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豆对土壤中锶的累积及其器官分配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廖若星 赖金龙 +2 位作者 李月琴 付倩 陶宗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53-1959,共7页
为了调查蚕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中锶(Sr)的累积效应及Sr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特征,采用盆栽试验,以外源施加Sr Cl2·6H2O(稳定同位素88Sr)模拟土壤受放射性核素90Sr污染,分析Sr在蚕豆各生育时期(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 为了调查蚕豆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中锶(Sr)的累积效应及Sr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特征,采用盆栽试验,以外源施加Sr Cl2·6H2O(稳定同位素88Sr)模拟土壤受放射性核素90Sr污染,分析Sr在蚕豆各生育时期(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及各器官中的累积、分配特征。结果显示,随外源Sr污染浓度的增加,蚕豆体内Sr的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各生育时期对Sr的累积量呈现成熟期>结荚期>开花期>现蕾期>苗期,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移系数(TF)呈"上升"趋势,Sr在蚕豆各器官中的累积百分比表现为叶>茎>根(苗期和现蕾期)、茎>叶>根>花(开花期)、根>豆荚>茎>叶(结荚期)和茎>叶>根>荚壳>种子(成熟期)。同时,蚕豆根系对Sr的吸收速率与外源Sr污染浓度显著相关。综上认为,Sr在蚕豆体内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并可转移到蚕豆地上部分各器官中,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被Sr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 器官分配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铅胁迫下玉米不同基因型生长与铅积累及各器官间分配规律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月芳 刘领 +2 位作者 陈欣 胡亮亮 唐建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60-2267,共8页
我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中有87%左右是中轻度污染土壤类型,深入研究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积累规律,是科学利用植物和土壤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玻璃网室盆栽模拟污染的手段,研究了玉米6种基因型在铅中度污染胁迫(800mg... 我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中有87%左右是中轻度污染土壤类型,深入研究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积累规律,是科学利用植物和土壤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玻璃网室盆栽模拟污染的手段,研究了玉米6种基因型在铅中度污染胁迫(800mg·kg-1)与轻度污染胁迫(400mg·kg-1)下的植株生长、铅吸收积累及其在玉米不同器官间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铅污染胁迫下,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生长及铅吸收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铅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布形式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轻度铅污染胁迫不同程度地促进玉米所有供试基因型的生长,而中度污染胁迫下糯玉米基因型生物量最大。与正常土壤对照条件下的表现相比,不同程度铅污染胁迫下基因型申甜1号的生物量增幅最大,表现出较强的铅耐受能力。不同基因型的玉米体内铅积累量随着污染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各器官内铅积累浓度差异规律为根>叶>茎>穗。掖单13号具有较强的铅转运能力(TF=0.6628),申甜1号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强(BCF=0.0264),掖单13号和申甜1号均具有较强的铅吸收和积累能力,属于潜在的高积累基因型。但掖单13号根部富集量少而穗部积累多,申甜1号根中铅积累较多而果穗中较少。2个甜玉米基因型果穗内铅积累量较少,其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生产相应的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铅污染 积累 器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器官将全国统一分配
3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1期8-9,共2页
卫生部在10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已制定《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试行)》,今后将建立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信息系统,依靠信息系统分配移植器官。
关键词 统一分配 移植器官 信息系统 新闻发布会 分配管理 器官获取 中国人体 器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组织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4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0期4-4,共1页
9月21日,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组织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会上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体器官移植监管体系、临床服务体系、科学登记评估体系、移植捐献体系、分配共享体系5... 9月21日,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组织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会上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体器官移植监管体系、临床服务体系、科学登记评估体系、移植捐献体系、分配共享体系5个部分,实现了公开、公正、透明的器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分配 组织工作 器官获取 中国人体 天津市 会议 人体器官移植 卫生部副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TRS:器官捐献权益的保护盾
5
作者 李则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5期54-56,共3页
COTRS不仅可以保证器官捐献者和器官移植等待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从业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重要保护盾。 2013年2月5日,六岁的小唐因交通意外不治身亡。他逝世后,由他的家属决定,将其肝脏和两个肾脏捐出。而这... COTRS不仅可以保证器官捐献者和器官移植等待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从业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重要保护盾。 2013年2月5日,六岁的小唐因交通意外不治身亡。他逝世后,由他的家属决定,将其肝脏和两个肾脏捐出。而这三个人体器官则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分配到了三家不同的移植医院,并拯救了三个年轻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者 合法权益 保护 器官移植 器官分配 医疗机构 从业人员 交通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对Cd和Pb的吸收分配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祥田 周翠 +2 位作者 何贤彪 胡亮亮 唐建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8-444,共7页
准确阐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生长和重金属摄收与积累特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以浙江省主栽的11个单季杂交晚稻和常规晚稻为供试品种,在台州温岭Cd、Pb污染土壤上种植,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对Cd、Pb元素吸收积累的差... 准确阐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生长和重金属摄收与积累特征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以浙江省主栽的11个单季杂交晚稻和常规晚稻为供试品种,在台州温岭Cd、Pb污染土壤上种植,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对Cd、Pb元素吸收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糙米Cd、Pb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秀水09、黄华占、秀优5号和绍糯9714糙米Cd含量未超标,钱优8704和黄华占糙米Pb含量未超标。Cd、Pb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存在差异,总体上Cd浓度表现为根>茎>叶、糙米,Pb浓度表现为根>叶>茎>糙米。水稻不同亚种和杂交组合各器官对Cd、Pb积累存在差异,糙米和茎、根Cd含量与水稻类型关系密切,糙米Cd浓度的顺序为籼型杂交稻>粳型杂交稻>常规籼稻>常规粳稻。除稻根外,其他器官Pb浓度与水稻类型无关。亲本不育系不同的杂交组合F1代的重金属积累存在差异,故可通过筛选重金属低积累的亲本,从遗传上加以改良,培育重金属摄收少、分配安全的杂交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CD PB 积累 器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东晓 王红光 +5 位作者 张迪 赵国英 李浩然 贾彬 李雁鸣 李瑞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5-1484,共10页
在限制小麦灌溉面积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稳产促优,本文探讨了华北地区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特性及其与植株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关系。选用3个生态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旱品种‘沧麦6001’、丰水高产品种‘邯麦9’和多抗... 在限制小麦灌溉面积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稳产促优,本文探讨了华北地区水分亏缺对不同小麦品种矿质元素吸收、分布特性及其与植株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关系。选用3个生态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旱品种‘沧麦6001’、丰水高产品种‘邯麦9’和多抗超高产品种‘济麦22’),设置正常和水分亏缺两个水平的人工气候室箱体栽培试验,主要调查了小麦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积累量变化、分配比以及矿质元素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分配具有器官特异性,其中小麦叶片Ca、籽粒Cu和Zn、茎秆Na的含量、分配比最高;Fe含量、积累量及Fe分配比因品种、器官、水分差异而不同:正常水分下,‘沧麦6001’以茎秆、‘邯麦9’以叶片的Fe含量、分配比最高;‘济麦22’以茎秆和颖壳Fe含量较高,以叶片和颖壳Fe分配比较高。而水分亏缺下,‘沧麦6001’和‘邯麦9’Fe含量以籽粒最高,‘济麦22’以叶片最高;3品种Fe分配比均以籽粒最高。此外,水分亏缺增加了小麦籽粒Cu、Zn含量及分配比,籽粒Zn、Na和Ca积累量,显著增加‘沧麦6001’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以及‘济麦22’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而降低了‘沧麦6001’籽粒Mn、‘邯麦9’籽粒Cu和Mn、‘济麦22’籽粒Cu和Fe积累量以及‘邯麦9’水分利用效率、干物重、产量。综上,水分亏缺下,‘沧麦6001’更易高产高效,籽粒Fe含量增加,但需补充一定的Mn元素;‘济麦22’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未显著下降,需补充一定Fe元素保证品质;‘邯麦9’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且籽粒中Cu和Mn积累下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Cu、Zn、Ca、Mn含量与干物重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调节作用,但未直接影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这可能与品种间差异及品种和水分互作影响有关。但矿质元素可能通过影响干物重间接调控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是存在的,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态类型 水分亏缺 矿质元素 产量 器官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O管理出新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则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7期32-32,共1页
“如ICU医生发现潜在器官捐献暂,应通知哪个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下称“OPO”)”4个月前,在深圳召开的首届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国际会议上,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对ICU医生的分配器官权力和OPO的服务范... “如ICU医生发现潜在器官捐献暂,应通知哪个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下称“OPO”)”4个月前,在深圳召开的首届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国际会议上,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对ICU医生的分配器官权力和OPO的服务范围提出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O 管理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器官分配 计算机系统 国际会议 中国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和疾病复发
9
《现代医院》 2007年第9期138-138,共1页
疾病的复发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学者分析了2000~2004年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OS)的数据,再次肝移植占9%,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第一次肝移植受者。美国体斯顿Baylor大学的学者分析了U... 疾病的复发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学者分析了2000~2004年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OS)的数据,再次肝移植占9%,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第一次肝移植受者。美国体斯顿Baylor大学的学者分析了UNOS数据库中再次肝移植的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显示有13个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40岁、需要透析、腹水或脑病,活动性的丙肝患者生存率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肝移植 疾病复发 肝移植受者 危险因素 生存率 长期生存 器官分配 U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消息
10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4期20-20,共1页
中国将强制使用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言人邓海华表示,中国将强制使用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以确保器官移植公平公正。目前,该系统测试工作巳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将出台人体器官获... 中国将强制使用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言人邓海华表示,中国将强制使用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以确保器官移植公平公正。目前,该系统测试工作巳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将出台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的暂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 器官分配 器官移植 测试工作 分配管理 器官获取 系统 计生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消息
11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21期18-18,共1页
我旧将建器官分配与共享体系;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卫生体制改革;广东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关键词 卫生体制改革 消息 器官分配 公立医院 招标方案 医院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
12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第17期14-14,共1页
器官分配与共享有了基本规则公民离世后捐献的器官是宝贵、稀缺的社会资源。器官移植是救治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按照医学需要,科学、公平、公正地分配捐献器官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公民离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必须坚... 器官分配与共享有了基本规则公民离世后捐献的器官是宝贵、稀缺的社会资源。器官移植是救治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按照医学需要,科学、公平、公正地分配捐献器官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我国公民离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工作 器官分配 产业 社会资源 器官衰竭 器官移植 终末期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消息
13
《中国医院院长》 2010年第20期22-22,共1页
湖南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 据悉,湖南省目前正式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3例器官捐献移植,6名尿毒症患者成功接受肾脏移植。通过试点,该省将逐步建立人体器官捐献者资料库、人体器官受者资料库以及人体器官分配... 湖南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 据悉,湖南省目前正式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3例器官捐献移植,6名尿毒症患者成功接受肾脏移植。通过试点,该省将逐步建立人体器官捐献者资料库、人体器官受者资料库以及人体器官分配管理系统,形成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红十字会将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过程进行监督和见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者 消息 肾脏移植 尿毒症患者 管理系统 器官分配 人体器官 红十字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