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SNet:一种非对称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非小细胞肺癌CT图像分割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娟英 张凯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4-837,共14页
非小细胞肺癌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早期非小细胞肺癌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中的肿瘤结节体积小,不易发现,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为了精确分割非小细胞肺癌CT图像中的小体积肿瘤结节,本文提出SOSNet(Small Object Segmentation Networks... 非小细胞肺癌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早期非小细胞肺癌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中的肿瘤结节体积小,不易发现,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为了精确分割非小细胞肺癌CT图像中的小体积肿瘤结节,本文提出SOSNet(Small Object Segmentation Networks)自动分割模型,利用ResNet(Residual Network)基础层和空洞卷积构造非对称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作为分割主网络,利用轴向取反注意力模块ARA(Axial Reverse Attention)逐步擦除背景中对分割有影响的结构,再使用结构细化模块SR(Structure Refinement)对主网络输出的粗略特征图进行结构细化,从而实现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结节分割.在非小细胞肺癌公开数据集的实验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小目标自动分割模型SOSNet可以有效分割出非小细胞肺癌CT图像中的小体积肿瘤结节,其mDice(mean-Dice)、mIo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Sensitivity、F1、Specificity、平均绝对误差MAE(Mean Absolute Error)均优于当前最先进的小目标分割模型CaraNet(Context Axial Reverse Attention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分割 小细胞肺癌 对称编码器-解码器 结构细化 轴向取反注意力 CT图像 深度学习 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丽霞 李娜 +2 位作者 高文京 刘宁生 沈韦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0-834,共5页
目的 :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 目的 :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252例NSCLCs 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GFR的突变率为38.8%(98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15.8%(40例),21外显子突变率为23.0%(58例)。EGFR突变的患者多为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4.7%(12例)。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P<0.05),与患者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没有检测到EGFR和EML4-ALK的突变共存情况。结论:中国人中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EML4-ALK基因突变代表了NSCLC另一种分子亚型,这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EGFR突变共存是罕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L4-ALK融合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佳艳 樊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4-478,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危害人类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一直是靶向治疗的关键。EML4-ALK融合基因是新近发现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腺癌中,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 非小细胞肺癌是危害人类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一直是靶向治疗的关键。EML4-ALK融合基因是新近发现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腺癌中,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相关的新靶点,本文就其发现过程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EML4-ALK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静 赵金银 +6 位作者 陈志霞 钟巍 李龙芸 刘利成 胡小许 陈唯军 王孟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进行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方法首先,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ALK常见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设计引物和Taqman水解探针。然后,以包含EML4-ALK融合变异V1、V2、V3a和V3b的假病毒颗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其中包含3例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样本。结果在无背景RNA干扰情况下,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10拷贝/!l。在5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1%,在5000拷贝/!l的野生型背景RNA下,其敏感性达0.5%。对于检测特异性,以正常人白细胞及血浆RNA为研究对象,均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47例阴性标本检测均为阴性,3例ALK-FISH(+)标本2例检测阳性,1例未检出,未检出原因与标本RNA提取失败有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以及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分析术测定非小细胞肺癌DNA相对含量的预后价值
5
作者 王德华 廖松林 +3 位作者 高子芬 刘树卿 丁华野 田玉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44-844,共1页
DNA含量的测定是直接反映肿瘤增殖能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采用DNA图像分析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测量DNA相对含量以判断其预后价值。1材料和方法收集北京市安贞医院1985~1991年间85例NSCLC进... DNA含量的测定是直接反映肿瘤增殖能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采用DNA图像分析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测量DNA相对含量以判断其预后价值。1材料和方法收集北京市安贞医院1985~1991年间85例NSCLC进行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最后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DNA含量 图像分析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L4-ALK融合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
6
作者 赵静 余永伟 郑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8-900,共3页
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形成的融合基因,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的分子靶点。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为3%... 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形成的融合基因,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的分子靶点。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为3%~11%,该融合基因在年轻、腺癌、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NSCLC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表达阳性者可以受益于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的治疗。本文重点阐述NSCLC中EML4-ALK融合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EML4-ALK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田红霞 张绪超 吴一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继EGFR、k-ras基因等靶点之后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本文将NSCLC中发现的ALK、ROS1、RET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NSCLC中的临床、功能和结构特...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继EGFR、k-ras基因等靶点之后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本文将NSCLC中发现的ALK、ROS1、RET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NSCLC中的临床、功能和结构特征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融合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based NG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融合基因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8
作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肺癌学组 钟华 韩宝惠 林冬梅 周清华 宋勇 周晓燕 周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1-812,共12页
基于RNA水平的二代测序(RNA-bas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RNA-based NGS)技术已被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为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之一。NSCLC可用药靶点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融... 基于RNA水平的二代测序(RNA-bas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RNA-based NGS)技术已被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为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之一。NSCLC可用药靶点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融合,用于评估靶向治疗可行性的基因突变和融合基因检测均不可或缺。目前,基于DNA水平的NGS(DNA-based NGS)结合RNA-based NGS一次性同步检测基因突变和融合的技术已部分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RNA-based NGS检测融合基因的应用时机、应用场景和质控方面在我国仍缺乏规范和标准。本共识将进一步明确RNA-based NGS在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时机、应用场景和质控,并给予指导性建议,推动RNA-based NGS在NSCLC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使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从融合基因检测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融合基因 RNA-based NGS 靶向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1融合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江薇 王懿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7-262,共6页
ROS1基因重排/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2%。ROS1基因融合靶向药物的问世,明显改善了ROS1融合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总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后仍会出现获得性耐药。本文分... ROS1基因重排/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2%。ROS1基因融合靶向药物的问世,明显改善了ROS1融合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总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后仍会出现获得性耐药。本文分别就ROS1融合基因的背景、检测方法、ROS1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耐药后的策略和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1融合基因 小细胞肺癌 克唑替尼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RK基因融合和TRK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洁(综述) 周清华(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3-636,共4页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全部病例数的80%~85%。大部分NSCLC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尽管传统化疗、免疫治疗等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总体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随着精...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全部病例数的80%~85%。大部分NSCLC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尽管传统化疗、免疫治疗等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总体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进步,新兴靶点及相应药物研究越来越多,使靶向治疗的前景日趋广阔。目前,NTRK基因融合已被证实与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0.2%,且通常不与其它常见致癌驱动基因重叠。研究显示,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TRK)抑制剂在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实体瘤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难治性NSCLC患者可从中明显获益。本文就NTRK基因融合和TRK抑制剂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NTRK基因融合 TRK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靶向RET、FGFR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炜祥 韦晰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61-2166,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依赖于靶向基因的突变。转染时发生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新型突变基因,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RET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ALK、ROS1均未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发病途径,抑或是此类肺癌患者致病的新靶点。目前,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酪氨酸激酶家族基因,FGFR基因融合后,细胞的FGFR激酶区活性增强,进而诱发肿瘤的产生和恶化,FGFR抑制剂可以抑制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就RET下FGFR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转染时发生重排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c-MET、ALK、ROS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卫东 石晨曦 +1 位作者 李三恩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生c-MET扩增、ALK和ROS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91例晚期NSCLC...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生c-MET扩增、ALK和ROS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基因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91例晚期NSCLC中c-MET、ALK、ROS1基因,分析发生c-MET扩增、ALK/ROS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及其相互间发生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c-MET基因的阳性率为8.79%(8/91),女性c-MET扩增率显著高于男性(19.4%vs 1.82%,P=0.006);≥60岁患者c-MET扩增阳性率高于<60岁(8.89%vs 7.5%);Ⅲ期患者阳性率高于Ⅳ期患者(9.62%vs 7.69%);腺癌患者c-MET扩增阳性率为9.2%,鳞癌患者中未发现c-MET扩增。NSCLC中ALK和ROS1融合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13.3%,且发现1例患者同时存在c-MET扩增和ROS1基因重排。结论 NSCLC中c-MET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患者性别相关,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关性不明显。c-MET基因扩增与ALK/ROS1基因重排的发生几乎无共存,但并非完全排斥;该实验首次发现1例患者同时存在c-MET扩增和ROS1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c-MET扩增 病理特征 ALK融合 ROS1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ALK基因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琳 郭华 +1 位作者 孙亚丽 徐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法)和RT-PCR法对216例NSCLC样本...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法)和RT-PCR法对216例NSCLC样本中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0.7%,且多见于女性、不吸烟人群、腺癌患者及有胸膜转移者,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是EGFR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即EGFR基因突变更易发生于不吸烟人群及腺癌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为6.1%,其表达状况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结论 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不吸烟人群、腺癌患者及有胸膜转移者中较高,其中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是EGFR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ALK融合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和凝血栓蛋白-2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济民 何积银 +1 位作者 张峰 呼晓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3,272,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55例癌组织中TSP2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9.10±2.94)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5.70±4.74)(P<0.05);TSP2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相关分析表明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r=-0.876,P<0.01)。结论TSP2与NSCLC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TSP2和MVD是临床估计NSCLC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凝血栓蛋白-2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贺荣芝 刘川 +5 位作者 蔡婧 刘建辉 盛天乐 袁世洋 李里香 邹叶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及不吸烟患者(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突变类型以19-del和L858R为主(占87.1%)。ALK基因突变率为4.3%(15/347),ROS1基因突变率为1.7%(6/347),两基因突变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但ALK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者均为腺癌。另外,EGFR和ROS1基因突变共存者占0.3%(1/347)。结论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ALK及ROS1基因突变率。EGFR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不吸烟者,ALK和ROS1基因突变可能更易发生于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ELM4-ALK融合基因 ROS1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的30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清洁 陈天东 +4 位作者 陈海瑞 贺佳子 姜国忠 李文才 陈壬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300例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常见驱动基因如EGFR、KRAS、ALK、ROS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300例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常见驱动基因如EGFR、KRAS、ALK、ROS1、BRAF、MET、RET、HER-2等的突变情况。结果 300例NSCLC中,EGFR、KRAS、ALK、ROS1、BRAF、MET、RET、HER-2等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52. 00%、10. 33%、6. 67%、1. 67%、3. 67%、3. 33%、1. 00%、2. 33%。EGFR 21外显子L858R突变合并LINCO1446-EGFR基因融合1例; EGFR 20外显子C797S与T790M呈顺式或反式存在并合并EGFR敏感突变各1例; EGFR基因点突变合并MET基因拷贝数扩增3例。EGFR突变多见于不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P <0. 05); KRAS突变多见于吸烟男性患者(P <0. 05); ALK突变与患者年龄有关(P <0. 05),在小于60岁患者中更常见; ROS1融合突变与患者性别有关(P <0. 05),女性多见; BRAF、MET、RET、HER-2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组织学类型及c TNM分期无关。结论 EGFR可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组织学类型有相关性; BRAF、MET、RET、HER-2的突变率低,其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NGS发现的共存型基因突变及少见突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二代测序 驱动基因 LINCO1446-EGFR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ml4-alk基因检测及eml4-alk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符萌 冷再君 +4 位作者 李传应 侯丹阳 邵璐 张安莉 操乐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探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检测、临床特征、治疗、预后以及与egfr、kras、braf基因表达情况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190例NSCLC患者石蜡包埋(FFPE)标本,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ml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检测、临床特征、治疗、预后以及与egfr、kras、braf基因表达情况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190例NSCLC患者石蜡包埋(FFPE)标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法进行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NSCLC患者(eml4-alk+NSCLC)筛选,对于IHC阳性的标本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验证。收集整理eml4-alk+NSCLC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随访;对所有患者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egfr、kras、braf突变检测。结果190例NSCLC患者中,经IHC筛查及RT-PCR确证,共检出17例eml4-alk+NSCLC,其中手术标本最多,占47.1%(8/17)(χ~2=25.999,P=0.000),<60岁的占76.5%(13/17)(χ~2=5.813,P=0.016)。未显示eml4-alk融合基因与egfr、kras或braf突变同时出现的患者。在手术患者Ⅰ期未显示eml4-alk阳性肺癌,在Ⅱ~Ⅲa期检出8例eml4-alk阳性肺癌,经术后化疗25%(2/8)复发,2年生存率为100%。9例晚期eml4-alk阳性肺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低(4疗程化疗后仅12.5%缓解),已有5例死亡。一线化疗后病情稳定或缓解的患者维持阶段口服克唑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分别达50%、100%。多线治疗后进展患者三线口服克唑替尼2个月ORR与DCR仍可达33.3%、66.7%。结论通过IHC筛查及随后RT-PCR可在各种病理标本中有效检出eml4-alk+NSCLC,其临床特征为<60岁的患者多见,而与性别、吸烟史等其他特征无明显关联。能够手术的较早期(Ⅱ~Ⅲa期)eml4-alk+NSCLC,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预后较好;晚期患者一线化疗后病情稳定或缓解患者口服克唑替尼疗效较好。经多线治疗后使用克唑替尼仍然可提高其ORR及DCR,但获益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EML4-ALK融合基因 间变淋巴瘤激酶 逆转录特异引物双扩增实时PCR技术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自适应放疗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柳婷 陈龙 +1 位作者 黄江琼 付庆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实施自适应放疗后危及器官(肺、心脏、脊髓)受照剂量的变化,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降低后靶区处方剂量的变化。方法: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均行两次定位CT扫描,以实行自适应放疗。通过MIM软件,将...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实施自适应放疗后危及器官(肺、心脏、脊髓)受照剂量的变化,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降低后靶区处方剂量的变化。方法: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均行两次定位CT扫描,以实行自适应放疗。通过MIM软件,将两次计划进行融合。比较实行自适应放疗后,保证靶区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危及器官的受量有无降低;以及在保证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与原计划相似的情况下靶区剂量提升的空间。结果:自适应放疗后,在保证靶区受照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肺部V20平均降低3.53%,V30降低2.55%,而全肺平均受照剂量降低2.11 Gy;心脏V30平均降低4.19%、V40降低3.72%;脊髓最大受量平均降低3.52 Gy。危及器官受量与不行自适应放疗时相似的情况下,靶区(PGTV)照射剂量平均提高1.25 Gy。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适时行自适应放疗能够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提高靶区(PGTV)的处方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图像引导 自适应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YOL的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嘉楠 王忠昊 +2 位作者 王昊霖 耿国华 曹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0-1090,共11页
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情况可以对患者是否患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自监督EGFR基因突变预测方法,在不需要大量专家手工标注... 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情况可以对患者是否患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自监督EGFR基因突变预测方法,在不需要大量专家手工标注患者数据集的情况下,对输入网络的患者病灶区图像进行阴性、阳性预测。对自监督BYOL网络进行修改,增加了网络投影层非线性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层数,并将患者CT和PET两个模态的图像数据融合作为网络的输入,在不需要大量标注患者数据集的情况下,对阴性、阳性病例进行预测。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数据集上,与传统的影像组学、有监督VGG-16网络、有监督ResNet-50、有监督Inception v3和无监督迁移学习CAE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比学习从患者的CT和PET图像学习到的患者病灶区图像的实例特征可以对阴性、阳性病例进行区分,并取得了77%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相对于传统的影像组学方法分类结果AUC提高了7%,相对于有监督VGG-16网络的分类结果AUC提高了5%;在不需要大量专家手工标注数据集及大量患者临床数据的情况下仅比有监督ResNet-50 AUC低9%。改进BYOL网络仅需要少量标注的患者数据集便可得到比部分传统有监督方法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展示了其辅助临床决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对比学习 PET/CT 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静楠 霍力 李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9-1522,共4页
影像组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统计学方法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定量图像特征数据,将这些图像特征进行筛选并与临床信息建立模型,用于指导疾病的诊疗。影像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围绕影像组学概述及核医学影像组学... 影像组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统计学方法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定量图像特征数据,将这些图像特征进行筛选并与临床信息建立模型,用于指导疾病的诊疗。影像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围绕影像组学概述及核医学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展及挑战作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组学 图像特征 模型构建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