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逻辑探讨
1
作者 曾小红 李光辉 杜中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热带农业是连接我国和世界热区国家的重要纽带。新时代为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也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热带农业国际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效果,而选题的前提是把握选... 热带农业是连接我国和世界热区国家的重要纽带。新时代为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也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热带农业国际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效果,而选题的前提是把握选题所需要遵循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的自身规律和要求,系统地研究了热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选题逻辑,并提出一个完整的选题逻辑体系。研究认为,选题需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围绕国家和全球战略需求,立足我国比较优势,以热带农业全球价值链为脉络,结合热带农业产业特征和世界热带国家区域特征,采用国别比较和引进变量的研究方法,并参考借鉴世界粮农组织(FAO)有关研究工作来把握全球热带农业发展选题。选题应有助于引领全球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热带农业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和为世界热区发展中国家谋取更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农业 国际合作发展 选题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开发式援助到赋能式援助——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范式变革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可金 蔡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4,共1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路径。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形成了开发式援助的独特路径。此种开发式援助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可能导致受援国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路径。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形成了开发式援助的独特路径。此种开发式援助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可能导致受援国无法形成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逐步从以国际主义理念为主导的对外援助向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主导的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通过分析中国对非洲加纳的援助案例,发现:从开发式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是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的大势所趋,决定援助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发展的治理体系设计和治理能力水平。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应高举全球南方的旗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在尊重受援国意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赋能式援助,重视完善与有关方开展优势互补、富有成效的三边和区域合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发展合作的治理能力,共同推动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援助 开发式援助 赋能式援助 国际发展合作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减贫合作中的贫困类型识别——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秀丽 赵捷 孙进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8,167,共23页
识别“一带一路”国家的贫困类型,推动精准减贫合作,是中国减贫经验有效分享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贫困类型识别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减贫合作。研究发现,在贫困程度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之... 识别“一带一路”国家的贫困类型,推动精准减贫合作,是中国减贫经验有效分享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一带一路”国家贫困类型识别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国际减贫合作。研究发现,在贫困程度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贫困状况呈现较大差异,高贫困度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中等贫困度国家较为均衡地分布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而少数低贫困度国家则分布在欧亚地区。在贫困的成因方面,高贫困度国家的贫困往往是人力资本缺乏、社会治理不足、资源制约、联通落后和金融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复合、叠加导致的后果,而中等和低贫困度国家也往往受到以上单一或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国家陷入贫困。对贫困类型的识别有利于在国际减贫合作中的区域国别瞄准、方式选择和多主体参与等方面为国家提供政策参考,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贫困治理 贫困类型 国际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 被引量:8
4
作者 唐丽霞 赵文杰 李小云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14,160,161,共22页
中国的对外援助事业随国际、国内形势而变化。近年来官方对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视不仅促成中国对外援助指导思想的转变,也为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奠定了理念基础。中国为发展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实践不断丰富:一是基于本国成功经... 中国的对外援助事业随国际、国内形势而变化。近年来官方对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视不仅促成中国对外援助指导思想的转变,也为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奠定了理念基础。中国为发展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实践不断丰富:一是基于本国成功经验而开展的减贫国际合作成为重要公共产品,二是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合作方式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三是借助三方合作更好地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四是持续加强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中国对外援助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经济、技术实力有限、援助项目可持续性不足、受援国国家治理与互不干涉内政之间协调困难、国际发展合作的话语权有待提升等挑战。未来,中国应注重从制度建设、资金筹集、可持续性提升、受援国能动性发挥、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做更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助 全球公共产品 国际发展合作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合作治理体系的变革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升 沈铭辉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2,共7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商、共建、共享成为发展援助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为中国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体系的治理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共建健康之路成为中国赋予“一带一路”的新使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商、共建、共享成为发展援助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为中国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体系的治理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共建健康之路成为中国赋予“一带一路”的新使命,体现了“一带一路”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中国关于发展援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将深刻影响国际发展合作体系的全球治理,这既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国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践行大国外交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国际发展合作 “一带一路” 对外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果导向型援助及其超越——兼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全球发展话语权 被引量:7
6
作者 崔文星 叶江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94,159,160,共23页
援助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冷战期间,美苏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争夺盟友,对援助成效的评估主要是以过程为导向,其标准是援助的投入是否成功使受援国留在本方阵营。冷战后,西方国家内部出现援助预算的合法性危机,对援助成效的讨论... 援助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冷战期间,美苏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争夺盟友,对援助成效的评估主要是以过程为导向,其标准是援助的投入是否成功使受援国留在本方阵营。冷战后,西方国家内部出现援助预算的合法性危机,对援助成效的讨论也逐渐从过程导向转向结果导向。进入21世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援助的结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照。结果导向型援助提高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可见性,但其存在的弊端和南北垂直援助特征需要中国制定超越援助的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战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吸收了结果导向型援助的积极因素,但这也为超越该理念奠定了基础。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2030年议程的深入对接为中国突破西方战略围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机遇。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全球发展话语权的基础,并逐步超越了结果导向型援助,为落实2030年议程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合作 联合国2030年议程 全球发展倡议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战略探析——兼论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玉渊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共14页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和地位看似在下降,但国际发展合作改革的进程则在加快。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国际发展合作的战略化和安全化转向,大国竞争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主导性战略;二是塑造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和地位看似在下降,但国际发展合作改革的进程则在加快。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国际发展合作的战略化和安全化转向,大国竞争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主导性战略;二是塑造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成为美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主要方向;三是新的制度工具设计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性和战略现实主义特征。美国国际发展合作在战略、模式和机制工具三个方面的变化,具有明确的针对中国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目的。在实践层面,其具体的抓手包括:一是话语攻击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二是构建和利用多边合作平台限制中国;三是整合现有机制工具并推动制定美国国际经济战略;四是创新发展融资工具。虽然短期看,美国国际发展合作新战略对中国实质性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其潜在、持续和长远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外援助 国际发展合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合作的模式创新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春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8-17,共10页
"一带一路"旨在通过提升沿线各国之间的发展合作水平来促进其共同发展,在本质上是国际发展合作的新模式,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撑的国际发展合作主流模式明显不同。主流模式是在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历史积淀上创建的,... "一带一路"旨在通过提升沿线各国之间的发展合作水平来促进其共同发展,在本质上是国际发展合作的新模式,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撑的国际发展合作主流模式明显不同。主流模式是在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历史积淀上创建的,奉行的是贸易本位、市场交易和实力定向逻辑,因而有严重缺陷,表现为发展导向性缺失、规则公正性不足和制度排斥性明显。"一带一路"以找回丝绸之路时代发展合作的内在精神为起点,寻求从基本性质和运行逻辑等方面全面突破国际发展合作主流模式,从而实现其把沿线国家打造成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国际发展合作模式 多边贸易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公平有效的国际发展援助及合作体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民权 张玲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154,共10页
构建公平有效的国际发展援助及合作体系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在设定援助途径上,需要从以克服政府失灵和推进受援国或地区政治改革为援助途径,调整到以依托受援国或地区自身发展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为援助途径;其次,在援助交付... 构建公平有效的国际发展援助及合作体系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在设定援助途径上,需要从以克服政府失灵和推进受援国或地区政治改革为援助途径,调整到以依托受援国或地区自身发展优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为援助途径;其次,在援助交付方式上,需要从以双边援助为主导调整到以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相互结合,从以自上而下为主导调整到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合的交付方式,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最后,在监督与问责机制上,需要大力树立援助方民众的所有权意识,同时加强受援方民众的受益权意识,结合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高效的监督问责机制,提高发展援助中监督与问责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援助及合作 援助途径 交付方式 监督与问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力落实《大气十条》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一三年年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生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I0001-I0003,共3页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与老朋友们共同围绕“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这里,我就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与大家交流看法。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大气污染防治 人民群众 年会 中国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周生贤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的讲话
11
作者 周生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I0001-I0003,共3页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各位委员、专家学者欢聚一堂,紧扣中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以“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主题进行研讨,很有意义。这里,我就探索环境保护...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各位委员、专家学者欢聚一堂,紧扣中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以“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主题进行研讨,很有意义。这里,我就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谈些看法,同大家交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中国 道路 周生贤 年会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2
作者 李克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 年会 开幕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系统管理 资源节约型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3
作者 李克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 年会 开幕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系统管理 资源节约型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4
作者 李克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共2页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资源...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探讨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次年会以"生态系统管理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制定"十二五"规划、探索环保新道路等议题进行研讨,这对于我们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 年会 开幕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系统管理 资源节约型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5
作者 李克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中国 年会 开幕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系统管理 资源节约型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后的国际发展合作——联合国的视角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红波 《国际展望》 2013年第3期1-7,135,共7页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前7个目标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尽管第8项目标仍有待强化。种种进展充分说明了各国的政治意愿以及全球共同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从整体上看,MDGs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指导性框架。尽管取得了广泛的成功,也存...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前7个目标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尽管第8项目标仍有待强化。种种进展充分说明了各国的政治意愿以及全球共同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从整体上看,MDGs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指导性框架。尽管取得了广泛的成功,也存在重大差距,但可以公正地说,MDGs已经为2015年后的国际发展议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应对其他新挑战的努力一道,联合国成员国在2012年6月的"里约+20"会议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设想。它们一致同意,SDGs应当与联合国在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相契合,作为可持续发展执行与深化的驱动力量。MDGs和SDGs之间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MDGs着眼基本的发展目标和指标,是SDGs的基础。2015年后的全球发展议程应当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持续的发展议程,为联合国成员国所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评估 2015年后 国际发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发展合作PPP——更有效的发展合作新模式?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璐 吴泽涛 《国际展望》 CSSCI 2019年第6期46-67,151,152,共2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模式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过去十余年在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日益流行的“国际发展合作公私伙伴关系”。通过考察公私合作这一国际发展合作新型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模式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过去十余年在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日益流行的“国际发展合作公私伙伴关系”。通过考察公私合作这一国际发展合作新型模式的渊源、内涵与机制,探讨其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的“发展包”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对中国对外发展合作提出政策建议。目前,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引入非政府行为体与商业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在开展国际发展的公私合作方面虽是先行者,但亟待将自身丰富的实践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并就公私合作制定更为明确的指导原则及管理细则,同时设立相关的机构机制,促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成长。这不仅可以创新完善中国的对外发展合作,进一步扩展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也有助于逐步建立南方国家在全球发展合作领域的话语权,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向更加包容、多元和公正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合作 公私伙伴关系 私营部门 发展援助 发展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发展合作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28-44,I0002,I0003,共19页
2021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广义的国际发展合作,是指相关国际行为体基于平等伙伴关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消除贫困、提振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合作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自身发展经验... 2021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广义的国际发展合作,是指相关国际行为体基于平等伙伴关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消除贫困、提振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合作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自身发展经验和南南合作的理念与实践注入国际发展合作,在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创新发展知识与发展范式、改革国际发展合作制度,以及推动发展—安全良性互动、以发展促和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全球南方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于塑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造演变中的世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合作 大变局 中国 国际制度 发展知识 发展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疫情背景下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 被引量:15
19
作者 罗照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8,126,共7页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援外战线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服务元首外交为遵循,以抗疫国际合作为重点领域,以“小而美”项目为重点方向,既促进受援国抗疫和经济社会恢复,又有力服务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援外战线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服务元首外交为遵循,以抗疫国际合作为重点领域,以“小而美”项目为重点方向,既促进受援国抗疫和经济社会恢复,又有力服务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了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1+2+3。“1”是聚焦一个重点,即引领国际抗疫合作。新冠疫情肆虐已经两年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隧道尽头的光芒”。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部署下,中国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2020年是以抗疫物资和经验交流为主的援助“上半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援国 人道主义援助 经验交流 中国对外援助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发展合作 发展中国家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外援助到国际发展合作:中国的融入与革新——以“新双向社会化”为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志渝 宋天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是一个新术语但并非新事物,它是对外援助的转型与升级。从对外援助到国际发展合作的转型是中国对国际规范的学习与创新,中国同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互动是一种新的双向社会化过程,即先本土化后社会化。在本土化过程中,中...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是一个新术语但并非新事物,它是对外援助的转型与升级。从对外援助到国际发展合作的转型是中国对国际规范的学习与创新,中国同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互动是一种新的双向社会化过程,即先本土化后社会化。在本土化过程中,中国革新了既有的国际社会官方发展援助部分理念,搭建了“一带一路”等新型国际发展合作平台,并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推介中国经验。在社会化过程中,中国学习了官方发展援助的有效性规范,接受了发展援助理念并进行了创新,同时借鉴了传统援助国的经验,综合推动了国际发展合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从对外援助到国际发展合作的转型,一方面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利益选择,即对外援助政策需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匹配,中国需要消除部分国家对其的误解等;另一方面,官方发展援助中的弊端也促使中国开始思考创新对外援助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合作 对外援助 国际规范 双向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