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00—2020年西藏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古晋锴
李晴婉
李庆琳
向生建
李婉池
王顺斌
唐国勇
|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地形综合指数及其在土地利用地形梯度效应分析中的应用——以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为例 |
武爱彬
秦彦杰
赵艳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3
|
紫色土丘陵恢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李娟
杨满元
杨宁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拉市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赵仁芬
黄念
张志岩
邓忠坚
向建英
王逸之
|
《林业调查规划》
|
2025 |
0 |
|
5
|
六盘山甘肃片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与多维相对贫困的时空耦合关系 |
袁梦
谢保鹏
田丽敏
陈英
裴婷婷
|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2020年中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程度数据集 |
张小桐
张定祥
汪秀莲
彭晋福
李亚南
李士江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0 |
|
7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土地利用程度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
朱悦
徐志红
蒋晓敏
张嫣然
王建锋
王善华
陈昱蓉
张丰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8
|
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评价及其收敛性检验——以浙江省为例 |
范建双
虞晓芬
赵磊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土地利用方式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
刀明宽
刘云根
王妍
姚平
邵晗
张水琳
马丽娜
张凌恺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两种指数法表征重庆市忠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对比研究 |
詹立坤
郭先华
符坤
张娜
刘茜
李廷真
|
《生态科学》
CSCD
|
2021 |
3
|
|
11
|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
汪善勤
郭宏俊
周勇
王庆云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12
|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 |
刘玲
王勇
谢世友
龙宓
彭安琪
韩耀炜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13 |
17
|
|
13
|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 |
唐宏
乔旭宁
杨德刚
黄凤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4
|
基于地形梯度的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研究 |
许宁
张广录
刘紫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5
|
|
15
|
县域土地利用的地形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户县为例 |
马廷刚
秦占飞
常庆瑞
谢宝妮
郝雅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6
|
不同尺度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熊康宁
白利妮
彭贤伟
李阳兵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7
|
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顾康康
刘景双
窦晶鑫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8
|
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
曲青林
曹爱霞
刘学录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19
|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北京大兴区为例 |
刘巧芹
吴克宁
潘瑜春
赵华甫
马建辉
郭爱请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20
|
流域“地-矿”土地水资源利用冲突测度确定及土地整治策略 |
刘慧芳
毕如田
文博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