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晶 梁将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2,共5页
竞争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驱动力量。在此驱动力量的推动下 ,国际制造业转移呈现出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进 ,区域之间争夺制造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等特点。国际制造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 ,国际制造业... 竞争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驱动力量。在此驱动力量的推动下 ,国际制造业转移呈现出加速向发展中国家推进 ,区域之间争夺制造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等特点。国际制造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 ,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人口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为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可能。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也可藉此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依附于跨国公司。为了更多地利用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有利之处 ,促进产业成长和提高竞争力 ,应当在制度环境方面下功夫 ,需要打造一个面向国际的制造业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驱动力量 发展趋势 制造业发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彦恒 张明玉 曾维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价值链 企业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吸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在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105-106,共2页
制造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现象。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武汉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引进国际制造业,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的区域环境和条件,提出了三大主要对策:在吸纳过程中,以创... 制造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现象。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武汉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引进国际制造业,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的区域环境和条件,提出了三大主要对策:在吸纳过程中,以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产业发展上,以解决垂直分工为切入口;在空间布局上,按板块经济的模式来进行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国际制造业转移 SWOT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制造业转移背景下民营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形式——以常州民营制造业为例
4
作者 洪燕云 曹容宁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6期61-63,共3页
文章从国际制造业转移对民营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要求着手,分析了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产业集群的影响,最后提出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要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思路与具体设想。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常州民营制造业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承接技术创新路径探析
5
作者 李新功 徐茂森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与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制约了承接制造业转移国家的技术创新。国际制造业转移中货币体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形成的良性贸易环境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国际货币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支持作用和... 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与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制约了承接制造业转移国家的技术创新。国际制造业转移中货币体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形成的良性贸易环境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国际货币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支持作用和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在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的环境下,中国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建立国际需求差别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将外汇债权转化为企业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通过塑造平等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促进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货币体系错配 主权货币 货币-金融依附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效率与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影响及异质性
6
作者 金仁淑 李雪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55-64,共10页
文章首先构建了技术效率影响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理论模型,其次在借助网络SBM-DEA模型测算技术效率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检验,证实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效率对不同国家的影响路径有很大差异:新兴市场国家更... 文章首先构建了技术效率影响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理论模型,其次在借助网络SBM-DEA模型测算技术效率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检验,证实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效率对不同国家的影响路径有很大差异:新兴市场国家更依赖于研发效率的提高,而发达国家更依赖市场效率.不仅如此,技术效率对高端制造业倒U型影响也有显著的异质性,即ODI水平较低、FDI水平较高、中间品进口较少、关税水平较低的国家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效率 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 网络SBM-DEA 非线性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制造业吸纳”与区位优势提升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解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43-47,共5页
当前,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不断吸纳使中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吸纳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仍将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吸纳的强劲势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向产品价值链的高位区... 当前,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不断吸纳使中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吸纳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仍将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吸纳的强劲势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向产品价值链的高位区逼近,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使自己的区位优势得到保持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国际转移 制造业吸纳 区位 优势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