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根际溶铁细菌与AM真菌协同提高石灰性土壤铁有效性的机制研究 |
彭海英
邵雅东
栗晗
李培根
丁百玲
杨天杰
徐阳春
沈其荣
董彩霞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垃圾渗滤液对土壤铁锰有效性及地下水质的影响 |
夏立江
温小乐
|
《土壤与环境》
CSCD
|
2002 |
17
|
|
|
3
|
莫莫格湿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铁的相关分析 |
于秀丽
许林书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4
|
基于光谱识别技术的土壤铁锰结核对镉的吸附行为研究 |
范春辉
郑金焕
王宇飞
苏哲
蔺龙健
杨晨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5
|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铁的空间异质性 |
高丽楠
张宏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6
|
我国植胶区土壤铁含量的研究 |
王国烘
|
《福建热作科技》
|
1995 |
0 |
|
|
7
|
城市化和不同水位高程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的影响 |
邹翠
王尘辰
赵洋
刘语盈
赵小军
朱广宇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浸提-ICP-OES法测定土壤中的游离铁 |
张敏会
苗文慧
|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中国南亚热带乡土针阔树种人工林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朱豪
肖指柔
明安刚
滕金倩
覃林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0
|
沱江中游土壤有效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徐小逊
张世熔
余妮娜
蒲玉琳
李云
贾永霞
李婷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
11
|
沈阳市郊耕地土壤交换性铁含量的空间异质性 |
姜勇
张玉革
闻大中
梁文举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0
|
|
|
12
|
丹江水源区小流域土壤有效铁空间分布特征 |
杨媛媛
李占斌
宋晓强
徐国策
王添
唐润芒
成玉婷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3
|
羟胺浸提-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无定形铁 |
迟光宇
张兆伟
陈欣
史奕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
14
|
基于地形因子和随机森林的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效铁空间分布预测 |
杨其坡
武伟
刘洪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
15
|
土壤游离氧化铁高光谱特征与定量反演 |
阳洋
黄伟濠
卢瑛
李博
欧锦琼
唐贤
王超
陈勇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
16
|
铁锰结核土壤锰氧化细菌多样性及新菌属分析 |
杨伟红
张震
李林
张忠明
刘凡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7
|
测定土壤有效铜、锌、铁、锰采用DTPA与M3提取的比较实验 |
张静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4 |
8
|
|
|
18
|
果树专用肥的供铁机理研究 |
刘文科
王国英
杜连凤
谭俊璞
刘东臣
刘藏珍
|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19
|
果树缺铁失绿症的发生和防治 |
朱和明
|
《新疆农垦科技》
|
1993 |
1
|
|
|
20
|
两种土壤中对硝基氯苯被Fe^0还原的对比研究 |
邱罡
谢凝子
陈少瑾
吴双桃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