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细胞穿透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田宛鑫 刘思佳 +3 位作者 姜宁 赵芳芳 宋军 张爱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58-3665,共8页
细胞穿透肽(CPP)是一类由5~30个天然或人造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序列,具有增强细胞摄取抗原并促进穿越各种生物屏障的能力,因其高效、独特的跨膜运输能力成为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噬菌体展示技术(PDT)是一种通过对噬菌体DNA... 细胞穿透肽(CPP)是一类由5~30个天然或人造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序列,具有增强细胞摄取抗原并促进穿越各种生物屏障的能力,因其高效、独特的跨膜运输能力成为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噬菌体展示技术(PDT)是一种通过对噬菌体DNA进行基因改造,从而在噬菌体表面展示的分子技术,其包含的遗传序列可将表型与基因型相连,该技术允许不同的肽库在噬菌体颗粒表面表达,并能选择与靶标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且其具有简单、高效和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可利用其在不损伤其他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实现靶向治疗,为研发靶向递药新型载体,实现靶向药物投递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了细胞穿透肽以及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细胞穿透肽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为胞内致病菌的精准杀伤提供新的策略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透肽 噬菌体展示技术 靶向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猪源大肠杆菌K88的靶向序列
2
作者 高杨 邹雪 +3 位作者 荆学毅 乔鑫 何惠媛 洪亮 《猪业科学》 2025年第4期67-70,共4页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能够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等常见疾病。研究发现,ETEC的致病作用与其具有的黏附性菌毛存在密切关系,引起猪源ETEC表达的菌毛黏附素主要包括K88(...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能够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等常见疾病。研究发现,ETEC的致病作用与其具有的黏附性菌毛存在密切关系,引起猪源ETEC表达的菌毛黏附素主要包括K88(F4)、K99(F5)、987P(F6)、F18和F41等,其中K88(F4)是引起仔猪腹泻最主要的黏附素。ETEC的菌毛黏附素首先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随后这些菌株黏附并定植在肠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大肠杆菌K88 噬菌体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Ⅱ结合蛋白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艳杰 成军 +4 位作者 陈东风 钟彦伟 张忠东 王建军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通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Ⅱ(SPⅡ)结合蛋白 ,为HBV复制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以HBV的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Ⅱ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DNA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 目的 通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Ⅱ(SPⅡ)结合蛋白 ,为HBV复制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以HBV的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Ⅱ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DNA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经噬斑的PCR扩增后 ,构建克隆载体 ,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噬菌体经富集后 ,从随机筛选的 2 0个克隆中得到 4个阳性克隆 ,成功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分析 ,确定了和HBVSPⅡ结合的肝细胞蛋白———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4 (NADHDH4 )。结论 用噬菌体人肝cDNA文库筛选得到了HBVSPⅡ的结合蛋白 ,分析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HBV的复制、转录、调节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肝炎病毒 乙型 抗原 表面 启动区(遗传学)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结合蛋白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忠东 成军 +6 位作者 钟彦伟 王业东 董菁 陈天艳 杨倩 张树林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通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启动子 (corepromoter)结合蛋白 ,为HBV复制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HBV核心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 5轮“吸... 目的 通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启动子 (corepromoter)结合蛋白 ,为HBV复制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HBV核心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经噬斑的PCR扩增后 ,构建克隆载体 ,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搜索。结果 噬菌体经富集后 ,从随机筛选的 2 0个克隆中得到 6个阳性克隆 ,成功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 ,确定了和HBV核心启动子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羧肽酶N(CPN)。结论 用噬菌体人肝cDNA文库筛选得到HBV核心启动子的结合蛋白 ,分析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HBV的复制机制创造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相叶 邓洪宽 +4 位作者 吴秀萍 王学林 于申业 于艳玲 刘明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有力工具。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它们所展示的外源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独立...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有力工具。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它们所展示的外源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在新型疫苗的研制、酶抑制剂的筛选、医学诊断和治疗、多肽药物的开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结合蛋白基因 被引量:7
6
作者 董菁 王业东 +3 位作者 成军 皇甫竞坤 钟彦伟 杨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以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为靶蛋白 ,寻找其相应的结合蛋白。方法 应用T7cDNA文库噬菌体展示技术克隆与前S1蛋白具有结合作用的蛋白序列 ,命名为前S1结合蛋白 (PreS1BP)。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在蛋白质库中进行搜索 ,自GenBan... 目的 以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为靶蛋白 ,寻找其相应的结合蛋白。方法 应用T7cDNA文库噬菌体展示技术克隆与前S1蛋白具有结合作用的蛋白序列 ,命名为前S1结合蛋白 (PreS1BP)。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在蛋白质库中进行搜索 ,自GenBank中获得结合蛋白的cDNA和基因组的全长序列。结果 初步确定PreS1BP即为神经胶质瘤抑制基因区候选基因 2 (GLTSCR2 ) ,cDNA长为14 36核苷酸 ,基因位于第 19号染色体长臂 13.3区 (19q13 3) ,长度 114 4 5碱基对 (bp) ,位于 19号染色体 10 4 0 3483~10 4 14 989,PreS1BP基因含有 13个外显子 ,具有 12个内含子。结论 应用T7cDNA文库噬菌体展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HBVPreS1BP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前S1蛋白结合蛋白 噬菌体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定位主要食物过敏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袁水林 李欣 +2 位作者 陈红兵 高金燕 熊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可以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展示外源多肽的体外筛选技术。由于该技术实现了基因和蛋白质的体外统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目前噬菌体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λ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可以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展示外源多肽的体外筛选技术。由于该技术实现了基因和蛋白质的体外统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目前噬菌体展示系统主要有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λ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和T7噬菌体展示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八类食物抗原表位分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展示系统 食物过敏 表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天牛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敏 张志毅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4-489,共6页
本文综述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着重描述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筛选方法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结合目前我国天牛防治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天牛 防治 应用 筛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显示技术用于抗体表位的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子义 王鑫 +2 位作者 董家新 姚志建 沈倍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抗TNF单抗表位的研究中,就抗体的选择、肽库富集的检测、筛选得到的表位多肽的验证及如何提高筛选的成功率等,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由识别线性抗原位点的抗体较容易筛选到噬菌体呈现表位,具...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抗TNF单抗表位的研究中,就抗体的选择、肽库富集的检测、筛选得到的表位多肽的验证及如何提高筛选的成功率等,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由识别线性抗原位点的抗体较容易筛选到噬菌体呈现表位,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的抗体,因多识别空间构型抗原位点而增加筛选难度.NC膜斑点印迹、ELISA及DNA测序均可作为筛选富集的检测方法.用与天然抗原同源比较的方法及竞争性ELIS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显示技术 抗体 表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PreS1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英 张君 +2 位作者 何茂锐 陈维贤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1作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生物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搜...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的乙型肝炎病毒PreS1作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生物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搜索。结果:经鉴定得到1个阳性克隆,确定了能与乙型肝炎病毒PreS1相互作用的蛋白可能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1(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1)。结论: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是筛选相互作用蛋白的一种简单、快速和有效的手段,筛选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探讨PreS1的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展示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PRES1 相互作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靠近理想的现实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晶 黄华梁 姜述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9,共6页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近年来在基因工程抗体研究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把特异性结合和高效筛选有机结合 ,大大缩减了获得目的性抗体的工作量。本文综述了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种类 ,筛选方法及最新进展。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构建 种类 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玉芳 金坚 +2 位作者 肖君华 戴建国 王丹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筛选工具,可用其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其原理是将外源性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药物靶点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靶点筛选工具,可用其筛选中药的药物靶点蛋白。其原理是将外源性蛋白或多肽的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药物靶点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是药物筛选和新药研究的基础,良好的药物靶点也是发现性质优良药物的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进行中药活性组分筛选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促进我国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一套完整的筛选和验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中药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英 蔡雪飞 +1 位作者 张君 黄爱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HCV的核心蛋白作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搜索。结果经鉴定得到... 目的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HCV的核心蛋白作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搜索。结果经鉴定得到1个阳性克隆,确定了能与HCV核心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Smad interacting-protein 1(SIP1)。结论T7噬菌体展示筛选系统是筛选相互作用蛋白的一种简单、快速和有效的手段,筛选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探讨核心蛋白的致病、致癌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展示技术 HCV核心蛋白 相互作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岩岩 赵圣明 +4 位作者 梁颖 刘贤金 张浩 李红波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42-346,共5页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体制备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生物毒素、有害小分子的检测及食源性致病菌控制,同时可以开发有毒待检物的替代品建立绿色检测技术。此外...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体制备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生物毒素、有害小分子的检测及食源性致病菌控制,同时可以开发有毒待检物的替代品建立绿色检测技术。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新型食品防腐剂开发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高通量筛选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蔡家利 孙加燕 +3 位作者 扈国达 王亮 丁森 刘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12期22-27,共6页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迄今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制备抗体的技术。它是一种将PCR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分泌,经过筛选后获得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就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迄今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制备抗体的技术。它是一种将PCR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分泌,经过筛选后获得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就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原理、构建、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抗体库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呈现技术制备结肠癌抗独特型抗体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凤田 陈宝军 +4 位作者 乔太东 韩者艺 聂勇战 宋保华 樊代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6-789,共4页
以纯化的鼠抗人结肠癌细胞单克隆抗体 (简称单抗 )MC5与钥孔血蓝素 (KLH)的交联物经腹腔免疫Balb c小鼠 ,取脾分离mRNA .RT PCR分别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 (VH 和VLcD NA ,大小分别约为 340bp和 32 0bp) ,二者经linkerDNA连接... 以纯化的鼠抗人结肠癌细胞单克隆抗体 (简称单抗 )MC5与钥孔血蓝素 (KLH)的交联物经腹腔免疫Balb c小鼠 ,取脾分离mRNA .RT PCR分别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 (VH 和VLcD NA ,大小分别约为 340bp和 32 0bp) ,二者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singlechainvariablefragment)DNA(约 75 0bp) .将ScFvDNA与噬菌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后 ,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文库 .以单抗MC5对ScFv文库进行 4轮亲和筛选后 ,随机挑取 80个克隆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筛选出 2 2个呈现ScFv形式抗独特型抗体(抗 Id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 .竞争抑制实验表明 ,在 2 2个阳性克隆中有 4个克隆所呈现的抗 IdScFv属β或γ型 .针对单抗MC5的噬菌体呈现型抗 IdScFv的制备 ,为筛选新的结肠癌重组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单克隆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 噬菌体呈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bFGF抗原表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向军俭 钟振宇 +2 位作者 杨红宇 黄峙 黄竞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酸一致,表明该序列在bFGF上是一个主要的抗原表位。用此序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发现此序列摸拟肽能诱导抗bFGF抗体反应,且序列LPLGHIK诱导的抗体反应比LPPCHFK序列强三倍,序列LPLGHIK可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肽疫苗诱导抗bFGF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GF22 噬菌体展示技术 抗原表位 LPLGHIK序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A结合蛋白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6 位作者 张忠东 杨艳杰 李强 董菁 黄燕萍 刘敏 王建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筛选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NS4A结合蛋白 ,为HCV致病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以HCV非结构蛋白NS4A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T7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经噬... 目的 筛选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NS4A结合蛋白 ,为HCV致病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以HCV非结构蛋白NS4A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T7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经噬斑的PCR扩增后 ,构建克隆载体 ,最后对所筛选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噬菌体经富集后 ,从随机挑选的 12个克隆中得到 2个阳性克隆 ,成功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序列同源性分析 ,确定了与HCV非结构蛋白NS4A结合的是肝细胞蛋白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激活蛋白激酶 5 (MAPKAPK5 )。结论 用噬菌体人肝cDNA文库筛选得到了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结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HC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C型肝炎样病毒属 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基因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与病毒抗原表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永忠 李集临 +1 位作者 徐香玲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始创于1985年,Smith首次将外源基因插入丝状噬菌体f1的基因,使目的基因编码的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从而创建了该技术。1988年Parmley等将已知抗原决定簇与PⅢ的N端融合...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始创于1985年,Smith首次将外源基因插入丝状噬菌体f1的基因,使目的基因编码的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从而创建了该技术。1988年Parmley等将已知抗原决定簇与PⅢ的N端融合呈现在噬菌体表面,可特异性地被抗体选中,因此提出了通过构建随机肽库了解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抗原表位 display 病毒 基因插入 丝状噬菌体 SMITH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毒素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骁飞 栗力 +7 位作者 邢广旭 裴亚峰 职爱民 王耀 孙亚宁 王磊 赵丽娜 邓瑞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5,共4页
霉菌毒素严重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毒素检测已成为评价农产品、食品、饲料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毒素检测有一定危险性,建立新的毒素检测手段意义重大。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设计精巧、具有极强分离多肽功能的生物学技术。综述了此项技术... 霉菌毒素严重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毒素检测已成为评价农产品、食品、饲料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毒素检测有一定危险性,建立新的毒素检测手段意义重大。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设计精巧、具有极强分离多肽功能的生物学技术。综述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和在筛选霉菌毒素模拟表位肽中的作用及模拟表位肽在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检测 噬菌体展示技术 模拟表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