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常见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韩雪梅 李丹丹 +2 位作者 梁子安 陈云峰 胡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026-5034,共9页
土壤螨群落与土壤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螨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螨的群落分布。在北方传统农业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常规轮作农田,1年温室蔬菜大棚、4年温室蔬菜大棚和4年露天菜地下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螨群落结构。研... 土壤螨群落与土壤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螨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螨的群落分布。在北方传统农业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常规轮作农田,1年温室蔬菜大棚、4年温室蔬菜大棚和4年露天菜地下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螨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菜地和温室大棚的利用方式均会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温室大棚的长期利用会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螨群落分析显示常规农田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常规农田转变为温室大棚后,由于施肥造成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以及人类对土壤扰动程度的提高,无气门亚目取代甲螨亚目成为温室内螨优势类群。但随着温室年限的延长,螨多样性和粉螨科丰度都要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磷累积和强扰动效应的共同后果。常规农田转变为露天菜地后,加强的人类扰动也会降低甲螨亚目丰度,但与温室螨群落相比,4个亚目分布要相对均匀。温室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对土壤螨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从土壤功能的自我维持和修复方面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温室内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农业土地利用 土壤螨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华山土壤螨类的生态分布 被引量:115
2
作者 王宗英 路有成 王慧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64,共7页
本文对九华山4种生境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获标本5805个,分隶4亚目。其中甲螨亚目占个体总数的65%,属42科62属63种,新种1种。平均密度3665个/m2。土层(0—20cm)中甲螨优势种是Xylobates... 本文对九华山4种生境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获标本5805个,分隶4亚目。其中甲螨亚目占个体总数的65%,属42科62属63种,新种1种。平均密度3665个/m2。土层(0—20cm)中甲螨优势种是Xylobatestenuis、Scheloribateslatipes;枯枝落叶层(A00)以Galunmasp.最多。土层中有些常见种在A00层并未出现。4种生境甲螨组成分化较大,仅见于一种生境的有28种(属)。种、数丰富性,除马尾松林因人类活动影响深刻而减少外,一般规律是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组成成分以两种松林相似性最大,马尾松林与草甸最小。S、N、D、H、E等重要指标季节变化明显,一般规律是12月>10月>4月>8月,与温带森林甲螨群落相反。甲螨栖息层次表聚性很强,冬季也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森林生态系 土壤动物 生态分布 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吴东辉 张柏 +1 位作者 卜照义 陈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5,共10页
2003年7月和9月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土壤螨类调查,Tull-gren法提取土壤螨类,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甲螨群落MGP分析和捕食性螨类MI等指数,研究... 2003年7月和9月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土壤螨类调查,Tull-gren法提取土壤螨类,应用个体密度、类群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甲螨群落MGP分析和捕食性螨类MI等指数,研究土壤螨类的群落生态结构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共捕获土壤螨类3亚目92属8703只,其中隐气门亚目(Cryptostigmata)54属5091只,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17属1582只,中气门亚目21属2030只。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影响明显,其中地表凋落物的移除和耕作活动是影响螨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地表凋落物的移除显著减少螨类群落的类群数、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耕作活动促进螨类个体向土壤剖面下层移动,而地表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螨类群落生态结构特征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群落结构 土地利用 长春市 凋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农田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类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27
4
作者 高梅香 刘冬 +1 位作者 张雪萍 吴东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2-1792,共11页
地表和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空间作用关系,是揭示地表-地下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基础。于2011年在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在50m×50m的空间尺度内,基于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地表和... 地表和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空间作用关系,是揭示地表-地下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基础。于2011年在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在50m×50m的空间尺度内,基于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及不同螨类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并分析这种空间格局与土壤含水量、土壤p H值及大豆株高空间格局的空间关联性。半方差函数和普通克里格插值表明,8月份地表、地下和10月份地下螨群落及这些群落内大部分螨类物种在特定空间尺度内形成集群,表现为空间异质性特征,且这种空间分异多由结构性因素或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调控。交叉方差函数表明,土壤螨群落和不同螨类物种的空间格局与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在多种尺度上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关联性(正的或负的)。但简单Mantel检验仅发现8月份地表中气门亚目未定种1(Mesostigmata unidentified sp.1)和大豆株高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螨群落和生长季节的地表螨群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结构,地表和地下螨群落及大多数螨类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土壤p H值及大豆株高的空间关联性并不显著。促进地表-地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为地表-地下格局与过程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性 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 农田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EM堆肥对土壤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长英 胡敦孝 李维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16-1121,共6页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 1 ) EM堆肥区土壤有机层加深 ,土壤螨垂直分布下限下移 ;( 2 )施用 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多 ,物种丰富 ,分布均匀。长期施用 EM堆肥可以形成多层次的食物网络 ,传统堆肥区土壤螨数...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 1 ) EM堆肥区土壤有机层加深 ,土壤螨垂直分布下限下移 ;( 2 )施用 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多 ,物种丰富 ,分布均匀。长期施用 EM堆肥可以形成多层次的食物网络 ,传统堆肥区土壤螨数量和种类较化肥区多 ;单纯施用化肥的农田 ,土壤螨数量和种类呈减少趋势 ,群落结构稳定性差 ,土壤生物间的联系向单一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堆肥 土壤螨 群落结构 传统堆肥 化肥 农田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条件下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东辉 尹文英 陈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7-1014,共8页
应用类群属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MI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螨类1 515只,分别隶属于3亚目61属。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活动影响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其中主要是... 应用类群属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MI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螨类1 515只,分别隶属于3亚目61属。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活动影响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其中主要是减少了隐气门亚目的个体数量;与围栏封育相比,刈割活动样地土壤螨类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H′指数和丰富度SR指数显著下降,刈割活动明显降低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土壤中气门亚目螨类群落结构样地间相比,刈割活动样地MI指数也显著减少,刈割活动限制了土壤捕食性螨类k选择类群比例的增长;此外,土壤甲螨群落MGP分析表明,两类处理样地间甲螨结构同样存在差异,其中刈割活动明显影响大孔低等甲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刈割活动 围栏封育 松嫩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战丽莉 许艳丽 +3 位作者 张兴义 裴希超 赵刚 王建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8-605,共8页
土壤螨类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生物之一。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数量、类群数、群落结构以及垂直分布的影响,试验选取位于东北黑土区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5种耕作方式(免耕耕作、少耕耕作、平... 土壤螨类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生物之一。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数量、类群数、群落结构以及垂直分布的影响,试验选取位于东北黑土区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5种耕作方式(免耕耕作、少耕耕作、平翻耕作、组合耕作和旋耕耕作)试验区内土壤螨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于2009年5月、6月和7月3个时期分离0~15 cm土层中的土壤螨类。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数量和类群数存在显著影响,3个时期共捕获土壤螨类2 441只,免耕耕作、少耕耕作、组合耕作、旋耕耕作和平翻耕作分别捕获土壤螨类366只、436只、553只、819只和267只,分别隶属于13科、18科、13科、14科和11科。传统的旋耕耕作具有最高的土壤螨类个体数量,而保护性耕作中的少耕耕作具有最高的土壤螨类类群数。不同时期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5月除免耕耕作外其他4种耕作方式均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即0~5 cm土层中土壤螨类的数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两层(5~10 cm,10~15 cm),其中组合耕作和少耕耕作在3个时期中均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的表聚特征,且少耕耕作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的多样性。MGP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甲螨群落随季节的变化在组成上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高等甲螨为优势类群转化为低等甲螨为优势类群,免耕和少耕的这种趋势较其他耕作方式更为明显,少耕耕作3个时期土壤甲螨的组成类型分别为P型、G型和O型,而免耕耕作3个时期土壤甲螨的组成类型分别为P型、O型和G型。少耕和免耕两种保护耕作方式较其他耕作方式更有利于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多样性的保持,有利于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螨 群落结构 垂直分布 MG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模式对温室土壤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钰飞 郑春燕 +7 位作者 李吉进 孙钦平 邹国元 刘本生 许俊香 高利娟 刘东生 李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02-3811,共10页
为了解日光温室内不同农业管理模式对土壤螨群落的影响,以日光温室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5次取样,调查了有机(ORG)、无公害(LOW)和常规(CON)管理模式下土壤螨的丰度与群落结构。结果显示:管理模式对螨... 为了解日光温室内不同农业管理模式对土壤螨群落的影响,以日光温室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5次取样,调查了有机(ORG)、无公害(LOW)和常规(CON)管理模式下土壤螨的丰度与群落结构。结果显示:管理模式对螨的丰度、各亚目的比例、菌食性隐气门螨和捕食性螨比例均无显著影响,仅对菌食性非隐气门螨和食线虫螨有显著影响。土壤螨的总数及各营养类群的数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时间波动,且波动程度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存在差异。粉螨是温室土壤中最为丰富的类群(平均37.8%)。尽管螨的类群数目呈现ORG(26)>LOW(21)>CON(18)的趋势,但香农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没有显著变化。总之,在高投入、高扰动日光温室环境中,管理模式对土壤螨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温室 有机模式 无公害模式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长英 胡敦孝 李维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2-53,共2页
对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土壤螨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螨种类与数量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容重和pH值的增大而减少;长期施用EM堆肥,土壤孔隙多,通气性好,土壤耕层增厚,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螨种类与数量最多。
关键词 EM堆肥 土壤螨 环境因素 群落变化 农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农田土壤螨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长英 胡敦孝 李维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对农田土壤螨季节性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螨1年有2个发生高峰,即春季5月份高峰和秋季8~9月份高峰。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年波动平缓,稳定性高;化肥区土壤螨数量年波动性大,中气门目土壤螨7月份后才出现。
关键词 施肥 农田 土壤螨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茶园土壤螨类生态分布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对贵州东北低山丘陵山区茶园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4253头,隶属4个亚目。其中隐气门类占个体总数的63%,分属38科。土壤螨类平均密度为1833.4ind/m^2。土层(0~20cm)的螨类优势类群Schelorbates latipes,Rostrozetes ovu... 对贵州东北低山丘陵山区茶园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4253头,隶属4个亚目。其中隐气门类占个体总数的63%,分属38科。土壤螨类平均密度为1833.4ind/m^2。土层(0~20cm)的螨类优势类群Schelorbates latipes,Rostrozetes ovulum,占土层螨类27.43%。凋落物层(L层)的优势类群S.latipes,Galumna curvum,Oribatella meridionalis Berlese,R.ovulum,共占L层的42.73%。土壤螨类在L层和表土层(0~5cm)所占整个土壤螨类的87.73%。一年中以3~5月和9~12月份出现较多。土壤螨类栖息层次出现较强的表聚性,冬季也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分布 群落结构 土壤螨 茶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螨研究现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东昌 杨振玲 +1 位作者 张乃琴 吴国明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介绍了我国土壤螨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土壤螨的 3个特点 ,阐述了土壤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土壤螨 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研究现状 土壤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土壤螨为指标检测EM堆肥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长英 胡敦孝 张爱霞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7-53,共7页
1997年对河北曲周农大实验站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共获土壤螨标本 3776个 ,分属于 4个目。通过对 3种不同施肥区 (EM堆肥区、传统堆肥区、化肥区 )土壤螨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施用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 1997年对河北曲周农大实验站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共获土壤螨标本 3776个 ,分属于 4个目。通过对 3种不同施肥区 (EM堆肥区、传统堆肥区、化肥区 )土壤螨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施用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多 ,物种丰富 ,群落稳定性强。均匀度指数表明EM堆肥区土壤螨分布均匀 ,季节性波动平缓。EM堆肥区 1 0~ 2 0cm土层土壤螨数量比传统堆肥区、化肥区增多 ,EM堆肥区土壤螨垂直分布下限下移 ,EM堆肥区土壤有机层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群落结构 检测 EM堆肥 生态效应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中气门目土壤螨的群落结构及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14
作者 张乃琴 郑长英 +1 位作者 于凌春 王晓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1 997年对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中的中气门目土壤螨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共收集 93 7个中气门目土壤螨 ,分属于 1 3个科。有机肥施肥区中气门目土壤螨 1年有 3个发生高峰 ,分别在5月份、8月份和 1 0月份。EM堆肥区土壤... 1 997年对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农田中的中气门目土壤螨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共收集 93 7个中气门目土壤螨 ,分属于 1 3个科。有机肥施肥区中气门目土壤螨 1年有 3个发生高峰 ,分别在5月份、8月份和 1 0月份。EM堆肥区土壤螨数量较大 ,化肥区土壤螨数量小 ,中气门目土壤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施肥 土壤螨 季节性变化 中气门目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农田土壤螨分布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郑长英 胡敦孝 张乃琴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1997年 4月~ 1 997年 1 0月对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共获土壤螨标本 3 776个 ,分属于 4个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中气门目的厉螨科、巨螯螨科、厚厉螨科、囊螨科、植绥螨科、胭螨科和隐气门目的Liebsta... 1997年 4月~ 1 997年 1 0月对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农田中的土壤螨进行调查 ,共获土壤螨标本 3 776个 ,分属于 4个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中气门目的厉螨科、巨螯螨科、厚厉螨科、囊螨科、植绥螨科、胭螨科和隐气门目的LiebstadiaOudemens属、HypozetesBalogh属主要分布在EM堆肥区。无气门目粉螨科分布广 ,在各类处理区中均有分布 ,但化肥区数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茵肥 传统堆肥 化肥 农田 土壤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转Bt水稻种植对土壤螨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莹莹 王龙 +3 位作者 李立坤 刘向辉 戈峰 陈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90-4399,共10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被培育成功并得以推广应用,但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以Cry1Ab纯合基因型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被培育成功并得以推广应用,但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以Cry1Ab纯合基因型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水稻"克螟稻"和Cry1Ab/Ac融合基因型转Bt水稻"华恢1号"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土壤螨类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研究了纯和基因型和融合基因型转Bt水稻种植下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数量动态及其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转Bt水稻对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无负面影响,仅一些稀有类群(<1%)和常见类群(介于1%和10%)消失或出现.且与对照亲本相比,纯和基因型转Bt 水稻中仅上罗甲螨科(Epilohmanniidae)上罗甲螨属(Epilohmannia)的百分比含量显著增加了525%.此外,转Bt 水稻与其对照亲本稻田土壤螨类的数量动态、群落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和科属丰富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纯合基因型转Bt 水稻相比,融合基因型转Bt 水稻可显著提高大田土壤螨类的数量和科属丰富度(P<0.05).可见,融合基因型转Bt 水稻种植比纯合基因型转Bt水稻更有利于土壤螨类等非靶标生物的发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水稻 土壤螨 数量动态 群落多样性 土壤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石漠化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差异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浒 金道超 +3 位作者 陈航 王鹏举 周政 林丹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45-7056,共12页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差异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可籍以反映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果。2014年1月、4月、8月和10月,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顶坛小流域强度石漠化区域的"花椒"、"金银花"、...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差异反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可籍以反映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果。2014年1月、4月、8月和10月,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顶坛小流域强度石漠化区域的"花椒"、"金银花"、"花椒+金银花"3种植被修复生境的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螨类1372头,隶属3目55科89属。采用类群(属)数、个体数量、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R)、均匀性指数(J)、相似性指数(CN)、捕食性螨类成熟度指数(MI)和甲螨MGP类群等参数对土壤螨类群落差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花椒林拥有较丰富的螨类属,金银花林拥有较高的的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不同模式下的科、属类群组成呈现差异;属数、个体数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花椒林的螨类属数、金银花林的螨类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呈现一定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大多存在季节差异;捕食性革螨以r选择型为主,甲螨主要为O型和M型。研究表明,强度石漠化在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螨类生物生态类群存在差异,土壤生态系统仍处于修复之中,其中螨类优势属、具有典型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差异的螨类类群对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果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群落差异 生态修复 强度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排孜丽耶·合力力 吾玛尔·阿布力孜 阿加尔·恰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67-2281,共15页
【目的】了解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鄯善县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螨类进行分类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共捕获土壤螨类26 637... 【目的】了解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鄯善县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螨类进行分类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共捕获土壤螨类26 637只,隶属于4亚目69科98属,其中甲螨亚目21 209只,49属,38科;中气门亚目3 702只,22属,16科;前气门亚目1 209只,22属,13科;无气门亚目517只,5属,2科。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防护林多样性最高,而耕地最低。【结论】不同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影响明显,其中地表凋落物和人为活动干扰是影响干旱区螨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 干旱区 土地利用类型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克逊县极端环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阿丽亚·司地克 吾玛尔·阿布力孜 排孜丽耶·合力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293-299,共7页
为了解干旱区极端环境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采用形态特征分类和生态学方法对新疆托克逊县8种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15420头土壤螨类标本,[JP2]隶属于蜱螨亚纲的有4亚目49科61属... 为了解干旱区极端环境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采用形态特征分类和生态学方法对新疆托克逊县8种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15420头土壤螨类标本,[JP2]隶属于蜱螨亚纲的有4亚目49科61属,其中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为优势类群。不同生境土壤螨类个体数与类群数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个体数依次为Ⅰ>Ⅱ>Ⅲ>Ⅵ>Ⅶ>Ⅴ>Ⅳ>Ⅷ,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最高,夏季最少,垂直分布均呈现明显的表聚性。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葡萄园和杏园内较高,而在灌木林和温室大棚中较低,其顺序依次为Ⅱ>Ⅲ>Ⅴ>Ⅳ>Ⅶ>Ⅰ>Ⅷ。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较高,基本上属于中等相似(0.50≤q<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托克逊县 土壤螨 多样性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田生态区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买尔旦·艾斯卡尔 吾玛尔·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牙克甫·艾散江 阿丽亚·司地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58,共15页
【目的】研究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对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10种土地利用类型生境... 【目的】研究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对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10种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采集土壤螨类21195头标本,隶属于4亚目68科100属,其中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为优势类群,Berniniella Balogh,1983和Monogalumnella Mahunka,1986为中国新纪录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葡萄园多样性最高,而荒漠最低;群落多样性存在季节差异,秋季最高,而夏季最低少。捕食性螨类以K选择型为主,甲螨主要为O型和P型。【结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凋落物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螨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