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建锋
孙保平
+3 位作者
郭虎波
何艳
张丽
申豪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在为退耕还林筛选理想的林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后,不同林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均表现为乔灌草混交林>乔木混交林>纯林;2)不同林型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结果为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华山松>农田>桑树>核桃>花椒,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模式土壤改良综合效应最佳,其次是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在不同树种的纯林之间,华山松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最高,核桃和桑树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相当,花椒最差。可见,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是当地土壤改良的理想模式,适宜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土壤改良效应
退耕林地
干热河谷区
巧家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平安
贾宏涛
+2 位作者
陈冰
金俊香
蔺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5,共4页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长 ,除了速效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 ,全氮含量明显增加 ,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林带土壤的 p H值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土壤表层 (0~ 2 0 cm)总盐和 K+ 明显减少 ,Na+ 含量明显增加 ,Ca2 + 、Mg2 + 含量变化不大 ,SO4 2 - 和 Cl- 则先降后升 ,HCO3- 略有上升趋势 ;下层土壤 (2 0~ 4 0 cm)可溶性盐分总量、K+和 SO4 2 -含量明显降低 ,Ca2 +、Mg2 +和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Na+则明显增加 ;土壤容重减少 ,孔隙度增加 ,物理性粘粒增加。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IFI)的评价计算表明 ,随着防护林生长年限的增长 ,土壤肥力呈明显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老风口
防风阻雪生态工程
土壤改良效应
评价
土壤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于建权
肖映秋
+1 位作者
陈新
李永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半干旱地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研究。与无防护林庇护的草场相比.疏林式 草牧场防护林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可以调节地表极温、地中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率.降低土 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度...
对半干旱地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研究。与无防护林庇护的草场相比.疏林式 草牧场防护林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可以调节地表极温、地中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率.降低土 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度和土壤水分等物理特性.可提高庇护草场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 钾等养分的含量.进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为防护林内牧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
湿度
土壤
温度
土壤
养分
半干旱风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葛及百喜草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效应
被引量:
17
4
作者
范淑英
吴才君
曲雪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1-193,共3页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百喜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野葛
百喜草
水土保持
改良
土壤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
持水量
土壤
孔隙度
土壤
pH值
土壤
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洱市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苏成西
尚宇南
+1 位作者
洪云洪
李健美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1期46-50,79,共5页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云南普洱市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云南普洱市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团聚体含量、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钾含量表现为坡耕地>退耕地;不同模式退耕林地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明显差异,按改良土壤的效果排序为: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核桃>桉树>茶;以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或核桃为主要树种的乔灌草模式是当地退耕还林的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
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效应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肥处理对高丛越橘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4
6
作者
邓家欣
韦继光
+4 位作者
於虹
姜燕琴
曾其龙
刘红军
蒋佳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木霉生物有机肥对高丛越橘品种‘蓝美1号’(Vaccinium corymbosum‘Lanmei 1’)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各施肥组幼苗的基径和根系活力以及单株的总枝长、总...
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木霉生物有机肥对高丛越橘品种‘蓝美1号’(Vaccinium corymbosum‘Lanmei 1’)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各施肥组幼苗的基径和根系活力以及单株的总枝长、总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大幅度高于对照,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氮、磷、钾含量也均高于对照,而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则低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P<0.05)水平;各施肥组盆栽土壤的电导率、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盆栽土壤的pH值仅有机肥组与对照差异显著。3个施肥组中,幼苗单株的总枝长、总叶面积、地下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氮、磷、钾含量均以木霉生物有机肥组最高;但幼苗的基径和单株地上部干质量以及胞间CO_(2)浓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个施肥组中,盆栽土壤的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铵态氮含量均以木霉生物有机肥组最高;但盆栽土壤的电导率以及全磷和硝态氮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适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木霉生物有机肥均能促进‘蓝美1号’幼苗生长,增大其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根系活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其中,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蓝美1号’的促生效果和土壤的改良作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丛越橘
施肥措施
木霉菌生物有机肥
促生
效应
土壤改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经营措施对辽东红松林和杂木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生广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6期4-6,共3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持水量等指标皆高于杂木林。择伐上层林木栽植的红松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皆伐造林和直接林冠下造林者好。中度抚育间伐的森林经营措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措施
间伐强度
采伐-更新方式
土壤改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建锋
孙保平
郭虎波
何艳
张丽
申豪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研究"(201004018)
文摘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在为退耕还林筛选理想的林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后,不同林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均表现为乔灌草混交林>乔木混交林>纯林;2)不同林型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结果为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华山松>农田>桑树>核桃>花椒,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模式土壤改良综合效应最佳,其次是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在不同树种的纯林之间,华山松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最高,核桃和桑树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相当,花椒最差。可见,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是当地土壤改良的理想模式,适宜大力推广。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土壤改良效应
退耕林地
干热河谷区
巧家县
Keywords
soil quality
soil improvement effect
restored forest
dry-hot valley
Qiaojia County
分类号
S714.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平安
贾宏涛
陈冰
金俊香
蔺蕊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长 ,除了速效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 ,全氮含量明显增加 ,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林带土壤的 p H值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土壤表层 (0~ 2 0 cm)总盐和 K+ 明显减少 ,Na+ 含量明显增加 ,Ca2 + 、Mg2 + 含量变化不大 ,SO4 2 - 和 Cl- 则先降后升 ,HCO3- 略有上升趋势 ;下层土壤 (2 0~ 4 0 cm)可溶性盐分总量、K+和 SO4 2 -含量明显降低 ,Ca2 +、Mg2 +和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Na+则明显增加 ;土壤容重减少 ,孔隙度增加 ,物理性粘粒增加。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IFI)的评价计算表明 ,随着防护林生长年限的增长 ,土壤肥力呈明显增加趋势。
关键词
新疆老风口
防风阻雪生态工程
土壤改良效应
评价
土壤
肥力
Keywords
wind break and snow prevent forest
effect of soil improvement
evaluation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
7
3
作者
于建权
肖映秋
陈新
李永存
机构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
沈阳市林业局育林基金征收管理站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牡丹江工程公司鹿道经营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文摘
对半干旱地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研究。与无防护林庇护的草场相比.疏林式 草牧场防护林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可以调节地表极温、地中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率.降低土 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度和土壤水分等物理特性.可提高庇护草场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 钾等养分的含量.进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为防护林内牧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关键词
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
湿度
土壤
温度
土壤
养分
半干旱风沙区
Keywords
Protective plantation of sparse woods
Soil
Amelioration effects
分类号
S727.25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葛及百喜草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效应
被引量:
17
4
作者
范淑英
吴才君
曲雪艳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1-193,共3页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30047)资助
文摘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百喜草。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野葛
百喜草
水土保持
改良
土壤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
持水量
土壤
孔隙度
土壤
pH值
土壤
侵蚀量
Keywords
Red soil in hilly land, Wild pueraria, Bahia gras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amelioration
分类号
S727.25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洱市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苏成西
尚宇南
洪云洪
李健美
机构
普洱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1期46-50,79,共5页
基金
普洱学院基金项目(2010020)
文摘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云南普洱市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团聚体含量、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钾含量表现为坡耕地>退耕地;不同模式退耕林地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明显差异,按改良土壤的效果排序为: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核桃>桉树>茶;以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或核桃为主要树种的乔灌草模式是当地退耕还林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
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效应
普洱市
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the effect of soil improvement
Pu'er City
分类号
S714.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处理对高丛越橘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4
6
作者
邓家欣
韦继光
於虹
姜燕琴
曾其龙
刘红军
蒋佳峰
机构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9)3031〕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7373)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60597)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自主科研项目(JSPKLB202052)。
文摘
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木霉生物有机肥对高丛越橘品种‘蓝美1号’(Vaccinium corymbosum‘Lanmei 1’)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各施肥组幼苗的基径和根系活力以及单株的总枝长、总叶面积、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大幅度高于对照,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氮、磷、钾含量也均高于对照,而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则低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P<0.05)水平;各施肥组盆栽土壤的电导率、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盆栽土壤的pH值仅有机肥组与对照差异显著。3个施肥组中,幼苗单株的总枝长、总叶面积、地下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氮、磷、钾含量均以木霉生物有机肥组最高;但幼苗的基径和单株地上部干质量以及胞间CO_(2)浓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个施肥组中,盆栽土壤的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铵态氮含量均以木霉生物有机肥组最高;但盆栽土壤的电导率以及全磷和硝态氮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适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木霉生物有机肥均能促进‘蓝美1号’幼苗生长,增大其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根系活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其中,木霉生物有机肥对‘蓝美1号’的促生效果和土壤的改良作用更优。
关键词
高丛越橘
施肥措施
木霉菌生物有机肥
促生
效应
土壤改良效应
Keywords
Vaccinum corymbosum‘Lanmei 1’
fertilizer treatment
Trichoderma-enriched bio-organic fertilizer
promoting effect
soil improvement effect
分类号
Q945.3 [生物学—植物学]
S663.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经营措施对辽东红松林和杂木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生广
机构
喀左县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6期4-6,共3页
文摘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持水量等指标皆高于杂木林。择伐上层林木栽植的红松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皆伐造林和直接林冠下造林者好。中度抚育间伐的森林经营措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经营措施
间伐强度
采伐-更新方式
土壤改良效应
Keywords
management measures
thinning intensity
harvesting-update
soil improvement effect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张建锋
孙保平
郭虎波
何艳
张丽
申豪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蒋平安
贾宏涛
陈冰
金俊香
蔺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于建权
肖映秋
陈新
李永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野葛及百喜草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效应
范淑英
吴才君
曲雪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普洱市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苏成西
尚宇南
洪云洪
李健美
《中国水土保持》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施肥处理对高丛越橘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邓家欣
韦继光
於虹
姜燕琴
曾其龙
刘红军
蒋佳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经营措施对辽东红松林和杂木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吴生广
《防护林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