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北地区现代化——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尚季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3,共9页
抗战军兴,华北、华南沦陷,举国震动。为保存中国高教实力,大批院校迁往湘西、西南和西北等内陆腹地。迁往内地的高校在努力求取生存之际,对迁入地的教育事业、社会建设和经济开发颇为着力推进。1939年肇建于陕西城固,后迁入甘肃兰州的... 抗战军兴,华北、华南沦陷,举国震动。为保存中国高教实力,大批院校迁往湘西、西南和西北等内陆腹地。迁往内地的高校在努力求取生存之际,对迁入地的教育事业、社会建设和经济开发颇为着力推进。1939年肇建于陕西城固,后迁入甘肃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承继北平师范大学之遗产,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教育人才,且不遗余力为地方社会服务,诸如举办社教,开启民智,创建师资训练处,培养中小学教师,参与经济建设和政治民主建设等,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对促生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的现代化进程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迁高校 西北地区 现代化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述论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有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4,共8页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创办于1938年12月,1950年因学校行政机构整编而撤销。它以"训练教育学术专材,研究高深教育学术"为目的,对西北教育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改进,并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研究人才,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机构...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创办于1938年12月,1950年因学校行政机构整编而撤销。它以"训练教育学术专材,研究高深教育学术"为目的,对西北教育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改进,并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研究人才,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研究机构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抗战期间,由师范类院校创设的教育研究机构仅此一家,其教育研究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为教育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李建勋 师范研究所 教育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4,共14页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国立西北学院 国立西北学院 国立西北大学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国立西北学院 战时高等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师大及西北师院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贡献(1902—1949) 被引量:2
4
作者 尚季芳 杨喜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9,共9页
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高等师范院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及其前身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从创建到发展壮大,充分见证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迁。尤其在自身的变革途程中,一批有识之士抱定师范教育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的宗旨... 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高等师范院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及其前身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从创建到发展壮大,充分见证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迁。尤其在自身的变革途程中,一批有识之士抱定师范教育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的宗旨,与师范废除论者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他们是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革与实践的引领者、内部体系建设的探索者、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系的维护者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思想的贡献者,为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师范教育独立体制 师范学院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续与新变--纪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80周年
5
作者 王兆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42年3月,在抗战的烽火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兰州不久,《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学术季刊》(以下简称为《学术季刊》)随之问世,时至今日,已历经80载。80年来,刊名随时代的变迁及校名的变化几经变更,但蕴含于其中的坚軔、厚实、严谨、纯朴... 1942年3月,在抗战的烽火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迁兰州不久,《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学术季刊》(以下简称为《学术季刊》)随之问世,时至今日,已历经80载。80年来,刊名随时代的变迁及校名的变化几经变更,但蕴含于其中的坚軔、厚实、严谨、纯朴和积极向上的人文传统与文化情怀始终未失,由此形成了这本杂志独特的学术传统。初到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经费拮据,处境万分艰难。然而,携抗战精神而来的创建者与教职员工,并未因时局困境退缩,而是克服重重困难,以另一种形式进行抗战。《学术季刊》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的。据考证,早在1940年西迁陕南城固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即成立了出版委员会,并于1941年10月就《学术季刊》的创刊发行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了刊期、印数以及所刊稿件的内容,从中足以看出期刊对于彰显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大学的学术期刊文化。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足,来年3月,《学术季刊》正式创刊,刊名由出版委员会主席黎锦熙先生题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季刊 西北师大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黎锦熙先生 学术期刊 文化情怀 抗战精神 人文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的自我调适与整合 被引量:2
6
作者 买雪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借助西部开发的浪潮和高校内迁的外在优势,在战火中获得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希冀。这一时期,甘肃学院通过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有益调适,并在教育经费、师资改善、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借助西部开发的浪潮和高校内迁的外在优势,在战火中获得了更多生存和发展的希冀。这一时期,甘肃学院通过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有益调适,并在教育经费、师资改善、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移植"到兰州后,不断孵化成长,在校风建设、学科力量、研究生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进展。这两所院校在抗战时期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甘肃较为安定的环境和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成为甘肃高等教育整合的两大关键力量,整合后的甘肃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成为推动甘肃地区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砝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肃高等教育 甘肃学院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