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盘旋转冲击粉碎机转子参数优化EDEM仿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波 刘邱祖 陆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针对一种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冲击碰撞片粉碎装置,运用EDEM离散元素法,对物料在圆盘旋转冲击粉碎机转子加速下通过出料管撞击碰撞片冲击粉碎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转子转速和碰撞距离两个主要参数对破碎效果的影响,并设计正交通过对比物... 针对一种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冲击碰撞片粉碎装置,运用EDEM离散元素法,对物料在圆盘旋转冲击粉碎机转子加速下通过出料管撞击碰撞片冲击粉碎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转子转速和碰撞距离两个主要参数对破碎效果的影响,并设计正交通过对比物料的粉碎程度,对圆盘旋转冲击粉碎机转子进行初步选型设计,经过分析表明:转子转速对黏结键的破坏随着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大;碰撞距离越短物料脱离出口处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对物料的破碎效果越明显;旋转速度在600r/m,出料管端口距碰撞片15mm时粉碎机效果最好,为破碎机提高破碎效果提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粉碎 圆盘旋转 参数优化 E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X-40双圆盘旋转式开沟机的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传忠 艾光富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计算 结构 工作原理 技术参数 油田建设 KX-40双圆盘旋转式开沟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变压器油中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估
3
作者 邹梦 赵举 +3 位作者 韩丹丹 张亮 李国斌 王瑞英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RDE-AES)测定变压器绝缘油中银、铝、钡等21种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考察了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以及油样均匀化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用标准油和绝缘油样品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选择圆... 本文采用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法(RDE-AES)测定变压器绝缘油中银、铝、钡等21种金属及污染物元素含量,考察了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以及油样均匀化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用标准油和绝缘油样品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选择圆盘电极浸油深度为其直径的1/3时,超声3 min且用力摇匀后检测,检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小。各元素检出限为0~1.0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2.9%,除V元素外,其他20种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64%~110.01%。对绝缘油中P元素含量进行A类和B类不确定度评定,并对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和扩展,得到不确定度为(8.34±1.06)μg/g(k=2),此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工作曲线的标准油样、测量重复性和日常标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 旋转圆盘电极 发射光谱 元素含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盘式苜蓿旋转切割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付作立 王德成 +2 位作者 李卫 黄玉祥 朱瑞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4-220,共7页
针对我国苜蓿收割设备研发不足、苜蓿收获质量不高的现状,结合作物农学特点及生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圆盘式旋转切割器,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研究。该装置可通过外置支架悬挂在拖拉机前方,或作为自走式割草机的割台使用,也可以内置压... 针对我国苜蓿收割设备研发不足、苜蓿收获质量不高的现状,结合作物农学特点及生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圆盘式旋转切割器,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研究。该装置可通过外置支架悬挂在拖拉机前方,或作为自走式割草机的割台使用,也可以内置压扁辊等调质装置,完成割草、调质、集草3道工序。集成了异形割刀、装配导草装置的锥形转筒、圆形刀盘、滑掌、传动系统、四连杆提升装置以及固定支架。往返行程重合刈割的方式保证割茬平整,苜蓿植株在锥形转筒的作用下被提升一定高度,该高度与锥形转筒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三角函数关系。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双圆盘式旋转切割器的重割率、漏割损失率和超茬损失率分别为0. 8%、0. 19%和0. 3%,比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分别低46%、24%和40%,各项测试指标均远高于标准要求水平,切割质量满足切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圆盘旋转切割器 设计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高速旋转圆盘表面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俊妮 栗秀萍 +1 位作者 刘有智 涂传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1,共5页
高速旋转圆盘是旋转机械装置中最典型的基本结构元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工业生产最常见的高速旋转圆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首先对圆盘进行物理建模,设定各项参数及其边界条件,然后... 高速旋转圆盘是旋转机械装置中最典型的基本结构元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工业生产最常见的高速旋转圆盘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首先对圆盘进行物理建模,设定各项参数及其边界条件,然后通过Fluent软件平台对高速旋转圆盘进行全面、详细的二维数值模拟,考察圆盘旋转速度、液体入口速度、圆盘半径以及不同液体等因数对其表面流场的影响,最后将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并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高速旋转圆盘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旋转圆盘设备研究聚氧化乙烯(PEO)减阻和机械降解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代晓东 李冰 +5 位作者 印树明 王涛 张梅梅 杨光辉 梁月 刘焕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184-189,共6页
针对聚合物减阻剂易于降解的问题,探讨聚氧化乙烯的减阻和机械降解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旋转圆盘减阻率测试设备,辅以乌氏黏度计,通过研究水相减阻PEO的分子量、浓度、温度对减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机械和超声降解引起的减阻率和溶液黏... 针对聚合物减阻剂易于降解的问题,探讨聚氧化乙烯的减阻和机械降解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旋转圆盘减阻率测试设备,辅以乌氏黏度计,通过研究水相减阻PEO的分子量、浓度、温度对减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机械和超声降解引起的减阻率和溶液黏度变化。减阻聚合物的减阻效果与本身空间结构、流体的流动状态、聚合物浓度等有关。同环道系统的测试规律一致,PEO减阻率随旋转圆盘转速引起的雷诺数增加而增加。不同分子量的PEO均存在最佳减阻加剂浓度,高分子量的最佳加剂浓度要低于低分子量。温度升高,不利于没有侧链的PEO的减阻。PEO的降解过程是由外加能量的传递诱导自由基反应,机械降解过程在搅拌30 min后就不再明显;超声降解,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比例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设备 聚氧化乙烯 减阻 机械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变结构法实现旋转圆盘混沌振动的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帝伊 申滔 马孝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8-252,共5页
为了消除旋转圆盘横向混沌振动,克服其对整个系统及工作状况的不利影响,对旋转圆盘横向振动的四维非线性方程进行了复杂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相轨迹图、Lyapunov指数和庞加莱映射图。利用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将旋转圆盘从其横向混沌振... 为了消除旋转圆盘横向混沌振动,克服其对整个系统及工作状况的不利影响,对旋转圆盘横向振动的四维非线性方程进行了复杂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相轨迹图、Lyapunov指数和庞加莱映射图。利用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将旋转圆盘从其横向混沌振动的混沌轨道先后控制到任意固定点和周期轨道,并用MATLAB模拟验证其有效性。重点讨论了滑模变结构方法的增益系数对抖振问题、受控系统的过渡过程的时间、峰值和控制器的过渡时间、峰值和稳定后的状态及其上下界的影响。结果为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的应用和相关机械系统混沌态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混沌 奇怪吸引子 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 固定点 周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L方程估算旋转圆盘电极体系反应动力学电流的误差来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微 廖玲文 +1 位作者 何政达 陈艳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451,共8页
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主要用于低溶解度反应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在利用RDE技术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时,人们常利用Koutecky-Levich方程排除传质的影响,从总电流估算反应的动力学电流.由于K-L方程是建立在系统满足稳态扩散模型... 旋转圆盘电极(RDE)体系主要用于低溶解度反应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在利用RDE技术研究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时,人们常利用Koutecky-Levich方程排除传质的影响,从总电流估算反应的动力学电流.由于K-L方程是建立在系统满足稳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实际运用时如果体系偏离稳态扩散,就有可能对估算的动力学参数造成很大误差.本文以氧气在多晶铂电极上的还原反应为例系统地估算了不同氧气浓度与电极转速下的误差,结果表明低氧气浓度与低圆盘转速的情况不满足稳态扩散条件,若此时仍根据K-L方程利用外推法进行分析,误差可达30%.因此作者建议,在RDE体系中利用K-L方程估算动力学参数时,最好忽略低浓度与低转速下的数据,直接使用较高浓度与较高转速下的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电极反应 旋转圆盘电极方法 K-L方程 扩散传质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颗粒热传递模型计算旋转圆盘干燥机的传热系数 被引量:9
9
作者 蒋家羚 贺华波 +1 位作者 夏俊毅 陆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采用移动加热板式(Moving heating-plane type)条件下的颗粒热传递模型推算大型旋转圆盘干燥机的传热系数。在料床完全混合的简化假设下,按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段计算圆盘的传热系数及整机总传热系数,其结... 采用移动加热板式(Moving heating-plane type)条件下的颗粒热传递模型推算大型旋转圆盘干燥机的传热系数。在料床完全混合的简化假设下,按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段计算圆盘的传热系数及整机总传热系数,其结果与干燥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干燥机 传热系数 颗粒热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接氧化为马来酸.Fleszar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氧化 动力学 旋转圆盘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干燥机转子圆盘的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庆 蒋家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49,共5页
拉筋布置的排距与数目是影响新型旋转圆盘干燥机设计优劣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工作状态下转子圆盘受力的基础上,将拉筋对圆盘的作用分别简化成环形均布载荷和集中载荷,建立承压圆盘的轴对称模型和非轴对称模型,并根据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 拉筋布置的排距与数目是影响新型旋转圆盘干燥机设计优劣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工作状态下转子圆盘受力的基础上,将拉筋对圆盘的作用分别简化成环形均布载荷和集中载荷,建立承压圆盘的轴对称模型和非轴对称模型,并根据薄板的小挠度弯曲理论,对力学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非轴对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圆盘的位移、应力分布趋势,用于圆盘的工程设计是偏于安全的。最后给出内压为4.0MPa、内环半径为圆盘半径的30%的工况下,常用板厚与拉筋分布对照表,便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干燥机 力学模型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圆盘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永红 万然 +1 位作者 刘阳 陈国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99-1702,1707,共5页
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环下供油轴承腔拓扑结构,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拟轴承腔结构-旋转圆盘腔结构,并基于此进行了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的研究。研究中首先获得了腔内气相介质流场特性,然后在考虑气相阻力、油滴自身重力对油滴运动特性的影响下,采... 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环下供油轴承腔拓扑结构,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拟轴承腔结构-旋转圆盘腔结构,并基于此进行了腔内油滴运动特性的研究。研究中首先获得了腔内气相介质流场特性,然后在考虑气相阻力、油滴自身重力对油滴运动特性的影响下,采用Lagrangian方法建立气相介质流场中油滴运动方程,获得了不同油滴直径以及圆盘转速变化对油滴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轨迹影响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圆盘转速对油滴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轨迹都有很大的影响;相同转速下直径较小油滴速度、轨迹的受到气相流场的影响比直径较大油滴所受影响更为显著。且油滴自身重力对不同直径下油滴的运动运动轨迹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油滴运动特性 Lagrangia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壳体内旋转圆盘附近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彤 陆逢升 任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5,共4页
运用罚函数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间隙流场内速度的分布,并计算了在小间隙比时光滑旋转圆盘上的粘性力矩.通过实验,测量了封闭壳体内旋转圆盘上的粘性力矩.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相符.
关键词 旋转圆盘 粘性力矩 有限元 流场 粘性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法研究锌片置换除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忠诚 杨显万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3期48-51,共4页
研究了锌离子、搅拌速度、溶液pH以及温度等对锌片置换除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锌离子对锌粉净化除钻影响较大,当硫酸钴溶液中不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钻较易进行;相反,当硫酸钴溶液中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钻较难进行。当硫... 研究了锌离子、搅拌速度、溶液pH以及温度等对锌片置换除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锌离子对锌粉净化除钻影响较大,当硫酸钴溶液中不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钻较易进行;相反,当硫酸钴溶液中含锌离子时,锌粉置换除钻较难进行。当硫酸锌溶液温度低于75℃时.锌片置换除钴的速率较低;随溶液 pH值的降低,除钴效率升高,但如果溶液pH值太低,锌粉耗量太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故在工业生产中,溶液pH值应保持在3.8~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硫酸锌溶液 除钴 炼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系统的流动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闻苏平 朱报祯 秦国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5-39,24,共6页
对旋转圆盘系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在旋转圆盘系统流场计算中主要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简述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旋转圆盘系统 间隙流动 流场 离心式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振动的自传感电磁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金波 黄协清 王大庆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1-32,共3页
以旋转圆锯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在该方向所做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当前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采用自传感技术来改进现有控制方法,在分析了自传感技术的 实现原理及优越性后,给出了自传感电磁控制下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 旋转圆盘 分布参数陀螺系统 振动主动控制 自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临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薄 王鼎铭 古忠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3-500,共8页
高速滚动轴承内圈和保持架等旋转运动件表面润滑油膜的流动铺展以及破碎为油带和油矢的特性决定着轴承的润滑与冷却状态.在获得轴承旋转运动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稳态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力学平衡和液体表面波不稳定破碎理论... 高速滚动轴承内圈和保持架等旋转运动件表面润滑油膜的流动铺展以及破碎为油带和油矢的特性决定着轴承的润滑与冷却状态.在获得轴承旋转运动件拓扑结构—旋转圆盘表面油膜稳态流动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力学平衡和液体表面波不稳定破碎理论,建立表面油膜破碎转捩为油带和油矢的临界特性分析模型,分析和探讨了表面油膜的稳态流动特性以及供油量和润滑油物理特征参数对油膜破碎转捩临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油膜沿着圆盘径向逐渐变薄,因与圆盘表面存在滑移现象,其流动速度也随之减小;表面油膜破碎的临界波数和临界半径随着圆盘转速的增高而增大,临界厚度则随之减小;表面油膜破碎的临界半径和临界厚度随着润滑油供油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大润滑油密度,将延缓表面油膜破碎,破碎临界半径增大,临界厚度减小;增大润滑油的黏度和表面张力系数将促进表面油膜破碎,破碎临界半径减小.与相关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油膜 破碎 转捩 临界厚度 临界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控制的旋转圆盘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金波 黄协清 王大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77,11,共3页
从模态空间的角度对旋转圆盘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分析 ,考虑到旋转圆盘具有丰富的模态 ,本文将MIMSC (修改的独立模态控制 )推广到旋转圆盘这种典型的分布参数陀螺系统 ,并综合了最优极点配置方法 ,实现了用少量的作动器来控制旋转圆... 从模态空间的角度对旋转圆盘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分析 ,考虑到旋转圆盘具有丰富的模态 ,本文将MIMSC (修改的独立模态控制 )推广到旋转圆盘这种典型的分布参数陀螺系统 ,并综合了最优极点配置方法 ,实现了用少量的作动器来控制旋转圆盘振动的多个模态。对旋转圆盘进行的仿真表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振动主动控制 分布参数陀螺系统 模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娟 赵均海 +1 位作者 刘朝 张常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2-808,947,共7页
首次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和材料拉压强度比的影响,对实心旋转圆盘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应力场统一解以及它与强度参数b和材料拉压强度比α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b值和α值对旋转圆盘的弹性解没有影响,但... 首次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和材料拉压强度比的影响,对实心旋转圆盘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应力场统一解以及它与强度参数b和材料拉压强度比α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b值和α值对旋转圆盘的弹性解没有影响,但对其塑性解影响较大,其中b值越大,对应点的应力越大;在α=1不变的情况下,将b=1时与b=0时圆盘的应力进行比较发现,弹塑性状态下各点应力值rσ和θσ分别平均提高了4.18%和16.55%。现有的Tresca(α=1,b=0)、双剪应力准则(α=1,b=1)、双剪统一屈服准则(α=1)、Mises解(极限逼近)均是本文统一解的特例,选择不同b值可得一系列不同的屈服准则,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应力场。综上可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了所有应力分量对材料的不同影响,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结果更为准确。该统一解可更全面地发挥材料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旋转圆盘 弹塑性分析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文隆 樊未军 +2 位作者 石强 徐汉卿 张荣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3-1210,共8页
为了解重力对旋转圆盘表面液体流动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对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平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直接液滴、液柱和液膜3种形态不同,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液柱、液膜和柱膜纠缠3种形态。垂... 为了解重力对旋转圆盘表面液体流动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对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平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直接液滴、液柱和液膜3种形态不同,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分为液柱、液膜和柱膜纠缠3种形态。垂直旋转圆盘底部与顶部液体形态并不一致。底部未出现液膜形态,当流量不大于24 g/s时,为液柱形态;当流量大于等于30 g/s时,为柱膜纠缠形态。当流量为12~21 g/s、转速为1 000~2 100 r/min,顶部出现液膜形态;当流量小于12 g/s时,顶部为液柱形态;当流量大于12 g/s时,液柱形态消失,由柱膜纠缠形态取代。由于重力影响,垂直旋转圆盘边缘液体形态变化程度远大于水平旋转圆盘;在流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圆盘底部形成液柱形态需要的转速会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雾化器 垂直旋转圆盘 液体形态 高速摄影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