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进行多情景模拟,测度不同情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景观连接度变化,为未来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上海市...【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进行多情景模拟,测度不同情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景观连接度变化,为未来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演化进行多情景模拟,并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接度分析,探究未来不同情景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结构性连接和功能性连接的差异。【结果】1)未来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景下绿地面积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但在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绿地面积的衰减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就结构性连接而言,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的绿地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廊道连通性,能够有效促进物种扩散和能量流动;3)就功能性连接而言,绿地生态网络重要斑块在多情景模拟中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且斑块重要性指数(delta 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dPC)分布可为未来重要潜在源地斑块的统筹规划提供指导。【结论】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可较好维持生态网络的连接度以及景观结构的稳定性,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可通过政策调控及规划促进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健康发展。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选取16个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构建Markov-FLUS模型模拟自然发展和生态约束情景下的2030年土地利用格局,然后采用修正的ESV系数评估ESV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ESV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1) 2000—2020年人造地表对耕地(53%)、林地(12%)和草地(10%)侵占严重;生态约束情景下重要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人造地表增加5.55万hm^(2),增速有所放缓。(2) ESV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调节服务(71.08%)>支持服务(23.59%)>文化服务(4.51%)>供给服务(0.82%);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ESV值为592.11亿元,生态约束情景下ESV值为589.06亿元。(3) ESV空间分异因子解释力分别为区县面积(0.79)>农林牧渔增加值(0.51)>第一产业增加值(0.50)>GDP(0.41)>人均GDP(0.30)>建成区面积(0.09)>常住人口(0.04),区县面积、农林牧渔增加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与ESV呈显著正相关,人均GDP与ESV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的交互对于ESV具有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的解释作用。[结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为调节服务,水域与林地生态系统对于整体ESV的影响较大,是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未来用地进行多情景模拟,测度不同情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景观连接度变化,为未来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绿地生态网络演化进行多情景模拟,并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接度分析,探究未来不同情景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结构性连接和功能性连接的差异。【结果】1)未来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景下绿地面积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但在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绿地面积的衰减速度得到有效控制;2)就结构性连接而言,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的绿地生态网络具有较好的廊道连通性,能够有效促进物种扩散和能量流动;3)就功能性连接而言,绿地生态网络重要斑块在多情景模拟中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且斑块重要性指数(delta 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dPC)分布可为未来重要潜在源地斑块的统筹规划提供指导。【结论】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可较好维持生态网络的连接度以及景观结构的稳定性,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可通过政策调控及规划促进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