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儿童音乐听觉的深入挖掘与全面培养——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固定唱名法教学
1
作者 王欣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9-191,共3页
本文作者通过借鉴儿童母语习得过程,提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五线谱教学应该首选固定唱名法。并针对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观点。
关键词 固定唱名法 母语习得 儿童音乐听觉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汉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8,共9页
本文拟在对有关唱名法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回顾自11世纪以来唱名法体系的发展,思考并探索这门学科是以怎样的途径和怎样的批判与继承方式,在音乐历史发展中使其自身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全文包括“历史沿革”和“比较评... 本文拟在对有关唱名法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回顾自11世纪以来唱名法体系的发展,思考并探索这门学科是以怎样的途径和怎样的批判与继承方式,在音乐历史发展中使其自身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全文包括“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价”两大部分。在第二.部分中,文章分别从语音学、乐理和艺术实中践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名 历史沿革 视唱练耳 固定唱名法 自然半音 元音 大调音阶 音乐语言 变化半音 辅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名法综述(下) 被引量:3
3
作者 邱刚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6,共8页
唱名法综述(下)邱刚强二、固定唱名法(一)概念,发明固定唱名法(英Fixeddo),是因为它的唱名是固定的,不随调移动,通常称之为"固定do的唱法"。它的唱名与音名,科学而准确。固定唱名法是随五线谱的产生(十一世纪为... 唱名法综述(下)邱刚强二、固定唱名法(一)概念,发明固定唱名法(英Fixeddo),是因为它的唱名是固定的,不随调移动,通常称之为"固定do的唱法"。它的唱名与音名,科学而准确。固定唱名法是随五线谱的产生(十一世纪为四线,十二世纪为五线,经历了许多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唱名法 教学大纲 首调 音乐教学 五线谱教学 视唱练习 九年制义务教育 中学音乐 音乐作品 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调唱名法教学初探
4
作者 俞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历来有着不同的意见,也有着不少的争论,这种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为有利于本文的阐述有必要对两种唱名法作一简单的说明。所谓固定唱名法其唱名的音高是固定的,不随调移动。凡是有升降记号的... 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历来有着不同的意见,也有着不少的争论,这种争论还会继续下去。为有利于本文的阐述有必要对两种唱名法作一简单的说明。所谓固定唱名法其唱名的音高是固定的,不随调移动。凡是有升降记号的音,则将该音唱高或唱低半音,而唱名不变。首调唱名法则其唱名的音高是不固定的,它随着调的不同而移动,因此也称移动“do”唱名法。如D大调把D唱“do”,E唱“re”……,如果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两种唱名法必然是互有长短各有所宜。因此简单地肯定一种否定一种得出一个绝对化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唱名法只应是音乐实践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能使它们有效地为特定的目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调唱名 固定唱名法 教学工作 视唱练耳教学 结论 教学初探 学生 音乐实践 固定音高 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唱练耳课唱名法的采用与安排初探
5
作者 魏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32-134,139,共4页
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采用固定和首调两种唱名法,以固定为主”;“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以首调唱名法为主”。这两种唱名法是目前世界上所普遍采用的,各有长处和短处。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调式... 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采用固定和首调两种唱名法,以固定为主”;“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以首调唱名法为主”。这两种唱名法是目前世界上所普遍采用的,各有长处和短处。首调唱名法的优点是调式感强,便于理解乐理及乐曲,对即兴伴奏、和声、复调及配器课的学习较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调唱名 固定唱名法 视唱练耳 优点 结合 二年级 即兴伴奏 专学 高等师范院校 练习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多调”视唱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
“调高”不同,“do”音移动,是首调唱名法的基本特征。强化“视觉”训练,进而准确、熟练地把握各种“调高”的变化,是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曲多调”视唱法,能够从根本上打破“调域”之间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具有“多调结合、... “调高”不同,“do”音移动,是首调唱名法的基本特征。强化“视觉”训练,进而准确、熟练地把握各种“调高”的变化,是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曲多调”视唱法,能够从根本上打破“调域”之间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具有“多调结合、同步训练”的特点。并在强化“视觉”训练的同时,体现了“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固定唱名法为辅”的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曲多调 音调唱名 固定唱名法 视觉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师视唱练耳课中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这门学科,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音高、音准,节奏、节拍,记忆、视唱等方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的运用...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这门学科,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音高、音准,节奏、节拍,记忆、视唱等方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的知识技能综合的运用能力。就这一问题,美国教育家迈克尔·马克曾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一文中有下列的论述:“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教学能力是毕业的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课 固定唱名法 高师音乐教育 技能技巧 内心听觉 高等师范 功能连接 音乐表演专业 即兴伴奏 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视唱练耳课教学质量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登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3年第2期96-102,共7页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学科。它所包括的内容,不仅限于技能方面,并且与基本乐理、和声学和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全过程中又与音乐学的不少科学理论——数理音响学等,作为理论依据,来提高教学质量。正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学科。它所包括的内容,不仅限于技能方面,并且与基本乐理、和声学和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全过程中又与音乐学的不少科学理论——数理音响学等,作为理论依据,来提高教学质量。正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基础课中教学时数比重最大;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课 听觉分析 练耳 音符 附点 音乐基础课 视唱练耳 和声听觉 固定唱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音乐课唱游教学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秀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3-45,共3页
一 我国小学唱游教学的发展 据文献记载,我国的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从1912年增设唱歌课,开始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当时规定初小“宜授平易之单音唱歌”高小“酌授简易之复音唱歌”,内容是单调的,课时也不易保证。1912年9月公布的《小... 一 我国小学唱游教学的发展 据文献记载,我国的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从1912年增设唱歌课,开始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当时规定初小“宜授平易之单音唱歌”高小“酌授简易之复音唱歌”,内容是单调的,课时也不易保证。1912年9月公布的《小学校令》虽开设了唱歌课,但同时提出“遇不得已时,可暂缺”。到了二、三十年代,学校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内容也丰富了,我国小学唱游教学也随之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 唱游教学 教学初探 教学大纲 音乐教育 教学内容 固定唱名法 九年义务教育 音乐教学 节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探微
10
作者 陈雅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与高等音乐院校的师范系科主要是培养中学和中师音乐师资,所以,它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内容、方法都有别于音乐学院所设的课程。师范院校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能胜任教学工作,今天的学习...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与高等音乐院校的师范系科主要是培养中学和中师音乐师资,所以,它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内容、方法都有别于音乐学院所设的课程。师范院校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能胜任教学工作,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上讲台,而不是为了上舞台。因此,在我们的专业教学中,要很好地研究学与教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工作 首调唱名 固定唱名法 校时 实践证明 视唱练耳教学 讲台 舞台 高等师范院校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视唱练耳课教学质量
11
作者 高登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3年第2期96-102,共7页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学科。它所包括的内容,不仅限于技能方面,并且与基本乐理、和声学和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全过程中又与音乐学的不少科学理论——数理音响学等,作为理论依据,来提高教学质量。正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学科。它所包括的内容,不仅限于技能方面,并且与基本乐理、和声学和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全过程中又与音乐学的不少科学理论——数理音响学等,作为理论依据,来提高教学质量。正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性,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基础课中教学时数比重最大;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唱练耳课 听觉分析 练耳 音符 附点 音乐基础课 视唱练耳 和声听觉 固定唱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