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联合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62例患者术前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美托洛尔、硝酸酯类和ACEI类药物常规治疗,并使用阿司匹林3...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联合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62例患者术前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美托洛尔、硝酸酯类和ACEI类药物常规治疗,并使用阿司匹林300mg/d、泰嘉300mg/d的负荷剂量;术后继续使用阿司匹林100mg/d,泰嘉75mg/d作为维持剂量,其中泰嘉使用时间不少于1年。结果共置入支架240个,其中乐普支架158个、Excel支架82个,手术全部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例患者出院后3周自行停用泰嘉和阿司匹林,停用后1周发生猝死,其余患者无重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胸痛缓解、活动耐量增加。术后半年40例复查冠状动脉CT成像2例出现再狭窄,26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例出现再狭窄,总再狭窄率占置入总支架数的1.7%。结论泰嘉联合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安全,有较好的疗效,由于价格相对较低,符合我国国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氯吡格雷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桂华 夏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分析国产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 目的:分析国产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PR、TIB、TC、LDL-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生化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氯吡格雷在经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湧 沈无明 梁建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在经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为对照组,将248例经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其中泰嘉组124例,进口氯吡格雷组124例...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在经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为对照组,将248例经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泰嘉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其中泰嘉组124例,进口氯吡格雷组124例,两治疗组PCI术前(至少6小时)口服泰嘉300mg或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日口服泰嘉或进口氯吡格雷75mg/d,维持至少12个月。观察两组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泰嘉费用相对低,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进口氯吡格雷相似,泰嘉可以作为进口氯吡格雷的替代用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疗效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检测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抑制情况分析
4
作者 高筱红 王立革 +3 位作者 赵慧慧 许丁 杨明 李丽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别服用国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进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后对其血小板抑制情况分析。方法随机入选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适合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204例,... 目的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别服用国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进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后对其血小板抑制情况分析。方法随机入选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适合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101例)及进口氯吡格雷组(103例),两组患者分别服用对应药物治疗5~7天后,使用TEG检测全血的血凝块强度及血小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TEG检测时间无明显差异,国产氯吡格雷组患者TEG检测结果为全血交联的血凝块强度:(60.40±11.99)mm、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凝块强度:(37.54±16.24)mm、二磷酸腺苷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46.41±26.85)%、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凝块强度:(31.81±16.06)mm、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56.18±28.29)%;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TEG检测结果为全血交联的血凝块强度:(61.94±8.41)mm、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凝块强度:(38.07±15.46)mm、二磷酸腺苷途径的血小板抑制:(48.07±26.17)%、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凝块强度:(31.94±15.81)mm、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58.25±27.38)%,两组间血小板抑制功能的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服用国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进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应用TEG检测两种药物的抗血小板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国产氯吡格雷 进口格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