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黏质盐渍土饱和泥浆与不同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响应关系分析
1
作者 王璐 胡鑫慧 +4 位作者 张岸清 郭洪海 郭徽 刘振林 贾曦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8,共7页
为统一和精准判定耐盐作物种植地块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并针对饱和泥浆制备时饱和点的不确定性及其电导率测定的不稳定性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室内化验与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饱和泥浆与饱和土壤溶液两者间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响应关系,以及饱... 为统一和精准判定耐盐作物种植地块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并针对饱和泥浆制备时饱和点的不确定性及其电导率测定的不稳定性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室内化验与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饱和泥浆与饱和土壤溶液两者间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响应关系,以及饱和泥浆电导率、全盐含量与土水比1∶0.5、1∶1、1∶2.5、1∶3.5、1∶5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全盐含量的响应和换算关系。结果表明:在滨海黏质盐渍土区,利用计算田间土壤孔隙度得到的饱和土壤溶液含水量、电导率不能直接代替饱和泥浆含水量、电导率,尽管二者的响应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饱和泥浆电导率、全盐含量分别与土水比1∶1和1∶0.5土壤浸提液的数值差异最小,且与土水比1∶0.5~1∶5间各处理土壤浸提液的相应指标均呈极显著的响应关系;饱和泥浆电导率与土水比1∶5土壤浸提液的电导率、饱和泥浆全盐含量与土水比1∶1土壤浸提液全盐含量相关性最高,可分别用最佳拟合线性模型进行换算,模型分别为ECe(mS/cm)=5.406EC1∶5-0.284 4,TSe(g/kg)=0.836 4TS1∶1-0.13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盐渍土 土水比 饱和泥浆 土壤浸提液 电导率 全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尾矿迹地土壤浸提液对禾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薇 陈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101-110,共10页
为探究土壤可溶物质浓度与pH值对石英尾矿迹地中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5种禾本科牧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去离子水、土壤原液、土壤原液稀释2倍、5倍、10倍与土壤原液pH值调节为:4、5、6、7的石英尾矿迹地土壤浸提液,进行不同处理,以种子萌... 为探究土壤可溶物质浓度与pH值对石英尾矿迹地中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5种禾本科牧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去离子水、土壤原液、土壤原液稀释2倍、5倍、10倍与土壤原液pH值调节为:4、5、6、7的石英尾矿迹地土壤浸提液,进行不同处理,以种子萌发期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苗高和相对根长为评价指标,利用平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矿区土壤浸提液下,稀释2倍处理组中,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udanense)、墨西哥玉米草(Purus frumentum)、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的隶属函数D值较高,分别为:0.64、0.59、0.67、0.68;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在稀释5倍处理组的隶属函数D值较高,为0.51;在不同pH值矿区土壤浸提液下,pH值为4处理组中,狼尾草的隶属函数D值较高,为0.77;pH值为6处理组中,墨西哥玉米草的隶属函数D值较高,为0.86。研究结果为石英尾矿复绿引进栽植禾本科牧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尾矿 禾本科牧草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轮作玉米/小麦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尹国丽 吴芳 +2 位作者 陶茸 师尚礼 蔡卓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61,共9页
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和小麦田的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参数的影响,为苜蓿-玉米和苜蓿-小麦轮作体系研究提供参考。以5年紫花苜蓿根区土壤浸提液作为对照(CK),4种轮作模式(5年苜蓿-玉米记作AC、5年苜蓿-小麦记作AW;5年苜... 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和小麦田的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参数的影响,为苜蓿-玉米和苜蓿-小麦轮作体系研究提供参考。以5年紫花苜蓿根区土壤浸提液作为对照(CK),4种轮作模式(5年苜蓿-玉米记作AC、5年苜蓿-小麦记作AW;5年苜蓿-玉米-玉米记作ACC、5年苜蓿-小麦-小麦记作AWW)处理下,从玉米、小麦根区采集土壤提取浸提液,均制成10、50、160g·L^(-1)浓度的土壤浸提液,分别处理"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浸提液对苜蓿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轮作模式下各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的苜蓿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化感指数(RI)均大于0;每个处理浓度下AWW的种子发芽率均达最高值,较CK分别提高了29.22%,68.09%,54.24%(P<0.05),且显著高于AC、ACC、AW的种子发芽率。除ACC外,各轮作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均对苜蓿幼苗胚芽、胚根的促进作用随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轮作模式的胚芽长和胚根长均显著高于CK(P<0.05);相同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下,AWW的胚芽长显著高于AC、ACC、AW,胚根长显著高于AC、AW(P<0.05),而AWW与ACC的胚根长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土壤浸提液浓度的提高,各轮作模式下苜蓿幼苗的SS含量均显著提高、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AC和ACC的土壤浸提液使苜蓿幼苗的MDA含量快速提高、CAT活性增强,而AW和AWW的土壤浸提液使苜蓿幼苗中CAT活性显著减弱(P<0.05),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反硝化细菌法测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春英 李玉中 +4 位作者 李巧珍 毛丽丽 林伟 强晓晶 郑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29-1836,共8页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法 土壤浸提液 硝酸盐 氮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灌溉对土壤浸提液元素浓度变化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法虎 黄冠华 邓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土壤化学元素的变化趋势关系到污水灌溉农业的可持续性。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条件下2种灌溉水质和3种灌水量对土壤浸提液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大水量污灌增加土壤盐分而中、小水... 土壤化学元素的变化趋势关系到污水灌溉农业的可持续性。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条件下2种灌溉水质和3种灌水量对土壤浸提液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大水量污灌增加土壤盐分而中、小水量污灌则降低土壤盐分。试验用污水不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碱化。土壤中的C a、M g、F e和Zn含量在试验期间增加而P、M n、Cu、Cd和N i减小。大水量污灌增加土壤中的N a和B含量而小水量污灌则降低其含量;K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污灌可补充土壤中的作物营养元素K和P,但降低污水灌水定额可有效抑制盐分、B和Zn在土壤以及重金属元素在作物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污水灌溉 土壤浸提液 化学元素 灌水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龄苜蓿土壤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倩 王希 沈禹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8,共5页
采用自甘肃庆阳和定西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土壤制备浸提液,应用纸上发芽法检测其对苜蓿、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龄苜蓿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 采用自甘肃庆阳和定西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土壤制备浸提液,应用纸上发芽法检测其对苜蓿、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龄苜蓿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以及胚根和胚芽的抑制程度为5年>3年>9年,在庆阳5龄苜蓿土壤浸提液(500 g干土/L)中苜蓿发芽率下降18%,其胚芽和胚根显著受抑(P<0.05),比对照分别降低69%和80%。在平均降水391mm的定西,4年以下苜蓿土壤无明显自毒性;苜蓿秋季翻耕休闲有利于3个供试种的萌发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有效解除了5年龄以上苜蓿土壤的自毒效应,苜蓿-小麦轮作系统中,苜蓿后茬小麦建植不受苜蓿毒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浸提液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种牧草果园土壤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发林 黄炎和 +4 位作者 张汉荣 林晓兰 蔡志发 林永贤 林敬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92-297,共6页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探讨果园套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果园分别全园套种宽叶雀稗、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4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均对受体萝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而对受体萝卜根的生长有...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探讨果园套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果园分别全园套种宽叶雀稗、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4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均对受体萝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而对受体萝卜根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全园套种百喜草处理对受体萝卜根干重起抑制作用;全园套种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处理对受体萝卜的幼苗生长和干重均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全园套种宽叶雀稗处理则反之;全园套种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3种牧草处理对受体萝卜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大于套种宽叶雀稗处理,且前者起促进作用,而后者起抑制作用;用不同牧草区土壤浸提液进行砂培法培养的萝卜幼苗根系活力受到极显著抑制,对照处理的萝卜根系活力最强,为156.3μg·g-1·h-1,而宽叶雀稗处理区的根系活力最小,为64.3μg·g-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栽培 牧草 土壤浸提液 化感作用 化感效应 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和土壤浸提液对油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雷日平 陈辉 刘建军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2-84,共3页
混交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探讨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化关系 ,研究了分布于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的华山松 (Prunus armandii)和锐齿栎 (Quercus acutissima)林下土壤及凋落物浸提液对油松 (Prunus tabulaeformis... 混交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探讨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化关系 ,研究了分布于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的华山松 (Prunus armandii)和锐齿栎 (Quercus acutissima)林下土壤及凋落物浸提液对油松 (Prunus tabulaeformis)种子发芽、胚根和幼茎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个浓度水平的两种森林林下土壤浸提液对种子发芽 ,幼茎生长和胚根生长都无显著影响 ;各个浓度水平的凋落物浸提液对胚根和幼茎生长有显著影响 ,经α=0 .0 5水平检验 ,1∶ 10液对胚根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原液和 1∶ 2 0液无显著影响 ,1∶ 10液和 1∶ 2 0液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锐齿栎 油松 凋落物浸提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化关系 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不同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和pH值的换算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建忠 刘淑慧 +1 位作者 李森 卢垟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44-246,共3页
通过饱和泥浆浸提液和土水比1∶1、1∶5浸提液等3种方法分析山西省大同盆地81份盐碱土样品的电导率、pH值,并对3种方法测定的参数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泥浆电导率(ECe)与土水比为1∶1(EC_(1∶1))、1∶5(EC_(1∶5))的电导率存... 通过饱和泥浆浸提液和土水比1∶1、1∶5浸提液等3种方法分析山西省大同盆地81份盐碱土样品的电导率、pH值,并对3种方法测定的参数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泥浆电导率(ECe)与土水比为1∶1(EC_(1∶1))、1∶5(EC_(1∶5))的电导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可利用一元线性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回归换算;饱和泥浆氢氧根离子浓度和土水比为1∶1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经过公式代换得到土水比为1∶1的pH值和饱和泥浆pH值的关系。在试验中可采用1∶1的土水比例通过模型换算得到饱和泥浆的电导率和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土水比 土壤浸提液 饱和泥浆 电导率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凌 丁贵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1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20时,芽苗生长的最好,而2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10时,芽苗生长最好。浸提液浓度与栽种代数对芽苗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2代后,自毒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连栽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芽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茎叶及其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白绢病菌与白术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 田薇 +2 位作者 王春荣 蒋鹏 高庆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7,共5页
以白术常见病害真菌白绢菌和白术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野菊茎叶提取物及其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白绢菌菌丝生长及白术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测试的浓度梯度范围内,野菊的茎叶水提液(0... 以白术常见病害真菌白绢菌和白术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野菊茎叶提取物及其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白绢菌菌丝生长及白术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测试的浓度梯度范围内,野菊的茎叶水提液(0.5 g/mL)、茎叶醇提液(0.125 g/mL)、根际土壤醇提液(0.125 g/mL)、根际土壤水提液(0.25 g/mL)均能显著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生长,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根据试验结果推断:野菊茎叶水溶性提取物(0.5 g/mL)显示出对白术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而野菊茎叶醇提液对白术种子萌发和生长无明显影响。野菊茎叶醇提物中的化感物质显示出对白绢菌的拮抗作用,且对白术种子萌发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这为开发防治白术土传病害的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 茎叶浸提 根际土壤浸提液 白绢病菌 抑菌活性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发林 危天进 +4 位作者 黄炎和 林晓兰 蔡志发 林永贤 林敬兰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26-29,共4页
利用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砂培龙眼、毛豆、罗卜,观测其发芽率。结果表明:培养23d时,百喜草处理的发芽势>平托花生处理的>圆叶决明处理的>宽叶雀稗处理的>对照的,而百喜草处理最终发芽率(84.7%)>平托花生处理的(80.0%)>... 利用生草果园土壤浸提液砂培龙眼、毛豆、罗卜,观测其发芽率。结果表明:培养23d时,百喜草处理的发芽势>平托花生处理的>圆叶决明处理的>宽叶雀稗处理的>对照的,而百喜草处理最终发芽率(84.7%)>平托花生处理的(80.0%)>圆叶决明处理的(55.3%)>CK的(40.0%)>宽叶雀稗处理的(33.3%),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利用土壤浸提液的稀释液砂培毛豆、龙眼、罗卜时,不同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原液砂培时,平托花生处理可显著地提高毛豆的发芽率,宽叶雀稗处理显著地降低毛豆的发芽率,且其两种浓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原液培养罗卜时,宽叶雀稗处理发芽率(92.0%)最低,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浓度间也有显著性差异;4种牧草处理都抑制罗卜单株干重的增长,百喜草、宽叶雀稗处理浓度间差异极显著,圆叶决明处理浓度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浸提液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苹果园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亚 杨梅 +1 位作者 陆姣云 杨惠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51-557,共7页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草地成功建植是该模式建立的基础。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草地建植。本研究分析了陇东苹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草地成功建植是该模式建立的基础。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草地建植。本研究分析了陇东苹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浸提液提高了黑麦草种子萌发数,但减小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数,但对二者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与无落叶相比,落叶残留时土壤浸提液加快了种子萌发,并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趋势。土壤浸提液抑制了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的生长,减少了幼苗单株鲜重;但有落叶残留时的土壤浸提液相对于无落叶的土壤浸提液处理减小了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苹果园土壤可通过抑制草类植物幼苗生长而非种子萌发来影响草地建植;从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来看,苹果园生草选择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生草 土壤浸提液 牧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焚烧土壤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旭红 张书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0,共3页
研究了焚烧秸杆土壤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较焚烧前浸提液培养的玉米种子明显提高,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下降,活力指数、苗高及茎生长量与秸秆焚烧前土壤浸提液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根长、根干重及根... 研究了焚烧秸杆土壤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较焚烧前浸提液培养的玉米种子明显提高,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下降,活力指数、苗高及茎生长量与秸秆焚烧前土壤浸提液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根长、根干重及根系活力明显减小。与秸秆焚烧前土壤浸提液处理比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加大,硝酸还原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结果表明,秸秆焚烧的土壤抑制玉米幼苗地下部分的发育,不利于玉米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焚烧 土壤浸提液 根系活力 叶绿素含量 玉米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油茶林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厉波 廖凤林 吴光荣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95,102,共4页
为探讨老油茶林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5,1.0 g·mL^-1)的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老油茶林根际土壤水浸... 为探讨老油茶林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5,1.0 g·mL^-1)的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老油茶林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根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对发芽指数、苗高和鲜重始终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0,随浸提液浓度增加,绝对值逐渐增大,说明浸提液对油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所测指标中,苗高和发芽指数对土壤浸提液最为敏感,可作为衡量老油茶林化感作用的首先鉴定指标,其它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油茶林 土壤浸提液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冻融对东北典型土壤浸提液碳氮污染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汪太明 王业耀 +2 位作者 香宝 胡钰 王金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9-1153,共5页
以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试验研究了交替冻融对土壤溶解性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5次交替冻融后(在-20和20℃进行冻融处理),黑土浸提液的ρ(CODCr)下降了36%,水稻土浸提液上升了8%,暗棕壤浸提液未出现明显变化;黑土浸提液的ρ(NH4+... 以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试验研究了交替冻融对土壤溶解性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5次交替冻融后(在-20和20℃进行冻融处理),黑土浸提液的ρ(CODCr)下降了36%,水稻土浸提液上升了8%,暗棕壤浸提液未出现明显变化;黑土浸提液的ρ(NH4+-N)下降了22%,水稻土浸提液上升了84%,暗棕壤浸提液未出现明显变化;黑土和暗棕壤浸提液的ρ(NO3--N)分别上升了1.3和1.1倍,而水稻土未出现明显变化.土壤浸提液ρ(CODCr),ρ(NH4+-N)和ρ(NO3--N)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氧水平,有氧条件下浸提液的ρ(CODCr)和ρ(NH4+-N)降低而ρ(NO3--N)升高,缺氧条件下则相反.土壤浸提液的ρ(TN)主要取决于土壤C/N,冻融后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浸提液的ρ(TN)分别上升了30%,35%和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冻融 土壤浸提液 污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葵连作土壤浸提液对番茄生长的障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逸男 刘明月 +10 位作者 周相助 林志强 张卫清 许茹 王树彬 陈露 尚春雨 林勇文 侯毛毛 林义章 钟凤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1,共11页
单一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使设施连作障碍日益加剧。番茄和秋葵都是重要的设施蔬菜类型,但种植发现秋葵对番茄存在生长障碍,研究秋葵对番茄的生长障碍发生的生理生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种植秋葵的1 a和10 a土壤浸提液(简称1 a... 单一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使设施连作障碍日益加剧。番茄和秋葵都是重要的设施蔬菜类型,但种植发现秋葵对番茄存在生长障碍,研究秋葵对番茄的生长障碍发生的生理生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种植秋葵的1 a和10 a土壤浸提液(简称1 a浸提液和10 a浸提液),以全素营养液为对照(简称CK),探讨秋葵连作土壤浸提液对番茄萌发期种子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浓度土壤浸提液处理下, 10 a浸提液的番茄萌芽期种子表现出主根畸形,侧根增多但细弱;番茄幼苗分根增多,根系活性低于1a浸提液且都显著低于CK,顶部嫩叶失绿异常,活性氧代谢系统紊乱。同一年限不同秋葵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下,番茄萌发期种子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主根畸形,侧根增多且细弱,番茄幼苗分根增多,1a和10a浸提液的番茄根尖数、分根数分别最高达1 146、3 321和2 291、1 947,显著高于对照(1 071、385);秋葵土壤浸提液浓度高于250mg·mL-1处理下番茄幼苗根系活性都显著低于CK,顶部嫩叶失绿异常,活性氧代谢系统紊乱。研究表明秋葵根系物及分泌物在土壤中残留,对后茬番茄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这些物质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富集,从而对番茄产生更严重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秋葵 土壤浸提液 连作障碍 轮作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水比土壤浸提液与饱和泥浆电导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新送 宋付朋 鞠正山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2-818,共7页
针对饱和泥浆调制时饱和点的不确定性及其电导率测定的不稳定性等问题,为了统一和准确地表征暗管改碱的盐碱土盐渍化程度,采用室内化验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比较研究了饱和泥浆所需水量与饱和土壤溶液所需水量及其电导率和全盐与土水比... 针对饱和泥浆调制时饱和点的不确定性及其电导率测定的不稳定性等问题,为了统一和准确地表征暗管改碱的盐碱土盐渍化程度,采用室内化验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比较研究了饱和泥浆所需水量与饱和土壤溶液所需水量及其电导率和全盐与土水比1︰5、1︰2.5、1︰1、1︰0.5系列的相关和换算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氯化物类型)区,可采用通过计算土壤孔隙度得到的饱和土壤溶液含水量来定量确定原来定性判定饱和点的饱和泥浆含水量,以饱和土壤溶液电导率可完全代替饱和泥浆电导率;饱和泥浆电导率数值和全盐含量均不是土水比1︰5、1︰2.5、1︰1、1︰0.5系列中的最高值,但均与其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饱和泥浆电导率与土水比1︰5土壤浸提液的电导率、饱和泥浆全盐含量与土水比1︰0.5全盐含量相关性最高,可分别用最佳拟合回归函数模型进行换算:一元线性函数模型Ece=2.042 8×EC1︰5+0.089 5、一元二次函数模型Tse=0.064 1×(TS1︰0.5)2?0.059×TS1︰0.5+0.397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比 土壤浸提液 饱和泥浆 电导率测定 全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与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配比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齐荣 秦舒浩 +3 位作者 师尚礼 许丽婷 刘玉汇 余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与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对基质栽培马铃薯植株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第4年连作田土壤浸提... 【目的】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与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对基质栽培马铃薯植株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第4年连作田土壤浸提液与4年龄清水苜蓿土壤浸提液配比液(记为1∶1,1∶2,1∶3,1∶4,1∶5,CK-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对基质栽培马铃薯叶片光合参数、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盛花期,1∶2处理的SOD活性、CAT活性,比对照(CK)增加5.2%、77.8%;1∶4处理的POD活性较对照(CK)提高19%;盛花期600μmol/(m^2·s)光照下,1∶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值最大,分别比对照(CK)增加64.7%、73.3%、132.2%;盛花期1 000μmol/(m^2·s)光照下,Pn、Gs、Tr先上升再降低,到达T3处理时为最大值,比对照(CK)分别增加63.6%、272.7%、162.8%.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1∶4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比CK提高29.9%;块茎膨大期600μmol/(m^2·s)下的1∶3处理下的Pn、Gs、Tr均处于最大值,分别比对照(CK)增加64.2%、164.7%、117.1%;块茎膨大期1 000μmol/(m^2·s)光照下,1∶3处理的Tr比CK显著提高69.6%.1∶3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较CK提高19.3%.【结论】不同浓度比例的连作马铃薯土壤浸提液与清水苜蓿土壤浸提液可有效改善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并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尤以1∶3处理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马铃薯连作 土壤浸提液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浸提液中重金属对发光杆菌T_3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兴春 信晶 +1 位作者 杜显元 李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986-21989,共4页
通过测定掺杂Pb2+、Zn2+、Cd2+、Cu2+和Cr3+的土壤浸提液中明亮发光杆菌T3的抑制率,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生物毒性效应。按照重金属离子等效应浓度配比的原理,设计均匀试验,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构建土壤水浸提液中重金属(P... 通过测定掺杂Pb2+、Zn2+、Cd2+、Cu2+和Cr3+的土壤浸提液中明亮发光杆菌T3的抑制率,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生物毒性效应。按照重金属离子等效应浓度配比的原理,设计均匀试验,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构建土壤水浸提液中重金属(Pb2+、Zn2+、Cd2+、Cu2+和Cr3+)浓度(Xi)与发光菌抑制率(Y)的响应关系:Y=(-39.596±15.811)-(6.633±0.802)×(-lgXCu)(-lgXZn)+(59.466±8.731)×(-lgXCd)(-lgXCr)。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F检验和t检验的P<0.05),模型校正后的决定系数(R2adj)为0.933。内部样本验证表明,发光菌抑制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偏差最大为8.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机理分析显示,Cu2+和Zn2+交互体现为拮抗作用,Cd2+和Cr3+交互体现为协同作用,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方面,有必要进一步研究Cu2+和Zn2+拮抗作用对降低复合毒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明亮发光杆菌T3 生物毒性 土壤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