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佳 彭巾英 +2 位作者 马陶武 周科 朱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毒代动力学 生物积累 繁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4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卓娜 孟范平 +1 位作者 赵顺顺 姚瑞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35-439,共5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BDE-47浓度梯度设置为0、0.1、1、5、10、50μg·L-1).结果显示,BDE-47对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的96h半效应浓度(96hEC50)分别为0.79、1.52、1.99和2.25μg·L-1,表明BDE-47对海洋微藻属于极高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海洋微藻 急性毒性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D001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脱溴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研究
3
作者 梁贺升 陈少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4-568,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D001交换吸附Pd2+、Fe2+并在厌氧条件下以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吸附的钯铁离子制备成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树脂。利用该树脂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进行脱溴反应,探讨了该法的可行性和特性。结果表明:当大孔树脂... 采用大孔树脂D001交换吸附Pd2+、Fe2+并在厌氧条件下以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吸附的钯铁离子制备成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树脂。利用该树脂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进行脱溴反应,探讨了该法的可行性和特性。结果表明:当大孔树脂D001、氯化钯、硫酸亚铁用量分别为0.75 g、2μg和0.2 g时所制备的双金属树脂脱溴水-乙醇溶液中的BDE-47效果最佳,反应遵循准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约为0.161 d-1,半减期为1.21 d。负载Pd/Fe的D001连续3次脱溴反应都有较好的效果,水-乙醇溶液中超过90%以上的BDE-47在反应6 d后被降解。负载Pd/Fe双金属的树脂可以重复活化再生,但再生2次后其脱溴效率变差,反应6 d只有47.3%的BDE-47被降解。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离子色谱仪跟踪Pd/Fe双金属树脂脱溴BDE-47反应,可知产物包括溴离子、三溴联苯醚、二溴联苯醚、一溴联苯醚和联苯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纳米钯铁 还原脱 2 2' 4 4'-联苯(bde-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通过溶酶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细胞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钊宁 曹赛 +4 位作者 刘倩 崔馨逸 周斌 王悠 周仲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8-536,共9页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组中出现582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凋亡等信号通路;其中抑制凋亡的核糖体、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下调,与凋亡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上调,表明BDE-47诱导轮虫凋亡.(2)褶皱臂尾轮虫溶酶体膜通透性升高,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表达量上升(P<0.05),表明溶酶体受损.促/抗凋亡因子比值Bax/Bcl-2升高(P<0.05)、Caspase家族被激活;在加入Cathepsin L抑制剂后,Bax/Bcl-2以及Caspase家族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此外,轮虫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bde-47) 褶皱臂尾轮虫 转录组学 凋亡 溶酶体损伤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熊勤犁 史雅娟 +2 位作者 吕永龙 李秋爽 Gosens Jorrit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4,共8页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在水体及各种水生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以及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被广泛检出,但BDE-47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48h)和慢性(21d)毒...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在水体及各种水生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以及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被广泛检出,但BDE-47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48h)和慢性(21d)毒性暴露实验,考察了BDE-47对大型溞活动抑制率、心率、产仔情况和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DE-47对大型溞活动抑制率的48h-EC50为112.5μg.L-1;高浓度(>100μg.L-1)BDE-47显著诱导提高大型溞的心率。21d慢性暴露实验中,8μg.L-1处理组中大型溞全部死亡;其他各浓度处理组(0.5、1、2、4μg.L-1)中,母溞第1胎产仔时间延后,第1胎子代数量减少,总产仔数量大幅减少,这表明大型溞的繁殖能力受到抑制。BDE-47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溞胆碱酯酶(Ch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大型溞体内的代谢机制没有被诱导,神经活性虽被抑制,但抑制率不高。BDE-47大幅诱导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相对于ChE和GST,CAT对BDE-47暴露更为敏感,可作为BDE-47对大型溞慢性暴露毒性效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二苯 bde-47 大型溞 心率 繁殖率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BDE47)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露露 杨雾 +2 位作者 易忠胜 赵赛 段家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14-3618,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分子模拟结合三维荧光、圆二色谱、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等光谱方法,研究了四溴联苯醚(BDE47)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DE47能有效地猝灭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分子对接显示,BD...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分子模拟结合三维荧光、圆二色谱、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等光谱方法,研究了四溴联苯醚(BDE47)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DE47能有效地猝灭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分子对接显示,BDE47与溶菌酶分子中的TRP62,TRP63,ARG61,ASN59,ALA107和ILE98等氨基酸残基具有相互作用,且BDE47分子中的醚键O原子与TRP63形成了氢键,氢键距离为2.2A。三维荧光的实验结果表明,BDE47的加入导致了溶菌酶的荧光强度降低,峰位置发生略微红移,BDE47与溶菌酶之间的结合作用改变了溶菌酶的微环境。圆二色谱分析则进一步证明,BDE47的存在引起了溶菌酶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α-螺旋结构的含量减少。根据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供体(溶菌酶)与受体(BDE47)的结合距离r为3.31nm,满足非辐射能量的条件。分析四个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发现,BDE47与溶菌酶之间的结合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主要驱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与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分析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溶菌酶 分子模拟 光谱 结合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黄盖鲽幼鱼鳃的毒性效应
7
作者 崔丹丹 孙鹏飞 +4 位作者 郭亚枫 曹胜男 韩建 顾知之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6-753,共8页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对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幼鱼(体质量为1.31 g±0.03 g)鳃组织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BDE-47胁迫下(0.25、0.5、2 mg/L)黄盖鲽鳃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利用m...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对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幼鱼(体质量为1.31 g±0.03 g)鳃组织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BDE-47胁迫下(0.25、0.5、2 mg/L)黄盖鲽鳃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利用mRNA测序和miRNA测序联合分析黄盖鲽幼鱼鳃组织对BDE-47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BDE-47胁迫下,黄盖鲽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及增生修复现象,黏液细胞明显增多,且随着BDE-47浓度升高呈递增趋势;转录组数据显示,ErbB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变化可能引起鳃小片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修复;miRNA测序分析显示,BDE-47暴露导致的鳃小片上皮细胞脱落可能与MAPK及Ras信号通路有关;在mRNA和miRNA联合分析中,主要关注了硫辛酸代谢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推测鳃组织miRNAs通过调节硫辛酸代谢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基因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影响水体中BDE-47对黄盖鲽幼鱼鳃的毒性效应。研究表明,不同浓度BDE-47慢性胁迫会对黄盖鲽鳃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盖鲽 联苯 转录组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降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并减缓其毒性作用
8
作者 邹亮 刘红 +3 位作者 郭萌萌 李风铃 谭志军 耿倩倩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6,共11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和消除动态差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和组织损伤,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探讨HPCD对BDE-47蓄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HPCD可显著降低BDE-47在紫贻贝各组织中的蓄积浓度,同时加快BDE-47的消除.HPCD降低了BDE-47在贻贝中的残留风险.GST、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变化分析表明,HPCD减轻了BDE-47对紫贻贝消化盲囊和性腺的氧化胁迫.BDE-47+HPCD处理组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值(IBR)低于BDE-47处理组,组织病理损伤也较轻.分子对接显示HPCD减轻BDE-47对紫贻贝的毒性,可能是基于HPCD对BDE-47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HPCD在减少海洋生物污染物积累和消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bde-47) 羟丙基-Β-环糊精 (HPCD) 紫贻贝 蓄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氧化胁迫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伟 聂凤琴 +1 位作者 瞿建宏 杨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5-1009,共5页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10-10.00mg·L^-1的PBDE-47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浓度组鲫鱼肝脏组织中T-AOC、MDA含量、X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56mg·L^-1以上各浓度组的XOD活性和MDA含量随PBDE-47浓度增加逐渐上升,而T-AOC和SOD活性逐渐下降,均与PBDE-47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PBDE-47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 鲫鱼 肝脏 离体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联苯醚(BDE-209)对成年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欣年 黄敏 虞太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00-506,共7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溴系阻燃剂,PBDEs具有持久性有机卤素污染物(Organohalogen Contaminants,OHCs)和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Ds)的化学物理特性.PBDEs的生物毒性也是国际上环境生态科学的关注... 多溴联苯醚(PBDEs)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溴系阻燃剂,PBDEs具有持久性有机卤素污染物(Organohalogen Contaminants,OHCs)和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Ds)的化学物理特性.PBDEs的生物毒性也是国际上环境生态科学的关注热点.论文建立了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剂量的成年大鼠模型,测定了不同暴露剂量的实验动物血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THs)水平,初步研究了PBDEs污染物对生物体甲状腺激素的影响.BDE-209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TT4、FT4和TT3浓度均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而下降,这可能是BDE-209对甲状腺合成分泌T4、T3起到了抑制作用.不同BDE-209暴露剂量下,TT4~FT4以及TT4~TT3的正相关系数大于FT3~TT3以及FT3~FT4,这意味着BDE-209暴露对于T4从甲状腺激素转运结合蛋白(Transthyretin,TTR)的分离与脱碘过程影响不明显,而影响了结合态T3从TTR的分离过程以及FT4的脱碘过程,从而对甲状腺激素的平衡具有干扰效应.采用基准点分析法,研究了BDE-209对于甲状腺干扰相对效应的时间-效应关系,实验表明由于甲状腺的应激作用,对于毒物具有自我防御功能,BDE-209对甲状腺的干扰效应在5~8d后才有所显现,持续时间至少为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PBDEs) 联苯(bde-209) 甲状腺激素(THs) 系阻燃剂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同时萃取和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付海 陈鑫 +2 位作者 田丙正 赵彬 张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148,共8页
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PBDEs,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和BDE-209)加速溶剂同时萃取和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G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加速溶剂萃取与弗罗里硅土... 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多溴联苯醚(PBDEs,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和BDE-209)加速溶剂同时萃取和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GC-MS-MS)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加速溶剂萃取与弗罗里硅土在线净化和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的条件,较好地去除基质干扰,并提高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定性的准确性及定量的灵敏性。该方法采用改进的色谱柱能同时分析包括高溴代联苯醚BDE-209在内的8种PBDEs,其浓度范围为1~100 ng/mL(BDE-209为10~1 000 ng/mL),线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7。方法检出限为0.004~0.1 ng/g,方法回收率为75%~110%,方法精密度为2.4%~15.6%。适于批量处理土壤和沉积物中含有多组分痕量PBDEs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极杆串联质谱 联苯 土壤和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对3种典型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顺龙 陈曦 +5 位作者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郑尧 陈家长 徐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50>56.2 mg/L。按照毒性评价的分级标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分别为极高毒、高毒、中低毒化学品,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现为:藻类>蚤类>鱼类。2,2’,4,4’-四溴联苯醚易导致小球藻急性中毒死亡。但由于2,2’,4,4’-四溴联苯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15μg/L),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其不会导致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中毒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 急性毒性 小球藻 大型溞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锰过氧化物酶对2,2’,4,4’-四溴联苯醚的降解 被引量:7
13
作者 阮久莉 王勐 +1 位作者 毛亮 高士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对这类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虽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微生物降解方面尤其是针对单一胞外酶降解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以白腐菌模式菌种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对象,研...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对这类污染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虽然已有较多报道,但是微生物降解方面尤其是针对单一胞外酶降解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以白腐菌模式菌种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为对象,研究其分泌的胞外酶锰过氧化物酶(MnP)对环境中最常检测到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好氧降解,考察不同β-环糊精浓度对该酶降解BDE47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胞内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结果表明,MnP能有效降解BDE47,在培养15 d后,扣除空白损失,降解率达到70%左右。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环糊精对MnP降解BDE47无显著性影响。胞内细胞色素P450对BDE47的降解没有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锰过氧化物酶 Tween80 Β-环糊精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2,2’,4,4’-四溴联苯醚微波降解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芃岩 杨金新 +2 位作者 王永慧 张彦娜 田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38,共8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降解影响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对影响BDE-47降解率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样品浓度、搅拌方式、微波功率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BDE-47的降解率可达80%以上.水溶液中不同质量浓度的BDE-47微波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e3+对BDE-47微波降解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微波降解 影响因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赛赛 孙德启 +2 位作者 姜欣彤 董安然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0-707,共8页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物毒性效应,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BDE-47探究了其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以及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物毒性效应,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BDE-47探究了其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以及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组)、5μg/L(D组)、50μg/L(E组)5个BDE-47浓度组。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组大泷六线鱼的存活率均为100%;BDE-47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BDE-47浓度的增大,大泷六线鱼体长和体质量增长受到的影响也增大,尤其是BDE-47浓度在50 ng/L以上时,鱼体质量出现负增长;BDE-47对大泷六线鱼肝脏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显著影响,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肝脏SOD、CAT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趋势;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及各浓度组肌肉SOD活力均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浓度的BDE-47不同程度地抑制大泷六线鱼生长,其中体质量较体长对BDE-47的响应更敏感;在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对于污染物的胁迫反应比在肌肉组织中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大泷六线鱼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温度对2,2’,4,4’-四溴联苯醚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世科 刘锐龙 +1 位作者 辛佳 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7,共4页
研究了pH和温度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温度都可以影响BDE-47在受试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pH升高或降低均会使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提高,且在碱性环境中提高的程... 研究了pH和温度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温度都可以影响BDE-47在受试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pH升高或降低均会使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提高,且在碱性环境中提高的程度更大;酸性或碱性条件下BDE-47在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性显著增强。温度降低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提高,5℃时的单点分配系数(Kd,表征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是25℃时的1.03~1.67倍;温度由25℃降低到5℃后,BDE-47在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温度 2 2’ 4 4'-联苯 土壤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与四溴双酚A的生物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梦楠 高士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18-423,共6页
分析了生物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和四溴双酚A(TBBPA)的来源和分布,综述了PBDEs和TBBPA在生物体内发生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的研究进展,从体内原位代谢和体外模拟代谢2个方面探讨了PBDEs和TBBPA的生物代谢机制、代谢途径及代谢中可能涉及... 分析了生物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和四溴双酚A(TBBPA)的来源和分布,综述了PBDEs和TBBPA在生物体内发生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的研究进展,从体内原位代谢和体外模拟代谢2个方面探讨了PBDEs和TBBPA的生物代谢机制、代谢途径及代谢中可能涉及的代谢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深入开展PBDEs和TBBPA的生物积累和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PBDEs) 双酚A(TBBPA) 生物代谢转化 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5-五溴联苯醚(BDE-99)对巴夫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致毒胁迫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洪斌 成群 +3 位作者 熊文超 胡业庆 谢冰倩 李士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325-328,共4页
以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检测指标,在微藻对数生长期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2,2',4,4',5-五溴联苯醚(BDE-99),研究BDE-99对巴夫藻(Pavloca viridis)和... 以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检测指标,在微藻对数生长期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2,2',4,4',5-五溴联苯醚(BDE-99),研究BDE-99对巴夫藻(Pavloca viridis)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致毒胁迫效应。结果显示:低浓度(1. 67μg/L)的BDE-99对2种微藻均有刺激生长作用,高浓度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26. 72μg/L浓度的BDE-99试验组对巴夫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74%。用一定浓度(6. 68μg/L)的BDE-99处理2种微藻,2种微藻的CAT活性在24 h开始升高,96 h达最高值,巴夫藻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分别增加47%、31%;巴夫藻AKP活性于72 h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43%,塔玛亚历山大藻的AKP活性于48 h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40%; 2种微藻的ACP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2种微藻MDA含量逐渐升高,特别是塔玛亚历山大藻升高趋势极其明显,巴夫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均在120 h达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56%、95%。研究结果可以为揭示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 5-五联苯(bde-99) 巴夫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在环境中污染现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吴玉丽 肖羽堂 +4 位作者 王冠平 石伟 孙临泉 陈艳芳 李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403,共20页
作为最主要的三大传统溴系阻燃剂(BFRs),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目前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毒理学研究表明,PBDEs、HBCD、TBBPA均具有明显... 作为最主要的三大传统溴系阻燃剂(BFRs),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目前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毒理学研究表明,PBDEs、HBCD、TBBPA均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简要概述了PBDEs、HBCD、TBBPA的使用现状,综述了全球范围内非生物体(灰尘、水体、土壤、沉积物、污泥)和生命体内(植物、动物、人体)等3种传统BFRs的污染水平、特征、暴露途径和毒性,并讨论了当前存在问题,最后对PBDEs、HBCD、TBBPA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环十二烷 双酚A 非生物体 生命体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基-多溴联苯醚47对A549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金玉 钟玉芳 +4 位作者 王艺陪 王杨君 安静 盛国英 傅家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具有内分泌干扰和神经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对其代谢产物的毒性研究还较少.从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具有内分泌干扰和神经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对其代谢产物的毒性研究还较少.从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的羟基代谢物6-羟基-多溴联苯醚47(6-hydroxylated-2,2′,4,4′-tetrapolybrominateddiphenyl ethers,6-OH-BDE47)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6-OH-BDE47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A549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急性染毒实验证实,6-OH-BDE47对A549细胞的氧化应激系统有严重的影响.当细胞培养体系中6-OH-BDE47浓度≥0.5μmol/L时,24 h急性暴露能诱导A549细胞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升高1.03倍以上;而6-OH-BDE47浓度≥2.0μmol/L时,还原性谷胱甘肽(reduced the glutathione,GSH)含量减少71.2%.由此可见,6-OH-BDE47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能刺激A549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抗氧化酶升高和内源性还原剂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氧化应激 联苯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