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成熟胚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征 金晓玲 +1 位作者 刘雪梅 伍江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3,93,共6页
为探索杜仲成熟配器官发生途径,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杜仲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小苗生根以及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等过程。结果表明:杜仲成熟胚具有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 为探索杜仲成熟配器官发生途径,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杜仲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小苗生根以及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等过程。结果表明:杜仲成熟胚具有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mg/L)+NAA(0.1mg/L),诱导率最高80%;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A(2.0 mg/L)+NAA(2.5mg/L),诱导率为70%,从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05 mg/L),诱导率80%;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80%;移栽基质为等量的泥炭土和珍珠岩混合物,移栽成活率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器官发生途径 诱导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颜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玲 唐丽萍 +2 位作者 范雨 罗晓波 曾德刚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40-44,共5页
为探究红颜草莓茎尖组培苗器官再生途径,以其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其器官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红颜草莓茎尖离体再生的芽原基起源于茎尖形态学上端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属外起源;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先分... 为探究红颜草莓茎尖组培苗器官再生途径,以其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其器官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红颜草莓茎尖离体再生的芽原基起源于茎尖形态学上端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属外起源;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先分化形成芽原基,随后芽原基周围的皮层薄壁细胞再分化出叶原基;芽原基和叶原基共同发育形成不定芽;不定芽再生途径为器官型。不定芽基部组织受激素诱导于形成层分化出根原基,同时不定芽基部表皮层细胞也可分化出根原基。故不定根外起源方式既有内起源也有外起源,但不定根都属于诱生根原基。不定芽和不定根中的输导组织将整个组培苗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颜 组织培养 器官发生途径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法转化大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秋兰 周失 +2 位作者 赵琳 李永光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5-929,共5页
以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方法成功将大豆的蓝光受体启动子pGmPLP1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且该基因在后代中得到稳定遗传表达。比较了栽培品种黑农44用子叶节法和下胚轴法转化的区别,发现用子叶节法不能获得高效转基因植株的品种可... 以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方法成功将大豆的蓝光受体启动子pGmPLP1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且该基因在后代中得到稳定遗传表达。比较了栽培品种黑农44用子叶节法和下胚轴法转化的区别,发现用子叶节法不能获得高效转基因植株的品种可以顺利通过下胚轴法进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器官发生途径 再生率 丛生芽 下胚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傅小霞 《热带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66-73,共8页
从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综述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木薯器官建成可从顶端分生组织、单芽茎段、叶片、胚轴和子叶等外植体诱导发生。初级体细胞胚可从胚轴、子叶、叶片和花诱导发生,以初级体胚为... 从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综述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木薯器官建成可从顶端分生组织、单芽茎段、叶片、胚轴和子叶等外植体诱导发生。初级体细胞胚可从胚轴、子叶、叶片和花诱导发生,以初级体胚为材料还可进行体胚的循环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组织培养 器官建成 体胚建成 器官发生途径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初级体细胞胚 初级体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品种范妮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抗生素阈值筛选
5
作者 陈秀娟 田伟霞 谢丽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8-1604,共7页
【目的】建立亚麻品种范妮器官发生途径的高频再生芽、再生根体系,确定抗生素筛选阈值,为遗传转化改良亚麻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亚麻品种范妮幼苗下胚轴为外植体,用软件SPSS17.0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在不同激素组合的20种培养基上进行... 【目的】建立亚麻品种范妮器官发生途径的高频再生芽、再生根体系,确定抗生素筛选阈值,为遗传转化改良亚麻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亚麻品种范妮幼苗下胚轴为外植体,用软件SPSS17.0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在不同激素组合的20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和芽诱导,9种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再生根诱导。用不同浓度抗生素Kan、Hyg确定适于抑制范妮下胚轴切段出愈的阈值。【结果】20种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均能诱导出愈伤并直接得到再生芽,以1/2MS+0.5 mg/L 6-BA+0.9 mg/L KT+0.2 mg/L IAA诱导的外植体出芽块数最多,出愈率达(99.7±0.65)%,褐化率(0.83±1.44)%,出芽块数占总数的(93.2±5.89)%,诱导再生根最佳培养基组成为:1/2MS+0.3 mg/L NAA+0.05 mg/L IBA。Kan和Hyg适于范妮的筛选阈值为120和40mg/L。【结论】不同基因型的亚麻品种所需的最佳再生体系不同,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确立的范妮高频再生体系,为加快亚麻品质改良的遗传转化和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器官发生途径 再生体系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叶紫花苜蓿两种再生体系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施莉娟 许雷 +1 位作者 温洋 蒲小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7,共4页
分别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幼苗的叶片和切去胚根的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传统胚胎发生途径和器官发生途径的两种不同的再生过程对苜蓿再生周期和再生频率的影响,初步得出器官发生途径是一种可行的快速高效的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从种子处理... 分别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幼苗的叶片和切去胚根的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传统胚胎发生途径和器官发生途径的两种不同的再生过程对苜蓿再生周期和再生频率的影响,初步得出器官发生途径是一种可行的快速高效的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从种子处理到再生幼苗的生成,利用成熟种子的胚诱导分化成苗可以大大缩短再生周期,提高再生频率,是明显优于胚胎发生途径的另一种再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叶紫花苜蓿 胚胎发生途径 器官发生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薄片外植体植株的再生
7
作者 黄霞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2年第1期21-21,共1页
利用薄片培养法,通过直接和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分别获得了香蕉的再生植株。该途径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1)直接器官发生培养基为Ma(MS modified)
关键词 薄片外植体 直接器官发生 香蕉 活性炭 正交试验 愈伤组织 器官发生途径 再生植株 最佳培养条件 单因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