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维氏弧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于劼豪 黄郁葱 +4 位作者 孙良娟 钟键 鲁义善 简纪常 蔡双虎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 为提高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早期快速诊断水平,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表达环二聚体磷酸二酯的VieA基因序列在哈维氏弧菌中的保守性,将其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并初步建立LAMP反应体系,对LAMP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浓度、内外引物比例、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分别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钙黄绿素-锰离子或羟基萘酚蓝作为指标剂对LAMP反应产物进行可视化判别,从而建立一种针对哈维氏弧菌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该LAMP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Mg2+浓度1.2 mmol·L^(-1)、dNTPs浓度0.64 mmol·L^(-1)、甜菜碱浓度0.25 mmol·L^(-1)及内外引物比例16∶1;该反应体系能特异性检测到哈维氏弧菌,且灵敏度为3.4×10-6 ng·μL^(-1)。可视化指标剂钙黄绿素-锰离子的添加比例为12∶1或羟基萘酚蓝的添加浓度为390μmol·L^(-1)时,LAMP反应产物的可视化效果最好,临床应用表明,该LAMP可视化技术能准确并特异性地检测到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中感染的哈维氏弧菌。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结果可视化的哈维氏弧菌LAMP检测方法,可以为水生动物哈维氏弧菌的现场检测和弧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LAMP技术 可视化检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源的哈维氏弧菌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徐露茜 顾豪铭 +2 位作者 许馨兰 汪志文 鲁义善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为鉴定造成湛江某养殖场斜带石斑鱼大量死亡的病原,对皮肤滋生白色隆起疥疮的患病斜带石斑鱼进行解剖与细菌分离与纯化。[方法]通过生化反应、16SrRNA基因克隆与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纯化获得的优势菌S1。采用OD600和平板... [目的]为鉴定造成湛江某养殖场斜带石斑鱼大量死亡的病原,对皮肤滋生白色隆起疥疮的患病斜带石斑鱼进行解剖与细菌分离与纯化。[方法]通过生化反应、16SrRNA基因克隆与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纯化获得的优势菌S1。采用OD600和平板活菌计数绘制V.harveyiS1生长曲线,以R2判断其生长曲线的相关性和可信度。[结果]鉴定结果显示S1为哈维氏弧菌,同V.harveyihq-V149聚为一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源的哈维氏弧菌S1对诺氟沙星、头孢氨苄、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2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G、氨曲南、链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等12种抗生素不敏感。[结论]哈维氏弧菌S1是造成湛江某养殖场斜带石斑鱼大量死亡的病原,其指数生长时间为5~12h,随后进入平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16SrRNA 斜带石斑鱼 药敏试验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哈维氏弧菌的黄姑鱼肠道原籍益生菌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燚灵 刘紫严 +4 位作者 魏成业 郭欣 杨红玲 蔡国鹤 孙云章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1,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对哈维氏弧菌具有防治作用的益生菌。试验通过比较红头病和健康黄姑鱼肠道微生物差异,进一步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生物安全性试验,筛选出对红头病病原哈维氏弧菌B0003具有拮抗作用且对宿主安全的肠道益生菌候选菌... 试验旨在筛选对哈维氏弧菌具有防治作用的益生菌。试验通过比较红头病和健康黄姑鱼肠道微生物差异,进一步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生物安全性试验,筛选出对红头病病原哈维氏弧菌B0003具有拮抗作用且对宿主安全的肠道益生菌候选菌株。结果显示,红头病和健康黄姑鱼肠道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选择12株候选菌株测试其对哈维氏弧菌B0003的拮抗作用。体外抑菌试验发现,5株候选菌对哈维氏弧菌B0003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暹罗芽孢杆菌B0E14、贝莱斯芽孢杆菌DM5、巨大芽孢杆菌B1M2、枯草芽孢杆菌B0E9、粪肠球菌AT5。这5株拮抗菌均不具有溶血活性,且不会对黄姑鱼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研究表明,试验筛选的5株候选菌具有作为益生菌用于黄姑鱼红头病防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病 黄姑鱼 原籍益生菌 抑菌能力 哈维氏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分析
4
作者 瞿诗雨 卢昇 +5 位作者 陈松林 刘洋 周茜 王磊 徐文腾 宋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是引起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leopardus)患“烂身病”的主要致病菌,每年6―8月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抗病良种是豹纹鳃棘鲈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为评估豹纹鳃棘鲈抗哈维... 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是引起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leopardus)患“烂身病”的主要致病菌,每年6―8月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抗病良种是豹纹鳃棘鲈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为评估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本研究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构建的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使用4种模型(BLM、BTM、LLM和LTM)拟合了2种抗病表型(测试日性状,TDS;二元死亡存活性状,TS),并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估算方差组分。经分析,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力为0.182~0.486,属中高遗传力性状,加性遗传方差为0.071~0.262。其中,利用线性模型(BLM和LL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382和0.476,利用阈值模型(BTM和LT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182和0.207。表明可以通过遗传选育提高豹纹鳃棘鲈抗弧菌能力。对不同模型估算的基因组估算育种值(GEBV)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模型拟合同种抗病表型时,GEBV之间相关系数> 0.9,属于高强度正相关关系,表明使用同种表型定义时,阈值或线性模型对GEBV排名影响很小。对不同模型估算的GEBV与不同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纵向模型(LLM和LTM)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横截面模型(BLM和BTM),说明表型TDS可能比表型TS更适合作为抗病表型。此外,在线性模型中,使用表型TDS和表型TS估算的GEBV之间的相关系数<0.85,说明采用2种表型定义下估计的豹纹鳃棘鲈抗哈维弧菌GEBV排名不一致。但基于表型TDS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强(0.824),表明使用表型TDS和纵向模型(LLM)估算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更有优势。本研究补充了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研究,为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良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参数 遗传力 豹纹鳃棘鲈 哈维氏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牙鲆源哈维氏弧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研究
5
作者 高培宇 郭铠莹 +1 位作者 殷蕊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自秦皇岛昌黎养殖的患病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30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1株益生菌的拮... 自秦皇岛昌黎养殖的患病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内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其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分离菌株进行了30种抗菌药的药敏试验和11株益生菌的拮抗试验,得出此分离菌株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氟苯尼考、头孢曲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苯唑西林等9种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益生菌在一定浓度下对其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锦玉 李新华 +2 位作者 潘晓艺 尹文林 郝贵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和胞外产物(ECP),并进行毒性实验,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OMP、LPS致病性较弱,而ECP可导致鱼死亡,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GY...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和胞外产物(ECP),并进行毒性实验,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OMP、LPS致病性较弱,而ECP可导致鱼死亡,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胞外产物,其对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μg·g-1;该蛋白酶与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ein)作用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28℃,对热敏感,分子质量为55 ku;该酶活性被碘乙酸抑制,也被SDS和HgCl2完全抑制,PMSF和ZnCl2能部分抑制该蛋白酶活性,而CuCl2、CaCl2、MgCl2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2-巯基乙醇、DTT、L-半胱氨酸、EDTA和EGTA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表明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发现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无脲酶活性;免疫印迹结果发现GYC1108-1的ECP能与大黄鱼抗GYC1108-1血清发生免疫发应,分子质量为55 ku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致病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致病性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存斌 胡学峰 +2 位作者 陈献稿 李凯彬 吴淑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从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株和SpGY020601株培养物中提取其胞外产物,并对胞外产物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哈维氏弧菌的胞外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对鲫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7.1g蛋白/g鱼体重;均具有淀粉酶...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从哈维氏弧菌EcGY020401株和SpGY020601株培养物中提取其胞外产物,并对胞外产物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哈维氏弧菌的胞外产物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对鲫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7.1g蛋白/g鱼体重;均具有淀粉酶、酪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而无脲酶和明胶酶活性;除EcGY020401株胞外产物对斜带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红细胞有较强溶血作用外,对小鼠、鲫、人O型血等红细胞的溶血性都较弱或无;对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都具有细胞毒性。此外,经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对Sp-GY020601株的胞外产物中蛋白酶进行了初步提纯,SDS-PAGE分析得一分子量约为38Kda的蛋白酶,该蛋白酶对鲫鱼有致死毒性,半致死剂量为3.3g蛋白/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胞外产物 溶血作用 细胞毒性 致病性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石斑鱼溃疡病病原哈维氏弧菌胞外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雅芳 王军 +2 位作者 苏永全 覃映雪 王世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0-34,共5页
以网箱养殖的患溃疡病青石斑鱼(Epinephlus awoara)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TS-628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该菌株的胞外产物(ECP),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利... 以网箱养殖的患溃疡病青石斑鱼(Epinephlus awoara)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TS-628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玻璃纸覆盖技术,获得该菌株的胞外产物(ECP),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杯碟法研究表明,哈维氏弧菌TS-628菌株的胞外产物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卵磷脂酶等多种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且溶血性物质具有热不稳定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分析表明,ECP蛋白条带主要集中在分子质量范围25.0~66.2ku之间,经不同时间培养所获得的ECP在凝胶上显示出的蛋白条带几乎一致。采用复性电泳方法(G-PAGE)分析了哈维氏弧菌及其它4种弧菌属细菌的ECP蛋白酶活性,结果发现哈维氏弧菌ECP在酸性条件下,蛋白酶活性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蛋白酶带明显减少,活性很弱。在相同的pH条件下,5种弧菌中以副溶血弧菌的ECP蛋白酶活性最强,种类多,分子质量范围宽;而哈维氏弧菌的蛋白酶带较少,活性也稍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Epinephlus awoara) 斜带石斑鱼(Epinephlus coioides) 哈维氏弧菌 (Vibrio harveyi) 胞外产物 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及检测技术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晓华 钟英斌 陈吉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0-748,共9页
哈维氏弧菌是1种革兰氏阴性、发光的海洋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它是最近10多年才被认识到的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致病菌。文中综述哈维氏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密度感应系统、检测技术、疾病的防治及其应用。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流行病学 致病机制 密度感应系统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溶血素基因vhh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英斌 张晓华 +2 位作者 陈吉祥 孙铂光 李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2,共6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水产养殖动物(鱼、虾)的重要致病菌。已发现哈维氏弧菌对鱼类的致病性与其分泌的胞外产物中的溶血素相关,致病力最强的菌株VIB 645有2个碱基序列非常相似的溶血素基因,vhhA和vhhB。本研究将vhhA克隆于pET-2...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水产养殖动物(鱼、虾)的重要致病菌。已发现哈维氏弧菌对鱼类的致病性与其分泌的胞外产物中的溶血素相关,致病力最强的菌株VIB 645有2个碱基序列非常相似的溶血素基因,vhhA和vhhB。本研究将vhhA克隆于pET-24d(+)表达质粒,VHH溶血素蛋白作为1种带6组氨酸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过量表达。重组菌在鱼血平板上表现出很强的溶血活性,并且在卵磷脂平板上表现出磷脂酶活性。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kDa。在17,25和37℃时重组的VHH溶血素蛋白都能得到很好的表达,达到最大表达量的时间分别为9,6和3 h。在25℃进行诱导时,分泌到上清液中的表达蛋白的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vhhA 溶血索 克隆 融合蛋白 表达 溶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豹纹鳃棘鲈致病性哈维氏弧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晓丽 邵蓬 +2 位作者 李灏 任涵玮 张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为探明养殖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因,从患病豹纹鳃棘鲈血液及内脏、体表溃疡处分离到2株优势菌,其中编号为1031的菌株经人工感染证实能够引起被感染鱼的死亡,为引起该豹纹鳃棘鲈溃疡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为探明养殖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因,从患病豹纹鳃棘鲈血液及内脏、体表溃疡处分离到2株优势菌,其中编号为1031的菌株经人工感染证实能够引起被感染鱼的死亡,为引起该豹纹鳃棘鲈溃疡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031与弧菌属的基本特征相符,分别基于16SrDNA序列及热激蛋白60基因(hsp60)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菌株1031与哈维氏弧菌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97%,以1031为模板特异性扩增哈维氏弧菌toxR基因,也得到了预期382bp的核酸片段。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此次豹纹鳃棘鲈体表溃疡症的病原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仅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120μg)、菌必治敏感,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等均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豹纹鳃棘鲈 16S RDNA HSP60 tox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适配子的SELEX筛选及其亲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江 郝聚敏 +1 位作者 宋林生 刘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4-711,共8页
哈维氏弧菌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是相关病害防治的基础和关键.适配子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方面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哈维氏弧菌为靶目标,采用... 哈维氏弧菌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是相关病害防治的基础和关键.适配子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方面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哈维氏弧菌为靶目标,采用SELEX技术,即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其特异性适配子.经15轮筛选后,随机ssDNA文库的亲和力从3.51上升到58.95,提高了15.8倍.筛选出的适配子富集库经克隆、测序后得到52条不同序列,根据同源性将这些序列分成8个家族,其中第1和第2家族的适配子数量最多,超过总数的50%.通过深入分析,筛选出6个对哈维氏弧菌有显著亲和特异性(P<0.01)的高频适配子,其中5个高频适配子(S1、S25、S26、S27、S35)对哈维氏弧菌有较高的亲和力,相应的亲和常数Kd值分别为(32.6±7.1)、(45.3±10.1)、(24.7±5.8)、(34.8±5.6)、(12.9±4.0)nmol/L.本文还对高频适配子的产生机制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首次筛选出了对哈维氏弧菌具有较高亲和特异性的适配子,为后续利用适配子进行哈维氏弧菌的检测和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适配子 亲和力 亲和常数 SE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大黄鱼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晓津 徐斌 +3 位作者 王军 苏永全 张之文 陈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且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病症.对患病大黄鱼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病鱼病变组织头肾、脾、胸腺、肝和粘膜性淋巴组织肠的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及坏死.细...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且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病症.对患病大黄鱼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病鱼病变组织头肾、脾、胸腺、肝和粘膜性淋巴组织肠的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及坏死.细胞超微病变观察发现,这些组织的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头肾出现较多空泡,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颗粒细胞的细胞核核膜部分溶解.脾窦和脾索分界不明显,脾颗粒细胞核核膜溶解,胸腺中有较多空泡.肝细胞胞浆内脂滴积累多.肠绒毛萎缩,肠上皮细胞胞质多数线粒体、内质网等相互聚集固缩,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以上研究结果有利于今后进行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大黄鱼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永刚 栾林林 +3 位作者 任海 葛慕湘 靳晓敏 叶仕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 L;黄连、马齿苋...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 L;黄连、马齿苋、鱼腥草、穿心莲、公丁香和桉树叶的抑菌作用次之,MIC为12.5~25mg/m L;沙棘、黄柏、辣蓼、甘草和薄荷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0~500 mg/m L;而陈皮、石菖蒲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大于500 mg/m L。结果表明,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为防治大菱鲆哈维氏弧菌病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ui)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对条纹斑竹鲨4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骞 洪婧妮 +2 位作者 蒋秋芬 苏永全 王军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6-204,共9页
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进行病原接种试验,分别在4、8、12、24、48、72、96h后测定肝脏、脾脏、鳃及血清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超... 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对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进行病原接种试验,分别在4、8、12、24、48、72、96h后测定肝脏、脾脏、鳃及血清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血清中溶菌酶(lysozyme,LSZ)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条纹斑竹鲨的这4种酶的活力呈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血清中SOD活力为124.32 U/cm3,显著高于其他3种酶的活力;其他组织中3种酶的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SOD、ACP、AKP.在实验组条纹斑竹鲨被感染4~72h期间,血清中SOD活力明显下降,ACP活力持续下降,感染96h后除LSZ外,其他3种酶的活力都呈回升趋势;其他组织中ACP与AKP活力变化均为被感染4h后下降,12h后明显回升,SOD则在被感染4h后活力上升,而后下降,96h后回升.这4种酶的活力的变化主要是应激作用与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作用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哈维氏弧菌 条纹斑竹鲨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病原哈维氏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贵杰 沈锦玉 +3 位作者 徐洋 姚嘉赟 潘晓艺 尹文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用甲醛灭活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制备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2—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5株针对GYC1108-1的单克隆抗体。选取1B7... 用甲醛灭活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制备免疫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2—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5株针对GYC1108-1的单克隆抗体。选取1B7制备小鼠腹水抗体,其细胞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3200和1∶32000。同样用灭活的哈维氏弧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5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清,并用饱和硫酸铵法进行纯化,制备了兔抗哈维氏弧菌多克隆抗体,其ELISA效价为1∶51200。利用1B7单克隆抗体和兔抗哈维氏弧菌多克隆抗体以及山羊抗小鼠HRP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哈维氏弧菌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AS-ELISA)方法。该方法对哈维氏弧菌的最小检出浓度为1×104个/mL。用该TAS-ELISA方法检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样品,54尾患病大黄鱼中有45尾检出哈维氏弧菌,而14尾健康大黄鱼都没有检出哈维氏弧菌。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TAS-ELISA方法,可以用于患病大黄鱼哈维氏弧菌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哈维氏弧菌 单克隆抗体 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对大黄鱼6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洪婧妮 毛勇 +1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溶藻弧菌(Vibrio anguilarum)分别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进行病原接种实验,24 h后测定肝、脾、鳃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过氧化氢酶(Cata... 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溶藻弧菌(Vibrio anguilarum)分别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进行病原接种实验,24 h后测定肝、脾、鳃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菌酶(Lysozyme,LSZ)和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弧菌入侵24 h后,与吞噬作用相关的水解酶ACP、AKP变化不显著,肝脏溶菌酶LSZ活性降低,出现典型病症,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引起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下降所致;抗氧化酶CAT、SOD变化显著,对清除代谢产生的活性氧有重要作用;6种酶中,LSZ、CAT、SOD和PO对病原反应敏感,适合作为2种弧菌入侵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溶藻弧菌 大黄鱼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源哈维氏弧菌的致病性与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迪 房文红 +4 位作者 周红霞 王元 陈甜甜 李健 周俊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导致养殖对虾暴发弧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从我国南方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离、鉴定了10株哈维氏弧菌(Vh00947、Vh00949、Vh11011、Vh11014、Vh21217、Vh21218、Vh21220、Vh21229、Vh21231和V...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导致养殖对虾暴发弧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从我国南方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离、鉴定了10株哈维氏弧菌(Vh00947、Vh00949、Vh11011、Vh11014、Vh21217、Vh21218、Vh21220、Vh21229、Vh21231和Vh31487),分别肌注感染健康凡纳滨对虾后发现,菌株Vh21229致病性很弱,Vh00949其次,其它菌株毒力较强;对8种哈维氏弧菌常见毒力基因(Vh1、Vh2、Vh3、Vh4、tox S、hcp、zot和pap6)的检测显示,南方虾源哈维氏弧菌无论强弱毒株都很少携带zot、pap6、toxs和4种Vh基因(≤10%),表明这10个菌株的致病性与这7种常见毒力因子的相关度很低;hcp基因在所有菌株中均有检出,其中强毒株中检出率较高(50%),在较弱毒株(Vh00949)中也存在,表明hcp基因与这些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但不是决定性因子。因此,这10株南方虾源哈维氏弧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应由这8种常见毒力因子以外的未知或未检测到的因子所决定。生化特征分析显示,所有菌株中只有弱毒株Vh21229不能利用D-甘露糖、蔗糖、D-海藻糖,而且只有其赖氨酸脱羧酶反应至阳性,而其它菌株均为阴性,推测导致哈维氏弧菌菌株生化特性改变的某种因子可能对菌株的致病性也产生了影响。药敏实验表明,10株哈维氏弧菌均对环丙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头孢吡肟、诺氟沙星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耐受性强,表明在虾类养殖过程中应当严格规范和控制抗菌药物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药敏实验 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对大菱鲆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陶然 刘瑞 +1 位作者 王晴 陈吉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从致病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SF1基因组中扩增获得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基因的1 133bp目的片段,连接至载体pMD19-T Simple。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含有960 bp trxR基因阅读框,编码为31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Blast分析结果显... 从致病性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SF1基因组中扩增获得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基因的1 133bp目的片段,连接至载体pMD19-T Simple。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含有960 bp trxR基因阅读框,编码为31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Blast分析结果显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哈维氏弧菌、溶藻胶弧菌、副溶血弧菌、灿烂弧菌、弗氏弧菌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蛋白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98%、96%、94%、92%。构建表达质粒pET-28a(+)/TrxR后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00。用Ni琼脂糖亲和层析柱分离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将该蛋白以50μg/尾的剂量肌肉注射免疫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用ELISA法检测免疫1~4周内鱼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结果表明,特异性抗体效价持续升高,第2周则达到1∶128。免疫4周后用哈维氏弧菌SF1对大菱鲆进行人工感染,对照组鱼的死亡率为100%,免疫组鱼的死亡率为25%,相对免疫保护力为75%。试验表明,哈维氏弧菌TrxR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潜在的亚单位疫苗用于哈维氏弧菌病的免疫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克隆 大菱鲆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黑鲷分离株BK-1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潘晓艺 沈锦玉 +3 位作者 尹文林 曹铮 马海其 常抗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从患病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的肾脏分离到一致病菌株BK-1,经鉴定为哈维氏弧菌。对哈维氏弧菌BK-1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培养基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份均会影响其产量。哈维氏弧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为:盐度... 从患病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的肾脏分离到一致病菌株BK-1,经鉴定为哈维氏弧菌。对哈维氏弧菌BK-1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培养基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份均会影响其产量。哈维氏弧菌最适宜生长条件为:盐度为2%、pH8、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成份为:蛋白胨0.5%,牛肉膏0.75%,甘油0.05%,CuSO40.15mg/L,CaCl20.0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细菌性疾病 优化培养 黑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