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柔耦合链啮合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振动失效分析
1
作者 王威 张腾 +2 位作者 杨文庆 张义民 周雁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8-286,共9页
刮板输送机链啮合传动系统具有刚柔耦合的结构特征,运行过程除传递驱动力还需承担物料的牵引负载,在链传动多边形冲击与时变负载的耦合影响下容易发生掉链故障。针对此问题,构建了链环-链轮-轴承刚柔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链轮齿... 刮板输送机链啮合传动系统具有刚柔耦合的结构特征,运行过程除传递驱动力还需承担物料的牵引负载,在链传动多边形冲击与时变负载的耦合影响下容易发生掉链故障。针对此问题,构建了链环-链轮-轴承刚柔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链轮齿数、负载等对传动系统振动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振动冲击导致的掉链故障机理,确定了啮合传动系统的振动失效阈值,通过开展传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链轮转速达到接近840 r/min时系统发生共振;啮合传动系统在4个位置可能出现掉链故障,分析发现啮入的振动失效阈值低于2 mm,最容易发生掉链故障;选用齿数较多的链轮,可有效降低链啮合传动系统振动冲击,提高传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传动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振动特性 失效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针轮啮合传动的等效接触扭转刚度计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鹏飞 秦伟 徐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6-510,共5页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单齿对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及等效接触扭转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中同时参与接触的针齿数,建立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的等效接触扭转刚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单齿对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及等效接触扭转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中同时参与接触的针齿数,建立了摆线针轮啮合传动的等效接触扭转刚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等效接触扭转刚度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得出了3种修形组合下的等效接触扭转刚度变化曲线,讨论了3种修形组合下各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等效接触扭转刚度曲线与摆线轮齿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TZ接触理论 有限元方法 摆线针轮啮合传动 等效接触扭转刚度 轮齿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工况下啮合传动的弹性接触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戊矫 秦大同 石万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27-2030,2036,共5页
在实际工况条件下 ,对轮齿接触的可靠分析必须考虑各种误差和加载的影响。应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原理和接触有限元理论 ,给出了基于接触齿面几何的弹性接触问题完全数值解法。以环面包络蜗杆传动副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算法在啮合传动计... 在实际工况条件下 ,对轮齿接触的可靠分析必须考虑各种误差和加载的影响。应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原理和接触有限元理论 ,给出了基于接触齿面几何的弹性接触问题完全数值解法。以环面包络蜗杆传动副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算法在啮合传动计算中应用的完整过程 ,求解了在加载情况下传动副的真实接触区、误差影响下接触区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问题 误差 载荷 数值算法 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系啮合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高雪强 崔振勇 印建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9,共4页
基于自由节曲线的非圆齿轮可实现非匀速比传动,但其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利用动画技术实现非圆齿轮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增强非圆齿轮设计的可预见性,降低成本。依据非圆齿轮啮合原理,确定轮齿在节曲线上的对应位置,推导了轮齿的... 基于自由节曲线的非圆齿轮可实现非匀速比传动,但其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利用动画技术实现非圆齿轮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增强非圆齿轮设计的可预见性,降低成本。依据非圆齿轮啮合原理,确定轮齿在节曲线上的对应位置,推导了轮齿的齿廓、齿顶、齿根的曲线方程。给出了齿形设计的计算方法及啮合传动的模拟程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啮合传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 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啮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姚红霞 彭晓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41-43,55,共4页
目前 ,大模数内齿轮的加工在国内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作者研究了一种与传统加工完全不同的新型加工方法———精确成形法。本文根据共轭原理 ,求出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齿形 ,并将其与渐开线齿形进行比较 ,然后... 目前 ,大模数内齿轮的加工在国内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作者研究了一种与传统加工完全不同的新型加工方法———精确成形法。本文根据共轭原理 ,求出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齿形 ,并将其与渐开线齿形进行比较 ,然后对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啮合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出诱导法曲率、润滑角及接触线分布。结果表明 ,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诱导法曲率小 ,润滑角等于90° ,接触线分布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成形 啮合传动 啮合性能 大模数内齿轮 渐开线齿形 诱导法曲率 润滑角 接触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的计算(Ⅰ)──齿侧间隙的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文席 马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渐开线齿轮少齿差内啮合传动中 ,由于受力侧的内、外齿轮齿廓之间的齿侧间隙较小 ,当齿轮受载后会出现多齿对同时啮合的现象。运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理论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制造误差以后的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 在渐开线齿轮少齿差内啮合传动中 ,由于受力侧的内、外齿轮齿廓之间的齿侧间隙较小 ,当齿轮受载后会出现多齿对同时啮合的现象。运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理论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制造误差以后的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对比 ,发现某些齿对的齿侧间隙值已接近制造公差及齿廓变形的数量级。在啮合区间的左右端部 ,各对齿廓的齿侧间隙差别较大 ,但具有小间隙值的齿对数较多 ;在中部 ,各对齿廓的齿侧间隙差别较小 ,但具有小间隙值的齿对数较少。考虑制造误差与不考虑制造误差对齿侧间隙值的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啮合传动 齿侧间隙 重合度 载荷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的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穆立茂 郭朝勇 +2 位作者 张靖 李志尊 崔秀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5,99,共4页
针对学生对实际渐开线齿轮齿廓及啮合传动过程理解的困难,设计并开发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实现了与加工实际情况相符的渐开线齿轮齿廓的精确绘制,以及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齿轮旋转和啮合点移动的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虚拟... 针对学生对实际渐开线齿轮齿廓及啮合传动过程理解的困难,设计并开发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实现了与加工实际情况相符的渐开线齿轮齿廓的精确绘制,以及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齿轮旋转和啮合点移动的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虚拟实验所实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完整齿廓 啮合传动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建模条件下标准直齿轮啮合传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文俊 孙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127,共3页
通过一实例阐述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直齿轮的精确建模方法,并说明了齿轮的设计原理,如何建立一对标准安装的啮合齿轮的力学模型。然后划分网格,生成有限元模型,运用完全牛顿一拉普森方法进行接触应力的动力学静态求解,模拟齿轮啮... 通过一实例阐述了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直齿轮的精确建模方法,并说明了齿轮的设计原理,如何建立一对标准安装的啮合齿轮的力学模型。然后划分网格,生成有限元模型,运用完全牛顿一拉普森方法进行接触应力的动力学静态求解,模拟齿轮啮合过程,并找出应力危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直齿轮 有限元 接触应力 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的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申屠留芳 汤晓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Pro/E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三维软件之一,特别在机械行业应用十分广泛。Pro/Toolkit是Pro/E自带的功能最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介绍了Pro/E二次开发的方法,论述了Pro/eooklkit二次开发的步骤,并以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基... Pro/E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三维软件之一,特别在机械行业应用十分广泛。Pro/Toolkit是Pro/E自带的功能最强大的二次开发工具。介绍了Pro/E二次开发的方法,论述了Pro/eooklkit二次开发的步骤,并以齿轮啮合传动参数化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机械组件参数化设计的实现过程。实现了零件、组件设计与参数化实体的集成,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E PRO/TOOLKIT 二次开发 参数化设计 齿轮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波状啮合传动的数学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裕清 张登攀 武良臣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共2页
在与传统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柔性波状啮合传动工作表面的啮合要求。对变异型波状廓形 和正弦型波状廓形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正弦型波状廓形的啮合线特性及承载计算问题,为柔性波状啮合传动 的设计奠定了理论... 在与传统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柔性波状啮合传动工作表面的啮合要求。对变异型波状廓形 和正弦型波状廓形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正弦型波状廓形的啮合线特性及承载计算问题,为柔性波状啮合传动 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柔性 波状啮合传动 啮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的计算(Ⅱ)──载荷修正系数数据表
11
作者 姚文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在获得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齿侧间隙计算公式以后 ,结合齿对刚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加载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模数、齿数、齿数差、变位系数及载荷的齿轮内啮合传动模型的计算 ,发现载荷及齿数 (传动比 )... 在获得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齿侧间隙计算公式以后 ,结合齿对刚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加载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模数、齿数、齿数差、变位系数及载荷的齿轮内啮合传动模型的计算 ,发现载荷及齿数 (传动比 )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大 ,齿数差及变位系数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小 ,齿轮的精度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最大。载荷修正系数在 0 .3 0至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啮合传动 重合度 载荷修正系数 加载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合传动速比与啮合接触点公法线的关系
12
作者 赵翼瀚 崔金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啮合传动 共轭曲面 瞬时转动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几何求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振成 刘爱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29,共2页
通过几何分析得出了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小时,非工作齿面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利用几何关系导出了此种公式的几种表达形式,供设计者在齿轮传动设计时选用。
关键词 啮合传动 中心距 非工作齿面 弧向侧隙 法向侧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渐开线点啮合圆柱蜗杆传动的接触点方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黎 石维佳 周立彦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78-283,共6页
运用啮合原理、共轭曲面的理论,建立了变径延伸渐开线点啮合圆柱蜗杆传动中的蜗杆及蜗轮齿面方程,并分析求解接触点方程.
关键词 共轭 渐开线 接触点 蜗杆传动 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传动系统瞬态啮合扭矩模态识别方法初探
15
作者 路淼 《排灌机械》 1995年第3期54-59,共6页
从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与受力关系出发,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建立了由受力结构的响应间接测试数据说别瞬态啮合扭矩的数学模型,为新型瞬态扭矩测量设备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啮合传动 模态分析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分析
16
作者 常江 常高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9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啮合传动,轮齿容易加工,与其他啮合传动比较,齿面容易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是一种理想的精密分度机构.蜗杆与蜗轮齿面瞬时接触线的界限曲线是圆锥曲线,蜗杆齿面是直纹曲面。
关键词 分度 诱导曲率 啮合传动 环面蜗杆传动 平面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的误差敏度分析
17
作者 陶学恒 王其超 +1 位作者 肖正杨 刘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2,共3页
提出了新型滚动式圆柱面包络点啮合环面蜗杆副的高副机构传动原理 ,建立了此类机构误差与变异关系的数学模型 ,据此分析了机构对各类误差的敏度及其适应性问题 ;并通过应用实例的分析计算 ,证明了滚动式圆柱廓面包络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 提出了新型滚动式圆柱面包络点啮合环面蜗杆副的高副机构传动原理 ,建立了此类机构误差与变异关系的数学模型 ,据此分析了机构对各类误差的敏度及其适应性问题 ;并通过应用实例的分析计算 ,证明了滚动式圆柱廓面包络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副对各类位置误差的敏度处在较低的量级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各类点啮合高副机构的运动几何特性分析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 位置误差 敏度分析 误差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点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其超 马丽敏 肖正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线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由于其接触线是空间曲线而使得传动过程中凸轮与浪子产生相对滑动并产生不均匀磨损,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本文提出了用点啮合传动来代替线啮合传动的新型点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并给出了这种新型点啮合式... 线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由于其接触线是空间曲线而使得传动过程中凸轮与浪子产生相对滑动并产生不均匀磨损,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本文提出了用点啮合传动来代替线啮合传动的新型点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并给出了这种新型点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原理和点啮合式空间分度凸轮的加工方法;最后指出了这种新型点啮合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优良的结构特性、运动特性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传动 线啮合传动 弧面分度 凸轮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在刀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用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作为数控转塔刀架的传动机构,减小了刀架的体积,增大了传动机构能传递的转矩,使产品设计更趋紧凑,运动及动力特性更趋优良。
关键词 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行星齿轮 转塔刀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栋 孟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308-13314,共7页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空间共轭曲线副实现较灵活的齿面设计,满足高性能使用需求。分析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特性,建立了齿面运动分析模型,探讨了连续旋转运动下齿面实际啮合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内啮合齿轮副的齿面重合度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了依据空间共轭曲线副评判成型齿面滑动率的一般计算公式,讨论不同参数影响下齿面滑动率变化规律;概述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齿面法曲率计算原则,提出了齿面干涉分析依据等。研究结果表明: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过程为近似纯滚动状态,无较大摩擦磨损发生,易提高传动效率;构型齿面滑动率结果与齿轮模数和螺旋参数变化成反比,与传动比变化成正比。研究结果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齿轮传动副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齿轮传动 齿面构型 重合度 滑动率 法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