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来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余少龙 石虹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7,共16页
人工智能政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还能通过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间接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则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ESG表现。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4—2023年... 人工智能政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还能通过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间接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则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ESG表现。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ESG表现;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改善企业ESG表现,其中,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城市智能技术创新、数智产业集聚、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管理成本降低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数字化战略实施强度和媒体关注度提高对人工智能政策的企业ESG表现改善效应具有强化作用,人工智能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ESG表现改善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政策,并重视其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的协同,以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企业全面转型升级,有效改善企业的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政策 人工智能应用 ESG表现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2
作者 王晓丹 周十同 石玉堂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9,共18页
在当前“稳就业”这一重大现实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文章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利... 在当前“稳就业”这一重大现实需求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文章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DML)系统评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增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设立主要通过就业岗位创造效应、生产规模扩大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等内在路径推动企业就业增长;第三,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先导区设立的就业促进效应在行业集中度较低、要素集中度较低、环境不确定性较弱以及营商环境较优的地区尤为显著;第四,拓展性分析表明,先导区设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就业规模,还能够优化就业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同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析表明,政策的最优执行规则与实际执行情况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该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仍具备较大的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增长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双重机器学习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周十同 王晓丹 石玉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18期1-9,共9页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借助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23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DML)方法系统评估该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借助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23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DML)方法系统评估该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该政策主要通过数据要素驱动效应、创新要素配置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政策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市场整合程度较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地区的赋能效应更显著。研究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链韧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相关政策优化提供了参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产业链韧性 人工智能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杭州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
4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4-1144,共1页
大会主题:交叉、融合、相生、共赢2022杭州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2)于11月25—27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作为我国智能科技界的标杆会议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坚持“综合性、专业性、引领性”的办会宗旨,打通政企学研... 大会主题:交叉、融合、相生、共赢2022杭州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2)于11月25—27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作为我国智能科技界的标杆会议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坚持“综合性、专业性、引领性”的办会宗旨,打通政企学研的跨界联动和跨域联合,推动智能科技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本次大会力邀中外院士、技术精英、商业先锋等数百位知名专家同场交流,以多元化的内容和立体化的形式,全面呈现智能科技的最新热点和未来焦点,展现我国人工智能自主创新活力,赋能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和人才教育培养,助力杭州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科技 创新活力 先导 办会宗旨 技术精英 引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传统名茶主产区在产业竞争中历久弥新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9期44-46,共3页
河南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2018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八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21年9月通过验收。园区以茶产业为主导,建设豫南地区现代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区、新型农业创新主体集聚区、农业综合改革先导区、... 河南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2018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八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21年9月通过验收。园区以茶产业为主导,建设豫南地区现代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区、新型农业创新主体集聚区、农业综合改革先导区、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 国家农业科技园 新型农业 乡村振兴 创新主体 先导 河南信阳 豫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变革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建构
6
作者 张少峰 孙逸飞 +1 位作者 王萌霞 胡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52,共11页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究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激发效应。研究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多重稳健性检验...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究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激发效应。研究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多重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这一结果的可靠性。机制分析发现,政策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吸收能力和增强人工智能能力三重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家契约精神、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更能从技术变革中受益。研究为政府政策优化、企业战略转型及多方协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 企业创新 动态能力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农机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被引量:3
7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8期1-1,共1页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网络舆情监测显示,“智能农机”是农业机械化领域近年贯穿全年生产季节的高频词。5月18-21日,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大会智能科技展设置了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1...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网络舆情监测显示,“智能农机”是农业机械化领域近年贯穿全年生产季节的高频词。5月18-21日,以“智行天下,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大会智能科技展设置了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10个主题展示区。在智能网联车体验区,车辆只需安装应用程序并接入网络,一张智慧交通网便呈现在体验者眼前:行至路口,车载程序便会发出提示;遇到危急情况,车辆会启动预警……这些技术目前已在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探索多年并将逐步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 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 农业机械化 智能农机 工业互联网 网络舆情监测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