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柴胡药渣中柴胡皂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立权 滕茂浩 +1 位作者 丛勇 罗爱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0-548,共9页
为确立微波提取柴胡药渣中柴胡皂苷的最佳工艺,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基于单因素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的采用响应面实验建立二阶回归模型,优化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甲醇体积百分比4个... 为确立微波提取柴胡药渣中柴胡皂苷的最佳工艺,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基于单因素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的采用响应面实验建立二阶回归模型,优化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甲醇体积百分比4个工艺参数.结果发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提取温度和甲醇体积百分比的交互作用、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优化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为68℃、料液比为1∶59 g/mL、提取时间为30 min、甲醇体积百分比为60%.在该工艺参数下柴胡皂苷提取率最大,达到5.1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柴胡皂苷 响应面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γ-聚谷氨酸发酵条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智维 刘婷 张海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60,共5页
以一株从纳豆中分离得到的纳豆芽孢杆菌进行γ-聚谷氨酸发酵,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pH值和温度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该株纳豆芽孢杆菌发酵γ-聚谷氨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40.00℃,接种量7.... 以一株从纳豆中分离得到的纳豆芽孢杆菌进行γ-聚谷氨酸发酵,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pH值和温度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该株纳豆芽孢杆菌发酵γ-聚谷氨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温度40.00℃,接种量7.1%,pH值7.76。此条件下γ-PGA为19.61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响应面实验设计 Γ-聚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茉莉花蕾精油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杨波 林海燕 +3 位作者 李适 董新荣 黄建安 刘仲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20-1229,共10页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茉莉花蕾获得精油的最佳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实验考察了夹带剂用量、原料颗粒大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动态萃取时间对茉莉精油产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以G...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茉莉花蕾获得精油的最佳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实验考察了夹带剂用量、原料颗粒大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动态萃取时间对茉莉精油产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以GC-MS分析挥发油组成及相对含量,并测定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夹带剂乙醇用量为0.2mL/g,花粉颗粒为40目,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6℃,动态萃取时间1.6h。在此条件下茉莉精油的产率为13.67%,远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2.87%)和超声辅助提取(2.45%)。超临界萃取精油的主要香气成分与茉莉鲜花基本一致,并且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能力。实验证明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茉莉花蕾得到茉莉精油品质高,可为其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精油 茉莉花蕾 响应面实验设计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导光板注塑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航 戈明亮 +1 位作者 曹贤武 张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69,共6页
以背光模组中导光板注塑成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RSM)实验设计方法,分析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导光板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成型工艺参数对质量指标的权重比。引入响应面法,结合方差分析建立导光板品质预测模型,并经生产试验验证该模... 以背光模组中导光板注塑成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RSM)实验设计方法,分析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导光板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成型工艺参数对质量指标的权重比。引入响应面法,结合方差分析建立导光板品质预测模型,并经生产试验验证该模型所得最优工艺参数的准确性,以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光板 响应面实验设计 方差分析 转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果咖啡复合饮料的研发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星妤 王苑竹 +3 位作者 郑立俊 薛虹 李晶晶 朱强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以冷萃咖啡液、新鲜澳洲坚果汁为主要原料,加以辅料调配,研究一款新型、营养价值高、年轻化的坚果冷萃咖啡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法、响应面法对配方进行设计,确定新鲜坚果汁、冷萃咖啡液、纯牛奶、赤藓糖醇的配比,得到坚果冷萃咖啡复合... 以冷萃咖啡液、新鲜澳洲坚果汁为主要原料,加以辅料调配,研究一款新型、营养价值高、年轻化的坚果冷萃咖啡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法、响应面法对配方进行设计,确定新鲜坚果汁、冷萃咖啡液、纯牛奶、赤藓糖醇的配比,得到坚果冷萃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100 mL复合饮料中,坚果冷萃咖啡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新鲜坚果汁52.6%、冷萃咖啡液6%、纯牛奶21.9%和赤藓糖醇2.4%,以上4个因素对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新鲜坚果汁>纯牛奶>冷萃咖啡液>赤藓糖醇;此条件下所得制品色泽均匀、甜苦味适中、伴有坚果香味、奶香味、咖啡香味。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坚果、咖啡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增加坚果深加工产品的多样性,推动云南咖啡产业以及坚果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冷萃咖啡液 响应面实验设计 配方优化 复合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复合酶改善面包品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次顿 孙术国 +2 位作者 刘振东 薛蓓 罗章 《高原农业》 2018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研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单因素条件对面包出品率、比容、质地以及感官品质影响,三种酶复配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单独使用均能提高面包品质。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这三种酶... 研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单因素条件对面包出品率、比容、质地以及感官品质影响,三种酶复配采用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木聚糖酶单独使用均能提高面包品质。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这三种酶复配使用,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及木聚糖酶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最优配方为:脂肪酶16.65 mg/kg、葡萄糖氧化酶21.7 mg/kg和木聚糖酶32.9 mg/kg。生物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研究对提高面包安全性,改善面包整体品质,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包品质 木聚糖酶 响应面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小麦醇溶蛋白纳米纤维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尔东 汪玉洁 +4 位作者 李秋红 韦庆益 任娇艳 刘金钏 宁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纳米纤维,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取小麦醇溶蛋白质量分数、电压和纺丝速度3个主要因素作为影响因子,以小麦醇溶蛋白纤维直径作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结果表...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纳米纤维,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取小麦醇溶蛋白质量分数、电压和纺丝速度3个主要因素作为影响因子,以小麦醇溶蛋白纤维直径作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纺丝速度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电压和质量分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获得最优条件为:蛋白浓度24%、电压10 kV、纺丝速度0.25 mL/h,预测纤维直径为122 nm,实际实验获得纤维直径为131 nm,说明模型预测的纤维直径与真实值能较好的拟合。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不仅简化了实验设计,可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出所需结果的实验条件,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小麦醇溶蛋白 纳米纤维 响应面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苗磊 马涛 +2 位作者 徐志伟 谢斌 周米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包含温度、力、力矩参数的天平公式,最后利用验证载荷检验天平公式的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温度及力/力矩载荷作用下,天平各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优于0.3%;天平公式能准确表征天平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能够用于评定及修正温度对天平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应变天平 热力耦合 校准 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 多元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制香蕉酒过程中乙醛含量的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娜 朱晓芳 钟秋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0-302,305,共4页
以自行筛选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6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研究糖度、二氧化硫、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4个因素对香蕉酒发酵结束后乙醛含量的影响,并得到乙醛含量与4个影响因素添加量之间的关系。最佳方案:... 以自行筛选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6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研究糖度、二氧化硫、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铵4个因素对香蕉酒发酵结束后乙醛含量的影响,并得到乙醛含量与4个影响因素添加量之间的关系。最佳方案:糖度为22°Bx,二氧化硫添加量为60mg/L,磷酸氢二铵的添加量为600mg/L,硫酸铵的添加量为639.35mg/L。为低硫型香蕉酒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酒 酵母 乙醛 响应面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ching of copper from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by using ammonium persulphate in an autoclave:Determination of most suitable impeller type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
10
作者 M.D.Turan H.S.Altundog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622-628,共7页
Some effective parameters on the copper extraction from Kiire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Experiments designed by RSM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ammo... Some effective parameters on the copper extraction from Kiire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Experiments designed by RSM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impeller in an autoclave system. Ammonium persulfate concentration and leaching temperature were defined numerically and three types of impellers were defined categorically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using experimental design software.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copper extraction from the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is found to be ammonium per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277.77 kg/m3,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389.98 K and wheel type of impeller. The proposed model equation using RSM has show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2 and RaZaj for the model as 0.89 and 0.8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CHALCOPYRITE LEACH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mmonium persulfat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