强化了小提琴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与其他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充分渲染了剧情,宣泄了角色情感,深深打动了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 电影 《和你在一起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赖特《与他者在一起》中的口述历史
12
作者 李云霞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C.D.赖特2010年出版的叙事诗集《与他者在一起》聚焦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白人女性V与黑人并肩作战而被白人社会遗弃成为"他者"的经历。该诗集独特的口述历史书写方式以普通人为叙述主体,其多视角多层次的拼贴式叙述展现了历史的... C.D.赖特2010年出版的叙事诗集《与他者在一起》聚焦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白人女性V与黑人并肩作战而被白人社会遗弃成为"他者"的经历。该诗集独特的口述历史书写方式以普通人为叙述主体,其多视角多层次的拼贴式叙述展现了历史的建构性及开放性,实现了对权威话语及宏大叙事的颠覆,凸显了历史再现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赖特 《与他者在一起 口述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异化、救赎和其它——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几个意义碎片
13
作者 王东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2期30-30,共1页
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放弃了美学意义上对历史深重与文化隽永的追求,以崔永元式的口吻,轻快而又略显浅薄地提交了他这么多年来的中国社会调查观感。陈凯歌曾对这部电影做过注脚说:“我说世上其实有两类人,成人和孩子。这部电影是关于... 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放弃了美学意义上对历史深重与文化隽永的追求,以崔永元式的口吻,轻快而又略显浅薄地提交了他这么多年来的中国社会调查观感。陈凯歌曾对这部电影做过注脚说:“我说世上其实有两类人,成人和孩子。这部电影是关于成人和孩子的一场战争的。” 这暗示着影片先验地对人和人性的关注,掩映在华丽的音乐以及个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剪辑之下的其实就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大众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社会转型 陈凯歌 异化 救赎 影片 美学意义 社会调查 真实性 理想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失落的情感——《和你在一起》音乐分析
14
作者 王艳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2期29-29,共1页
这是一个关于情感的故事,一个成人和孩子间的故事。影片以刘成和小春父子进京学琴为故事线索,以父子之情为感情线索。他们之间那份深沉的爱是很值于故乡那一方水、那一方人,所以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是由琵琶、竹笛和鼓组成的灵性十足、... 这是一个关于情感的故事,一个成人和孩子间的故事。影片以刘成和小春父子进京学琴为故事线索,以父子之情为感情线索。他们之间那份深沉的爱是很值于故乡那一方水、那一方人,所以贯穿全片的主题音乐是由琵琶、竹笛和鼓组成的灵性十足、别具一格的民乐。同时琴童故事的本身决定了影片中人最西方古典音乐的使用,两相对比更加凸显出主题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音乐分析 主题音乐 父子 情感的象征 故事线 铺在下面 掩面而泣 古典音乐 琵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过你的爱的我的声音——我看影片《和你在一起》
15
作者 郝晓楠 《电影评介》 2003年第1期35-35,共1页
K看完《和你在一起》已经是凌晨十分了,窗外没有星星,我的心在月光下颤抖。伴随着演职员表徐徐上拉的刺眼屏幕,我感到有些东西在不停的坠落,感到有些东西在偷偷的再生。我轻轻的打开了我的钢琴琴盖。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影片 职员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烧灼的痕迹 拉小提琴 学会成长 车站大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你在一起》的三种比较
16
作者 何燕 《电影评介》 2003年第1期34-34,共1页
R如果把人与电影的邂逅,类比为一次好心人安排的相亲,那么我看到《和你在一起》的这次,绝对遇上了一个稀里糊涂的介绍人。 先是期待中的乌镇美景,只在刘佩琦由儿子带着骑单车的镜头中一笑而过;接着听闻陈红可媲美奥黛莉赫本的表演,又只... R如果把人与电影的邂逅,类比为一次好心人安排的相亲,那么我看到《和你在一起》的这次,绝对遇上了一个稀里糊涂的介绍人。 先是期待中的乌镇美景,只在刘佩琦由儿子带着骑单车的镜头中一笑而过;接着听闻陈红可媲美奥黛莉赫本的表演,又只让人忆起了她在《梅花三弄》中的娇嗔;至于总结性的概括这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我倒觉得“玛莱娜”或许距离电影的本来面目还近50步。 比较当然可以,但恐怕不是这么个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 电影 梅花三弄 人性拷问 茶花女 本来面目 《霸王别姬》 广播电视报 边缘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凯歌和你一起说电影
17
作者 LOST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1期16-17,共2页
《和你在一起》,关于一个14岁男孩的激情暗涌,在贫困亲情和辉煌成就间取舍的故事,也是陈凯歌的第一部都市生活片。据说这部电影在各个城市放映的时候,很多人看得流泪了,但如果在真情和煽情之间的确存在区别的话,相信不会所有人都以为看... 《和你在一起》,关于一个14岁男孩的激情暗涌,在贫困亲情和辉煌成就间取舍的故事,也是陈凯歌的第一部都市生活片。据说这部电影在各个城市放映的时候,很多人看得流泪了,但如果在真情和煽情之间的确存在区别的话,相信不会所有人都以为看到了前者;而另一个肯定的消息是这部《和你在一起》将会成为陈凯歌所有电影里票房最好的一部,但如果在票房之外还有另一个层次的评判的话,也许不会有人肯定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凯歌 《和你在一起 韩国电影 电影观众 三权分立 中国电影 参与其事 都市生活 辉煌成就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话语的精神气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9,共15页
中国文化的“伦理”是由“伦—理—居伦由理—伦理世界”构成的话语体系,其具有内在特殊的精神气质。其一,“伦理地思考”,这是“伦”的精神气质。“伦理地思考”根本上是“伦”思考,是根于“伦”并从“伦”的实体出发的思考,它缔造了... 中国文化的“伦理”是由“伦—理—居伦由理—伦理世界”构成的话语体系,其具有内在特殊的精神气质。其一,“伦理地思考”,这是“伦”的精神气质。“伦理地思考”根本上是“伦”思考,是根于“伦”并从“伦”的实体出发的思考,它缔造了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即伦理型文化。“伦”与“帝”的不同终极关怀、“伦”与“我们”同在、人伦本于天伦而立,是“伦理地思考”的三大要义。其二,“成为人”并“在一起”,这是“理”的精神气质。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伦理的精髓是“成为人”并“在一起”,伦理之“理”是“人类之所以为人”之“理”,既包括“成为人”的本性,也包括“在一起”的情理,伦理之“理”的良知,就是“成为人”并“在一起”。其三,“有家园”并“守家园”,这是“居伦由理”和“伦理世界”的精神气质。伦理是通往家园的精神之路,它提供并建构了一条从“家”到“家园”的伦理精神之路,精神家园的内核是伦理家园,其民族精神表现就是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话语 精神气质 伦理地思考 “成为人”并“在一起 “有家园”并“守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音乐对“小”人物“大”情怀的演绎
19
作者 李德彪 包其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7-138,共2页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沉淀,陈凯歌突破了电影创作的瓶颈,在跨国语境中全新定位自己的电影风格,并把影像视角围绕在众多普通的"小人物"身上,深入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彰显出他们无私灵魂后面隐藏的"大情怀"。本...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沉淀,陈凯歌突破了电影创作的瓶颈,在跨国语境中全新定位自己的电影风格,并把影像视角围绕在众多普通的"小人物"身上,深入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彰显出他们无私灵魂后面隐藏的"大情怀"。本文通过对电影《和你在一起》的故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并分别列举出刘成、江老师和余教授等人物形象,试图站在电影音乐的视角分析影片中古典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真情实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音乐 电影《和你在一起 人文关怀 《小提琴协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戏的日子里——2002年中国电影综述
20
作者 汪方华 《电影评介》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L连着几年的波澜不惊,中国电影让中国观众残存的一丝期待也随风而去,没戏的日子里.生活还在继续.电影市场依旧风起云涌、此消彼长。从《哈利·波特》、《千与千寻》到《魔戒》、从《美丽心灵》到《对她说》.从《纽约黑帮》到《钢琴... L连着几年的波澜不惊,中国电影让中国观众残存的一丝期待也随风而去,没戏的日子里.生活还在继续.电影市场依旧风起云涌、此消彼长。从《哈利·波特》、《千与千寻》到《魔戒》、从《美丽心灵》到《对她说》.从《纽约黑帮》到《钢琴师》,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轻盈地游走在梦幻和心像、神性和人性两极之间。游历的史诗、创伤的记忆、生命的戏剧,斑驳的镜像中折射出人性中永远骚动着的欲望和情绪。 当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2002年 影片 《哈利·波特》 导演 《和你在一起 张艺谋 《英雄》 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