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与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疗效评估 被引量:18
1
作者 田皞 喻建军 +2 位作者 李赞 周晓 戴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当今对于喉癌的治疗,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进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或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 背景与目的:当今对于喉癌的治疗,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进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或改良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二科2005—2007年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60例患者随机交替归入A、B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双侧胸骨舌骨肌瓣修复手术,B组30例患者采用改良CHEP手术。5年内定期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A组为86.7%,B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8)。发音功能:可胜任嘈杂环境交流,并能发出"a"、"i"等元音的A组22例(22/30),B组21例(21/30);仅能发出"ha"、"hi"等音,不能胜任嘈杂环境交流的A组8例(8/30),B组9例(9/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4)。4周复查误咽发生率:A组为0(0/30),B组为16.7%(5/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术后拔管平均时间A组为(10.0±2.3)d,B组为(20.0±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拔管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A组为16.7%(5/30),B组为0(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对累及前联合或双侧声带的声门型喉癌,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双侧胸骨舌骨肌瓣修复术和改良CHEP手术在5年生存率、术后发音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前者术后误咽小,拔管时间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部分患者拔管后因放疗后组织粘连等因素导致呼吸困难需再次住院手术;后者术后误咽相对重,恢复时间长,拔管平均时间相对长,但拔管后不会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并且手术的适应证更加广泛。两种术式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存活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炎症细胞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旋 苏振忠 +4 位作者 蒋爱云 古聪敏 赖英荣 雷文斌 蔡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通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学研究,了解炎症细胞在狭窄瘢痕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表达,并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正常声带比较,固有层炎症细胞大量聚集,主要以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比较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及正常声带组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狭窄瘢痕肉芽组织中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持续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喉狭窄瘢痕肉芽增生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部分切除 狭窄/病理学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旋 蒋爱云 +3 位作者 胡丽茎 赖英荣 雷文斌 苏振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1-585,590,共6页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0例喉瘢痕组织、非狭窄16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omori蒺s醛品红法染色、Van Gi...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月出现瘢痕性喉狭窄10例喉瘢痕组织、非狭窄16例喉瘢痕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声带组织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omori蒺s醛品红法染色、Van Gieson(V.G)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在KONTRON 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和计算阳性面积。【结果】喉狭窄瘢痕组织中,细胞外基质排列紊乱。与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0.512±0.052)、Ⅰ型胶原纤维含量(0.376±0.015)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量(0.472±0.033)明显增多,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3.32±0.27)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声带组织比较,喉狭窄瘢痕组织中,弹力纤维含量(0.213±0.021)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和纤维连接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含量、形态、排列改变,Ⅰ、Ⅲ型胶原数量和比例变化,可能与喉狭窄喉腔弹性差,喉瘢痕僵硬有关。纤维连接蛋白高表达可能与喉狭窄的瘢痕组织过度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部分切除 狭窄 瘢痕/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升压对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切口渗血的影响
4
作者 傅丹云 潘昳婷 +1 位作者 张明 范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观察全麻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VPL)关闭术腔前10 min内行控制性升压对于术后切口渗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VPL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 目的观察全麻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VPL)关闭术腔前10 min内行控制性升压对于术后切口渗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VPL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控制性升压组(VP组),每组35例,NS组于关闭术腔前10 min内静注生理盐水,VP组静注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平均动脉压高于基础值10%的水平。比较干预前后手术野出血评分,比较出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即刻(T_(1))、术后6 h(T_(2))和术后24 h(T_(3))切口引流量、纱布垫渗血、吸血性痰次数、恶心呕吐和呛咳评分,并记录24 h内心脑血管事件、大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与NS组相比,VP组在给予升压药后手术野出血显著增多(Z=-5.505,P<0.001)。T_(1)、T_(2)和T_(3)时,VP组切口引流量显著降低(Z=-2.773,P=0.003;Z=-4.195,P<0.001;Z=-3.745,P<0.001);T_(1)、T_(2)和T_(3)时,VP组纱布垫渗血评分、吸血性痰次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T_(2)和T_(3)时,VP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各时间点呛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NS组出现1例术后大出血。结论对VPL患者在关闭术腔前行控制性升压有利于外科止血,可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及渗血,从而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吸血性痰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渗血 控制性升压 垂直部分切除(vpl) 恶心呕吐 呛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振 查慧芳 +2 位作者 张亚萍 王俊国 高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喉癌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e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SCPL的90例喉癌...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喉癌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e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SCPL的9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喉癌术后常规康复训练和进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利用才藤式吞咽障碍7级评估法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根据评估等级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和进食训练指导,同时使用分级护理监测单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呛咳、误咽的发生率及胃管留置时间、再插管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分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减少SCPL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刺激性呛咳、误咽的发生,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胃管再插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 吞咽障碍 分级护理 吞咽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嗓音声学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肇峰 王跃建 +2 位作者 梁玉颜 陈瑞开 陈伟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术式、喉功能重建方法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116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1、2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所测得的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NNE值,以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最低,嗓音质量相对最好(P<0.01);喉次全切除术组最高,嗓音质量相对最差(P<0.01)。声带切除术组和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嗓音质量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声带切除术组、声带癌激光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额侧部分切除术组、喉次全切除术组。结论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术后嗓音质量相对最佳,喉次全切除术组术后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部分切除 嗓音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治疗喉癌的疗效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红强 张学军 +3 位作者 黄妍雯 何政 鄢波 刘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对喉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5月~2018年12月116例声门型喉癌(T 272例、T 344例)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喉内皮瓣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对喉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5月~2018年12月116例声门型喉癌(T 272例、T 344例)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喉内皮瓣的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术后疗效。结果116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发生喉瘘外,115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出院前均能正常进食,喉镜下见新喉入口较大,喉内皮瓣光滑,气管切开套管拔管率100%,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15例失访;3例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再行喉全切除术;1例术后12年因心梗死亡;2例5年内死于全身其它肿瘤;3年生存率100%(80/80),5年生存率96.61%(57/59)。病理检查示肌皮瓣趋向黏膜变化,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改变。结论对于声门型喉癌(T 2~T 3)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能彻底切除肿瘤、保存喉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成形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新喉形态和发声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杜晓辉 代伟林 +3 位作者 张鄂 刘逸远 裴青娴 陈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新喉的形态结构和发声功能。方法13例接受SCPL手术的男性喉癌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59±7.7岁,其中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cricohyoidopexy,CHP)3例、环状...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后新喉的形态结构和发声功能。方法13例接受SCPL手术的男性喉癌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59±7.7岁,其中行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cricohyoidopexy,CHP)3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5例、会厌喉成形术(Tucker术式)5例,术后一年进行言语可理解性测试、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分级,评估总嘶哑度G和气息声B),嗓音声学分析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和语谱图评估,并通过频闪喉镜检查新喉的结构和发声运动。结果13例SCPL术后患者新喉喉腔结构变化明显,声门呈倒三角型、弧形、梭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形等形状,言语可理解性测试均在7~9.6分之间(I级),其中3例保留单侧杓状软骨的CHP术后患者的总嘶哑度和气息音评估为轻中度,F0在正常男性范围内(分别为127、121、126 Hz),jitter值大于0.5%,而shimmer值在小于3%的正常范围内,语谱图明暗区别较明显、条纹清晰,MPT值接近>15 s的正常值;频闪喉镜下见新声门发声时黏膜振动较对称。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的5例CHEP和5例Tucker术式术后患者,未能测得F0,总嘶哑度和气息音分别为中重度和重度,音域测试仅高频区域有信号,未能记录到jitter及shimmer值,语谱图条纹影不明显,明暗区别不大,无规则乱纹多,MPT值较小,明显低于正常值,频闪喉镜显示发声时喉腔漏气关闭不全,发声时黏膜形成无明显规律的振动或较大幅度抖动。结论不同SCPL术式术后新喉形态结构和发音功能各具特点,言语交流均可被理解,保留单侧环杓单位的CHP手术术后新喉发声时黏膜可形成有效振动声源,而CHEP和Tucker术式术后患者发声时新喉黏膜颤动样或无粘膜运动,发声总嘶哑度和气息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 发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喉切除术后喉狭窄瘢痕组织中TGF-β_1和α-SMA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旋 苏振忠 +2 位作者 蒋爱云 赖英荣 雷文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 【目的】研究喉狭窄瘢痕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喉狭窄瘢痕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2~3个月出现喉狭窄10例和未狭窄16例喉瘢痕肉芽组织为实验组及10例正常声带组织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切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并在KONTRON 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下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TGF-β1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胞浆,α-SMA阳性表达的主要分布于肌成纤维细胞胞浆。比较非狭窄喉瘢痕组织及正常声带组织,喉狭窄瘢痕组织的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狭窄瘢痕组织的TGFβ1及α-SMA高表达,这些改变可能是喉狭窄发生重要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部分切除 狭窄 瘢痕/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平滑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发声功能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丛林海 何晓光 杨一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癌患者发声功能。方法 60例喉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组22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14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24例。采用Dr.Speech嗓音分析软件,对2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三组喉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进行发声功能测试,对测得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行GRBAS嗓音主观评估,判断受试者嗓音质量。结果三组喉癌患者术后F0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SCPL?CHP组。GRBAS嗓音主观评估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除F0外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SCPL?CHP组相对较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客观指标,GRBAS可作为分析患者术后社会交流能力障碍程度的主观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嗓音声学分析 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黎 邓嘉虹 任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总结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9年99例接受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ICC2002标准分期,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喉功能进行评估。结... 目的总结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9年99例接受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UICC2002标准分期,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喉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99例患者中,有94例完成了5年随访,随访率为94.9%;死亡31例,5年总生存率为68.7%。经颈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无转移、有转移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4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率为88.9%,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恢复,发音功能良好。主要并发症为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0.1%,抗感染均治愈。随诊发现致死原因主要为颈淋巴转移,14例(45.2%)。结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对部分声门上型喉癌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颈侧清扫术似乎需要更理想的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 生存率 并发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额侧位喉部分切除及胸舌骨肌筋膜整复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频 於子卫 +6 位作者 金斌 孙臻峰 祝江才 王桑 谢晋 张佳 徐宏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4-916,共3页
目的:研究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中使声门扩大提高拔管率或非气管切开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声门型喉癌,男78例,女3例,其中T_1期54例,T_2期25例,单侧声带较广泛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疑有恶变者2例。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后,患侧组... 目的:研究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中使声门扩大提高拔管率或非气管切开的可行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声门型喉癌,男78例,女3例,其中T_1期54例,T_2期25例,单侧声带较广泛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疑有恶变者2例。额侧位喉部分切除术后,患侧组织缺损采用室带下拉与声门下缝合,胸舌骨肌内侧缘拉入喉前方与喉内前方切缘缝合,使甲状软骨外展前方扩大,喉前方以翻起的筋膜修补,使新喉腔呈"□"型,截面积增大。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65例未行气管切开,39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皆自行消退,全部患者于术后7~15d出院。随访最长8.5年,最短4个月,6例复发,均改行全喉切除,其中2例再复发行胸大肌皮瓣修补,1~2年内死亡,余均健在。结论:改良喉成型后,喉腔截面积扩大,部分可不做气管切开,是一种创伤小且有效的方法,可应用到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喉狭窄和术后不能拔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鳞状细胞癌 声带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文光 周玫 +3 位作者 王秋萍 李泽卿 程向荣 王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 1980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间 6 3例不同部位的喉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采用不同术式行部分喉切除术 ,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 19例 ,垂直半喉切除 37例 ,水平半喉切除 7例 ;4例做了功能性颈廓清术 ,术后 44例辅以放疗。 ... 目的 :总结 1980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间 6 3例不同部位的喉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采用不同术式行部分喉切除术 ,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 19例 ,垂直半喉切除 37例 ,水平半喉切除 7例 ;4例做了功能性颈廓清术 ,术后 44例辅以放疗。 结果 :3年、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8% (9/ 11)、 79.1% (34 / 43) ,发音及吞咽功能均恢复 ,拔管率达 92 %。 结论 :认为掌握手术指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治疗 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患者的饮食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东侠 张丽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是喉部分切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肺部感染和吸入性肺炎。本文总结98 例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患者的饮食护理。
关键词 部分切除 误咽 护理 并发症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嘉森 李力 +5 位作者 肖燎原 王程煜 沈俊 杨毓梅 郎军添 赵舒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有完整喉功能随访资料的行喉部分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重建术的患者43例,其中声门型32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例),跨声门型11例(Ⅱ期5... 目的评价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有完整喉功能随访资料的行喉部分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重建术的患者43例,其中声门型32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例),跨声门型11例(Ⅱ期5例,Ⅲ期6例),分别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扩大垂直喉切除术、扩大额侧喉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同期应用颈前双蒂旋转肌皮瓣进行喉重建。统计误咽率和拔管率,并对吞咽功能评分、呼吸功能评分和嗓音参数做手术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全部患者恢复正常吞咽防护和呼吸功能,进食无误咽,气管套管拔出率为100%,吞咽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03.1,P=0.559),呼吸功能较术前改善(U=713.5,P=0.012)。全部患者能够正常发音。术后6个月时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能量(NNE)值优于术前(P<0.05),但嗓音参数基频(F0)值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2个月NNE较术后6个月时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拔管率高、发音恢复效果好,喉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外科皮瓣 吞咽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半喉切除术后声功能评价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大波 毕胜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27-128,共2页
如何客观地评价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发音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用喉声气流仪(Phono-Laryngograph)对垂直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发[i:]音时呼气流量(Airflow)、声强(Intensity)、基频... 如何客观地评价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发音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用喉声气流仪(Phono-Laryngograph)对垂直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发[i:]音时呼气流量(Airflow)、声强(Intensity)、基频(Pitch)、最长声时(MPT)、发音效率(Ⅰ/F)声调平均漂移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以上5项测得值均明显异于对照组,发音时呼气流量和最长发音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较大。同时发现术后时间越长,发声功能恢复越好。所以,我们认为此法是评价喉癌患者半喉切除术后发声功能损失和观察恢复程度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发声功能 垂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昌枰 陈学明 +1 位作者 叶燕芬 丁葳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45-446,452,共3页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在老年喉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对 1 990年 6月~ 1 997年 1 2月间 2 9例6 0岁以上老年喉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结果术后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78%、5 8.33%。一次拔管率是96 .5 5 % ,无终生带管。一经拔...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在老年喉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对 1 990年 6月~ 1 997年 1 2月间 2 9例6 0岁以上老年喉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结果术后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78%、5 8.33%。一次拔管率是96 .5 5 % ,无终生带管。一经拔管均能发音 ,全部恢复经口进食。 结论老年喉癌有必要选择喉部分切除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老年人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功能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彦 王斌全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情况及变化趋势,以探讨不同术式与患者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Dr.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软件,美国泰亿格公司产品)对30例正常对照者及55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情况及变化趋势,以探讨不同术式与患者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Dr.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软件,美国泰亿格公司产品)对30例正常对照者及55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20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18例,喉扩大垂直切除术组17例),于术后5年内不同时间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并对所测得的平均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第一共振峰频率(F1)、第二共振峰频率(F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术式F0均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扩大垂直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组/a:/、/i:/、/u:/的第一共振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最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定量指标,有助于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术后嗓音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切除 嗓音声学分析 共振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洪芹 苏庆琪 袁丽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8期59-60,共2页
对 72例喉癌病人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 ,提出术前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姿势语言训练 ;术后加强吞咽功能。
关键词 肿瘤 部分切除 功能重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带蒂皮瓣在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丽洪 唐义辉 陈佩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3-474,共2页
目的:改进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修复方式,更好地恢复喉的通气、发声及吞咽功能。方法:为131例喉癌患者施行部分喉切除术,采用颈前带蒂皮瓣整复腔。结果:喉的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后,颈前带蒂皮瓣整复... 目的:改进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修复方式,更好地恢复喉的通气、发声及吞咽功能。方法:为131例喉癌患者施行部分喉切除术,采用颈前带蒂皮瓣整复腔。结果:喉的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后,颈前带蒂皮瓣整复喉腔是目前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带蒂皮瓣 部分切除 临床应用 腔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