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固定矫治的3种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常少海 叶剑涛 +2 位作者 刘东雄 余艳崧 刘春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43-644,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口腔宣教后普通牙膏、药物牙膏、漱口水等多种方法对维护口腔卫生的功效。方法 :选择 75例病例 ,随机分成 3组 ,普通牙膏组、药物牙膏组、0 12 %洗必泰漱口水组等 ,每组各 2 5人。在初戴矫治器 2周、4周、6周的时间进行... 目的 :比较分析口腔宣教后普通牙膏、药物牙膏、漱口水等多种方法对维护口腔卫生的功效。方法 :选择 75例病例 ,随机分成 3组 ,普通牙膏组、药物牙膏组、0 12 %洗必泰漱口水组等 ,每组各 2 5人。在初戴矫治器 2周、4周、6周的时间进行牙龈指数 (GI)和菌斑指数 (PLI)的测量 ,从而比较各种口腔卫生维护措施的差异。结果 :药物牙膏组和 0 12 %洗必泰药物漱口水的PLI和GI ,2周时与普通牙膏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4周、6周时 ,药物牙膏组和药物漱口水组与普通牙膏组比较PLI和GI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药物牙膏组与药物漱口水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相同口腔宣教条件下 ,采用药物牙膏和 0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 固定矫治 药物牙膏 洗必泰漱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爽 胡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5-688,共4页
牙釉质脱矿是正畸固定矫治的常见并发症,釉质脱矿后牙面上呈现出白垩色不透明的斑点或斑块,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危害牙体健康,严重者甚至需要拆除矫治器中止正畸治疗。长期以来,因正畸患者中脱矿率高居不下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釉质脱矿... 牙釉质脱矿是正畸固定矫治的常见并发症,釉质脱矿后牙面上呈现出白垩色不透明的斑点或斑块,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危害牙体健康,严重者甚至需要拆除矫治器中止正畸治疗。长期以来,因正畸患者中脱矿率高居不下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釉质脱矿的防治已经成为医患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过程、寻求潜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将对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脱矿 龋白斑 固定矫治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槽突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璞玉 吴豪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槽突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牙槽突骨折患者,其中A组(39例)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B组(39例)行牙弓夹板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固定前后牙龈出血指数进行比较。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槽突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牙槽突骨折患者,其中A组(39例)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B组(39例)行牙弓夹板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固定前后牙龈出血指数进行比较。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7.44%,B组为79.49%;X线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87%,B组为74.36%;A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A组牙龈出血指数低于B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槽突骨折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骨折 口腔固定矫治 牙弓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B理论模型的闭环口腔健康管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徐筱璐 王璟璇 +1 位作者 管兆兰 刘璐玮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35-453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OM‐B理论模型的闭环口腔健康管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我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120例固定矫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基于COM‐B理论模型的闭环口腔健康管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我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120例固定矫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COM‐B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并利用互联网进行闭环式口腔健康管理,分别在基线时、干预后6个月评定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釉质脱矿指数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COM‐B理论模型的闭环口腔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口腔健康管理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理论模型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海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94-1195,共2页
固定矫治器治疗牙畸形已普遍应用于临床[1]。但治疗过程及治疗完成后出现的不良现象也不容忽视,如:托槽下方及周围牙釉质出现龋坏或脱矿、牙龈萎缩等。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月对90例口腔正畸患者临床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治... 固定矫治器治疗牙畸形已普遍应用于临床[1]。但治疗过程及治疗完成后出现的不良现象也不容忽视,如:托槽下方及周围牙釉质出现龋坏或脱矿、牙龈萎缩等。我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月对90例口腔正畸患者临床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后牙釉质脱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釉质脱矿 固定矫治 治疗 口腔 固定矫治 临床应用 牙龈萎缩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固定矫治器释放镍离子对机体的影响
6
作者 郭咏娟 刘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58-759,共2页
固定矫治器是正畸患者口内镍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正畸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和其潜在的毒性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正畸固定矫治器释放的镍离子对机体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固定矫治 体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矫治中左右两侧牙齿釉质脱矿及牙周指数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悦 黄敏 刘效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对100例错颌患者进行直丝弓矫治,比较左右两侧牙齿的牙釉质脱矿程度及牙周指数的差异。在正畸矫治过程中,个人刷牙习惯显著影响刷牙的效果,导致左右两侧牙釉质脱矿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固定正畸矫治 釉质脱矿 牙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粘接技术细节与难点:如何整体提高正畸临床的工作效率 被引量:8
8
作者 郑雷蕾 冯格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托槽粘接是固定正畸矫治的关键技术之一,托槽粘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正畸矫治的精确度以及矫治效率。间接粘接是一种通过在模型上粘接托槽,制作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到口内的一种托槽定位和粘接技术,具有粘接精确性高、减少临床椅旁操作... 托槽粘接是固定正畸矫治的关键技术之一,托槽粘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正畸矫治的精确度以及矫治效率。间接粘接是一种通过在模型上粘接托槽,制作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到口内的一种托槽定位和粘接技术,具有粘接精确性高、减少临床椅旁操作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固定矫治托槽的粘接。本文简要阐述了间接粘接的技术流程、特点以及临床实际操作中的细节要素与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粘接 固定正畸矫治 转移托盘 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正畸转矩簧夹装式门形辅弓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郑丹 易俭如 +1 位作者 李宇 赵志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91-496,共6页
转矩控制对正畸疗效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转矩控制方法有时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成品夹装式门形辅弓,利用其独特的力学原理与结构设计,用于高效、便捷地改正目标牙转矩。夹装式门形辅弓由不锈钢圆丝弯制的U形曲与2个... 转矩控制对正畸疗效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转矩控制方法有时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成品夹装式门形辅弓,利用其独特的力学原理与结构设计,用于高效、便捷地改正目标牙转矩。夹装式门形辅弓由不锈钢圆丝弯制的U形曲与2个固位金属夹组成,根据U形曲高度分为6和8 mm 2种型号。夹闭金属夹将门形辅弓固定于主弓丝后,通过弯曲U形曲呈一定角度即可加力,U形曲位于主弓丝龈方或切方分别施加根舌向或根唇向转矩,弯曲角度越大则加力越大。通常加力2~3个月目标牙转矩即可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 夹装式门形辅弓 固定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抛光方法对正畸牙釉质的抛光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湲波 董青 陈洪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34-735,共2页
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需要拆除正畸附件并去除残留黏结剂,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损伤牙釉质,引起细菌黏附增加,色素沉着,导致龋病和龈炎[1]。本研究通过比较3种抛光方法对正畸牙釉质的抛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固定矫治 抛光方法 牙釉质 附件 操作过程 细菌黏附 色素沉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槽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夫健 王臻石 石连水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后会导致牙面菌斑附着增加、菌斑内微生物平衡失调并引起釉质脱矿及牙周损害。常用的控制菌斑的方法效果很难保证,而托槽的表面抗菌改性可摆脱上述缺陷。目前,托槽表面抗菌改性常用的二氧化钛、银、聚四氟乙烯具有较高... 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后会导致牙面菌斑附着增加、菌斑内微生物平衡失调并引起釉质脱矿及牙周损害。常用的控制菌斑的方法效果很难保证,而托槽的表面抗菌改性可摆脱上述缺陷。目前,托槽表面抗菌改性常用的二氧化钛、银、聚四氟乙烯具有较高的抗菌、灭菌作用,可减少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常用的涂层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液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和阳极氧化法等。抗菌涂层无口腔黏膜刺激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及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满足口腔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托槽 抗菌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