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水对土壤物理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静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3期9-10,共2页
地下排水可提高排水不良土壤农作物的产量,但长期排水对土壤性质和养分也有影响,研究表明排水年限对土壤渗透系数(K_(fs))、土壤密度和团聚体稳定性、以及0~15 cm和15~30 cm可溶性有机碳(WEOC)、可溶性有机氮(WEON)、可矿化碳(PMC)的影... 地下排水可提高排水不良土壤农作物的产量,但长期排水对土壤性质和养分也有影响,研究表明排水年限对土壤渗透系数(K_(fs))、土壤密度和团聚体稳定性、以及0~15 cm和15~30 cm可溶性有机碳(WEOC)、可溶性有机氮(WEON)、可矿化碳(PMC)的影响。不同排水年限的土壤密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0~15 cm深土层的WEOC、PMC之间差异不显著,K_(fs)、0~15 cm深土层的WEON、15~30 cm深土层的PMC、WEOC和WEON之间差异显著。随着排水年限增加,土壤养分流失量、土壤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也将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排水 土壤生物活性 土壤物理性质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TPI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2
作者 赵静雪 程琳 +7 位作者 苏秀荣 张盈盈 李静芳 张珂 王新国 孟晓丹 晁召飞 任江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5,共7页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一种催化磷酸二羟基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可逆转化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抵御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以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籽粒蛋白质组数据获得的部分高表达TPI蛋白序列为探针,通过小麦基因组数据库比对,结合RT-PC...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是一种催化磷酸二羟基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可逆转化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抵御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以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籽粒蛋白质组数据获得的部分高表达TPI蛋白序列为探针,通过小麦基因组数据库比对,结合RT-PCR技术,克隆了该基因的3个部分同源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3个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分析了其组织特异性及其在逆境[高温、低温、高盐、干旱、脱落酸(ABA)]胁迫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同源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910、908、910 bp,均含有1个76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3个氨基酸,位于小麦第3染色体的短臂上,分别命名为TaTPI-3AS、TaTPI-3BS、TaTPI-3DS;保守域分析显示这3个基因均属于TIM家族,与二粒小麦、乌尔图小麦TPI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3个同源基因主要在幼穗中表达;在高温、低温、高盐和ABA处理下,3个TaTPI基因均表现为在胁迫0.5 h表达水平低于对照;在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除了TaTPI-3DS在胁迫12、48、72 h表达量高于对照外,其余处理时间段均表现为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磷酸丙糖异构酶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不同种植模式系统生产力与土壤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梁银丽 由海霞 +5 位作者 陈志杰 高建元 杜社妮 周茂娟 陈甲瑞 熊亚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依据在陕西延安日光温室内的田间试验,对黄瓜与不同作物建立的种植模式系统生产力与土壤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收获后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其系统生产力与土壤生物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由小青菜、豇豆与黄瓜组成种植... 依据在陕西延安日光温室内的田间试验,对黄瓜与不同作物建立的种植模式系统生产力与土壤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收获后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其系统生产力与土壤生物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由小青菜、豇豆与黄瓜组成种植模式的系统产品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最高,翻青玉米、四季豆与黄瓜组成的模式次之。豇豆作为前茬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最高,翻青玉米、四季豆、翻青黑豆和CK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次之,番茄和小青菜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较低。黄瓜收获后利用夏季休闲3~4个月对降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种植豇豆或与豆科作物轮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种植模式 土壤生物特性 系统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Cd、Pb复合污染酸性土壤生物特性和油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清飞 王世香 邹法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74,106,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2.5%、5.0%、10.0%)有机肥对镉(Cd)、铅(Pb)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生物特性和油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阻控Cd、Pb迁移和油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土壤p H值、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2.5%、5.0%、10.0%)有机肥对镉(Cd)、铅(Pb)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生物特性和油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阻控Cd、Pb迁移和油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土壤p H值、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油菜生物量总体上均随有机肥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土壤中Cd、Pb有效态含量及油菜各组织重金属含量均随有机肥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0%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改良处理的聚类结果与油菜的生长及土壤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在各项指标中,影响油菜生长的主要因子为Pb有效态含量,其次为Cd有效态含量,说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可以有效缓解对作物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b复合污染土壤 有机肥 土壤生物特性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和化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晓军 李丽 +3 位作者 张璇 张海平 王紫微 印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5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添加生物炭、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单施生物...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添加生物炭、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单施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单施化肥增加了32.9%。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分别较单施化肥增加了43.0%、74.3%和99.8%;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单施化肥增加了56.2%、20.8%、14.6%和13.1%;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单施化肥提高了190%、21.1%和72.7%。[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植烟土壤有机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物菌剂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有机替代对温室连作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勇勇 赵凤艳 杨丽娟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为明确化肥有机替代对设施连作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蚯蚓粪配施化肥(VM)、牛粪配施化肥(CM)和单施化肥(CF)对温室番茄连作条件下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不施肥作为对照处理(... 为明确化肥有机替代对设施连作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蚯蚓粪配施化肥(VM)、牛粪配施化肥(CM)和单施化肥(CF)对温室番茄连作条件下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不施肥作为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VM番茄产量最高,分别比CM、CF和CK增产13.13%、28.04%和44.21%。与其他处理相比,VM处理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总酸度和硝酸盐含量最低。VM的糖酸比(可溶性糖与总酸的比值)较CM、CF和CK分别提高了15.42%、40.66%和67.32%。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全碳、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其中VM处理最高,其次是CM。VM的土壤pH分别比CM、CF和CK高0.20、0.63和0.50个单位。各施肥处理对土壤碳氮比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VM和CM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均呈降低趋势,但显著高于CF。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其中VM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特别是蚯蚓粪替代化肥是改善连作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牛粪 连作 番茄产量和品质 土壤生物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物消毒对土壤改良、青枯菌抑菌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伍朝荣 黄飞 +2 位作者 高阳 毛一航 蔡昆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73-1180,共8页
针对目前作物集约化和单一化种植所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以及退化问题,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消毒(土壤中添加2%的米糠、麦麸、茶籽麸后覆盖塑料薄膜,以不添加物料不覆盖为对照)对土壤特性、防控青枯病、番茄生长及产... 针对目前作物集约化和单一化种植所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以及退化问题,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消毒(土壤中添加2%的米糠、麦麸、茶籽麸后覆盖塑料薄膜,以不添加物料不覆盖为对照)对土壤特性、防控青枯病、番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生物消毒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土壤生物消毒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pH和电导率,降低土壤Eh,显著减少土壤中97.27%~99.14%青枯菌数量;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而对全磷和全钾影响不显著。不同土壤生物消毒处理能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29.41%~42.65%。此外,土壤生物消毒显著提高番茄叶片F_v/F_m,对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影响不显著;显著增加番茄株高(16.90%~29.15%)和产量(41.41%~56.25%);果实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增加。以添加麦麸的生物消毒在提高pH、防控青枯病及提高产量的效果最佳。综合来看,作为一种非化学土壤消毒方法,土壤生物消毒在改良土壤、防控土传病害青枯病和促进番茄生长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消毒 青枯病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番茄生长 番茄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对辣椒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乔宁 马蓉丽 +2 位作者 成妍 焦彦生 苗如意 《辣椒杂志》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非生物胁迫通常是引起辣椒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和盐胁。综述了这三种胁迫对辣椒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胁迫下辣椒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系统和质膜透性是如何变化的,从而为选育... 非生物胁迫通常是引起辣椒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和盐胁。综述了这三种胁迫对辣椒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胁迫下辣椒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系统和质膜透性是如何变化的,从而为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非生物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恩平 陈聪 +2 位作者 张淑红 王中魁 陈志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为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菜田-蔬菜生产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中选取5个代表性处理,模拟了蔬菜施肥的不同生产体系:维持平衡体系(BN0)、肥力破坏体系(BN2)、逐年减产体系(AN0)、高肥中产体系(AN2)... 为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菜田-蔬菜生产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中选取5个代表性处理,模拟了蔬菜施肥的不同生产体系:维持平衡体系(BN0)、肥力破坏体系(BN2)、逐年减产体系(AN0)、高肥中产体系(AN2)、高产稳定体系(ANK),对土壤微生物变化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在盛果期达到最高峰,不同酶的活性受季节及番茄生育时期影响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并且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差异显著。高产稳定体系(ANK)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为26.10mg.10g-1.72h-1,脲酶活性为29.06mg.100g-1.24h-1,蛋白酶活性为0.703mg.g-1.24h-1;肥力破坏体系(BN2)的土壤细菌数量、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都较维持平衡体系(BN0,CK)显著降低,土壤生物肥力已达到破坏程度。ANK处理产量最高,为38.32kg.plot-1。综合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NK处理土壤生物特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施肥 生产体系 菜田 土壤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丹 汪张懿 +3 位作者 李文红 凤舞剑 白耀博 周宝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5,75,共4页
为探讨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C、N)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以山东鲁青青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处理在温度25℃、35℃,水分45%、60%、75%... 为探讨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C、N)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以山东鲁青青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处理在温度25℃、35℃,水分45%、60%、75%、90%下对土壤中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C、N在25℃,田间持水量75%培养时最大;中和牌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培养时最佳;NST型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时最佳;爸爱我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对温度、水分的适宜性较强,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田间持水量60%或75%。不同生物肥处理对温度、水分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温度 水分 土壤生物特性 土壤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条件下施氏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宁 杨智敏 +5 位作者 尚立国 戴淑玲 战嵛华 陆伟 林敏 燕永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旨在系统研究非生物胁迫因素对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pH值、温度等培养条件下A1501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上述3种环境因素均对A1501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影响,且... 旨在系统研究非生物胁迫因素对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pH值、温度等培养条件下A1501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上述3种环境因素均对A1501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影响,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NaCl浓度2 mmol/L、p H值6.8、温度30℃是A1501的最适生长条件,而在0.6 mol/L的NaCl、p H值6.0及温度40℃等胁迫条件下,A1501菌的生物膜形成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最佳生长条件下的7.8、7.0和2.0倍。在测试的诸因素中,NaCl浓度对A1501生物膜形成影响最大。以上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与菌体生长负相关,即高盐、弱酸、高温等条件不利于A1501的生长,但刺激了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胞菌A1501 非生物胁迫 生物膜形成 生长特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AgLIMS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表达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丽丽 尹莲 +4 位作者 刘洁霞 王昊 沈迪 冯凯 熊爱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31,共9页
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六合黄心芹’(‘Liuhe Huangxinqin’)和‘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为研究对象,分别克隆获得芹菜柠檬烯合酶基因,命名为AgLIMS,其开放阅读框长1800 bp,编码599个氨基酸。结果显示:2个芹菜品... 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六合黄心芹’(‘Liuhe Huangxinqin’)和‘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为研究对象,分别克隆获得芹菜柠檬烯合酶基因,命名为AgLIMS,其开放阅读框长1800 bp,编码599个氨基酸。结果显示:2个芹菜品种的AgLIMS基因核苷酸序列存在2个位点的差异,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2个位点的差异;AgLIM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第50至第586位存在植物萜类合酶(Terpene cyclase plant C1)保守区域,具有典型的类异戊二烯合成酶(Isoprenoid Biosyn C1)超家族结构域。2个芹菜品种的AgLIMS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9120和69190,理论等电点均为pI 5.52。AgLIM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亲水性氨基酸比例高于疏水性氨基酸;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但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的比例在2个芹菜品种间略有差异;其三级结构均含有1个β折叠,但α螺旋数量在2个芹菜品种间略有差异。AgLIMS基因与多种植物LIM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1.33%;在系统树上,2个芹菜品种与同科种类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科木本种类的进化关系较远。qRT-PCR结果显示:AgLIMS基因在2个芹菜品种的叶片、叶柄和根中均能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叶片中最高、在根中最低,且在不同组织间差异显著;该基因在‘六合黄心芹’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津南实芹’。在高温(38℃)、低温(4℃)、干旱(质量体积分数20%PEG6000)和高盐(0.2 mol·L^-1NaCl)条件下,2个芹菜品种AgLIM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看,‘津南实芹’AgLIM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升高,而品种‘六合黄心芹’AgLIM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在高温和干旱条件下显著升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芹菜品种的AgLIMS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很小;AgLIMS蛋白为中性、亲水性蛋白,其进化具有一定的保守性;AgLIMS基因在芹菜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受到非生物胁迫时其表达特性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效应存在品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柠檬烯合酶基因(LIMS基因) 蛋白质理化特性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碳矿化的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探究
13
作者 李彦林 杨霜溶 陈杨洋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为探明高山丘陵区土壤碳矿化过程在不同海拔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该研究以重庆涪陵分水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个不同海拔梯度(300、600、900、1200、1500 m)土壤碳矿化量及相关的土壤非生物因子(温度、pH、含水率、养分含量)... 为探明高山丘陵区土壤碳矿化过程在不同海拔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该研究以重庆涪陵分水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5个不同海拔梯度(300、600、900、1200、1500 m)土壤碳矿化量及相关的土壤非生物因子(温度、pH、含水率、养分含量)和生物因子(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海拔梯度土壤非生物因子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pH和含水率无明显垂直分布差异,土壤总氮(TN)、速效氮(AN)、总磷(TP)、速效磷(AP)、总钾(TK)、速效钾(AK)含量均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海拔600 m处达到峰值;(2)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生物因子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表现出一样的变化趋势,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细菌、真菌数量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海拔600 m处达到最大值,放线菌数量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并在海拔1500 m处达到最大值;(3)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碳矿化速率基本上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累积碳矿化量在海拔600 m最高,海拔梯度与土壤碳矿化量及土壤生态因子显著相关;(4)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碳矿化量与土壤非生物因子TN、TP、TK、AN、AP以及生物因子细菌数量、真菌数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涪陵分水岭地区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驱动土壤碳矿化过程,研究结果对长江流域不同海拔高山土壤有机碳循环及土壤植被恢复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土壤碳矿化 土壤非生物因子 土壤生物因子 重庆分水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WRKY25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14
作者 狄谦芊 单梦伟 +3 位作者 陈春林 李猛 肖怀娟 杜清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46,共7页
为阐明SlWRKY25基因在植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番茄品种Ailsa Craig为材料,对SlWRKY25基因进行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lWRKY25在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预测其功能。结果表明,SlWRKY25的cDNA片段长936 bp,... 为阐明SlWRKY25基因在植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番茄品种Ailsa Craig为材料,对SlWRKY25基因进行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lWRKY25在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预测其功能。结果表明,SlWRKY25的cDNA片段长93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SlWRKY25蛋白质为不稳定亲水蛋白质,具有第Ⅱ类WRKY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其次是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lWRKY25蛋白质与野生种潘那利番茄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启动子分析发现,SlWRKY25启动子序列含有多种响应光、激素以及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显示,SlWRKY25受逆境(低温、干旱、盐)和激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ABA、MeJA)]的诱导。其中,SlWRKY25在低温胁迫下表达上调,在ABA和MeJA处理下表达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盐和干旱胁迫下表达下调。研究表明,番茄SlWRKY25表达与逆境胁迫响应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揭示番茄WRKY转录因子在逆境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WRKY SlWRKY25基因 非生物胁迫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解决蜜蜂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桂春 《中国蜂业》 2019年第6期32-32,共1页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营造不适宜病原体繁殖传播的环境,通过对蜜蜂饲养管理各环节入手,一定要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给蜜蜂创造一个良好的繁育生存环境,从而避免蜜蜂疾病的危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蜜蜂疾病 非生物因素 饲养管理 生物特性 病原体 环境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DobHLH51 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迪 孟丽君 +3 位作者 葛秀丽 郎朗 刘博婷 刘羽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共10页
bHLH转录因子(basic/helix-loop-helix)是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为探究DobHLH51转录因子在铁皮石斛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调控机制,通过同源克隆从广东丹霞铁皮石斛叶组织中获得DobHLH5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 bHLH转录因子(basic/helix-loop-helix)是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为探究DobHLH51转录因子在铁皮石斛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调控机制,通过同源克隆从广东丹霞铁皮石斛叶组织中获得DobHLH5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DobHLH51基因(Gen-Bank登录号OR234020)的CDS序列为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基因ID:LOC110107930)对比存在13个碱基差异。DobHLH51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8.03 kDa,理论等电点为9.71,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含有52个磷酸化位点,具有bHLH保守结构域和ACT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DobHLH51与黄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和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的bHLH同源性最高。DobHLH51基因在广东丹霞铁皮石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DobHLH51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元件,且低温、干旱和ABA能够诱导DobHLH51基因显著表达。DobHLH51基因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但其在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不同,推测该基因可能通过非依赖于ABA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低温和干旱胁迫响应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进一步探究DobHLH51基因功能及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bHLH转录因子 DobHLH5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 表达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冰 耿依仪 +4 位作者 邓艳芳 王宇飞 周华坤 邵新庆 李芝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21-2728,共8页
磷是一种影响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养分。本文研究了3个氮添加水平下(5,10和15 g·m^(-2))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海拔3100 m)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N5处理下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增加。N5处... 磷是一种影响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养分。本文研究了3个氮添加水平下(5,10和15 g·m^(-2))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海拔3100 m)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N5处理下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增加。N5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磷库的含量,其中NaHCO_(3)-Pi的含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N15处理下植物生物量和地上部含磷量增加,土壤活性磷含量无显著变化,N15处理下仅土壤残余态磷(Residual-P)显著下降。氮添加下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在高寒草甸氮添加能够通过降低土壤pH值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来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库 Hedley磷连续提取法 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特性 植物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马超 杨欣润 +3 位作者 江高飞 张勇 周开胜 韦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9-1367,共9页
土传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病原青枯菌主要从土壤中侵染作物根系,其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强,因此防治极为困难。明确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创建高效阻... 土传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病原青枯菌主要从土壤中侵染作物根系,其在土壤中存活能力强,因此防治极为困难。明确病原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创建高效阻控土传青枯病的技术。国内外学者在青枯菌土壤存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影响青枯菌土壤存活的因素复杂,而相关研究多围绕单一因素展开,缺乏针对青枯菌土壤存活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系统性认识。本文系统梳理了青枯菌的自身特性(基因、行为和代谢产物)及土壤生物、非生物因素对其在土壤中存活的影响,阐明了青枯菌在寄主存在时土体存活、向寄主根表方向运动迁移时根际存活以及入侵寄主根系时根表存活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土传青枯病的高效阻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细菌土壤存活 个体特性 群体特性 土壤生物环境 土壤非生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E2泛素结合酶基因SorUBC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佳文 金晓霞 +3 位作者 于丽杰 崔柏杨 魏迅 董延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6,45,共12页
对龙葵SorUBC基因克隆并分析其在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特性,为E2泛素结合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从龙葵中克隆得到泛素E2结合酶UBC基因编码区序列,命名为SorUBC,登陆GenBank,编号... 对龙葵SorUBC基因克隆并分析其在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特性,为E2泛素结合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从龙葵中克隆得到泛素E2结合酶UBC基因编码区序列,命名为SorUBC,登陆GenBank,编号:KU233684。SorUBC基因编码区全长888bp,编码29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番茄同源性最高,为95%,其次是烟草,为91%。该蛋白在第266—284氨基酸位具有1个跨膜螺旋区域,泛素化位点预测表明其含有8个泛素化位点。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orUBC基因在龙葵各器官表达特征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根部和叶片表达特性,同时测定龙葵叶片生理响应。结果表明,SorUBC基因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在叶片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非生物胁迫处理(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后根部和叶片基因表达情况显示该基因存在早期(3或5h)应答上调表达,且根部与叶片基因表达量和变化趋势差异显著,根部表达量变化比叶片显著,推测SorUBC基因在龙葵早期响应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非生物胁迫中起调控作用。生理特征数据表明,在干旱、盐和高温胁迫中龙葵叶片MDA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OD和SOD活性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说明其在胁迫后期(9h)对活性氧造成的损伤起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SorUBC 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计育 渠慎春 +2 位作者 乔玉山 章镇 郭忠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从基因组DNA及经水杨酸处理的全长cDNA文库中分别克隆获得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湖北海棠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 从基因组DNA及经水杨酸处理的全长cDNA文库中分别克隆获得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湖北海棠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及经非生物胁迫(200 mmol.L-1NaCl和4℃低温)和生物胁迫〔苹果轮纹病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和苹果蚜虫(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后MhPR5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MhPR5基因全编码区的cDNA序列长度为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 106 bp,包含1个内含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5 520,等电点为pI 4.72。MhPR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苹果(M.domestic Borkh.)、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和桃〔Prunus persica(Linn.)Batsch.〕PR5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95%和82%,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梨和桃PR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94%和52%。MhPR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5个保守的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在N端还含有1个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MhPR5基因在湖北海棠组培苗的根、茎和叶中均能表达,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中最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均可诱导MhPR5基因的表达,说明MhPR5基因在湖北海棠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MhPR5基因 克隆 表达特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