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娜娜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m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增产空间;氮素量对薯块的大小影响很大,而对畸形薯所占比例的大小没有规律性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施氮水平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又有不同程度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 产量构成 土壤no3--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灌条件下土壤NO_3^--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鹭 胡春胜 毛仁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1-995,共5页
关键词 土壤氮素 作物生长 养分 喷灌 空间变异性 N含量 no3^- 形态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忠荫 周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57-6857,6871,共2页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未超标。N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块茎NO3--N为431.56 mg/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有不同程度的递减。N2处理的氮素供应与马铃薯对N素的吸收基本达到了平衡。[结论]随着氮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块茎 土壤 no3^- -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剖面NO_3^--N动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敏超 温小乐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6-39,共4页
通过 6个氮水平小区试验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剖面 NO3 -- N动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利用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 ;土壤剖面 NO3 -- N含量则有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而在同一氮水平下 ... 通过 6个氮水平小区试验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剖面 NO3 -- N动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肥利用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 ;土壤剖面 NO3 -- N含量则有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而在同一氮水平下 ,从土壤表层到深层 (10 0 cm) ,则有递减的趋势。在冬小麦生育期中 ,以开花期 80~ 10 0 cm土壤剖面累积的 NO3 -- N量最多 ,因此最有可能淋洗出根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 土壤no-3-N含量 施肥量 肥料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管控制排水棉田NO_3^--N和NH_4^+-N运移转化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袁念念 黄介生 +1 位作者 谢华 黄志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8,共6页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NH4+-N和NO3--N之间的转化运移规律,2008、2009年在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棉花生育期内进行大田暗管控制排水对比试验:2008年全生育期内固定排水出口埋深、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出口埋深。结果发现:无论调...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NH4+-N和NO3--N之间的转化运移规律,2008、2009年在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棉花生育期内进行大田暗管控制排水对比试验:2008年全生育期内固定排水出口埋深、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出口埋深。结果发现:无论调整出口埋深与否,NO3--N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NH4+-N含量2008年随土层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2009年在20、40cm处较60、80cm高。控制排水小区表层和20cm土层NO3--N含量较自由排水小区高;同层土控制排水小区NH4+-N含量比自由排水小区高。2008年各处理NO3--N含量高于2009年,NH4+-N含量低于2009年,NO3--N与NH4+-N同层土平均含量之比大于2009年。分生育阶段调整排水出口埋深可减小田间地下水位波动,更能使田间氮素形态稳定、减少氮素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排水 运移 出口埋深 no3--n与NH4+-N平均含量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黄瓜-番茄种植体系中土体NO_3^--N淋洗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学军 赵营 +3 位作者 任福聪 陈晓群 吴礼树 胡承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NO3--N淋洗的风险程度,合理指导温棚蔬菜施肥和灌溉,2005~2006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轮作体系下的温棚黄瓜-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土壤溶液定位提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化肥施氮量15... 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NO3--N淋洗的风险程度,合理指导温棚蔬菜施肥和灌溉,2005~2006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轮作体系下的温棚黄瓜-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土壤溶液定位提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化肥施氮量150 kg/hm2(低氮)、300 kg/hm2(中氮)、450 kg/hm2(高氮1)、600kg/hm2(高氮2)及有机肥和不施肥(CK)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土体中NO3--N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低、中或高氮处理下,黄瓜-番茄轮作周期中,滴灌施肥对0~30 cm土壤溶液NO3--N含量变化的影响明显;在高氮处理下,由于番茄季较强的滴灌量,土体中NO3--N不断向下淋洗至90 cm土层;与CK处理相比,单施有机肥会造成的土壤NO3--N向深层淋洗。因此,提出每茬蔬菜推荐施氮量控制在300 kg/hm2左右为宜,在冬春茬后期4~6月份减少滴灌次数是减少土体NO3--N向下淋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瓜-番茄轮作 土壤溶液 no3^- -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肥料对水稻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的影响
7
作者 韩艳玉 邹洪涛 +4 位作者 张玉龙 徐萌 于洋 刘洋 王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2-746,共5页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NO2--N、NO3--N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NO2--N、NO3--N含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水稻生育期内与施用普通尿素UR相比,包膜肥料LP40、LPSS、SC60氮素渗滤损失总量分别降低了58.27%,46.38%,3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肥料 NO2--n no3--n NH4+-N N 土壤渗滤液 水稻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山地土壤CaCO_3含量/石灰反应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发生学解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4 位作者 王秀丽 郑亚楠 张天柱 谢臻 靳东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4-1084,共11页
为了探究华北山地土壤CaCO_3含量/石灰反应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发生学解释,对北京市、山西省257个山地土壤剖面的机械组成、CaCO_3含量和石灰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山地表土的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与黄土相似,说明黄土降尘是土壤... 为了探究华北山地土壤CaCO_3含量/石灰反应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发生学解释,对北京市、山西省257个山地土壤剖面的机械组成、CaCO_3含量和石灰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山地表土的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与黄土相似,说明黄土降尘是土壤矿物质的重要来源;海拔>1 500m的中山和高山地区的剖面,由于CaCO_3淋洗强,造成无论何种成土母质,CaCO_3被淋洗出土体,土壤通体无石灰反应;海拔介于500~1 500 m的中山地区和低山地区的剖面,CaCO_3淋洗弱,土壤普遍具有石灰反应,成土母质对土壤中CaCO_3含量/石灰反应起主导作用,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海拔<500 m的低山丘陵地区的剖面,各土层的CaCO_3含量/石灰反应无明显分布规律。结论:黄土降尘为华北山地表土输入了碳酸钙,但由于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土壤湿度存在差异,导致土壤CaCO_3淋溶程度和含量差异明显。淋溶过程强弱导致的土壤CaCO_3含量/石灰反应垂直分布特征是华北山地土壤的典型发生学特征之一,不同海拔高度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所不同。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山地土壤调查、发生与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黄土降尘 CaCO3含量 石灰反应 土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黄绍敏 皇甫湘荣 +2 位作者 宝德俊 张鸿程 孙克刚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4,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及人工渗滤池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大田土壤中硝态氮因素很多,程度不一,其中土壤类型决定着硝态氮基础含量,是内因,而施肥及施氮量是影响硝态氮含量最大的外界因素,其次是土壤湿度和... 采用田间试验及人工渗滤池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大田土壤中硝态氮因素很多,程度不一,其中土壤类型决定着硝态氮基础含量,是内因,而施肥及施氮量是影响硝态氮含量最大的外界因素,其次是土壤湿度和氮肥品种,土壤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no3-N 影响因素 土壤监测 硝态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36-2337,2339,共3页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闲作物 土壤no3-N含量 蔬菜产量 硝酸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差异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永颜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4-6,16,共4页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体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3代种子园 坡向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云翔 王少东 +3 位作者 柯英 罗健航 陈晓群 张学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了摸清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了宁夏中宁(n=112)和惠农(n=20)不同树龄枸杞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情况,并分别通过48和18个监测点的土样采集与测定,分析评价了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 为了摸清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了宁夏中宁(n=112)和惠农(n=20)不同树龄枸杞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情况,并分别通过48和18个监测点的土样采集与测定,分析评价了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中宁枸杞施肥采用有机无机配施,而惠农枸杞重施化肥,两地枸杞施用化肥种类以尿素、二铵和复合肥为主(投入农户比例达88.9%~100.0%)。中宁不同树龄枸杞N、P_2O_5、K_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716~909、654~1043、149~194 kg·hm^(-2),惠农分别为549~552、276~285、69~74 kg·hm^(-2)。两枸杞产地0~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差异不大,但中宁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35.7 mg·kg^(-1))明显高于惠农(49.3 mg·kg^(-1))。两枸杞地土壤速效氮素残留以硝态氮为主,且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6~10年和≥10年中宁枸杞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是≤5年的3.3和2.5倍,但两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因此,建议宁夏中宁和惠农枸杞生产中,应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原则,根据不同树龄枸杞和目标产量,合理控制氮、磷肥总量,适当增施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施肥现状 土壤养分 土壤no3--n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日光温室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及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合法 范聚芳 +3 位作者 梁丽娜 杨玉宝 牛灵安 李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通过连续7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生产中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模式、无公害模式和有机模式)对土壤NO3--N时空分布及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3种施肥模式土壤剖面各层次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年增加量顺序为常规施... 通过连续7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生产中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模式、无公害模式和有机模式)对土壤NO3--N时空分布及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3种施肥模式土壤剖面各层次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年增加量顺序为常规施肥模式>无公害施肥模式>有机施肥模式。受氮素输入量(施肥)的影响,NO3--N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0~60 cm土层NO3--N含量总体呈作物生长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趋势;与上层土壤相比,100 cm以下土层NO3--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200 cm土体NO3--N平均累积量有机施肥模式比无公害施肥模式低33.8%,比常规施肥模式低45.9%;无公害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低18.3%。3种施肥模式下,NO3--N都有向2 m以下土体淋洗的趋势。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明显降低土壤剖面NO3--N含量,控制其累积峰的下移,但不合理施用有机肥也会产生NO3--N淋洗而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有机施肥模式 无公害施肥模式 常规施肥模式 土壤 no3--n 积累量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氮对马铃薯田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健 董星晨 +4 位作者 张鹤 邓德雷 罗超越 张春红 邱慧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1,共12页
【目的】揭示长期连续施氮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田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积累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氮水平:N_0(不施氮,对照)、N_(75)(施氮量75 kg/hm^2)、N_(150)(施氮量150 kg/hm^2)、N_(225)(施氮量22... 【目的】揭示长期连续施氮对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田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积累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氮水平:N_0(不施氮,对照)、N_(75)(施氮量75 kg/hm^2)、N_(150)(施氮量150 kg/hm^2)、N_(225)(施氮量225 kg/hm^2)、N_(300)(施氮量300 kg/hm^2)和N_(375)(施氮量375 kg/hm^2),研究连续4年施氮对旱地马铃薯田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积累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0~100 cm土壤剖面内NO_3^--N含量显著增加(P<0.05),尤其0~20 cm土壤表层各施氮处理的NO_3^--N含量分别比对照N_0增加了55.8%,113.9%,162.8%,365.1%和988.4%.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连续施氮显著改变了0~20 cm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的土壤优势细菌类群中,随着施氮量增加,各施氮处理土壤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细菌的丰度分别比对照N0处理增加了6.1%~17.4%和16.4%~46.8%,酸杆菌门的丰度比对照降低了7.8%~26.4%;在纲水平上的土壤优势细菌类群中,与对照N_0相比,各施氮处理拟杆菌纲细菌的丰度增加了33.8%~173.3%,AcidobacterGp4和Anaerolineae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6.3%~33.8%、8.1%~22.7%;在属水平上的土壤优势细菌类群中,各施氮处理的Ohtaekwangia和Streptomyces细菌的丰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6%~173.1%和3.4%~66.4%,而Gaiella和Solirubrobacter细菌的丰度分别比对照N_0降低了6.9%~30.8%和4.5%~27.6%.连续4 a过量施氮也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RDA冗余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O_3^--N含量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拟杆菌纲、Ohtaekwangia、Streptomyces(链霉菌属)和Lysobacter(溶杆菌属)的细菌的丰度显著正相关,与酸杆菌门、Gaiella、Solirubrobacter(土壤红杆菌属)、Gemmatimonas(芽单胞菌属)的细菌的丰度显著负相关.【结论】连续4 a施氮,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含量,与对照N_0相比,0~20 cm表层土壤细菌丰度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且过量施氮降低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RDA分析及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长期施氮引起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是造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的主效土壤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n含量 细菌Alpha多样性 细菌群落结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N、P、K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宝林 朱珠 +1 位作者 孙建 叶含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0,14,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NO3--N、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NO3--N分布主要集中在湿润体边缘,速效磷主要分布在0~30cm范围,速效钾主要分布在0~40cm范围;合理水肥比例可提高红枣...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NO3--N、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NO3--N分布主要集中在湿润体边缘,速效磷主要分布在0~30cm范围,速效钾主要分布在0~40cm范围;合理水肥比例可提高红枣对养分的吸收和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积累且影响土壤盐分分布。试验结果为盐渍化土壤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no3--n 速效磷 速效钾 土壤盐分 红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排水和施氮量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念念 黄介生 +2 位作者 黄志强 谢华 吴谋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6-112,共7页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和氮肥共同作用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微区对照试验,以控制水位水平(30、50、100cm)和3个施氮水平(H:68.25/145.6kg/hm2;C:52.5/112kg/hm2,L:36.75/78.4kg/hm2,前面数值是施磷酸...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和氮肥共同作用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微区对照试验,以控制水位水平(30、50、100cm)和3个施氮水平(H:68.25/145.6kg/hm2;C:52.5/112kg/hm2,L:36.75/78.4kg/hm2,前面数值是施磷酸二铵量,后面为施硫酸钾复合肥量)为试验变量,组合成H30、H50、H100、C30、C50、C100、L30、L50、L100等9个处理测定了土壤剖面分层NO3-N、NH4+-N含量。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常规施氮水平下,自由排水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高、50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低;低施氮水平下30处理NH4+-N含量最高;同一水位处理高施氮水平NH4+-N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控制水位30cm的NH+4-N含量大于50cm的NH+4-N含量大于100cm的NH+4-N含量。同一施氮水平下实行控制排水可以增加氮素稳定性;实行控制水位处理时,不需增加或减少施氮量、常规施氮条件下氮素稳定性保持最高;而在自由排水时,减少施氮量,能够增加耕层土壤氮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控制水位 (NO_3)^--n含量 (NH_4)^+-N含量 氮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氮供施模式下红枣滴灌土壤水盐氮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宝林 叶含春 孙三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对不同水氮供施下的土壤水、盐、氮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索红枣滴灌条件下水肥盐的合理调控模式。根据滴灌灌水(W)和施尿素(N)的先后顺序,设置4种不同水氮供施模式。T1为水氮同步供施;T2为前T/4供水,中T/4~3T/4水肥同步,后T/... 对不同水氮供施下的土壤水、盐、氮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索红枣滴灌条件下水肥盐的合理调控模式。根据滴灌灌水(W)和施尿素(N)的先后顺序,设置4种不同水氮供施模式。T1为水氮同步供施;T2为前T/4供水,中T/4~3T/4水肥同步,后T/4供水;T3为前T/2供水,后T/2水肥同步;T4为前T/2供水,中2T/4~3T/4水肥同步,后T/4供水。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布基本一致;各处理土壤盐分在滴头附近洗盐,湿润体边缘积盐,但T2和T4处理在滴头附近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处理;土壤剖面NO3--N除T1处理外,各处理在湿润体边缘和土壤表层出现积累,积累程度为T2>T3>T4,垂直方向NO3--N为T4>T3>T2。结合土壤盐分和NO3--N的分布,T4是比较好的水氮供施模式,具有良好的控盐调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滴灌 土壤盐分 no3--n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凤仙花植物-土壤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宏友 卢昌义 +1 位作者 叶勇 郑逢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利用不同稀释倍数的城市生活污水浇灌凤仙花(V污水:V自来水分别为I,1:0;II,1:1;III,1:2;CK,0:1),结果表明,与自来水灌溉相比,污灌处理(I,II,III)提高了凤仙花盆栽土壤养分含量,土壤NH4+-N含量由46.46 mg.kg-1提高到49.86~67.03 mg.kg-1,... 利用不同稀释倍数的城市生活污水浇灌凤仙花(V污水:V自来水分别为I,1:0;II,1:1;III,1:2;CK,0:1),结果表明,与自来水灌溉相比,污灌处理(I,II,III)提高了凤仙花盆栽土壤养分含量,土壤NH4+-N含量由46.46 mg.kg-1提高到49.86~67.03 mg.kg-1,NO3--N含量由3.88 mg.kg-1提高到4.38~5.81 mg.kg-1,速效P含量由19.70 mg.kg-1提高到25.02~44.95 mg.kg-1;污灌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31.07%~55.27%,5.88%~52.94%和13.80%~24.23%;污灌有利于提高植物根系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尽管直接用原生生活污水灌溉会降低污水的肥效,造成了土壤C l-的积累,但不会明显影响到凤仙花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凤仙花 土壤系统 城市生活污水 土壤养分含量 NH4^+ no3^- 土壤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 蛋白酶活性 干物质积累 叶绿素含量 稀释倍数 Cl^- 植物生长 根系活性 N含量 自来水 污灌 速效P 水分 盆栽 脲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集约化种植条件下的土壤剖面硝态氮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炳梓 张佳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0-765,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下,两种不同水平的N肥施用量对NO_3^--N在黄淮海平原土壤剖面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污染能力。土壤NO_3--N监测为每间隔20cm至剖面深180cm。结果表示:作物收获后土壤剖...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下,两种不同水平的N肥施用量对NO_3^--N在黄淮海平原土壤剖面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并评估其对环境的潜在污染能力。土壤NO_3--N监测为每间隔20cm至剖面深180cm。结果表示: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0~180cm的残留NO_3--N含量为107~443kg/hm^2,年际间和不同作物间的变异性较大。土壤剖面NO_3^--N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当前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处理和为常规施肥量2倍处理在试验期间出现的土壤剖面NO_3^--N含量峰值均在2003年的玉米生长季节,分别为688kg/hm^2和881kg/hm^2,但该玉米生长季节出现的大雨导致占0~180cm土层50%左右的NO_3^--N积累在100~180cm土层深处,该深度的NO_3^--N比较容易通过淋洗迁移出作物-土壤系统,也有可能是潜在的作物N素来源。由于类似大雨在当地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因此,即使在当前当地农民的传统耕作管理措施下,土壤NO_3^--N可能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威胁,但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肥施用水平 土壤no3--n 剖面分布 动态变化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瑞清 孙晓 +4 位作者 杨剑超 赵玲玲 孙燕霞 徐维华 姜中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33-237,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方法]基于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生物质炭——稻壳炭和苹果枝条炭的施用(11 mg/kg)及其与化肥(6.6 g/kg)混施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速率和滞留量的影响。[结果]单独施用...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质炭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滞留的影响。[方法]基于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生物质炭——稻壳炭和苹果枝条炭的施用(11 mg/kg)及其与化肥(6.6 g/kg)混施对果园土壤氮素淋失速率和滞留量的影响。[结果]单独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的淋失和滞留影响较小;生物质炭与化肥混施后,NH_4^+-N的淋失总量增加了39.3%~44.0%,在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减少了21.7%~28.8%;稻壳炭促使NO_3^--N的淋失量和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8.0%、43.3%,苹果枝条炭促使NO_3^--N的淋失总量和20~40 cm土层的滞留量分别减少了13.4%、12.1%;施用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结论]生物质炭本身对土壤氮素的动态影响较小;与化肥混施增加了NH_4^+-N的淋失风险,NO_3^--N的淋失和滞留与生物质炭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果园土壤 NH4+-N no3--n 淋失 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