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咳喘镇定汤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 count,EOS)、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17,Th17)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小儿咳...目的观察咳喘镇定汤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 count,EOS)、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17,Th17)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4例,将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咳喘镇定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咳喘镇定汤辅助治疗。检测组间及组内T淋巴亚群、EO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d protein 16,CC-16)、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IL-23/Th17轴、小气道功能水平。评估组间及组内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统计组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T淋巴亚群、CC-16、Eotaxin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_(8)^(+)、EOS、MIP-1α、Eotaxin降低,CC-16、CD_(4)^(+)、CD_(4)^(+)/CD_(8)^(+)升高,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CD_(8)^(+)、EOS、MIP-1α、Eotaxin低于常规组,CC-16、CD_(4)^(+)、CD_(4)^(+)/CD_(8)^(+)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比较IL-23/Th17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23、Th17、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降低,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IL-23/Th17轴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相关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小气道功能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小气道功能升高,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小气道功能高于常规组(P<0.05)。咳喘镇定汤组治愈13例,显效和有效共35例,总有效率92.31%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镇定汤可通过调控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23/Th17轴,改善T淋巴亚群和小气道功能,减轻咳嗽症状,提高疗效。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淋巴结清扫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扫方式和...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淋巴结清扫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扫方式和清扫范围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尤其慢性咳嗽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和清扫区域对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为优化手术策略、减少术后慢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5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术后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收集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8周2个时间节点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评分数据。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分组,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与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另外,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慢性咳嗽分为慢性咳嗽组和非慢性咳嗽组,探讨围手术期资料、淋巴结清扫方式及淋巴结清扫区域是否是其影响因素。结果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较淋巴结采样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慢性咳嗽(P<0.05)。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术后8周LCQ-MC量表评估显示,其心理、生理、社会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淋巴结采样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麻醉时间、手术位置、淋巴结清扫方式、是否行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行下纵隔区淋巴结清扫和清扫淋巴结总数目是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淋巴结采样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发生风险。清扫上纵隔区和下纵隔区淋巴结以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咳嗽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近年来,非洲猪瘟频发,对我国主要肉类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及时发现疫情,以猪只常见咳嗽声为研究对象,基于智能语音模型进行识别,识别模型调试完成后,通过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将Matlab建立的模型编译成DLL...近年来,非洲猪瘟频发,对我国主要肉类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及时发现疫情,以猪只常见咳嗽声为研究对象,基于智能语音模型进行识别,识别模型调试完成后,通过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将Matlab建立的模型编译成DLL文件,实现了算法的嵌入,设计了一款猪只咳嗽声识别与监测系统。系统采用Python编程语言和基于Bootstrap的Web前端框架,以Visual Studio 2019平台为基础,使用ASP.NET框架和WinForm设计了用户界面,实现了猪只咳嗽声的精确识别与监测,以期在猪只疫病发生后作出快速反应,从而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咳喘镇定汤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 count,EOS)、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17,Th17)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4例,将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止咳化痰、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咳喘镇定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咳喘镇定汤辅助治疗。检测组间及组内T淋巴亚群、EO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d protein 16,CC-16)、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IL-23/Th17轴、小气道功能水平。评估组间及组内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统计组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T淋巴亚群、CC-16、Eotaxin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_(8)^(+)、EOS、MIP-1α、Eotaxin降低,CC-16、CD_(4)^(+)、CD_(4)^(+)/CD_(8)^(+)升高,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CD_(8)^(+)、EOS、MIP-1α、Eotaxin低于常规组,CC-16、CD_(4)^(+)、CD_(4)^(+)/CD_(8)^(+)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比较IL-23/Th17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23、Th17、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降低,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IL-23/Th17轴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相关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小气道功能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小气道功能升高,咳喘镇定汤组治疗后小气道功能高于常规组(P<0.05)。咳喘镇定汤组治愈13例,显效和有效共35例,总有效率92.31%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镇定汤可通过调控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23/Th17轴,改善T淋巴亚群和小气道功能,减轻咳嗽症状,提高疗效。
文摘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淋巴结清扫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扫方式和清扫范围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尤其慢性咳嗽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和清扫区域对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为优化手术策略、减少术后慢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5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术后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收集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8周2个时间节点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评分数据。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分组,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与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另外,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慢性咳嗽分为慢性咳嗽组和非慢性咳嗽组,探讨围手术期资料、淋巴结清扫方式及淋巴结清扫区域是否是其影响因素。结果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较淋巴结采样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慢性咳嗽(P<0.05)。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术后8周LCQ-MC量表评估显示,其心理、生理、社会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淋巴结采样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麻醉时间、手术位置、淋巴结清扫方式、是否行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行下纵隔区淋巴结清扫和清扫淋巴结总数目是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淋巴结采样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发生风险。清扫上纵隔区和下纵隔区淋巴结以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咳嗽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文摘近年来,非洲猪瘟频发,对我国主要肉类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及时发现疫情,以猪只常见咳嗽声为研究对象,基于智能语音模型进行识别,识别模型调试完成后,通过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将Matlab建立的模型编译成DLL文件,实现了算法的嵌入,设计了一款猪只咳嗽声识别与监测系统。系统采用Python编程语言和基于Bootstrap的Web前端框架,以Visual Studio 2019平台为基础,使用ASP.NET框架和WinForm设计了用户界面,实现了猪只咳嗽声的精确识别与监测,以期在猪只疫病发生后作出快速反应,从而提高生猪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