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法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定量标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红松 苏万华 +1 位作者 毛立伟 谢腾飞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根据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EF)中Lambert-Beer定律的气相荧光强度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基本原理,结合使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拍摄得到的气相喷雾荧光图像,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进行定量标定时考虑了空气卷吸率... 根据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EF)中Lambert-Beer定律的气相荧光强度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基本原理,结合使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拍摄得到的气相喷雾荧光图像,对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进行定量标定时考虑了空气卷吸率和油滴蒸发率对喷雾温度场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标定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迭代计算程序.研究发现,利用本标定方法,可以通过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同时完成气相柴油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定量标定,标定得到的气相喷雾温度场和浓度场强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标定 温度 浓度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定量标定技术及其对喷雾特性研究的应用Ⅰ:燃油喷雾当量比定量标定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田 苏万华 郭红松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应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建立了定容燃烧弹中荧光强度和喷雾浓度间关系的定量标定方法,获得柴油喷雾气相、液相浓度量化数值,并针对影响定量标定的各种环境因素开展了深入的量化研究。试验中分析了荧光强度和气相喷雾浓度间的系数(Kvap... 应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建立了定容燃烧弹中荧光强度和喷雾浓度间关系的定量标定方法,获得柴油喷雾气相、液相浓度量化数值,并针对影响定量标定的各种环境因素开展了深入的量化研究。试验中分析了荧光强度和气相喷雾浓度间的系数(Kvapor)随环境条件改变时的变化情况并发现:系数Kvapor随环境压力升高而降低;环境气体成分的变化对系数Kvapor并没有明显影响;环境温度升高使得系数Kvapo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0K左右是拐点位置,600K以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600K以后随温度升高而快速下降。最终,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系数Kvapor随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变化的三维Map图,并应用其获得喷雾气相当量比浓度数值和液相浓度数值的定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定量标定技术 气相当量比 液相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瞬变喷雾场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激光干涉层析(1)──理论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永臣 高希彦 +1 位作者 颜富纯 陈家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测量非对称喷雾场三维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新的测试方法──激光干涉层析技术。详细论述了利用这种技术进行任意非轴对称三维喷雾折射率场测量,及由折射车场及演浓度场与温度场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三维场的测量必须在多...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测量非对称喷雾场三维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新的测试方法──激光干涉层析技术。详细论述了利用这种技术进行任意非轴对称三维喷雾折射率场测量,及由折射车场及演浓度场与温度场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三维场的测量必须在多个方向上获取全息干涉图这一干涉层析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各拍摄方向的夹角的选择问题,从而为三维瞬变喷雾场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三维浓度 激光干涉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LIEF技术对重型柴油机类似环境条件下着火时刻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红松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燃烧弹内定量研究了环境温度、环境密度、氧体积分数等对重型柴油机相似环境条件下着火时刻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影响.实验中,环境密度为20~60 kg/m3,氧体积分数为15%~21%.研究发现,重型柴油机相似...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燃烧弹内定量研究了环境温度、环境密度、氧体积分数等对重型柴油机相似环境条件下着火时刻柴油喷雾结构和浓度场的影响.实验中,环境密度为20~60 kg/m3,氧体积分数为15%~21%.研究发现,重型柴油机相似环境条件下着火时刻柴油喷雾液核区同时存在当量比相对较高的气相喷雾;喷雾充分发展后,液核区、气相喷雾浓混区、气相喷雾低温核区基本重叠;降低氧体积分数着火时刻气相喷雾头部稀混区燃油比例大幅提高;降低环境温度到800 K,着火时刻气相喷雾不存在浓混区,气相喷雾头部大部分燃油处于当量比[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标定 浓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LIEF技术对重型柴油机类似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特性和浓度场的定量研究
5
作者 郭红松 毛立伟 谢腾飞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3,共9页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弹内定量研究了环境温度、环境密度、氧浓度等对重型柴油机类似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特性和浓度场的影响。试验中,环境密度为20~100kg/m3,氧浓度为15%~21%,喷油压力为100~220MPa。研究发现,提高环境密度...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定容弹内定量研究了环境温度、环境密度、氧浓度等对重型柴油机类似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特性和浓度场的影响。试验中,环境密度为20~100kg/m3,氧浓度为15%~21%,喷油压力为100~220MPa。研究发现,提高环境密度,最大液核长度显著缩短;减小喷孔直径,液核最大长度呈线性下降。降低环境温度或提高喷油压力可以弥补减小喷孔直径或提高环境密度对贯穿距离的影响。在增加充分发展期气相喷雾稀混区燃油比例方面,减小喷孔直径、降低环境温度、提高环境密度和提高喷油压力具有相互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重型柴油机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定量标定 浓度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瞬变喷雾场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激光干涉层析(三)──实验系统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6
作者 宋永臣 杨辉 +2 位作者 高希彦 颜富纯 陈家骅 《内燃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为了对柴油机大型喷嘴三维喷束的浓度与温度分布进行测量,本文设计和研制了一套测量与实验系统,并通过选模技术改善了激光光质,从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利用激光干涉层析术首次对瞬变喷束两油束交叉区的三维浓度与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际... 为了对柴油机大型喷嘴三维喷束的浓度与温度分布进行测量,本文设计和研制了一套测量与实验系统,并通过选模技术改善了激光光质,从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利用激光干涉层析术首次对瞬变喷束两油束交叉区的三维浓度与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际测量,得到较积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瞬变 浓度 温度 激光干涉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喷雾油束内温度与浓度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其钊 颜富纯 +1 位作者 高希彦 陈家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5-411,共7页
柴油机缸内局部燃油蒸气的温度与浓度是影响柴油机着火与燃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喷雾油束内燃油温度与浓度分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作者在E150柴油机上,采用激光双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假定喷雾油束为轴对称圆锥形,将燃油蒸气作... 柴油机缸内局部燃油蒸气的温度与浓度是影响柴油机着火与燃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喷雾油束内燃油温度与浓度分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作者在E150柴油机上,采用激光双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假定喷雾油束为轴对称圆锥形,将燃油蒸气作为位相物体处理,测取了喷雾油束的干涉条纹,采用阿贝尔变换对干涉条纹进行反演,导出了油束内轴向与径向位置的折射率,并由此计算出喷雾油束内燃油温度与浓度的分布。讨论了模拟喷雾过程的相似条件,并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定量描述了喷雾场燃油温度与浓度的分布及变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油束 温度分布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喷雾撞壁特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毛立伟 苏万华 裴毅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1-529,共9页
在一个定容弹里,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PLIEF)技术定量研究了柴油喷雾撞击平板后的燃油分布.研究发现,在气、液相喷雾同时撞壁的条件下气相喷雾瞬态最大当量比出现在撞壁点附近,瞬态最低温度出现在瞬态最大当量比位置并与其发展规律截... 在一个定容弹里,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PLIEF)技术定量研究了柴油喷雾撞击平板后的燃油分布.研究发现,在气、液相喷雾同时撞壁的条件下气相喷雾瞬态最大当量比出现在撞壁点附近,瞬态最低温度出现在瞬态最大当量比位置并与其发展规律截然相反.撞壁后气相壁面贯穿距离和壁面高度随时间发展逐渐增加,液相壁面贯穿距离和高度先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到某一时刻后保持基本不变.气、液相壁面贯穿距离和壁面高度受各种参数的影响很大.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拟合了可以较好预测气、液相壁面贯穿距离和壁面高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撞壁特性 喷雾浓度和温度定量标定 壁面贯穿距离和壁面高度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准维现象学多区喷雾燃烧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兆大 赵洛伟 +1 位作者 芮阳 张镇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以燃料与空气分布状态控制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为基本思路 ,建立直喷式柴油机准维现象学多区喷雾燃烧模型及碳粒预测子模型 ,较好地预测了柴油机火焰温度和碳粒浓度 ,为柴油机气缸内热辐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
关键词 燃烧 火焰温度 碳粒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