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演变与应用:从历史发展到评估标准的改进
1
作者 董茜 胡晓 李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2-1028,共7页
自1989年被首次提出以来,NIHSS一直是卒中评估领域的核心工具。目前,该量表已成为评估卒中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本文全面回顾NIHSS的诞生与发展、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并介绍了5种改良版NIHSS,旨在优化NIHSS的学习路径,提升神经科医... 自1989年被首次提出以来,NIHSS一直是卒中评估领域的核心工具。目前,该量表已成为评估卒中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本文全面回顾NIHSS的诞生与发展、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并介绍了5种改良版NIHSS,旨在优化NIHSS的学习路径,提升神经科医师在临床中应用该量表的水平,并为NIHSS的改良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临床应用 量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吴燕敏 陈文伙 +5 位作者 易婷玉 林定来 林晓辉 陈荣城 潘志南 郑秀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65例,均经多模式影像学评估证实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及小核心梗死区大片缺血半暗带。根据发病24 h内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5例患者分为直接取栓组(30例)和延迟取栓组(35例)。直接取栓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配合标准药物治疗;延迟取栓组患者先进行标准药物治疗,症状加重后行机械取栓。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疗效及随访结果,即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NIHSS评分(入院时、术前、出院时)、使用替罗非班比例、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血管闭塞部位、良好侧支循环(血流代偿>2级)、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异位栓塞、预后良好、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的主要终点事件为治疗后90 d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次要终点事件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 d死亡。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入院时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术前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4(2,5)分比11(9,14)分,χ2=6.613;出院时:1(0,2)分比3(1,10)分,χ2=3.205;均P<0.01]。直接取栓组就诊至穿刺时间少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5(95.3,181.8)min比865.0(520.0,1096.0)min,Z=5.928,P<0.01]。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患者大血管闭塞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分别为73.3%(22/30)、80.0%(28/35)],病因分型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替罗非班使用比例、血管闭塞部位、血流代偿>2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异位栓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90 d,直接取栓组良好预后率高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60.0%(21/35),χ2=5.73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对该类患者可尝试尽早行血管内治疗,但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大动脉闭塞 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卫生署与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导的实验动物管理体系的演变和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国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美国卫生署是负责联邦实验动物法规的行政部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实施该法规的专业部门并监管全美生物医学机构脊椎类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1961年NIH最早建立了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框架,在实践中改进。1990年代后发布著名的《IACUC... 美国卫生署是负责联邦实验动物法规的行政部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实施该法规的专业部门并监管全美生物医学机构脊椎类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1961年NIH最早建立了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框架,在实践中改进。1990年代后发布著名的《IACUC工作手册》和《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生物医学实验动物管理体系,被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普遍采纳借鉴。本文介绍NIH实验动物政策演变、管理体系、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IACUC的组成职责和工作运行机制,以期对我国实验动物行业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设施 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 美国卫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视角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历史演变
4
作者 李昱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2-76,共5页
公共卫生科研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类与各种疾病斗争的历史经验都证明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视角回顾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卫生科研机构——NIH的历史演变进程,将NIH一百多年的历史划分成五个... 公共卫生科研是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类与各种疾病斗争的历史经验都证明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视角回顾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卫生科研机构——NIH的历史演变进程,将NIH一百多年的历史划分成五个阶段,并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公共卫生科研工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 公共卫生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as Zerhouni不再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
5
作者 江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3-373,共1页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国会拨款科研经费最多的联帮机构,其下属各研究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都是一流.例如其下属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是世界最大的环境健康科研机构,该所出版的“环境健康展望”(EHS)杂志是环境健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国会拨款科研经费最多的联帮机构,其下属各研究所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都是一流.例如其下属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是世界最大的环境健康科研机构,该所出版的“环境健康展望”(EHS)杂志是环境健康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该刊资助中文版在上海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科学研究 环境健康 院长 科研机构 科研经费 杂志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进禽流感鼻喷雾疫苗研究
6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共1页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医学免疫公司(MedImmune,Inc.)宣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经开始招募参与方从事一种鼻喷雾型H5N1流感疫苗候选产品的Ⅰ期临床研究工作,该疫苗是以MedImmune公司的活性减毒疫苗技术为基础的。这项研究将在...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医学免疫公司(MedImmune,Inc.)宣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经开始招募参与方从事一种鼻喷雾型H5N1流感疫苗候选产品的Ⅰ期临床研究工作,该疫苗是以MedImmune公司的活性减毒疫苗技术为基础的。这项研究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免疫研究中心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流感疫苗 喷雾型 禽流感 H5N1 减毒疫苗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设立项目鼓励开展创新性研究
7
作者 马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项目 医学研究人员 职业生涯 科学家 资助 美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出台新规定
8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6期14-14,共1页
NIH副院长金斯顿通过媒体,公布了对该院科学家在外兼职的各种新规定。金斯顿说:“新监督系统甚至禁止对NIH的拨款具有间接权利的任何人为药物或生物技术的公司提供咨询。但对于那些较低层的科学家(指无拨款权利的科学家),将允许他们... NIH副院长金斯顿通过媒体,公布了对该院科学家在外兼职的各种新规定。金斯顿说:“新监督系统甚至禁止对NIH的拨款具有间接权利的任何人为药物或生物技术的公司提供咨询。但对于那些较低层的科学家(指无拨款权利的科学家),将允许他们为公司提供咨询工作。科学家为公司提供咨询,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出台 新规定 增加收入 拨款 声望 咨询 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苏醒麒 赵灵敏 +6 位作者 马迪 尤久琳 陈盈 冯良枢 王晶 冯加纯 王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最大梗死层面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n=34)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n=33)。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既往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计算2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计算IFN-γ/IL-4比值、TNF-α/IL-4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并依据临床神经专科查体体征评价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秩相关分析检验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IL-2、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以及外周血中NLR均明显升高(P<0.01),LYM#、LYM%和TNF-α/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秩相关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_(s)=0.521,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_(s)=0.721,P<0.001)。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IL-6(r_(s)=0.306,P=0.005)、IL-4(r_(s)=0.252,P<0.001)、IL-2(r_(s)=0.109,P=0.025)、IL-17A(r_(s)=0.405,P<0.001)和IFN-γ(r_(s)=0.146,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NIHSS评分与TNF-α(r_(s)=0.039,P=0.726)和IL-10(r_(s)=0.121,P=0.192)水平无相关性。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LYM#(r_(s)=-0.026,P=0.036)和LYM%(r_(s)=-0.008,P=0.002)呈负相关关系,与NLR呈正相关关系(r_(s)=0.315,P=0.00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损伤程度和免疫状态具有相关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指标也与梗死面积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免疫 炎症 细胞因子 炎性细胞 梗死面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评估量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10
作者 段洪连 刘美云 +1 位作者 张拥波 李继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018-4021,共4页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常用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中,了解和使用这些量表成为现在神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相关量表,包括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常用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中,了解和使用这些量表成为现在神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相关量表,包括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Rankin修订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量表及其他卒中相关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2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Rankin修订量表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曹红 孙长凯 +6 位作者 赵耿毅 汪秋艳 刘新胜 许晶 陶定波 唐树良 黄爱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进行反,;根反分组。A组:CRP1≤2.00m g/L,B组:2.00m g/L<CR P1≤9.50m g/L,C组:CRP1>9.50m g/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时90例患者(NIH SS1及BI1)和随访的58例患者(NIH SS2及BI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发病时反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P≤0.001),且这种相关性存在量化关系:CRP1≤2.0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5.00分,BI2中位数为100.00分;2.00m g/L<CRP1≤9.50m g/L,NIH SS1中位数为7.00分,BI2中位数为85.00分;CR P1>9.5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13.00分,BI2中位数为47.50分。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恢复期水平反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清CRP2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平 量化研究 预后 血清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reactive 病情严重程度 脑梗死患者 protein 量化关系 入院时 中位数 治疗后 水平测定 0.05 量化评估 测定值 B12 检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超 任向阳 +2 位作者 周海涛 马聪敏 滕军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767-2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 目的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复训练;治疗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正规康复训练及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平均随访(24.5±7.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Rs评分0~1分41例(51.2%),对照组mRs评分0~1分28例(35.0%),两组患者mRs评分0~1分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PI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IA、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未出现其他不适感。结论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的顺应性,提高脑血流的储备能力,降低TIA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远程缺血后适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小军 周占松 +5 位作者 张恒 沈文浩 何鹏 李为兵 陈志文 卢根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8例,包括ⅢA型46例,ⅢB型72例。口...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8例,包括ⅢA型46例,ⅢB型72例。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160 mg/次,2次/d,8周一疗程。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nternational conventional erectile function score questionnaire,IIEF-5)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11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包括ⅢA型CP45例,ⅢB型CP 70例。患者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愈23例(20.0%),显效32例(27.8%),有效42例(36.5%),无效18例(15.7%),总有效率84.3%。IIEF-5评分有所升高(P>0.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单独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尤CP/CPPS),对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疗效,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卒中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5
14
作者 王云霄 袁俊亮 胡文立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2-1077,共6页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卒中量表已成为卒中临床诊治及临床试验评估系统中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卒中量表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 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卒中量表已成为卒中临床诊治及临床试验评估系统中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卒中量表包括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本文对临床常用卒中量表的临床应用及不足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卒中量表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BARTHEL指数 改良Rank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患者功能状况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伟 刘楠 +2 位作者 周谋望 杨延砚 李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2-1195,共4页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年龄相关的脊柱后凸影响约20%-40%的老年人口[1].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年龄相关的脊柱后凸影响约20%-40%的老年人口[1].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除了引起畸形、身高降低,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状况,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疼痛、肺功能受限、肌力减退致使运动功能受损并且影响平衡功能易发生跌倒,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进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能力受限,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脊柱后凸 功能状况 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骨质疏松症 骨骼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基础研究拨款中的同行评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平 宋子良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4年第5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基础研究项目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通信评审 研究人员 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审标准 理事会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璐 何成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9-1194,共6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实验研究 磁场治疗 脉冲电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低频 骨骼系统疾病 代谢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郭宇 陈伟观 +4 位作者 周三连 汤莉巧 孙王妍 张冬梅 卢红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9,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5例AIS患者作为样本群。入组患者按照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be Scale,NIHSS)评分划分为轻度组(n=42)和中重度组(n=63),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出院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将样本细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和预后不良组(n=7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NMB蛋白浓度,分析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GPNMB蛋白浓度对AIS神经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PNMB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6,P<0.05),与mRS评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趋势(r=-0.334,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GPNMB依然是AIS的关键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的评估结果表明,血清GPNMB蛋白浓度在预测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不良预后方面的有诊断价值(灵敏度达到55.6%,特异度为81.8%,准确率是63.81%,P<0.05)。结论血清GPNMB蛋白浓度降低同AIS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联系,很有可能会成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和长期转归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预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改良Ranb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96,共3页
最早提出"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术语的应该是在美国医学研究院[译者注: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成立于1970年,原为美国科学院的一个部门,专门提供有关医学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2015年改名为美国... 最早提出"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术语的应该是在美国医学研究院[译者注: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成立于1970年,原为美国科学院的一个部门,专门提供有关医学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2015年改名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译者注:该报告得到美国科学院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中。2011年11月2日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译者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是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科学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机构,负责发布制定政策、通报民意和推进科学、工程学和医学的事业的报告]发布了经其批准的这份题为《朝向精准医学:建立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学》(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这样的理论:通过在个体的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而不是在症状水平上,来理解个体内发生的疾病、疾病倾向性和致病过程,能够为个体制定适合于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该报告建议建立疾病的知识网络,从而发展更为精准的、分子水平的疾病分类学;建立新的数据网络,将疾病分子结构水平上的研究与个体病人的临床数据整合起来,以促进全球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配送。这份报告及其中建议的作者是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Susan Desmond-Hellmann和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研究员、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项目主任Charles Sawyers为首的"创建新疾病分类学委员会"。Desmond-Hellmann在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在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的科学进展与将这些信息整合入临床方面是脱节的。生物医学研究信息到达医生和病人往往要好几年之久,同时大手大脚的医疗支出却仅用于对特殊群体有效的治疗。此外,研究人员并未从临床全面、及时地获得信息。总而言之,精准地理解、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更好地做出医疗决定的机会丧失了。"报告建议下一步应对发展这种知识网络的可能性进行试点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是美国精准研究医学计划的基础。下面是该报告主要内容的译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 疾病分类学 医学科学院 国立卫生研究院 网络 生物 医学政策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专家介绍全球妇幼卫生网
20
作者 陈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妇幼卫生 专家介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全球 儿童健康 MOSS 生育健康 北京大学 研究现场 合作项目 出生缺陷 专题报告 研究 香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