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分段土壤作用力的振动减阻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辛丽丽 李传琦 +1 位作者 梁继辉 邢作常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振动载荷作用下耕作土壤作用力复杂多变,为研究入土角、振幅、振频对土壤作用力、牵引阻力的影响,将耕作土壤视为粘弹性材料,根据深松铲对土壤进行切削、提升、再切削,建立考虑分段土壤作用力的振动深松机-土壤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渐近... 振动载荷作用下耕作土壤作用力复杂多变,为研究入土角、振幅、振频对土壤作用力、牵引阻力的影响,将耕作土壤视为粘弹性材料,根据深松铲对土壤进行切削、提升、再切削,建立考虑分段土壤作用力的振动深松机-土壤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渐近法与数值积分求解分析该模型,分析表明入土角为45°、振幅为0.001 m、振频为10 Hz时,土壤作用力较小。利用振动深松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利用振动可以减小土壤作用力,降低拖拉机牵引阻力,提高土壤深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耕作 土壤作用 牵引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楔与土壤作用时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桂芹 孟庆华 伊长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耕作机 双面楔 土壤作用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芦苇根系分泌及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春宇 吴佳鹏 +5 位作者 张雨欣 赵逸昳 张晗 李璇 赵梦宇 孟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99-5107,共9页
为探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氮输入对植物根系分泌物释放及土壤硝化过程的影响,采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土壤和幼苗进行加富培养实验,对根系分泌物释放、硝化速率及相关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形态含氮营养物质添加对芦苇湿... 为探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氮输入对植物根系分泌物释放及土壤硝化过程的影响,采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土壤和幼苗进行加富培养实验,对根系分泌物释放、硝化速率及相关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形态含氮营养物质添加对芦苇湿地土壤的理化因子具有不同影响,其中NH_(4)Cl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NH_(4)^(+)-N含量的促进作用最显著,KNO_(3)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NO_(3)^(-)-N含量,而芦苇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促进作用较强.在根际区和非根际区,氨氧化速率(V_a)平均值分别为(5.16±1.37)和(3.62±0.80)μmol/(kg·d),与NH_(4)^(+)-N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V_(n))平均值为(6.01±1.42)和(4.45±1.08)μmol/(kg·d),与土壤NO_(3)^(-)-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SOC和TN与V_(a)均呈显著正相关,主要与有机质的矿化作用为氨氧化过程提供反应底物有关.其中,氮平衡指数在有机氮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余组可间接证明有机质对矿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外源氮均能促进芦苇根系对总酸、总糖和氨基酸的分泌,其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69.75±31.83),(116.72±21.76)和(9.52±3.31)μg/(g·d),而对酚类和类黄酮却表现出显著抑制或无明显作用.根系分泌的酚类物质与V_(a)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能归因于酚类物质对氨氧化细菌的选择性抑制.而氨基酸与V_(a)和V_(n)均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可为硝化细菌代谢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硝化过程的进行.总体上,营养物质添加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为硝化细菌提供了适合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营养物质添加能刺激芦苇根系分泌物的释放,使土壤中的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增加,促进硝化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土壤硝化作用 外源氮添加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根系呼吸作用的贡献 被引量:38
4
作者 韩广轩 周广胜 +3 位作者 许振柱 杨扬 刘景利 史奎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54-5261,共8页
基于4月底到9月底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作用全生长季的观测,阐明了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综合分析了水热因子、土壤性质、根系生物量及其测定位置对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并对生长季中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 基于4月底到9月底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作用全生长季的观测,阐明了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综合分析了水热因子、土壤性质、根系生物量及其测定位置对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并对生长季中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植株尺度上,土壤呼吸作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较高的土壤呼吸速率通常出现在靠近玉米植株的地方。根系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是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尺度上,土壤呼吸作用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碳氮比对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建立土壤呼吸作用与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对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进行了间接估算。玉米生长季中,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在43.1%~63.6%之间波动,均值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作用 空间异质性 根系生物量 根系呼吸作用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区土壤呼吸作用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夏 潘谋成 +5 位作者 曹建华 朱晓燕 张美良 杨会 唐伟 蓝高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3,共7页
为揭示桂林毛村岩溶地区夏季表层土壤呼吸作用昼夜演变规律。本次研究选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无降水影响下毛村岩溶区域的表层土壤呼吸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同时野外监测表层土壤的温度、大气温度、大气压强等环境参数,以综合... 为揭示桂林毛村岩溶地区夏季表层土壤呼吸作用昼夜演变规律。本次研究选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无降水影响下毛村岩溶区域的表层土壤呼吸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同时野外监测表层土壤的温度、大气温度、大气压强等环境参数,以综合分析影响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受到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区域土壤表层温度呈现单峰型的昼夜变化规律,表层土壤呼吸作用也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在12:40至14:40,最小值出现在4:40-6:40。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和变幅均是白天大于夜间。大气温度与土壤呼吸作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土壤含水量未超过阀值时,大气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次研究明确了土壤呼吸作用在昼夜变化上的变异性,对精确估算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表层带 土壤呼吸作用 昼夜变化 响应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 被引量:132
6
作者 李玉宁 王关玉 李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用、大气CO2 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 :改进的管理实践能减少农业土壤中CO2 净流失 ,增加有机碳贮存。减缓土壤呼吸作用的一项简单措施是减少土壤耕作。土壤扰动最小的耕作实践称为免耕作。实践证明 ,当实施免耕作时 ,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作用 碳循环 碳截留 免耕作 二氧化碳 大气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山水青冈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进耀 吴庆贵 +2 位作者 杨冬生 胡庭兴 陈光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采用定位观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野外实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I 6400光合仪研究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水青冈原生林地及皆伐13年后林地土壤呼吸特征。结果表明,原生林及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采用定位观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野外实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I 6400光合仪研究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水青冈原生林地及皆伐13年后林地土壤呼吸特征。结果表明,原生林及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生长季节中,土壤呼吸作用最强的季节是7-8月,最弱季节是4月和11月;昼夜变化中最强呼吸出现在14:00-15:00,凌晨5:00左右土壤呼吸作用最弱。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与近地面地表温度存在极显著指数关系。皆伐迹地经过自然恢复后土壤呼吸作用比原生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水青冈林 皆伐迹地 土壤呼吸作用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温针叶林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贾丙瑞 周广胜 +3 位作者 蒋延玲 王宇 殷晓洁 胡天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516-7524,共9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对寒温针叶林土壤呼吸作用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作用日、季动态均呈单峰型变化,日最大值出现在16:00左右,与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相似,滞后于气温日动态变化;月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8... 利用Li-6400便携式CO2分析系统对寒温针叶林土壤呼吸作用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作用日、季动态均呈单峰型变化,日最大值出现在16:00左右,与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相似,滞后于气温日动态变化;月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8.19和6.89μmol CO2m-2s-1。日、季土壤呼吸作用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均好于气温。土壤呼吸作用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一天内3:00、7:00和11:00的土壤呼吸作用变异系数分别为35.5%、27.6%和23.0%,根系和凋落物与土壤呼吸作用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变异性,其中细根与土壤呼吸作用的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土壤呼吸作用 日季动态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史海滨 陈亚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本文通过等温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实验建立了土壤吸附模型,用饱和水动力弥散实验建立了土壤不动水体模型,并给出了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影响下的饱和-非饱和溶质(盐)运移数学模型的特征-有限元数值计算格式,采用特征-有限元法... 本文通过等温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实验建立了土壤吸附模型,用饱和水动力弥散实验建立了土壤不动水体模型,并给出了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影响下的饱和-非饱和溶质(盐)运移数学模型的特征-有限元数值计算格式,采用特征-有限元法对蒸发与入渗实验条件下溶质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土壤吸附及不动水体对表土积盐作了四种处理,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溶质运移影响较大,它在土壤水盐运动的定量研究中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土壤吸附作用 不动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氮土壤改良作用及病虫害防治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崔国庆 李宝聚 +2 位作者 石延霞 王满意 刘朝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石灰氮 土壤改良作用 防治效果 病虫害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农业领域 化肥工业 化肥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3 位作者 杨川 陈帮乾 陈俊明 赖华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胶园 间种 土壤微生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酸盐岩风化的碳源分析及土壤的影响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明秋 曹建华 郭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6,共5页
在CO2-H2O-岩石系统中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使其回收土壤/大气CO2的通量比硅酸盐岩更大。通过大陆河流湖泊HCO3-来源和海洋碳来源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碳酸盐岩溶解回收大气CO2的量是其它岩类的3倍以上。与同纬度地带性土壤相比,岩溶地区... 在CO2-H2O-岩石系统中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使其回收土壤/大气CO2的通量比硅酸盐岩更大。通过大陆河流湖泊HCO3-来源和海洋碳来源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碳酸盐岩溶解回收大气CO2的量是其它岩类的3倍以上。与同纬度地带性土壤相比,岩溶地区土壤通过促进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解与固碳作用对大气CO2产生更为强烈的汇效应:土壤的覆盖使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平均提高4.35倍,从而加快了对土壤/大气CO2的回收速率;富钙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使石灰土富含胡敏酸钙,胡敏酸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长达780-3 000年,是其它类型土壤有机质如富里酸的4-5倍,稳定的胡敏酸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增加、周转周期延长而得以累积,固碳作用将减少土壤CO2向大气的排放。石灰土的平均有机质含量比同纬度红壤、黄壤分别提高了44%、33%,固碳作用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碳酸盐岩溶解 碳转移 土壤固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7
13
作者 张树兰 杨学云 +1 位作者 吕殿青 同延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47-2153,共7页
选用陕西省 3个自然生态区 3种主要耕作土壤土样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 ,研究温度、水分及不同氮肥品种对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并用 d N/ dt=b N(B-N) / B方程描述硝化作用过程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累积变化 ,获得定量描述硝化作用强弱的... 选用陕西省 3个自然生态区 3种主要耕作土壤土样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 ,研究温度、水分及不同氮肥品种对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并用 d N/ dt=b N(B-N) / B方程描述硝化作用过程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累积变化 ,获得定量描述硝化作用强弱的两个指标 (Kmax和 td)。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土壤间差异明显 ;但不同土壤在田间持水量 (F H C)的 60时 ,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及硝化率最高。土壤温度不仅显著影响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和硝化率 ,而且迟缓期 (td)也有明显变化。不同氮肥品种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硝化率不同 ,3种土壤硝化率均为硫酸铵 >尿素和碳铵 >氯化铵 ,显示硫酸根离子的促进作用和氯离子的强烈抑制作用。但氮肥品种对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和迟缓期 (td)的影响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氮源 土壤硝化作用 影响 最大速率 迟缓期 氮肥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覃勇荣 梁文忠 +3 位作者 陈贵常 余美君 覃兴家 刘旭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8-74,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品质变化的影响,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13种不同植被典型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纤维素分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无机磷转化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植被土壤的生化作用强度有明显的差...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品质变化的影响,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13种不同植被典型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纤维素分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及无机磷转化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植被土壤的生化作用强度有明显的差异,以乡土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通常高于外来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青檀、鞍叶羊蹄甲、圆果化香、侧柏、青冈、任豆、阴香、吊丝竹等乡土树种可作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除植被覆盖度低的类芦样地外,以湿地松、小叶桉为优势种的样地土壤生化作用强度较低。从生态恢复效果及经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重视不同树种的优化配置及生态恢复技术的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桂西北 石漠化地区 不同植被 生态恢复 土壤生化作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山地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生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智天 向仕敏 +2 位作者 王有位 陆梅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98-4099,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退化程度。[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旱冬瓜林作为对照,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状况及生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 [目的]了解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退化程度。[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旱冬瓜林作为对照,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状况及生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钾均以旱冬瓜林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各种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含量和数量具有很大的差异。旱冬瓜林的微生物数量是最丰富的。6种利用类型林地土壤生化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旱冬瓜林地土壤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均高于其他利用类型土壤。[结论]旱冬瓜林土壤性状较好,其他5种利用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类型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生化作用 土壤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Es高/低吸收累积基因型菜心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巧云 莫测辉 +2 位作者 蔡全英 李米 邓加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2-55,共4页
设置PAEs3个污染水平盆栽PAEs高/低吸收累积基因型菜心(油青60天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研究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性,初步探讨其与菜心吸收累积PAEs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片生长期低浓度(20mg/kg)PAE... 设置PAEs3个污染水平盆栽PAEs高/低吸收累积基因型菜心(油青60天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研究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性,初步探讨其与菜心吸收累积PAEs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片生长期低浓度(20mg/kg)PAEs对根际土壤呼吸作用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50mg/kg和100mg/kg)则有抑制作用;在开花期高浓度(100mg/kg)PAEs对根际土壤呼吸作用也表现出刺激作用。特青60天菜心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显著大于油青60天菜心,前者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为菜苔形成期≈叶片生长期>开花期≈幼苗期,而后者为菜苔形成期>叶片生长期>开花期>幼苗期。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高低反映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对土壤中PAEs的降解能力大小。因此,特青60天菜心高的根际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可能是导致其茎叶和根系中PAEs含量显著低于油青60天菜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生长期 土壤呼吸作用 动态变化 邻苯二甲酸酯(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三维动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佟金 张智泓 +2 位作者 陈东辉 张清珠 马云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8,F0003,共12页
为分析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预测不同的作业参数对凸齿镇压器作业效果的影响,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网格进... 为分析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预测不同的作业参数对凸齿镇压器作业效果的影响,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相互作用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对网格进行自适应划分,以解决土体局部变形引起单元畸变而导致分析中断的问题。根据凸齿镇压器的2种工作模式,对模型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探讨不同载荷对凸齿镇压器沉降量和所需牵引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沉降量对所需载荷及牵引力的影响。搭建了基于室内土槽的凸齿镇压器牵引试验平台,通过土槽试验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求解的牵引力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3.4%,并且有限元分析模型运行结果能准确反映土壤的形貌变化特征;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有效解决了单元扭曲导致分析不收敛的问题;在恒定速度下,凸齿镇压器的沉降量和所需水平牵引力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同样,沉降量的增大导致了所需载荷和牵引力的增加。该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预测凸齿镇压器工作过程中的所需牵引力和土壤表面微形貌加工的作业效果,可为探索凸齿镇压器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凸齿形状进行改良与优化、以及作业条件与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限元方法 镇压器 机具-土壤相互作用 土壤表面微形貌加工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岩溶区石灰土壤对酸雨缓冲作用的观测及其对岩溶碳汇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奇波 吴华英 +4 位作者 程瑞瑞 李腾芳 罗飞 赵光帅 李小盼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71,共11页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硫酸、硝酸等外源酸会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但酸雨在碳酸盐岩溶蚀中的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我国岩溶碳汇效应的准确评估。本研究选择在酸雨强度大、频率高、岩溶发育典型的桂林丫吉岩溶泉野外科研... 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硫酸、硝酸等外源酸会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但酸雨在碳酸盐岩溶蚀中的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并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我国岩溶碳汇效应的准确评估。本研究选择在酸雨强度大、频率高、岩溶发育典型的桂林丫吉岩溶泉野外科研实验场开展研究,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和丰水期(4月)、平水期(9月)降雨后土壤水进行分层取样测试。结果显示:土壤的pH范围为5.55~7.81,平均值为6.76±0.61,变异系数为9.11%,土壤水的pH范围为6.69~7.89,平均值为7.21±0.31,变异系数为4.43%,两者均接近中性和中性以上,并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趋势性变化规律,土壤pH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分解产酸的控制,土壤水pH主要受石灰土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影响,酸雨对两者的影响较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范围为302~423 mmol(+)/kg,位于酸沉降不敏感区的土壤范围内,土壤对酸雨来源的H+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土壤水中碱性离子(Ca^(2+)+Mg^(2+))所占比例范围为23.66%~25.0%,平均值为24.25%±0.33%,变异系数为1.36%,含量稳定;酸性离子(SO_(4)^(2–)+NO_(3)^(-))所占比例范围为2.47%~18.94%,平均值为7.69%±5.09%,变异系数为66.28%,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水中酸性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土壤pH值呈碱性,可以认为,酸雨成分并没有穿透土壤层进入岩溶含水层,没有产生减碳汇效应。前期的研究由于没有考虑石灰土壤层对酸雨的缓冲作用,高估了酸雨的减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 土壤酸缓冲作用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 岩溶碳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感物质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秀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0-62,共3页
试验研究了3种化感物质——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在3种浓度(0.5mmoL、2.5mmoL和5.0mmoL)、不同pH、不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作用下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在第1d、4d、7d、10d、14d取样与对照比较,测定其对土壤中NH_4^+-N转化为... 试验研究了3种化感物质——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在3种浓度(0.5mmoL、2.5mmoL和5.0mmoL)、不同pH、不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作用下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在第1d、4d、7d、10d、14d取样与对照比较,测定其对土壤中NH_4^+-N转化为NO_3^--N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和苯甲酸对硝化作用的抑制率略高于对羟基苯甲酸,且阿魏酸随浓度升高而抑制作用加强。研究所采用的2种不同pH的土壤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转化为NO_3^--N的总量影响较大,不加水的土壤样品NO_3^--N的转化量很少,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总量无多大变化,而他和含水量的样品NO_3^--N的转化量随时间的推迟其总量一直上升,说明水分对土壤中NO_3^--N的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土壤硝化作用 影响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杨珠 黄顺红 邹应斌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7-810,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在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作用中的相对贡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对添加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及其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土壤对外源铵的矿物固定是... 为了定量评价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在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作用中的相对贡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对添加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及其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土壤对外源铵的矿物固定是土壤重要的保氮机制之一,但不同土壤对保氮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不一,以河沙泥的固铵作用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最大,固铵量占总保氮量的51.5%,红黄泥最低,固铵量仅占总保氮量的17.1%,其余五种土壤的固铵作用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大小顺序依次是黄泥田(43.7%)、湖潮泥(35.5%)、紫泥田(35.4%)、灰泥田(25.0%)、麻沙泥(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对添加铵的矿物固定 土壤的保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