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GE双标图的信息比校正原理与应用——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9-1177,共9页
GGE双标图方法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品种评价、环境评价和品种生态区划分的统计分析和图形直观展示,但GGE双标图分析只能局限于前两个主成分,不能根据信息比准则恰当地取舍主成分数,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最优拟合效果... GGE双标图方法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品种评价、环境评价和品种生态区划分的统计分析和图形直观展示,但GGE双标图分析只能局限于前两个主成分,不能根据信息比准则恰当地取舍主成分数,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最优拟合效果。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数据为例,选择信息比IR≥1的主成分对GGE双标图模型进行校正,通过试验环境主成分得分的欧氏距离矩阵的聚类分析,校正通过双标图分析的品种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GGE双标图恰当拟合试验数据的比例仅为28.6%,在68.6%的试验中拟合不足,并在2.9%的试验中拟合过度。信息比校正的GGE(IR-GGE)模型总体拟合度提高了8.7%,而在GGE双标图拟合不足或拟合过度的试验中校正了12.2%的失拟度。GGE双标图模型的离优度系数为15.9%,对区域试验的总体模拟效果较好,仍可以展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基本模式;但IR-GGE模型的拟合度更高,分析结果也更可靠。GGE双标图模型和IR-GGE模型对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的总体架构相似,都将南襄盆地和四川盆地棉区划分为特定生态区,但在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划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IR-GGE模型的生态区划分方案与地理区域和生态特征更加吻合,实用性更强。本研究为GGE双标图的信息比校正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范例,是对GGE双标图应用的重要补充,在基于GGE双标图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模型 双标图 信息比 品种生态 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德贵 孔繁玲 +5 位作者 张群远 刘文欣 杨付新 许乃银 廖琴 邹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 本文是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的系列报道之一 ,目的在于探讨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在产量和产量组分性状 (株铃数、铃重和衣分 )上遗传改良的成效。对不同历史时期 11个代表性品种两年 7点的试验资料和 30多年区域试验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 ,建国以来 ,我国长江棉区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 ,品种的产量以每年 5 .73~ 8.16 kg/hm2 的速度增长 ,平均约为 6 .5 0 kg/hm2 ·年。品种的狭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36 .9%(4 .2 %~ 5 2 .1%) ,广义遗传改良贡献率约为 6 2 .0 %。目前品种的增产效应中 ,45 .0 %归因于基因型的改良 ,2 0 .4%归因于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建国以来各时期代表品种的增产途径大致可分为以基因型效应为主、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和兼有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三种类型。近期育成的品种与早期品种相比 ,皮棉产量提高 2 4.3%(2 5 4.8kg/hm2 ) ,株铃数提高 3.49个 /株 ,衣分提高 2 .80 %,铃重变化不明显。现代品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株铃数和衣分的提高来实现的 ;在不同时期 ,铃数、铃重、衣分对产量的贡献不同。这种变化反映出该棉区育种策略和选择重点的变化。大铃和高衣分品种的筛选是目前该棉区产量育种的有效途径。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组分性状 长江流域 遗传改良 棉花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薄层黑土区根系抗土壤压实的覆盖作物品种筛选
3
作者 王健豪 张中彬 +4 位作者 钱泳其 蒋发辉 董芳瑾 甘磊 彭新华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为筛选出适宜薄层黑土区且具有消减下层土壤压实作用的覆盖作物品种,在吉林省典型薄层黑土区设置未压实与压实处理,分两个播期(春播、秋播)种植不同覆盖作物品种(苜蓿、毛苕子、草木樨、沙打旺、田箐、高丹草、萝卜、油菜、菊苣、松香... 为筛选出适宜薄层黑土区且具有消减下层土壤压实作用的覆盖作物品种,在吉林省典型薄层黑土区设置未压实与压实处理,分两个播期(春播、秋播)种植不同覆盖作物品种(苜蓿、毛苕子、草木樨、沙打旺、田箐、高丹草、萝卜、油菜、菊苣、松香草、鲁梅克斯、黑麦草、田箐+高丹草+萝卜+菊苣混播、草木樨+黑麦草+油菜+鲁梅克斯混播),分析覆盖作物根系对压实土壤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机械压实处理显著增加了0~50 cm土层土壤容重,3个月后压实处理10~50 cm土壤容重、0~30 cm穿透阻力仍显著大于未压实处理。多种覆盖作物在不同深度土层内的根干重占比及根干重密度受压实影响显著,其中春播试验中在30~50 cm压实土层中根干重占比最高的作物品种为苜蓿,具有较大根干重密度的作物品种有高丹草、田箐、草木樨+黑麦草+油菜+鲁梅克斯等,而秋播中根干重占比最高的是黑麦草,具有较大根干重密度的有油菜、菊苣、田箐+高丹草+萝卜+菊苣等。依据本文提出的根干重占比比值(Ratio1)和根干重密度比值(Ratio2)两个参数判断根系在30~50 cm压实土层中的穿透能力,试验筛选出根系受压实影响相对较小、穿透30~50 cm压实土壤能力强的春播覆盖作物品种是高丹草、田菁和苜蓿,秋播覆盖作物品种是油菜、田箐+高丹草+萝卜+菊苣和黑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 土壤压实 覆盖作物 根系穿透力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地区生态条件的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永宏 章文才 《中国果树》 1995年第1期44-45,共2页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地区生态条件的评价彭永宏,章文才(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广州51063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至今已有109个种、变种及变型。全球从北纬50°至赤道... 长江流域猕猴桃栽培地区生态条件的评价彭永宏,章文才(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广州51063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至今已有109个种、变种及变型。全球从北纬50°至赤道,从寒温带至北极森林乃至热带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栽培 生态条件 长江流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乃银 邹奎 +4 位作者 廖琴 陈旭升 狄佳春 肖松华 刘剑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共2页
关键词 品种域试验 棉花 长江流域 湘杂棉2号 随机组排列 鲁1138 品系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关印 王维 +5 位作者 郑曙峰 徐道青 刘小玲 陈敏 阚画春 张西岭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1期41-43,共3页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质表现好;中棉所60结铃性强、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但霜前花率较低;中ZM6302单铃重大、衣分高、产量最高,但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差于其他品种;泗抗1号纤维品质最好,但早熟性和产量表现略差;综合来看,4个参试品种均比较适合在长江流域开展油后直播,但需要协调好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关系,以克服油棉两熟、生态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掘品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油后直播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新品种抗病虫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征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2003年,对长江流域棉区15份新材料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结果有8份材料高抗红铃虫,占鉴定材料的53.33%;4份材料抗红铃虫,占26.67%;3份材料中抗红铃虫,占20.00%。对55份新材料进行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7份材料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49.09%... 2003年,对长江流域棉区15份新材料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结果有8份材料高抗红铃虫,占鉴定材料的53.33%;4份材料抗红铃虫,占26.67%;3份材料中抗红铃虫,占20.00%。对55份新材料进行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7份材料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49.09%;26份材料耐枯萎病,占47.27%;2份感枯萎病,占3.64%。对59份材料进行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8份材料抗黄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3.56%;43份材料耐黄萎病,占72.88%;8份材料感黄萎病,占1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抗病虫性 品种 棉花 抗枯萎病 抗黄萎病 2003年 红铃虫 新材料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试点划定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冬兵 郑瑞维 +1 位作者 赵元凌 万彩兵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48-53,M0003,共7页
为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水土保持行业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厘清“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内涵,制订科学可行的划定指南,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基础依据。在系统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确定了水土流失严... 为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水土保持行业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厘清“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内涵,制订科学可行的划定指南,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基础依据。在系统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确定了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的内涵和研判规则,并选择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作为典型县,开展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划定试点研究。结果显示:提出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指标与规则可行,七星关区水土流失严重区面积为663.84 km^(2),占国土面积的20.04%;生态脆弱区面积为450.44 km^(2),占国土面积的1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脆弱 试点 划定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2个典型生态区不同烤烟品种中部叶品质差异分析
9
作者 邓晨宵 高庭猛 +7 位作者 肜磊 王锦丹 王益杰 罗坤 罗优 王小晓 韩天华 黄飞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3-26,共4页
探究丽江2个典型生态区(以下简称生态区)不同烤烟品种中部烟叶品质的差异。以NC71、秦烟96、云烟121、云烟116及云烟87(对照)为试材,以高原平坝区和湿润河谷区为试验地点,研究烤后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 探究丽江2个典型生态区(以下简称生态区)不同烤烟品种中部烟叶品质的差异。以NC71、秦烟96、云烟121、云烟116及云烟87(对照)为试材,以高原平坝区和湿润河谷区为试验地点,研究烤后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个生态区,秦烟96、云烟116的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较大,5个烤烟品种在湿润河谷区中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整体高于高原平坝区,且4个试验新品种中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在2个生态区变化较大。从感官质量及品牌符合度看,5个品种在高原平坝区清香风格更突出、香气质及品牌符合度略优;秦烟96、云烟121感官质量在2个生态区变化较小。总体上,参试品种在2个生态区中部烟叶品质有差异,其中云烟121品质波动较小,适宜作为后备品种在上述2个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生态 烤烟 品种 品质 丽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义平 许乃银 +3 位作者 谭永安 赵静 柏立新 肖留斌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1期22-24,39,共4页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长江流域 抗虫性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型鉴定技术划分生态区综合评价黄淮海青贮玉米品种 被引量:8
11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3 位作者 王广才 刘朋程 陈淑萍 卜俊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38,共19页
气候因子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影响较大。为准确评价青贮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夏播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采用2002-2021年20 a的气象数据资料,依据环境型鉴定技术(ET)对2022年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中12个试点进行生态区(ME)划... 气候因子对农作物区域试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影响较大。为准确评价青贮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夏播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采用2002-2021年20 a的气象数据资料,依据环境型鉴定技术(ET)对2022年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中12个试点进行生态区(ME)划分,依据品种-性状(GT)双标图和品种-产量×性状(GYT)双标图对15个参试品种的生物干重、干物质含量、倒伏率、倒折率、空秆率、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茎腐病、瘤黑粉病、生育期、株高和穗位高13个农艺性状以及全株淀粉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性主效应和积性互作效应(AMMI)方差分析被测的13个农艺性状中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位高外其余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6个省份的12个试点被划分为4个生态区,不同生态区间气象因子呈较大的变化趋势。生物干重与株高、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倒伏率、倒折率呈极显著负相关。GYT双标图与生态区结合,可以鉴别出不同生态区的优势品种。参试品种中渝单805在划定的4个生态区中均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较好的特征,属于丰产稳产型品种。皖农科青贮8号、成单3601、正大511和衡玉1996等品种在ME2、ME3和ME4中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安科青2号和KNX2202等品种在ME1和ME4中丰产性较差,金诚6在ME2和ME3中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差。基于环境型鉴定技术划分生态区和GYT双标图相结合评价青贮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可以实现品种推广的精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品种 生态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气候因子 GYT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YT双标图分析对黄淮海生态区玉米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海旺 魏建伟 +2 位作者 刘朋程 陈淑萍 卜俊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6-856,共21页
针对不同环境、多性状条件下优良品种选择效率低下的问题,探讨整合环境型鉴定技术(envirotyping techniques,ET)和多性状选择对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 针对不同环境、多性状条件下优良品种选择效率低下的问题,探讨整合环境型鉴定技术(envirotyping techniques,ET)和多性状选择对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基于当年19个环境协变量信息采用ET将40个试点划分为不同生态区(mega-environments,ME)。采用品种-产量×性状(genotype by yield×trait,GYT)双标图技术对不同生态区(mega-environments,ME)籽粒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穗长、秃尖、穗行数、穗粒重、百粒重、茎腐病和黑粉病等农艺性状的组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GYT双标图技术在玉米区域试验多性状评价中的作用。AMMI方差分析表明,2016年被测农艺性状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017年被测农艺性状除穗位高互作效应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当年气象因子信息将位于8个省份的40个试点划分为4个ME,降水亏缺(dbp)、饱和水汽压差(vpd)、相对湿度(rh)和最高温度(Tmax)在5个物候期中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趋势。GYT双标图与ME结合,可以筛选出不同ME的优势品种。2016年参试品种中,衡玉321和冀丰118在划定的4个ME中均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较好的特征,属于丰产稳产型品种。而潞玉36和潞研1502则属于参试品种中丰产性、稳定性均较差的品种。2017年参试品种中,DK56在ME2和ME4试点中产量-性状组合表现较为协调,DK205和衡玉6105分别在ME1和ME3生态区中有较好的表现。对照品种郑单958两年区域试验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丰产性一般。基于环境型鉴定技术划分生态区与GYT双标图相结合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实现品种推广的精细定位,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品种 生态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气候变量 GYT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72在长江流域棉区高产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光婧 唐宏达 +1 位作者 薛中立 唐瑞玥 《中国种业》 2010年第8期79-79,共1页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3年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广泛试验,多点示范,中棉所72表现为出苗好,...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3年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广泛试验,多点示范,中棉所72表现为出苗好,苗期生长势强,蕾期长势稳,后期不早衰;生育期12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种植技术 中棉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长江流域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品种报告
14
作者 蔡守须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8期76-77,共2页
在湖北江汉平原沙阳冀杂999现场观摩会上,河北省棉花所培育的冀杂999新品种表现优异,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长江流域代理蔡守须先生高兴之余,做了即兴发言。本刊对发言内容略做修改后刊发,以加强棉农对新品种的了解,更好地推广应用... 在湖北江汉平原沙阳冀杂999现场观摩会上,河北省棉花所培育的冀杂999新品种表现优异,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长江流域代理蔡守须先生高兴之余,做了即兴发言。本刊对发言内容略做修改后刊发,以加强棉农对新品种的了解,更好地推广应用新优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长江流域 现场观摩会 品种表现 江汉平原 新优品种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李永革 薛中立 +2 位作者 江承波 黄爱芬 胡家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中棉所48” 长江流域 中国农业科学院 棉花研究所 抗虫杂交棉 综合表现 试种示范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土壤碳酸酐酶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伟志 Sila Onesmus Nzung’a +3 位作者 申泰铭 李为 王晨玮 余龙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为了探讨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碳酸酐酶(CA)活性、有机碳含量及CA固碳之间的潜在关系,选取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样地,比较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表层土壤(0--20cm)中的碳酸酐酶(CA)活性与土壤有... 为了探讨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碳酸酐酶(CA)活性、有机碳含量及CA固碳之间的潜在关系,选取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沿岸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的10个样地,比较长江流域不同地质生态环境下表层土壤(0--20cm)中的碳酸酐酶(CA)活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岩溶区的表层土壤CA活性要高于非岩溶区(P〈0.01),土壤CA活性的差异与样地的地质类型及植被类型不同有关;(2)位于岩溶区高场(GC)样地的年平均SOC含量最高(1.09%),而位于非岩溶区外洲(WZ)样地的年平均SOC含量最低(0.29%),而且总体比较而言,长江流域冬季表层土壤的平均SOC含量显著高于夏季(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长江流域岩溶区表层土壤CA活性与SOC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流域岩溶生态系统土壤CA与土壤固碳能力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不同地质生态环境 碳酸酐酶(CA) 土壤有机碳(SOC)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杂棉5号在长江流域棉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施大治 杨淬咏 +1 位作者 石建军 张取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X期18-18,共1页
湘杂棉5号是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集大铃、优质、高产于一体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籽、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4.79%和11.3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04~2005年在湖南、... 湘杂棉5号是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湖南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集大铃、优质、高产于一体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籽、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4.79%和11.3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04~2005年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示范种植.综合表现优异.深得广大棉农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湘杂棉 长江流域 棉花研究所 品种域试验 湖南 显著水平 综合表现 示范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棉花区试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8
作者 伊黎 陈晓伟 黄晓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5,共1页
根据笔者多年区试工作中对试验方案的理解、看法,现就进一步提高区试质量及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参试品种提出儿点见解,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 试工作 长江流域 棉花 试验方案 试质量 参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生态区芝麻新品种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敏杰 孙妍 +3 位作者 张军 孙玉霞 高树广 李伟峰 《种业导刊》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筛选适宜在周口地区推广的芝麻品种,以豫芝4号为对照,对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3个芝麻品种和9个引进芝麻品种进行筛选试验,比较不同芝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表现,了解不同芝麻品种在周口生态区的丰产性... 为筛选适宜在周口地区推广的芝麻品种,以豫芝4号为对照,对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3个芝麻品种和9个引进芝麻品种进行筛选试验,比较不同芝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表现,了解不同芝麻品种在周口生态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12个芝麻品种中,周芝16号产量最高,达1 597.2 kg/hm^(2),较对照增产18.02%,株高最低(147.9 cm)、株蒴数较高(91.7个)、蒴粒数(74.5粒)及千粒质量(3.158 g)均最高,高抗枯萎病、抗茎点枯病;驻芝25号和商芝1306的株高适中(158.1、154.3 cm),产量相对较高(1 568.1、1 505.4 kg/hm^(2)),均高抗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可见,周芝16号、驻芝25号和商芝1306三个芝麻品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适宜在周口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品种 周口生态 筛选试验 丰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划分棉花品种生态区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3-1121,共9页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纤维长度+马克隆值)+0.11×枯萎病+0.09×黄萎病+0.10×霜前花率。然后,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39组(含585个单点试验)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中品种选择指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环境间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将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区。其中,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为长江流域的主要品种生态区,对长江流域的总体环境代表性最强,涵盖了湖南省环洞庭湖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及沿江和沿海棉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和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均为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品种生态区,对总体环境代表性较差。因此,将以长江流域棉区为广谱适应性育种目标环境的棉花品种综合性状选择试验优先安排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中,有利于提高育种的总体选择效果,而其余品种生态区不适宜作为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品种综合性状选择环境,可侧重于特殊适应性品种选育。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品种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合理划分了长江流域基于选择指数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可为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多性状选择和推荐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多性状 品种选择指数 品种生态区长江流域作物区 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