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木材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精度的四点弯曲梁法
1
作者 王正 徐添铕 +4 位作者 邹红艳 许本欢 周宇昊 宋利明 陈清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目的】探究影响四点弯曲梁法测试木材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精度的因素,给出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方法】应用ANSYS19静力模块对云杉、欧洲赤松和山毛榉的弦向、径向和横向梁试件,在对称加载四点弯曲时进行应力、应变和挠度分析;从挠度和... 【目的】探究影响四点弯曲梁法测试木材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精度的因素,给出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方法】应用ANSYS19静力模块对云杉、欧洲赤松和山毛榉的弦向、径向和横向梁试件,在对称加载四点弯曲时进行应力、应变和挠度分析;从挠度和应变作为测量参量计算的弹性模量结果,给出测试木材弹性模量合宜的测量参量,即应变;从试验方面探索其试件表面木纹分布及其经受的应力性质对试件表面中心点的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的影响。【结果】对称加载的四点弯曲梁在纯弯曲段跨中表面上存在数值十分微小的横向应力;该梁段的上、下表面中心线上各点的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相当好地吻合于弹性模量参考值;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值的绝对值仅在跨中附近区域内(x/l=0.45~0.55)与其泊松比参考值相吻合;试件表面木纹分布及其经受的应力性质对试件上下表面中心点的横向应变影响大,而对纵向应变影响甚微。【结论】对称四点弯曲梁应变法以应变作为测量参量推算的弹性模量精度,从适用的试件尺寸范围和剪力的影响来说优于挠度参量,采用480 mm×20 mm×20 mm梁试件测试跨中挠度推算出的弹性模量才有足够精度;2组半桥测试的四点弯曲法成功地提高了木材泊松比的测试精度;对于落叶松弦向、径向和云杉横向以及LVL试件,应用四点弯曲梁应变法测试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轴向拉伸法和动态梁法测试结果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应变法 挠度 应变 测试 弹性模量 泊松比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拌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性及修正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毅 马士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133,144,共6页
设计了室内试验,对相同频率、相同应变、相同温度条件下的HMA试件在ASTM D7460和AASHTO T321两种规范下的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从HMA的粘弹特性以及两种规范下的输入应变和输入荷载在试验中的实际... 设计了室内试验,对相同频率、相同应变、相同温度条件下的HMA试件在ASTM D7460和AASHTO T321两种规范下的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从HMA的粘弹特性以及两种规范下的输入应变和输入荷载在试验中的实际响应出发,分析了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性的原因,即输入应变和实际应变的不一致导致了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提出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修正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有助于缩小在ASTM D7460和AASHTO T321两种规范下,同种HMA、相同试验条件得出的疲劳结果的不一致性,为路面设计、施工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拌沥青混合料 疲劳寿命 不一致性 修正 弯曲 ASTM D7460 AASHTO T3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自愈合特性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卫东 李本亮 黄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2-577,共6页
通过应变控制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变化加载频率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即时自愈合,变化愈合温度、时间、荷载和损伤程度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后期自愈合.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即时自愈合伴随加载产生,愈合效果为SBS-AC13>TB-AC13>基质-AC13;... 通过应变控制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变化加载频率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即时自愈合,变化愈合温度、时间、荷载和损伤程度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后期自愈合.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即时自愈合伴随加载产生,愈合效果为SBS-AC13>TB-AC13>基质-AC13;愈合温度、时间、荷载对沥青混合料的后期愈合具有正面作用,而损伤程度具有负面作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对自愈合条件的依赖性小于SBS沥青混合料,对沥青用量变化敏感性低于SBS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恢复率大于疲劳寿命恢复率,且疲劳寿命恢复率的离散性较大,劲度模量恢复率的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弯曲疲劳试验 自愈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弯曲载荷下金属波纹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书韬 王智慧 +2 位作者 张玉龙 程远胜 刘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7,共7页
针对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的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四点弯曲载荷下该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波纹夹层梁上面板厚度、下面板厚度... 针对激光焊接金属波纹夹层梁模型,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获得夹层梁结构的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四点弯曲载荷下该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分析波纹夹层梁上面板厚度、下面板厚度、芯层板厚度及芯层高度对其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在增加同等质量以提高波纹夹层梁的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时,增加芯层高度和上面板厚度是较为有效的方式,相比之下,增加芯层厚度或下面板厚度对提高极限承载能力的效率要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波纹夹层 弯曲 极限承载能力 有限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大鼠尺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波 戴如春 +7 位作者 戴哲浩 章婵 张灿 张喜 吴博 张玲 伍贤平 廖二元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研制专用于活体大鼠尺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夹具装置,制作活体微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活体大鼠疲劳试验方法并分析其骨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四点弯曲原理研制与PLD-5010型电子疲劳损伤试验机配套的夹具装置,该夹具由装载大鼠的载物... 目的研制专用于活体大鼠尺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夹具装置,制作活体微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活体大鼠疲劳试验方法并分析其骨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四点弯曲原理研制与PLD-5010型电子疲劳损伤试验机配套的夹具装置,该夹具由装载大鼠的载物盘和活体大鼠左(右)前肢加载装置2部分组成,后者包括上连接杆、弹簧上连接轴、线弹性弹簧、四点弯曲试验装置主体和下连接杆等零部件。选择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负载组,每组各2只。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负载组大鼠用该夹具进行活体双侧尺骨四点弯曲疲劳损伤试验。负载频率:2 Hz,负载:10000次,负载力0.055 5 N/g(体重),隔天1次,共2次;对照组不行疲劳损伤试验。试验结束后处死2组大鼠,取双侧尺骨,用碱性品红染色,塑料包埋,磨片至50~80μm,Leica显微镜下发现骨微损伤后,用CCD头摄取图像并输入计算机储存。结果成功制作了疲劳夹具,可与骨电子疲劳损伤试验机配套应用。在负载组大鼠活体损伤的左右尺骨4个标本共20张磨片中均发现有微破裂,对照组未发现前述变化。结论该夹具适合于PLD-5010型电子疲劳损伤试验机,经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可初步建立活体大鼠尺骨微损伤模型,该活体大鼠疲劳试验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微损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疲劳 微损伤 弯曲 电子疲劳损伤机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6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梁四点弯曲试验的并发多尺度区域分解法模拟
7
作者 邱莉婷 马福恒 +2 位作者 沈振中 张湛 霍吉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2,共8页
损伤在准脆性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力学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限单元法计算采用局部损伤模型时存在网格敏感性和零能耗问题。同时,传统单一网格有限元模型难以对构件的线弹性区域和非线性区域进行区别处理,无法将有限的计算资源集中在... 损伤在准脆性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力学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限单元法计算采用局部损伤模型时存在网格敏感性和零能耗问题。同时,传统单一网格有限元模型难以对构件的线弹性区域和非线性区域进行区别处理,无法将有限的计算资源集中在重点关注区域。通过局部子区域预设高精度有限元网格和引入尺度间线性多点约束法,实现并发多尺度方法和整体有限元撕裂对接法的结合,采用隐式梯度损伤模型描述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运用双重组装并行直接求解法进行模型的大型线性方程组求解,完成了混凝土损伤失效分析的并发多尺度区域分解模型构建。将该模型用于混凝土单边切口梁的四点弯曲试验模拟,并对可能损伤的纯弯拉区域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尺寸的有限元网格计算。算例分析表明,模型合理可靠且不具网格敏感性,能够重现混凝土的损伤失效全过程,可为混凝土构件开展损伤失效全过程分析提供多尺度数值模拟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多尺度方法 整体有限元撕裂对接法 隐式梯度损伤模型 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弯曲梁试验的混凝土软化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进宝 赵志方 +2 位作者 宋柳林 李铭 王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在12组三点弯曲梁稳定断裂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逆分析法获得混凝土四线性软化曲线,系统地研究了骨料粒径、试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对混凝土软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混凝土 逆分析 软化特性 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RPC-NC叠合梁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季文玉 王珏 李旺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以中国铁路32 m跨度T型梁为原型,设计并制作了4根完全相同的缩尺模型RPC-NC叠合梁,其中1根梁进行静载试验另外3根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对试验梁在不同疲劳加载循环... 为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普通混凝土(NC)叠合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以中国铁路32 m跨度T型梁为原型,设计并制作了4根完全相同的缩尺模型RPC-NC叠合梁,其中1根梁进行静载试验另外3根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对试验梁在不同疲劳加载循环下的正截面应变分布、受压区NC应变变化、裂缝发展、疲劳挠度及刚度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疲劳加载后未发生疲劳破坏的叠合梁、未经历疲劳加载的叠合梁以及相同结构尺寸和配筋情况下的普通混凝土梁的静力弯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普通混凝土适筋梁相同,RPC-NC叠合梁的疲劳破坏由非预应力纵筋疲劳断裂引起;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沿截面高度始终近似呈线性分布,RPC-NC叠合梁正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疲劳加载结束后,未发生破坏的RPC-NC叠合梁和疲劳加载前相比延性有所下降,但仍大于未经历疲劳加载的普通混凝土梁.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试验梁与疲劳加载循环次数有关的刚度退化公式,可为RPC-NC叠合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叠合 弯曲疲劳试验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弯曲压电梁导电裂纹尖端附近的横观各向同性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新华 董靓 +2 位作者 王乘 陈传尧 胡元太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2,共9页
 根据电焓密度函数建立了压电材料静态损伤本构模型,详细讨论了横观各向同性力电损伤的一些特征,最后通过对四点弯曲PZT_PIC151梁跨中导电裂纹附近横观各向同性损伤的数值分析,研究了裂纹深度和外加力、电载荷对损伤分布的影响规律...  根据电焓密度函数建立了压电材料静态损伤本构模型,详细讨论了横观各向同性力电损伤的一些特征,最后通过对四点弯曲PZT_PIC151梁跨中导电裂纹附近横观各向同性损伤的数值分析,研究了裂纹深度和外加力、电载荷对损伤分布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裂纹深度和力载荷对力电损伤都有非常明显相似的影响,随着裂纹深度和力载荷的增大,裂纹尖端的力电损伤明显增大,范围也相应扩大;电载荷对力损伤完全不同于对电损伤的影响,电载荷单调地改变裂纹尖端力损伤的大小,不改变力损伤的区域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损伤 导电裂纹 压电陶瓷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片材加固RC梁四点弯曲的多重开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庆敦 陈汐龙 谭茶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7,22,共6页
借鉴复合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种分层剪滞模型,研究了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四点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多重开裂破坏,求得了梁纯弯段下部钢筋保护层中的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密度与施加载荷和碳纤维片材的粘贴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借鉴复合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种分层剪滞模型,研究了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四点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多重开裂破坏,求得了梁纯弯段下部钢筋保护层中的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密度与施加载荷和碳纤维片材的粘贴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值较吻合.结果表明:施加载荷愈大,裂缝密度和宽度愈大;随着碳纤维片材粘贴层数的增加,裂缝间距明显变小,最大裂缝宽度则基本保持稳定;在碳纤维片材粘贴层数较小的情形下,当施加载荷达到或超过某值时,梁纯弯段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将出现饱和裂缝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 弯曲 剪滞分析 裂缝密度 最大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筋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芳 杨文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建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加载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模拟GFRP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演化了从微裂纹萌生到宏观破坏的损伤全过程,并对其进行应力与断裂能分析,研究G... 建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加载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模拟GFRP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演化了从微裂纹萌生到宏观破坏的损伤全过程,并对其进行应力与断裂能分析,研究GFRP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内在破坏机理.结果表明,GFRP混凝土梁破坏时的裂缝数量多,在梁跨内分布比较均匀,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数量少,集中分布在外荷载作用点的附近区域;相同配筋的GFRP混凝土梁开裂后的刚度与极限荷载均小于钢筋混凝土梁;达到极限荷载时,GFRP混凝土梁的挠度与断裂能均大于钢筋混凝土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弯曲 损伤演化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破坏机理 挠度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4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程东辉 邢剑兵 陈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8-81,共4页
为了解决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问题,可以用碳纤维聚合物筋替代钢筋作为增强材料,与混凝土共同受力。为研究这类构件的力学性能,以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作无黏结预应力筋,制作了4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为了解决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问题,可以用碳纤维聚合物筋替代钢筋作为增强材料,与混凝土共同受力。为研究这类构件的力学性能,以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作无黏结预应力筋,制作了4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完成了试验梁的4点弯曲加载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了这类梁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试验与分析数据,提出了这类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刚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弯曲试验 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含裂纹管道四点弯曲作用下弹塑性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锁龙 尤一匡 +2 位作者 黄志荣 宗福开 孟振虎 《压力容器》 1999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对不同直径、不同厚度及不同裂纹长度低碳钢管模拟环向穿透裂纹四点弯曲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描述了试验的装置、试验过程及现象。给出了实测JR阻力曲线及失稳载荷与裂纹长度的关系。
关键词 低碳钢 管道 裂纹扩展 试验研究 弯曲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成形修复对钛合金工字梁四点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卓轶 吕媛波 +1 位作者 樊优优 樊俊铃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2-1045,共4页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对钛合金激光成形修复短梁和常规锻造后机加工短梁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激光成形修复技术对TA15钛合金工字梁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激光成形修复技术可在修复区域和基体材料之间形...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对钛合金激光成形修复短梁和常规锻造后机加工短梁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激光成形修复技术对TA15钛合金工字梁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激光成形修复技术可在修复区域和基体材料之间形成致密、均匀的冶金结合区,使得修复短梁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与锻造短梁的性能相近,从而为关键零部件的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形修复 TA15钛合金 弯曲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普通混凝土复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徐世烺 王楠 李庆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裂缝,加速自身材料劣化,导致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因此对结构进行加固和补强是十分必要的措施。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裂缝细密、韧性显著和耐久性优良等特点,若合理应用...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裂缝,加速自身材料劣化,导致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因此对结构进行加固和补强是十分必要的措施。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裂缝细密、韧性显著和耐久性优良等特点,若合理应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将会延长原有结构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本文对UHTCC和普通混凝土的粘结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UHTCC\普通混凝土复合梁的形式,通过四点弯曲试验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分析了复合梁的受力过程,研究了不同厚度的UHTCC层对整个复合梁结构抗弯性能的影响,证实了随着UHTCC层厚度的增加,整个结构的弯曲性能和承载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改善;UHTCC层还起到抑制和分散上层裂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CC/混凝土复合 弯曲性能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双K断裂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向前 胡少伟 +1 位作者 朱海堂 陆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3-736,762,共5页
以双K断裂理论为基础,基于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特性,推导了非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参数计算公式.开展了非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断裂试验,研究了其断裂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件荷载值随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增... 以双K断裂理论为基础,基于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特性,推导了非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断裂参数计算公式.开展了非标准钢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断裂试验,研究了其断裂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件荷载值随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试件的亚临界扩展相对值、断裂韧度、起裂断裂韧度和失稳断裂韧度均不随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可认为是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双K断裂韧度 断裂试验 断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晓春 邹彩丽 +3 位作者 胡文飞 郭风琪 朱志辉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87-3897,共11页
提出一种新型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开展了6根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与1根薄壁型钢箱梁对比梁的四点弯曲静载试验,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对箱梁的应力-应变与变形及裂缝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包UHPC能使薄壁型钢箱梁... 提出一种新型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开展了6根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与1根薄壁型钢箱梁对比梁的四点弯曲静载试验,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对箱梁的应力-应变与变形及裂缝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包UHPC能使薄壁型钢箱梁的破坏形态由局部压屈破坏转变为底部薄壁型钢下翼缘及纵筋先后达到屈服后顶部UHPC压碎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外包50 mm厚UHPC的未配纵筋与箍筋的组合箱梁试件XL2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薄壁型钢箱梁试件XL1的对应值提升77.5%;薄壁型钢表面焊接了纵筋与箍筋的组合箱梁试件XL3~XL7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XL4试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未配纵筋与箍筋的XL2试件的对应值提升了178.8%;增大薄壁型钢壁厚与外包UHPC层厚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壁型钢UHPC组合箱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箱 受弯性能 弯曲静载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50锻铝三点弯曲试验与高分辨率CT成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敖波 邓翠贞 邬冠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2A50锻铝缺口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含裂纹的CT检测试样。对疲劳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分析了裂纹CT图像的损伤特点;引入了参考平面,将不同层的裂纹CT图像映射到参考平面定义了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2A50锻铝缺口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含裂纹的CT检测试样。对疲劳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分析了裂纹CT图像的损伤特点;引入了参考平面,将不同层的裂纹CT图像映射到参考平面定义了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CT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疲劳损伤不均匀,三维可视化结果直观显示了裂纹的三维形态;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约为0.34,缺陷面积为最严重损伤截面面积的2.1倍,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与疲劳周次呈单调递增关系,可用于度量工件的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弯曲试验 高分辨率CT 可视化 危险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钻柱弯曲疲劳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彩霞 樊建春 +4 位作者 胡治斌 高维骏 吴家风 刘书杰 何英明 《石油机械》 2017年第5期38-41,56,共5页
以往有关钻具疲劳损伤的研究多为模型模拟或小尺寸试验,不能准确反映全尺寸钻柱的疲劳损伤。为此,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全尺寸钻柱作为试验试件,通过磁记忆检测技术对试件的应力状况进行检测分析,以此来描述钻柱损伤的演变... 以往有关钻具疲劳损伤的研究多为模型模拟或小尺寸试验,不能准确反映全尺寸钻柱的疲劳损伤。为此,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全尺寸钻柱作为试验试件,通过磁记忆检测技术对试件的应力状况进行检测分析,以此来描述钻柱损伤的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尺寸钻柱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过程中,循环加载后在中间段管体位置发生断裂,断裂过程中,不同的循环次数对应的磁记忆信号梯度峰值呈现出稳定阶段、裂纹萌生阶段和裂纹扩展失效断裂阶段。当循环82 000次时,管体部位信号梯度最大值达到1.14 V/mm,之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磁记忆信号梯度峰值迅速增大,当循环85 000次时,钻杆发生完全断裂。研究结果对预防钻柱断裂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尺寸钻柱 磁记忆信号 信号梯度 疲劳损伤 弯曲 循环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