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氘/固体系统异常中子测量
1
作者 朱荣保 王效忠 +4 位作者 吕峰 罗隆俊 何建玉 丁大钊 H.O.Menlove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4-92,共9页
<正> 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观察重水电解槽和吸氘钛材料温度循环中异常中子生成现象。在电解实验中采用BORON-Ⅰ中子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16只BF_3计数管,其2 h计数的探测极限为0.38中子/s。对于所设计的7种F及P型和Jones型实验条... <正> 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观察重水电解槽和吸氘钛材料温度循环中异常中子生成现象。在电解实验中采用BORON-Ⅰ中子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16只BF_3计数管,其2 h计数的探测极限为0.38中子/s。对于所设计的7种F及P型和Jones型实验条件,并未观察到高于BORON-Ⅰ系统探测极限的中子产额。在吸氘钛碎屑的温度循环中,采用了一台HLNCC-Ⅱ型中子探测装置。这台装置配有18只~3He计数管,用移位寄存符合单元计数。对随机中子发射率,其探测极限为0.20中子/s。选择了不同材料和样品处理程序来研究骤发中子群频率和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系统 骤发中子群 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被引量:66
2
作者 於崇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7-368,共22页
(上接第3期第182页)34壳幔核边界的深部过程———固体地球动力学问题之二属于本主题研究的主要课题有:①行星和地球上的岩浆洋;②地幔对流与壳幔相互关系;③洋脊下岩浆的成生与运移;④俯冲带岩浆作用;⑤地壳岩浆房中岩... (上接第3期第182页)34壳幔核边界的深部过程———固体地球动力学问题之二属于本主题研究的主要课题有:①行星和地球上的岩浆洋;②地幔对流与壳幔相互关系;③洋脊下岩浆的成生与运移;④俯冲带岩浆作用;⑤地壳岩浆房中岩浆的分异与演化;⑥地球电动机(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固体地球系统 复杂性 自组织临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於崇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9-182,共24页
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将是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的认识,提出了“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 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和“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将是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的认识,提出了“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固体地球系统进行再认识。笔者从广义地质学系统和过程的本质归纳出固体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是“固体地球系统总体上是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复杂耗散系统。地球物质多组成耦合的相干与协同及多种广义地质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及其非线性相互作用二者之多重叠加引发自组织过程所涌现的系统整体性状、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并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了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的八个研究主题,并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笔者提出了地球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研究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自组织 自组织临界性 固体地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於崇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1-368,共8页
本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是由极小(粒子物理学)→极大(宇宙学)→极复杂(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研究具有科学发展的时代特点,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创新性的基础研究。笔者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的... 本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是由极小(粒子物理学)→极大(宇宙学)→极复杂(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研究具有科学发展的时代特点,是具有前瞻性和探索创新性的基础研究。笔者根据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的涌现机制是21世纪的科学的认识,结合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基本属性,提高“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这一命题,从新的视角对古老而又常新的固体地球系统进行再认识,从广义地质学系统和过程的本质归纳出固体地球系统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它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并拟定了以整体论为主导、还原论作辅助,宏观与微观处理相结合与互补的方法论。“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临界性”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地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学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的生长点之一,使地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动许多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系统 复杂性 自组织 自组织临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WM原理的固体姿态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常桁 王一白 刘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8-612,共5页
为研究基于脉宽调制(PWM)原理的固体姿态控制系统(ACS)推力调节特性,设计了双推力器组合工作ACS,并开展了冷流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动态工作过程、响应性能和推力调节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CS在小型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案... 为研究基于脉宽调制(PWM)原理的固体姿态控制系统(ACS)推力调节特性,设计了双推力器组合工作ACS,并开展了冷流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动态工作过程、响应性能和推力调节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CS在小型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方面的应用方案。结果表明,设计的ACS能实现推力连续调节;推力曲线形状与工作频率和占空比有关;平均推力与占空比呈线性关系;双推力器组合工作模式能大幅减小喷喉上游管路压强波动。研究结论可为用于小型空间飞行器的固体姿控发动机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姿控系统 PWM原理 占空比 组合工作模式 推力连续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建伟 王里奥 +2 位作者 袁辉 刘元元 黄本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重庆市沿江两岸堆放了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 ,直接威胁重庆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 ,有效的管理重庆市固体废弃物是处理和处置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GIS重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与数据体系、数据库的设计... 重庆市沿江两岸堆放了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 ,直接威胁重庆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 ,有效的管理重庆市固体废弃物是处理和处置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GIS重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与数据体系、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数据结构、系统功能 ,将固体废弃物的相关技术、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 ,为垃圾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通过调查、收集重庆市的大量数据和图形资料 ,引入GIS ,研制和开发了本系统。系统包括 6个子系统 :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模型库管理、应用和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重庆 固体废弃物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体系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固体循环系统气流干燥器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叶世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本文就具有固体循环系统的气流干燥器停留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停留时间分布密度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出了在不同的循环比下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固体循环系统 气流干燥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崔群 陈海军 +1 位作者 吴兵生 姚虎卿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1-114,共4页
通过固体吸附床的模拟来优选吸附床的型式。建立了非稳态、有内热源的模型 ,分别对螺旋管外换热式吸附床和内热换热式吸附床进行模拟。考虑到多微孔物质的传质和传热阻力大的情况 ,又建立了翅片换热式吸附床和肋片换热式吸附床的传热传... 通过固体吸附床的模拟来优选吸附床的型式。建立了非稳态、有内热源的模型 ,分别对螺旋管外换热式吸附床和内热换热式吸附床进行模拟。考虑到多微孔物质的传质和传热阻力大的情况 ,又建立了翅片换热式吸附床和肋片换热式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模型。通过分析 1 3X -H2 O工质对在吸附床内的脱附速率等参数 ,优选出较为适宜的吸附床模型 ,并在优选得到的模型上模拟自制吸附剂的脱附特性及床层温度分布。结果表明 :增加翅片或肋片能增强床层的传热效果 ,其中增加肋片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 吸附床 传热过程 数值模拟 工质 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传热强化及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邱钟明 陈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分析吸附床的传热特性 ,总结归纳吸附床强化传热的方法 ,分别采用物化处理法、制冷循环改进法和结构法 ,认为吸附床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吸附制冷系统性能改善重要方法。最后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分析吸附床的传热特性 ,总结归纳吸附床强化传热的方法 ,分别采用物化处理法、制冷循环改进法和结构法 ,认为吸附床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吸附制冷系统性能改善重要方法。最后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 吸附床 传热特性 物化处理法 制冷循环改进法 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ICP-AES激光气化固体进样的系统
10
作者 赵炎生 顾萱 +2 位作者 夏毅 张中林 田笠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4-49,共6页
激光气化固体进样系统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ICPAES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研究了Nd∶YAG电光调Q和声光调Q脉冲激光气化固体进样的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的可作XY轴双向扫描的样品室,采样具有均匀性和代表性.所研制的进样... 激光气化固体进样系统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ICPAES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研究了Nd∶YAG电光调Q和声光调Q脉冲激光气化固体进样的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的可作XY轴双向扫描的样品室,采样具有均匀性和代表性.所研制的进样系统能与国内外已有的ICP仪器配用,具有制样简捷的特点,减免了ICPAES分析要进行化学前处理的繁杂过程.该系统应用于ICPAES固体粉末样品如地质样品中多元素的分析,测量精度好,准确性高,基体效应小,特别适用于难熔难气化元素如Zr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激光气化 固体进样系统 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固体地球系统与地质作用的三点认识
11
作者 杨文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67-374,共8页
文中讨论了作为极复杂巨系统的固体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 3条推论 :(1)地球系统在偏离平衡态时 ,有选择能量耗散最小方式的“惯性” ,在系统内禀熵急增时或者回到一种准稳定的定态 ,或者通过自组织迅速减少内禀熵增加率。换言之 ,地球系... 文中讨论了作为极复杂巨系统的固体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 3条推论 :(1)地球系统在偏离平衡态时 ,有选择能量耗散最小方式的“惯性” ,在系统内禀熵急增时或者回到一种准稳定的定态 ,或者通过自组织迅速减少内禀熵增加率。换言之 ,地球系统可能有种尽量保存自身内能不受大量耗散的惯性 ,使其总体内禀熵产生率对时空的积分取极小值。我们把这一认识称为总体熵产生率取极小准则 ,对于孤立与渐变的地质过程 ,它等同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普里高津最小熵产生原理 ,对于极复杂地球巨系统及远离平衡态情况加了“总体”两字 ,意思是在局部或短期突变时熵产生率可能是大的 ,但它对全球与长时间的积分而言仍然取极小。换句话说 ,作为一个巨系统 ,固体地球在其局部远离平衡状态时 ,仍然能保持总体上内能消耗取极小的惯性 ,维持对全部固体地球时空系统总体熵产生率取极小准则。 (2 )关于地质作用过程演化的定态遍历准则。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其非线性 ,即同时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定态作为其演化的趋势 ,而且表现在其时空发展过程中将经历尽可能多的定态。非线性非平衡态动力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大多数包含激变事件的地质作用过程。将来在地球系统偏离平衡态足够远时 ,它可能会具有无穷多个耗散结构 ,因而使系统进入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系统 定态遍历 互动准则 熵变 地质作用 动力地质学 热耗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吸附系统中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法
12
作者 刘华祥 张学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24-330,共7页
对固体吸附系统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合理的数学建模 ,对吸附床内的热传导方程和换热管内流体的能量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利用控制容积法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 ,在数学模型中加入了与其他模型不同的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 ,... 对固体吸附系统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合理的数学建模 ,对吸附床内的热传导方程和换热管内流体的能量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利用控制容积法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 ,在数学模型中加入了与其他模型不同的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 ,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吸附床内吸附剂和换热管内流体的互相耦合的温度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 边界条件 耦合温度场 固体吸附式制冷/热泵系统 传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动态模拟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肖龙 夏勇 +3 位作者 胡凌燕 余运俊 夏志平 李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158,共5页
搭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动态模拟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动态反应装置、监测控制、气体供给及尾气处理子系统组成。通过模拟系统的电化学发电反应,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在不同电池片片数、燃料流速、单片电池电压等反... 搭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动态模拟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动态反应装置、监测控制、气体供给及尾气处理子系统组成。通过模拟系统的电化学发电反应,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在不同电池片片数、燃料流速、单片电池电压等反应条件对系统放电程度和电堆温度的影响,实现了科研项目和教学实验的紧密结合。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在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动态模拟 教学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机碳固体进样系统测定生物可降解材料中有机碳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洁 付睿峰 +2 位作者 王娟娟 孙友宝 黄涛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68-2270,共3页
“限塑令”再度升级,新版“禁塑令”规定从2021年开始部分地区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吸管等,将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进行替代,可生物降解塑料成为主要替代产品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生物降解率是评判可生物降... “限塑令”再度升级,新版“禁塑令”规定从2021年开始部分地区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吸管等,将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进行替代,可生物降解塑料成为主要替代产品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生物降解率是评判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岛津总有机碳固体进样系统TOC-L CPH+SSM-5000A建立了生物降解塑料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材料生物降解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固体直接燃烧催化氧化,前处理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好,准确度高,适合可降解塑料等制品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固体进样系统 生物降解材料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厌氧分步固体反应器系统进行蔬菜废弃物厌氧分解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瑞红 张治勤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4-139,共6页
最近获得专利的厌氧分步固体反应系统(美国专利号6342378B1)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沼气以获取生物能源的新技术。此技术已被用以转化多种固体废弃物的科学研究,其中包括作物秸秆、动物粪便、食品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 最近获得专利的厌氧分步固体反应系统(美国专利号6342378B1)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沼气以获取生物能源的新技术。此技术已被用以转化多种固体废弃物的科学研究,其中包括作物秸秆、动物粪便、食品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研究结果证明,此技术不仅先进可行,而且操作简单。根据此技术,一种大型的用于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厌氧分步固体反映系统已经在美国开发出来。该文主要介绍此技术用于大蒜废弃物转化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分步固体反应器系统 蔬菜 废弃物 厌氧分解 大蒜废弃物 甲烷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超 潘跃龙 +3 位作者 邓先宽 张发源 严勇 罗倩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03-110,共8页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厂和其他所有堆型(CPR1000、EPR和AP1000)的在建核电厂均缺少一套统一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缺乏对放射性固体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周期跟踪管理。根据核电厂的放射性废物管理需求,研制了一套适合于各核电...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厂和其他所有堆型(CPR1000、EPR和AP1000)的在建核电厂均缺少一套统一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缺乏对放射性固体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周期跟踪管理。根据核电厂的放射性废物管理需求,研制了一套适合于各核电机型的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对废物源项、处理、暂存、运输、处置全过程进行跟踪,使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可控;研发了废物管理跟踪单和数据库,分析了废物管理工艺流程的逻辑关系,根据废树脂、浓缩液、废滤芯、检修废物等处理工艺分别设计了核素计算模型,可推算指定时刻的放射性水平,实现放射性废物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以及对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追踪。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部分核电厂使用,有助于提高核电厂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安全和社会意义。同时,该系统记录的数据有助于核电厂实现辐射防护优化设计和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放射性废物源项 放射性废物整备 暂存 运输 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纪要
1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固体地球系统 复杂性 地质过程动力学 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锥形空间滤波孔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鑫 周维 +6 位作者 胡东霞 林东辉 邓武 赵军普 代万俊 王渊承 唐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0-1704,共5页
锥形空间滤波孔是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空间滤波的新型结构滤波小孔,其内部光滑的锥形结构可以有效滤除光束中的高频成分且避免等离子堵孔现象的发生。根据神光-Ⅲ主机装置结构特点,设计并加工了适用于主机装置的锥形空间滤波小... 锥形空间滤波孔是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空间滤波的新型结构滤波小孔,其内部光滑的锥形结构可以有效滤除光束中的高频成分且避免等离子堵孔现象的发生。根据神光-Ⅲ主机装置结构特点,设计并加工了适用于主机装置的锥形空间滤波小孔,并开展了应用实验研究。通过与传统的平面结构滤波小孔对比可以看出,锥形小孔有效地避免了等离子体度堵孔现象,在与光束波前补偿技术配合使用条件下,保证光束顺利过孔,并成功实现了基频光7988J的满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 锥形空间滤波小孔 等离子体溅射 等离子体堵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姿轨控比例推力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常桁 张晓光 +1 位作者 王一白 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4-68,共5页
为研究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的固体姿轨控比例推力器动态响应特性,开展了冷流试验;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数学仿真模型。由Matlab软件进行了推力器动态过程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将推力器的动态响应过... 为研究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的固体姿轨控比例推力器动态响应特性,开展了冷流试验;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数学仿真模型。由Matlab软件进行了推力器动态过程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将推力器的动态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推力器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机参数主要影响运动触发时间和针栓运动时间;外部作用力是响应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力迟滞时间由自由容积大小和针栓运动速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姿轨控系统比例推力器 动态特性 伺服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5kW SOFC系统操作参数寻优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海波 谢根辉 +3 位作者 徐胜 张浩 崔立翔 许竞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3-449,共7页
为延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寿命、提高系统性能,以5 kW平板式SOFC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满足功率需求和温度约束的条件下,探究其通过寻优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以实现最高的系统效率。首先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基于工作机理建立SOFC独立... 为延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寿命、提高系统性能,以5 kW平板式SOFC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满足功率需求和温度约束的条件下,探究其通过寻优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以实现最高的系统效率。首先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基于工作机理建立SOFC独立发电系统的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系统模型,通过定义4个操作参数,并结合系统的热电约束,形成SOFC系统效率优化问题。针对该优化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元启发式优化算法的两级优化方案,即将操作参数按照对SOFC系统的影响分为两级,对第一级操作参数进行离散取值,对第二级操作参数采用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案可获得全局最优操作点,使SOFC系统满足功率需求和温度约束条件且系统效率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 温度约束 麻雀搜索算法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