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向军 《教师》 2015年第18期65-65,共1页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生活课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上开展合作学习对课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合作学习能够将每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思想。现笔者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论述,...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生活课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上开展合作学习对课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合作学习能够将每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思想。现笔者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论述,着重探讨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 合作学习 重要性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生活课
2
作者 师阳 《教师》 2008年第11期6-7,29,共3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而应该扩大到自然和社区。但是教学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将学生带到校外,光凭一个老师如何组织得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况且,我国的班额普遍较大,如我班刚入学时就有49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学生 教育资源 利用 实践能力 综合 创新能力 个性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导行
3
作者 李霞 《教师》 2014年第1期79-79,共1页
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生活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明理是基础,激情是深化。导行是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讲”与“思”的继续,是学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落脚点... 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生活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明理是基础,激情是深化。导行是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讲”与“思”的继续,是学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导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导行 三位一体 道德行为 “思” “讲” 学生 明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兴趣培养
4
作者 丁作美 《成才之路》 2011年第27期I0022-I0022,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其宗旨在于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德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其宗旨在于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有用人才。为此,上好品德课是每个任课教师应尽的义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学好品生课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兴趣培养 社会生活 德育内容 社会性发展 生活 综合 品德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突出“实践性”
5
作者 陈永慧 《四川教育》 2018年第2X期22-22,共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_、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低年级学生 活动型综合 实践 教学 心理品质 热爱生活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品德与生活》课的引导功能
6
作者 臧彦波 《成才之路》 2012年第18期66-67,共2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中这样写道:"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构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以青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作为基础。要让儿童愉快... 《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中这样写道:"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构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以青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作为基础。要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对社会、对生活有积极的体验,形成开朗、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这是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引导功能 青少年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 程结构 外部世界 日常生活 个性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汉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56,58,共2页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构建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生活 彰显 过程体验 道德存在 健康安全 学生生活 综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的主旋律
8
作者 陈海珍 《青海教育》 2007年第8期29-29,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让儿童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品德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让儿童在发展中生活。因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该由纯粹说教移向实践活动,由教室移向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做到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主旋律 学习动机 价值观引导 生活 综合 生活逻辑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绿色体验渠道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提鲜”
9
作者 赖其煊 《教师》 2018年第26期72-73,共2页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纵观当前小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观念、轻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为此,作者试图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育为研究点,依托"...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纵观当前小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观念、轻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为此,作者试图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育为研究点,依托"绿色体验"理念提出相关的教学管理策略,以求能够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学习开设绿色体验渠道,让师生意识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重要性,加强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体验渠道 品德与生活(社会)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品德课堂教学更精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美连 《教师》 2014年第31期93-94,共2页
社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有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所以,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从启蒙教育抓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社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就是“有德”,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所以,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从启蒙教育抓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优化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教学是关键。实践证明,教学时只有让学生以情明理,在行为实践中体验生活,形成正确观念或意识,才能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出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堂教学 学校道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课 行为实践 道德败坏 启蒙教育 道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品德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
11
作者 梁桂皎 《成才之路》 2010年第7期64-65,共2页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只有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使儿童快乐幸福地生活。我仅就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谈几点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 品德教育 回归 品德与生活课 生活 实际出发 劳动教育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12
作者 傅彩霞 《教师》 2010年第15期14-14,共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与热爱生活的儿童。担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根据小学生特点将内容的知识、观点及行为编成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歌舞、故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与热爱生活的儿童。担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根据小学生特点将内容的知识、观点及行为编成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歌舞、故事、竞赛等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小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得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课 小学生 教学案例 生活 程标准 热爱生活 教学思想 学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活体验中培固品德认知
13
作者 张灵萍 《四川教育》 2008年第5期23-23,共1页
严建伟老师执教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课,各个环节界限清晰,同时又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自然流畅,具有明显的融合性特征。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再现生活体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严建伟老师执教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课,各个环节界限清晰,同时又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自然流畅,具有明显的融合性特征。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再现生活体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可谓是品德与生活课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体验 品德认知 《快乐其实很简单》 品德与生活课 学习活动 自然流畅 精神状态 学习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品德与生活》 抓好德育突破口
14
作者 于秀明 《成才之路》 2012年第18期68-68,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侧重青少年的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与生活》课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强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 《品德与生活》课侧重青少年的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与生活》课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教育的优势与特点,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强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要创设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设计评价方案,检测学生发展,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育程体系 学生品德 德育 探究性学习 思想教育 堂气氛 道德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
15
作者 蒲秀菊 《四川教育》 2018年第2X期21-21,共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想,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_、...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想,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_、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背景 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 教学空间 现实生活 教学内容 道德情感 价值观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海兰 做“红色教育”的传播者
16
《今日教育》 2011年第11期20-21,共2页
1.1999年12月,当澳门回归祖国的神圣时刻即将到来之际,文海兰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带领学生了解澳门的历史,回忆澳门屈辱的昨天,展望澳门辉煌的明天。久久期盼,九九梦圆。
关键词 红色教育 传播者 品德与生活课 回归祖国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儿童在活动中发展
17
作者 宋昕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2期50-50,共1页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可见,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根本,是源泉。活动性是课程的突出特性。活动是一个广义的...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可见,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根本,是源泉。活动性是课程的突出特性。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泛指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课的主要价值是让儿童获得鲜活的直接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在教学中,活动课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学行为。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观察、调查、体验、认识、游戏、讨论、交流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 生活 程标准 综合 直接经验 共同参与 教师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突出真、善、美
18
作者 唐新装 《四川教育》 2020年第21期27-27,共1页
道德与法治课替代了品德与生活课,进一步突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以求"真",把握导向以求“善”,激发情感以求“美”,为学生融入生活、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教学实践活动 融入生活 激发情感 道德与法治 热爱生活 德育 品德与生活课 把握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诚实的孩子是唯一选择吗
19
作者 张正继 《今日教育》 2012年第4期72-72,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上,我与学生们讲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先从列宁小时嗅到姑妈家做客,打碎了花瓶的事说起,再根据课本结合现实生活,时而激情,时而导行,时间一点一滴地从我与学生互动中溜过。
关键词 孩子 诚实 品德与生活 学生互动 现实生活 导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决定成败
20
作者 卞红辉 《江苏教育》 2008年第2期56-57,共2页
刚刚听完一节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如果问我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坦白地说,所留下的不是课堂上的活动过程。虽然“活动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不是教师在这堂课中就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所作的改变,虽然我深知,没有内容、空... 刚刚听完一节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如果问我头脑中留下了什么,坦白地说,所留下的不是课堂上的活动过程。虽然“活动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不是教师在这堂课中就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所作的改变,虽然我深知,没有内容、空间的开放就无法真正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那两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虽然这些话都很重要。让我始终难以忘记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段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活动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空间 培养目标 二年级 活动性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