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理泊松圆盘模型直径分布推断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国强 费文平 +1 位作者 张茹 邓建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9-1156,共8页
节理圆盘直径分布是节理网络模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节理为Poisson圆盘的假设下,根据三维齐次Poisson点过程的数学特征,给出迹长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多项式形式和相应的约束条件;对Warburton提出的迹长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和节理直径分布... 节理圆盘直径分布是节理网络模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节理为Poisson圆盘的假设下,根据三维齐次Poisson点过程的数学特征,给出迹长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多项式形式和相应的约束条件;对Warburton提出的迹长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和节理直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关系公式进行Santalo变换,推导了多项式形式的迹长分布所对应的直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解,并采用Priest给出的解析解验证其正确性;根据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给出了直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定义域的推断方法。编制节理网络模拟程序,采用Monte Carlo方法验证节理Poisson圆盘直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解析解的正确性和直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定义域推断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网络 节理Poisson圆盘模型 节理直径分布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盘散射模型的无线传感网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烜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4期88-91,共4页
在非视距传播(NLOS)环境下,基于圆盘散射模型来构造和引入NLOS误差符合实际的多径通信场景。利用已知锚传感器节点测量得到的电波到达时间和电波到达角等信息对未知节点位置进行定位估计。将圆盘散射模型细化为两种建模,即以未知节点为... 在非视距传播(NLOS)环境下,基于圆盘散射模型来构造和引入NLOS误差符合实际的多径通信场景。利用已知锚传感器节点测量得到的电波到达时间和电波到达角等信息对未知节点位置进行定位估计。将圆盘散射模型细化为两种建模,即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和以锚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对各模型有针对性的提出定位思路和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位方法较传统的多种定位法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定位精度较高。同时所提出的定位法不受圆盘散射半径的增大对定位误差的恶化影响,鲁棒性较好,适用面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传播 圆盘散射模型 到达时间 到达角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圆盘-多流管数学模型分析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杜静 颜益峰 +1 位作者 李成武 何玉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8-1964,共7页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双圆盘-多流管数学模型。给出一种分析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方法,利用该数学模型得到不同实度及叶尖速比时风力机具有的攻角特性、切向力特性、法向力特性。通过与实验数据...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双圆盘-多流管数学模型。给出一种分析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方法,利用该数学模型得到不同实度及叶尖速比时风力机具有的攻角特性、切向力特性、法向力特性。通过与实验数据和单流管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圆盘-多流管模型 空气动力学特性 叶素动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节理模型的量化评价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铁新 郑俊 +1 位作者 刘爱娟 郑洪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17-2924,共8页
为定量评价与改进圆盘节理模型的建模精度,对经典块体理论进行改进,并考虑结构面实际位置和尺寸,以便计算具体的关键块体体积。改进后,将关键块体体积作为定量指标,结合正交设计与极差分析,从稳定性角度对圆盘节理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判... 为定量评价与改进圆盘节理模型的建模精度,对经典块体理论进行改进,并考虑结构面实际位置和尺寸,以便计算具体的关键块体体积。改进后,将关键块体体积作为定量指标,结合正交设计与极差分析,从稳定性角度对圆盘节理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判断。随后,依据实测迹线图与模型生成的迹线图分别计算关键块体体积,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反演优化,使关键块体体积相等,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岩体情况的建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块体体积可量化反映模型与实际岩体之间的差异;体密度为圆盘节理模型中的关键因素;若关键参数不经过优化,则模型与实际岩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关键参数经反演优化后,可保证模型与实际岩体在稳定性方面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节理模型 量化评价 块体理论 正交设计 反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盘裂隙物理模型的岩体单一裂隙渗流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玉 刘庆哲 +1 位作者 曲辞晓 李金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23-3530,共8页
岩体中裂隙平行板渗流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岩体裂隙渗流过程与特征的定量描述与刻画,但实际岩体裂隙渗流的空间域与平行板假设可能相差甚远。因此,裂隙平行板渗流模型应用于实际裂隙渗流条件下的模型有效性及适宜的修正表达方法成为... 岩体中裂隙平行板渗流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岩体裂隙渗流过程与特征的定量描述与刻画,但实际岩体裂隙渗流的空间域与平行板假设可能相差甚远。因此,裂隙平行板渗流模型应用于实际裂隙渗流条件下的模型有效性及适宜的修正表达方法成为关注点。选取更接近实际裂隙空间分布的圆盘形状,在室内构建单圆盘裂隙物理模型。通过改变圆盘裂隙的隙宽和裂隙相交产生的水流进出口交线长度,进行不同压力梯度下的渗流试验,探讨不同岩体隙宽和交线长度下的裂隙水渗流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雷诺数下的非达西流态,达西定律模型在一定程度仍能较好地刻画岩体裂隙渗流量和压力梯度的统计关系,但Forchheimer模型精准度更高。值得注意的是,Forchheimer模型中参数A与B的计算式需要修正。提出了修正方法,并依据试验数据获得了具有一定应用范围的A与B相应修正计算式。研究成果可望为岩体中单一裂隙及复杂裂隙网络渗流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隙渗流 圆盘裂隙模型 渗流试验 渗流规律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中基于单位圆盘图模型的广播调度算法
6
作者 祝青 何建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广播调度是目前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广播调度算法主要为近似算法,存在方案性能与最优解方案差距太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位圆盘图模型的广播调度算法BS-UDGM。构建一棵基于连通支配集的广播树,作为调度的基础结... 广播调度是目前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广播调度算法主要为近似算法,存在方案性能与最优解方案差距太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位圆盘图模型的广播调度算法BS-UDGM。构建一棵基于连通支配集的广播树,作为调度的基础结构,采用平面细分和着色技术对广播树进行优化,通过混合使用单播和广播通信模式,完成广播任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调度算法,该算法在延时和冗余方面的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广播调度 连通支配集 单位圆盘模型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室内外空间几何信道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邱琳 周杰 +1 位作者 李春梅 菊池久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2-1959,共8页
针对频率非选择性无线多径衰落信道,基于室外通信环境下的空心圆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应于室内通信环境的空心圆模型。通过推导接收信号的空时联合分布以及边缘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空心圆几何信道模型的空时统计特性... 针对频率非选择性无线多径衰落信道,基于室外通信环境下的空心圆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应于室内通信环境的空心圆模型。通过推导接收信号的空时联合分布以及边缘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空心圆几何信道模型的空时统计特性。通过空心圆的空心率以及收发机间距的信道参数变化,仿真结果阐明了空心圆模型在圆盘模型和圆环模型之间过渡的变化机理,以及不同无线通信环境下的信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室外和室内环境 几何信道模型 空心圆 概率密度函数 圆盘模型 椭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SM优化模型下的节点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彤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
通过改进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提出一种应用范围更广的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优化方法。利用各锚节点测量的到达时间信息和只有主锚节点测得的到达角度信息,对未知节点及其周围的散射体进行初步估计,得出散射... 通过改进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提出一种应用范围更广的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优化方法。利用各锚节点测量的到达时间信息和只有主锚节点测得的到达角度信息,对未知节点及其周围的散射体进行初步估计,得出散射体坐标以及相关的距离值,利用未知节点至各锚节点和散射体的距离冗余约束信息进行修正估计,获得1倍数量的虚拟散射体信息,最终利用所有散射信息和测量信息联合定位求得未知节点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经典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非视距传播误差并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散射体圆盘模型 非视距传播误差 未知节点 锚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非线性分形图像压缩模型
9
作者 赵德平 王光兴 艾金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32-1634,共3页
HongYan等提出的非线性分形图像压缩模型开辟了分形图像压缩的新领域,部分解决了经典分形图像压缩编码字典较小的缺点,但是,模型比较复杂.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一个简单的非线性分形压缩模型,简化了在文献[2]中HongYan等提出的模型,并... HongYan等提出的非线性分形图像压缩模型开辟了分形图像压缩的新领域,部分解决了经典分形图像压缩编码字典较小的缺点,但是,模型比较复杂.针对这一不足之处,提出一个简单的非线性分形压缩模型,简化了在文献[2]中HongYan等提出的模型,并能同样地解决分形压缩字典较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新的非线性分形压缩模型简单可行,并具有良好的压缩结果和高质量的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图像 圆盘模型 压缩字典 分形编码 重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环境UWA信道散射模型参数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文轩 周杰 +1 位作者 刘少云 英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29-235,共7页
针对水下无线通信场景,引入了一种更接近实际环境的圆盘散射模型,假设散射体分布在以接收端Rx(Receiver)为中心的圆盘内,且散射体密度距离圆盘中心越近越密,距离越远越稀疏。引用极坐标对散射体的分布进行建模,简化计算复杂度,并推导出... 针对水下无线通信场景,引入了一种更接近实际环境的圆盘散射模型,假设散射体分布在以接收端Rx(Receiver)为中心的圆盘内,且散射体密度距离圆盘中心越近越密,距离越远越稀疏。引用极坐标对散射体的分布进行建模,简化计算复杂度,并推导出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和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以及发射角(Angle-Of-Departure,AOD)和AOA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以及发射角(AngleOf-Departure,AOD)和AOA的联合PDF。再根据联合分布推导出TOA、AOA和AOD的边缘PDF。分析了所提出的圆盘水声(Underwater Acoustic,UWA)信道模型的平均时延和时延扩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水声信道系统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道模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圆盘散射模型 水声通信 到达时间 到达角 发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软件的裙带菜梗切丝过程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霞 王明伟 +2 位作者 刘天奇 张文超 王慧慧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9,共8页
为了提高裙带菜梗切丝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对切丝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裙带菜梗圆盘剪切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切丝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研究圆盘重叠宽度、刀具侧隙和剪切速度分别对峰值剪切力、单位剪切功耗及剪... 为了提高裙带菜梗切丝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对切丝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裙带菜梗圆盘剪切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切丝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研究圆盘重叠宽度、刀具侧隙和剪切速度分别对峰值剪切力、单位剪切功耗及剪切效果的影响,并搭建切丝试验台进行不同剪切速度时的裙带菜梗切丝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剪切力、单位面积剪切功耗随圆盘重叠宽度、剪切速度的增加均呈减小趋势,随刀具侧隙的增大分别呈现增大和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根据不同重叠宽度仿真得到的峰值剪切力与理论计算值接近,验证了圆盘剪切模型的合理性;不同剪切速度时切丝结果显示,裙带菜梗丝间出现的细丝牵连和毛刺现象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切丝过程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梗 切丝 有限元仿真 圆盘剪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间隙耦合腔注波互作用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传禄 丁耀根 +1 位作者 王勇 谢兴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5-610,共6页
根据空间电荷波理论,利用微波等效传输线的概念,建立了多间隙耦合腔中注波互作用的小信号计算模型。同时,还基于电子圆盘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一维大信号计算模型。依据模型编写了计算机程序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小信号模型能较好地反... 根据空间电荷波理论,利用微波等效传输线的概念,建立了多间隙耦合腔中注波互作用的小信号计算模型。同时,还基于电子圆盘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一维大信号计算模型。依据模型编写了计算机程序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小信号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整管的增益频率特性。一维大信号模型能合理地模拟注波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另外利用电路反馈的理论,分析了多间隙耦合腔的稳定性,并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给出了耦合腔稳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耦合腔 注波互作用 空间电荷波理论 一维圆盘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喂料橡胶挤出机的喂料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彦昌 于芳 +2 位作者 马冲 韩正霖 林广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通过旋转圆盘模型实验装置,对胶条喂入冷喂料橡胶挤出机的喂料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圆盘转速下,对卡车轮胎胎面、胎侧和内衬层混炼胶条进行旋转压缩实验,以模拟胶条通过橡胶挤出机喂料口处楔形间隙的过程。实验表明,胶料门尼黏度... 通过旋转圆盘模型实验装置,对胶条喂入冷喂料橡胶挤出机的喂料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圆盘转速下,对卡车轮胎胎面、胎侧和内衬层混炼胶条进行旋转压缩实验,以模拟胶条通过橡胶挤出机喂料口处楔形间隙的过程。实验表明,胶料门尼黏度值对胶条的咬入有影响;重要的是嵌入到胶条中的螺杆螺棱(圆盘)侧面,对胶料有附加的拖曳作用;在楔形间隙末端,胶条断开不是由于剪切切断,而是由于垂直压缩引起的横向压力流动;在胶条通过楔形间隙过程中,具有单个峰值压力分布、明显的温升和功率消耗。这些结果可对冷喂料挤出机的喂料行为进行完整描述,并提供了数学建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冷喂料挤出机 喂料行为 旋转圆盘模型喂料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的遥感图像森林植被纹理分割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小丹 岳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80,共7页
树冠作为遥感图像森林植被的典型纹理单元,具有突出的结构纹理特征,但现有分割方法较少利用此类结构纹理进行分割。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遥感图像森林植被纹理分割方法。将遥感图像中树冠的形状和结构作为视觉注意目标,通过... 树冠作为遥感图像森林植被的典型纹理单元,具有突出的结构纹理特征,但现有分割方法较少利用此类结构纹理进行分割。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遥感图像森林植被纹理分割方法。将遥感图像中树冠的形状和结构作为视觉注意目标,通过纹理滤波增强树冠纹理,使用特定的多尺度树冠显著图圆盘(SID)模型标记树冠,并将各个多尺度树冠SID作为种子,设计改进的区域生长方法分割森林植被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标记多数典型树冠,有效提高森林植被区域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森林植被分割 视觉注意 纹理滤波 区域生长 显著图圆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精确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彤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1期17-20,共4页
基于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通过测量电波到达时间和电波达到角信息,对未知节点及其周围的散射体进行初步估计,然后通过反算得出估计的距离值,选取含较小NLOS误差的TOA测量值组,进行数值修正处理,并建立以未知节点为变量的... 基于以未知节点为中心的散射体圆盘模型,通过测量电波到达时间和电波达到角信息,对未知节点及其周围的散射体进行初步估计,然后通过反算得出估计的距离值,选取含较小NLOS误差的TOA测量值组,进行数值修正处理,并建立以未知节点为变量的似然函数,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此非线性似然函数寻优求解得到未知节点坐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定位方法能有效地抑制NLOS误差,较传统定位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传播 定位 锚节点 散射体圆盘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应力状态与余震空间分布规律
16
作者 刘博研 史保平 雷建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94-2102,共9页
本文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断层面滑动位移分布的运动学反演结果,通过傅里叶变换法得到了主断层面上的两分量应力状态,并研究了余震的空间分布和断层面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滑动位移分布与应力状态分布都相对较为集中,大约70%... 本文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断层面滑动位移分布的运动学反演结果,通过傅里叶变换法得到了主断层面上的两分量应力状态,并研究了余震的空间分布和断层面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滑动位移分布与应力状态分布都相对较为集中,大约70%的余震分布在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而其余发生在应力降区域的余震,又大多发生在应力变化梯度较大的地区.为了得到一个更符合实际的滑动模型来解释余震的触发机制,我们计算了波数域中滑动位移和应力状态的傅里叶谱,发现此次地震的滑动位移和应力状态近似满足k-3和k-2衰减.我们利用简化的圆盘模型说明了非均匀应力变化下的衰减过程,计算了圆盘模型的有效半径re约等于0.7倍的圆盘半径.这就说明圆盘模型中应力增加的部分应该占整个圆盘破裂面积的51%.在本次尼泊尔MW7.9地震实例中,断层面上应力状态为负的区域比滑动位移为正的区域有了明显地缩小.事实表明,余震可以发生在有滑动位移的区域,非均匀应力降模型比均匀应力降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震源破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滑动位移 非均匀应力变化 圆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A和OCHD相结合的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鑫 程军圣 +2 位作者 吴小伟 王健 杨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05-1812,共8页
针对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难以被及时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辛主成分分析(SPCA)和单分类超圆盘(OCHD)的智能检测方法。首先,采用SPCA将振动信号映射到辛空间,并提取最能表征信号主要能量和有效信息的辛特征值作为旋转机械故障... 针对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难以被及时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辛主成分分析(SPCA)和单分类超圆盘(OCHD)的智能检测方法。首先,采用SPCA将振动信号映射到辛空间,并提取最能表征信号主要能量和有效信息的辛特征值作为旋转机械故障特征。然后,将超圆盘模型引入单分类领域,提出了OCHD模型,该模型采用超圆盘模型评估已知样本的类别分布,并通过寻找几何模型上距离原点最近的点来构建最优单分类超平面,从而实现早期微弱故障的智能检测。最后,采用辛辛那提大学轴承全寿命周期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SPCA能够有效提取轴承的敏感故障信息,且OCHD的故障检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单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故障检测 旋转机械 辛主成分分析 圆盘模型 单分类超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中(Ⅰ/Ⅱ)复合裂纹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斌 董荣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2-676,共5页
利用基于第二代Brenner作用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单晶纳米金刚石在边界层圆盘模型近似(Ⅰ/Ⅱ)复合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微观结构演化,计算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eff。发现含(010)[100]裂纹和含(110)[110]裂纹的金刚石起裂时,裂纹端部具有... 利用基于第二代Brenner作用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单晶纳米金刚石在边界层圆盘模型近似(Ⅰ/Ⅱ)复合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微观结构演化,计算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eff。发现含(010)[100]裂纹和含(110)[110]裂纹的金刚石起裂时,裂纹端部具有不同的断裂模式,临界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ceff变化也不同;(010)[100]裂纹在加载复合角θ变化过程中Kceff很接近;而(110)[110]裂纹在θ>60°后,Kceff大幅增加,表明金刚石起裂的异向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纳米金刚石 复合裂纹 边界层圆盘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力的LoRa浮标网络覆盖优化算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侠 郑建道 +1 位作者 吴华锋 张倩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68-3772,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WSN)节点部署问题是目前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研究的关键点。针对传统网络节点部署存在收敛速度慢、全局优化性能不强、感知角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力导向的全向感知覆盖算法(VFOPCA)。该算法在传统虚拟力算法的基础上提... 无线传感网络(WSN)节点部署问题是目前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研究的关键点。针对传统网络节点部署存在收敛速度慢、全局优化性能不强、感知角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力导向的全向感知覆盖算法(VFOPCA)。该算法在传统虚拟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热点区域与节点间的受力模型,并采用0/1圆盘覆盖模型,对网络节点部署作进一步优化。实验仿真表明,虚拟力导向的全向感知覆盖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网络节点全局优化部署,与VFA、DACQPSO等全向感知模型算法相比,该算法覆盖程度更好、收敛速度更快、能耗程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0/1圆盘覆盖模型 VFOPCA 热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条件下传质过程对舰船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向军 张建春 徐庆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4,共7页
为了使直流电流元模型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首先建立了螺旋桨圆盘等效模型;然后,结合电化学及流体力学相关理论,从流动腐蚀角度对舰船在海水中的腐蚀电流密度进行分析,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得出了圆盘表面氧气的传质过程控制下... 为了使直流电流元模型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首先建立了螺旋桨圆盘等效模型;然后,结合电化学及流体力学相关理论,从流动腐蚀角度对舰船在海水中的腐蚀电流密度进行分析,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得出了圆盘表面氧气的传质过程控制下的极限腐蚀电流强度,建立了腐蚀电流元模型求解三层介质中的静电场;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螺旋桨转速的增加会导致静电场幅值增加,且电场幅值的变化与测量点及船壳破损的位置有关,实际腐蚀过程中边缘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元 静电场 三层介质 圆盘等效模型 传质过程 腐蚀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