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A.X和NPM1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
1
作者 高秀丽 段文博 +2 位作者 王婧 王涛 任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目的构建人源组蛋白H2A.X和核仁磷蛋白NPM1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H2A.X及NPM1基因表达序列,TA克隆后连接至p BIND和PACT载体,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染MCF-7细胞,RT-PCR检测表达效果。结... 目的构建人源组蛋白H2A.X和核仁磷蛋白NPM1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H2A.X及NPM1基因表达序列,TA克隆后连接至p BIND和PACT载体,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染MCF-7细胞,RT-PCR检测表达效果。结果PCR结果产生与H2A.X和NPM1编码序列大小一致DNA片段;目的片段的TA,p BIND,PACT克隆及双酶切验证后均产生预期大小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的H2A.X-pBIND和NPM1-PACT产生的DNA序列同H2A.X和NPM1编码序列完全匹配;转染H2A.X-pBIND和NPM1-PACT表达载体的细胞相应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H2A.X和NPM1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乳腺癌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A.X NPM1 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与核糖体蛋白L22相互作用的发现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
2
作者 白秉学 徐东刚 +3 位作者 王金凤 彭善云 邹民吉 范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钓取KGF 2cDNA ,构建诱饵蛋白载体 pAS2 1 KGF 2并对其自身转录激活活性进行鉴定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 ,挑选双阳性克隆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显示 ,所获侯选蛋白为人核糖体...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钓取KGF 2cDNA ,构建诱饵蛋白载体 pAS2 1 KGF 2并对其自身转录激活活性进行鉴定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 ,挑选双阳性克隆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显示 ,所获侯选蛋白为人核糖体蛋白L2 2 (RPL2 2 ) .将KGF 2和侯选蛋白分别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的BD、AD质粒中 ,共同转染COS 7细胞 ,通过CAT分析验证了KGF 2和侯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阐明KGF 2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益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相互作用蛋白 酵母双杂交 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核糖体蛋白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GPR与HBV preS1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曦 刘小静 +4 位作者 陈云茹 孔颖 杨雪亮 叶峰 蔺淑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验证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与乙肝病毒前S1蛋白(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ASGPR作为乙肝病毒肝细胞膜受体在介导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哺乳动物双杂交及体外免疫共... 目的验证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与乙肝病毒前S1蛋白(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ASGPR作为乙肝病毒肝细胞膜受体在介导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哺乳动物双杂交及体外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ASGPR与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操作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结果提示,ASGPR与HBV preS1蛋白在细胞环境中具有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提示,ASGPR与HBV preS1蛋白在非细胞环境中具有相互作用。结论 ASGPR可能是介导HBV入侵的肝细胞膜受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RES1蛋白 ASGPR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哺乳动物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BP1的细胞定位及与HCV核心蛋白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天艳 刘敏 +6 位作者 陈云茹 蔺淑梅 叶峰 张曦 刘锦锋 赵英仁 张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与(HCBP1)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HCBP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PCR分别扩增含HCV核心及HCBP1的cDNA片段,克...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与(HCBP1)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HCBP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PCR分别扩增含HCV核心及HCBP1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入哺乳双杂交的表达质粒pM和pVP16中,并转染入COS-7细胞,48h后检测细胞中报告基因CAT的表达水平。将HCBP1的cDNA片段克隆入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以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CAT-ELISA检测显示pM-核心蛋白与pVP16-HCBP1实验孔吸光度值高于其他阴性对照,但低于阳性对照组。成功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Western blot证实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示HCBP1-EGFP融合蛋白分布于细胞浆,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内EGFP的分布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哺乳双杂交系统证实HCV核心蛋白与新基因HCBP1确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哺乳动物双杂交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的基因克隆
5
作者 王世瑶 柳忠辉 +4 位作者 牟大鹏 张红军 杨琼 常颖 台桂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克隆新的与激活素受体ⅡA(ActRⅡA)相互作用蛋白,即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ActRIP4)基因。方法:应用ActRIP2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cDNA文库中钓取ActRIP4 cDNA;采用哺乳细胞双杂交进一步确定ActRIP4与ActRⅡA的相互作用;RT-PC... 目的:克隆新的与激活素受体ⅡA(ActRⅡA)相互作用蛋白,即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ActRIP4)基因。方法:应用ActRIP2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cDNA文库中钓取ActRIP4 cDNA;采用哺乳细胞双杂交进一步确定ActRIP4与ActRⅡA的相互作用;RT-PCR检测ActRIP4 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ActRIP4基因全长691bp,ORF区编码118个氨基酸残基;ActRIP4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天然的ActRIP4 mRNA在小鼠多种组织中表达。结论:ActRIP4属于ActRIP家族新成员,可以与ActRⅡA相互作用,可能在多种组织中介导激活素受体信号传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