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黎 邓嘉虹 任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总结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9年99例接受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ICC2002标准分期,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喉功能进行评估。结... 目的总结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9年99例接受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ICC2002标准分期,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喉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99例患者中,有94例完成了5年随访,随访率为94.9%;死亡31例,5年总生存率为68.7%。经颈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无转移、有转移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4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率为88.9%,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恢复,发音功能良好。主要并发症为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0.1%,抗感染均治愈。随诊发现致死原因主要为颈淋巴转移,14例(45.2%)。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对部分声门上型喉癌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颈侧清扫术似乎需要更理想的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 生存率 并发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1例分析
2
作者 高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 方式 功能恢复 气管套管 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7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鹏 杨硕郎 +2 位作者 杨宝琦 张玉庚 阮宏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对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对1980~1992年间在我科行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的7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2例中男性35例 ,女性37例 ;年龄42~76岁 ,平均59 6岁。T1 ~... 目的 :探讨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对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对1980~1992年间在我科行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的7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2例中男性35例 ,女性37例 ;年龄42~76岁 ,平均59 6岁。T1 ~T2 病变65例(占90 3 %) ,NO 64例(占88 9%)。气管套管拔除率为100 %。结果 :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84 7 % ,术后均恢复呼吸功能 ,经口进食训练后均恢复了吞咽功能。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T1、T2 及部分T4 病变应行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 ,对NO 的病例也应同期行选择性颈深上淋巴结清除术。如病变广泛或肿瘤距切缘较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鳞状上皮 切除 声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声门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赵舒薇 孙兴和 +3 位作者 郭志祥 陆书昌 唐远玲 李家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98-500,共3页
T3、T4声门癌常规治疗为全喉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及呼吸功能。为保证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功能,对87例晚期(T3、T4)声门癌分别行扩大垂直喉切除和次全喉切除术,主要应用双蒂转门肌皮瓣等进行喉腔缺损重建。总的3... T3、T4声门癌常规治疗为全喉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及呼吸功能。为保证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功能,对87例晚期(T3、T4)声门癌分别行扩大垂直喉切除和次全喉切除术,主要应用双蒂转门肌皮瓣等进行喉腔缺损重建。总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及76.8%。气管套管拔出率为85.1%,语音近乎正常者87%,全部恢复经口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切除 外科皮瓣 声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主客观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延林 刘德刚 +2 位作者 周志勇 车娟 王延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侵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发声功能。方法对20例接受环舌会厌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22例接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VPL)的侵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 目的探讨侵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发声功能。方法对20例接受环舌会厌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22例接受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VPL)的侵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于术后一年时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G分级)和嗓音声学分析,记录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及最长发声时间(MPT),比较各组结果。结果主观评估结果显示,CHEP组和VPL组术后,G分级分别为2.67±0.49、2.50±0.59级,明显高于对照组(0.30±0.48级)(P<0.05);VPL组术后嗓音略优于CHEP组,但两组之间G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EP组和VPL组术后嗓音声学分析各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PL组MPT(9.78±4.89 s)明显较CHEP组(6.49±2.44 s)延长(P<0.05),两组之间其余声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行环舌会厌吻合术或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 环舌会厌吻合 垂直部分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术和经口内镜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前联合阳性早期声门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磊 董红军 +2 位作者 徐浩 袁毅方 王耀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声门癌患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该病对患者语言功能、生活质量等均有明显影响。治疗早期声门癌的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不同疗法在不同文献报道中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喉部分切除术、经口内镜CO2激光显微手术分别治疗前联合阳性... 背景与目的:早期声门癌患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该病对患者语言功能、生活质量等均有明显影响。治疗早期声门癌的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不同疗法在不同文献报道中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喉部分切除术、经口内镜CO2激光显微手术分别治疗前联合阳性早期声门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2015年11月—2018年5月,对张家港市中医医院128例前联合阳性早期声门癌患者进行研究,按住院单双日分为两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经口内镜CO2激光显微手术)和对照组(喉部分切除术),每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治疗前后嗓音声学指标、临床资料、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标准规范化噪声能量(normalized noise energy,NNE)、谐噪比(harmonics to noise ratio,HNR)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Z=6.671,P=0.036)。结论:经口内镜CO2激光显微手术相比传统的喉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前联合阳性早期声门癌患者的疗效相对更佳,有助于患者嗓音功能、吞咽功能等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CO2激光 声门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与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疗效评估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皞 喻建军 +2 位作者 李赞 周晓 戴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当今对于喉癌的治疗,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进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或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 背景与目的:当今对于喉癌的治疗,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进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或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二科2005—2007年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60例患者随机交替归入A、B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双侧胸骨舌骨肌瓣修复手术,B组30例患者采用改良CHEP手术。5年内定期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A组为86.7%,B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8)。发音功能:可胜任嘈杂环境交流,并能发出"a"、"i"等元音的A组22例(22/30),B组21例(21/30);仅能发出"ha"、"hi"等音,不能胜任嘈杂环境交流的A组8例(8/30),B组9例(9/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4)。4周复查误咽发生率:A组为0(0/30),B组为16.7%(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后拔管平均时间A组为(10.0±2.3)d,B组为(20.0±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拔管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A组为16.7%(5/30),B组为0(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双侧胸骨舌骨肌瓣修复术和改良CHEP手术在5年生存率、术后发音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前者术后误咽小,拔管时间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部分患者拔管后因放疗后组织粘连等因素导致呼吸困难需再次住院手术;后者术后误咽相对重,恢复时间长,拔管平均时间相对长,但拔管后不会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并且手术的适应证更加广泛。两种术式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存活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振 查慧芳 +2 位作者 张亚萍 王俊国 高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喉癌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e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SCPL的90例喉癌...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喉癌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e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SCPL的9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喉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和进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利用才藤式吞咽障碍7级评估法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根据评估等级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和进食训练指导,同时使用分级护理监测单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呛咳、误咽的发生率及胃管留置时间、再插管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分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减少SCPL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刺激性呛咳、误咽的发生,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胃管再插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 吞咽障碍 分级护理 吞咽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治疗中、晚期喉癌及发声功能重建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丛林海 何晓光 +2 位作者 李玉晓 王福科 钟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22例中晚期喉癌患者进行SCPL-CHP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术后通过言语可懂... 目的探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22例中晚期喉癌患者进行SCPL-CHP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术后通过言语可懂度和电声门图检查对远期疗效和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22例患者于术后14~32天拔除气管套管,平均22天;术后18~37天拔除鼻饲管,平均28天,拔管率为100%。22例患者术后发声成功率为100%,术后1年19例言语可懂度达95%以上,3例言语可懂度为90%以上。术后1年电声门图示F0和NNE无明显变化,Jitter、Shimmer和NNE显著降低。术后随访3年以上,除1例失访、1例术后2年死于心脏病外,余20例均无肿瘤复发,3年生存率95.45%。结论 SCPL-CHP并Ⅰ期喉发声功能重建术保留了喉的呼吸、发声等基本功能,术后3年存活率高,是一种较理想而实用的喉癌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 言语可懂度 声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嗓音声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肇峰 王跃建 +2 位作者 梁玉颜 陈瑞开 陈伟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所测得的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NNE值,以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最低,嗓音质量相对最好(P<0.01);喉次全切除术组最高,嗓音质量相对最差(P<0.01)。声带切除术组和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嗓音质量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声带切除术组、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额侧部分切除术组、喉次全切除术组。结论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嗓音质量相对最佳,喉次全切除术组术后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部分切除 嗓音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治疗喉癌的疗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红强 张学军 +3 位作者 黄妍雯 何政 鄢波 刘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对喉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5月~2018年12月116例声门型喉癌(T 272例、T 344例)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喉内皮瓣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对喉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5月~2018年12月116例声门型喉癌(T 272例、T 344例)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喉内皮瓣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术后疗效。结果116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发生喉瘘外,115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出院前均能正常进食,喉镜下见新喉入口较大,喉内皮瓣光滑,气管切开套管拔管率100%,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15例失访;3例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再行喉全切除术;1例术后12年因心梗死亡;2例5年内死于全身其它肿瘤;3年生存率100%(80/80),5年生存率96.61%(57/59)。病理检查示肌皮瓣趋向黏膜变化,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改变。结论对于声门型喉癌(T 2~T 3)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能彻底切除肿瘤、保存喉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成形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旋 苏振忠 +4 位作者 蒋爱云 古聪敏 赖英荣 雷文斌 蔡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表达,并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正常声带比较,固有层炎症细胞大量聚集,主要以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比较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及正常声带组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狭窄瘢痕肉芽组织中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持续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喉狭窄瘢痕肉芽增生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部分切除 狭窄/病理学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旋 蒋爱云 +3 位作者 胡丽茎 赖英荣 雷文斌 苏振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1-585,590,共6页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0例喉瘢痕组织、非狭窄16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omori蒺s醛品红法染色、Van Gi...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0例喉瘢痕组织、非狭窄16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omori蒺s醛品红法染色、Van Gieson(V.G)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在KONTRON 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和计算阳性面积。【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排列紊乱。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0.512±0.052)、Ⅰ型胶原纤维含量(0.376±0.015)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0.472±0.033)明显增多,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3.32±0.27)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力纤维含量(0.213±0.02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和纤维连接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形态、排列改变,Ⅰ、Ⅲ型胶原数量和比例变化,可能与喉狭窄喉腔弹性差,喉瘢痕僵硬有关。纤维连接蛋白高表达可能与喉狭窄的瘢痕组织过度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部分切除 狭窄 瘢痕/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新喉形态和发声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晓辉 代伟林 +3 位作者 张鄂 刘逸远 裴青娴 陈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新喉的形态结构和发声功能。方法13例接受SCPL手术的男性喉癌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59±7.7岁,其中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cricohyoidopexy,CHP)3例、环状...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新喉的形态结构和发声功能。方法13例接受SCPL手术的男性喉癌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59±7.7岁,其中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cricohyoidopexy,CHP)3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5例、会厌喉成形术(Tucker术式)5例,术后一年进行言语可理解性测试、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分级,评估总嘶哑度G和气息声B),嗓音声学分析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和语谱图评估,并通过频闪喉镜检查新喉的结构和发声运动。结果13例SCPL术后患者新喉喉腔结构变化明显,声门呈倒三角型、弧形、梭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形等形状,言语可理解性测试均在7~9.6分之间(I级),其中3例保留单侧杓状软骨的CHP术后患者的总嘶哑度和气息音评估为轻中度,F0在正常男性范围内(分别为127、121、126 Hz),jitter值大于0.5%,而shimmer值在小于3%的正常范围内,语谱图明暗区别较明显、条纹清晰,MPT值接近>15 s的正常值;频闪喉镜下见新声门发声时黏膜振动较对称。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的5例CHEP和5例Tucker术式术后患者,未能测得F0,总嘶哑度和气息音分别为中重度和重度,音域测试仅高频区域有信号,未能记录到jitter及shimmer值,语谱图条纹影不明显,明暗区别不大,无规则乱纹多,MPT值较小,明显低于正常值,频闪喉镜显示发声时喉腔漏气关闭不全,发声时黏膜形成无明显规律的振动或较大幅度抖动。结论不同SCPL术式术后新喉形态结构和发音功能各具特点,言语交流均可被理解,保留单侧环杓单位的CHP手术术后新喉发声时黏膜可形成有效振动声源,而CHEP和Tucker术式术后患者发声时新喉黏膜颤动样或无粘膜运动,发声总嘶哑度和气息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 发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丛林海 何晓光 杨一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24例。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2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三组喉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行GRBAS嗓音主观评估,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三组喉癌患者术后F0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SCPL?CHP组。GRBAS嗓音主观评估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除F0外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SCPL?CHP组相对较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客观指标,GRBAS可作为分析患者术后社会交流能力障碍程度的主观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嗓音声学分析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额侧位喉部分切除及胸舌骨肌筋膜整复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频 於子卫 +6 位作者 金斌 孙臻峰 祝江才 王桑 谢晋 张佳 徐宏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4-916,共3页
目的:研究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中使声门扩大提高拔管率或非气管切开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声门型喉癌,男78例,女3例,其中T_1期54例,T_2期25例,单侧声带较广泛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疑有恶变者2例。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后,患侧组... 目的:研究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中使声门扩大提高拔管率或非气管切开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声门型喉癌,男78例,女3例,其中T_1期54例,T_2期25例,单侧声带较广泛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疑有恶变者2例。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采用室带下拉与声门下缝合,胸舌骨肌内侧缘拉入喉前方与喉内前方切缘缝合,使甲状软骨外展前方扩大,喉前方以翻起的筋膜修补,使新喉腔呈"□"型,截面积增大。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65例未行气管切开,39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皆自行消退,全部患者于术后7~15d出院。随访最长8.5年,最短4个月,6例复发,均改行全喉切除,其中2例再复发行胸大肌皮瓣修补,1~2年内死亡,余均健在。结论:改良喉成型后,喉腔截面积扩大,部分可不做气管切开,是一种创伤小且有效的方法,可应用到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喉狭窄和术后不能拔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鳞状细胞癌 声带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文光 周玫 +3 位作者 王秋萍 李泽卿 程向荣 王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 1980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间 6 3例不同部位的喉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采用不同术式行部分喉切除术 ,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 19例 ,垂直半喉切除 37例 ,水平半喉切除 7例 ;4例做了功能性颈廓清术 ,术后 44例辅以放疗。 ... 目的 :总结 1980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间 6 3例不同部位的喉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采用不同术式行部分喉切除术 ,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 19例 ,垂直半喉切除 37例 ,水平半喉切除 7例 ;4例做了功能性颈廓清术 ,术后 44例辅以放疗。 结果 :3年、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8% (9/ 11)、 79.1% (34 / 43) ,发音及吞咽功能均恢复 ,拔管率达 92 %。 结论 :认为掌握手术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治疗 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喉切除行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平 归纯漪 韩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总结晚期喉癌(T3及T4)行全喉切除同期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15例,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并评估患者发音重建术的积极性,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误吸、呛咳等并发症并做好心理准备。术后... 目的总结晚期喉癌(T3及T4)行全喉切除同期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15例,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并评估患者发音重建术的积极性,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误吸、呛咳等并发症并做好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配合医生处理相关并发症,完善出院指导。结果 14例患者能连续发音,术后2~6周拔除胃管。1例出现发音管粘连闭塞,后期无法再行二次手术被迫中断发音。11例饮水无呛咳,1例由于术后心理恐惧担心呛咳、1例由于声门太大呛咳明显、1例发生吻合口撕裂坏死而封闭发音口。结论对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支持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做好气管通路护理、吞咽指导和发音训练等措施,并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喉癌患者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 发音训练 水囊管 吞咽指导 围手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患者的饮食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东侠 张丽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是喉部分切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肺部感染和吸入性肺炎。本文总结98 例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患者的饮食护理。
关键词 部分切除 误咽 护理 并发症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嘉森 李力 +5 位作者 肖燎原 王程煜 沈俊 杨毓梅 郎军添 赵舒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有完整喉功能随访资料的行喉部分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重建术的患者43例,其中声门型32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例),跨声门型11例(Ⅱ期5... 目的评价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有完整喉功能随访资料的行喉部分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重建术的患者43例,其中声门型32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例),跨声门型11例(Ⅱ期5例,Ⅲ期6例),分别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扩大垂直喉切除术、扩大额侧喉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同期应用颈前双蒂旋转肌皮瓣进行喉重建。统计误咽率和拔管率,并对吞咽功能评分、呼吸功能评分和嗓音参数做手术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全部患者恢复正常吞咽防护和呼吸功能,进食无误咽,气管套管拔出率为100%,吞咽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03.1,P=0.559),呼吸功能较术前改善(U=713.5,P=0.012)。全部患者能够正常发音。术后6个月时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能量(NNE)值优于术前(P<0.05),但嗓音参数基频(F0)值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2个月NNE较术后6个月时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拔管率高、发音恢复效果好,喉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外科皮瓣 吞咽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