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可摘部分义齿恢复咬合垂直距离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海鹰 齐仕珍 黄旭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4-217,共4页
通过老年查体选择因咬合面磨耗及部分缺牙致咬合垂直距离(简称OVD)减低但仍有正中(牙合)关系,以咬合垫式可摘部分义齿修复适当恢复OVD者20例,平均69岁,检查其口腔情况、咬合关系和有无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并分别于戴与不戴义齿... 通过老年查体选择因咬合面磨耗及部分缺牙致咬合垂直距离(简称OVD)减低但仍有正中(牙合)关系,以咬合垫式可摘部分义齿修复适当恢复OVD者20例,平均69岁,检查其口腔情况、咬合关系和有无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并分别于戴与不戴义齿时测定其OVD、嚼肌和颞肌的肌电图、TMJ关节间隙及头影测量的有关结构指标。结果表明,患者对咬合垫式义齿均能适应,使用良好,无一例发生口颌系统结构与功能紊乱。经测定,随OVD的增加,TMJ关节间隙和下颌位置等结构指标均趋于正常,肌电变化不显著。结果提示,正确的OVD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而应是一个生理范围;在咬合间隙范围内适当恢复其OVD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义齿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彦 张志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咬合重建修复中为开辟修复间隙和改善颞下颌关节症状常常涉及咬合垂直距离的升高。本文就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建立、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作一综述,为临床咬合重建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咬合重建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义齿修复中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亚君 蔡崇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全口义齿修复 颞颌关节 总义齿 X线片 修复后 无牙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地区正常[牙合]青年颅面部硬组织线性测量距离与咬合垂直距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宏 欧阳少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verticaldimension,OVD)与颅颌面相关测量线距的相关性。方法:按正常袷标准筛选出57名志愿者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Winceph8.0测量软件进行描点和测量。结果:ANS—Me的平均值为64.50.4-4.18... 目的:分析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verticaldimension,OVD)与颅颌面相关测量线距的相关性。方法:按正常袷标准筛选出57名志愿者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Winceph8.0测量软件进行描点和测量。结果:ANS—Me的平均值为64.50.4-4.18(95%CI:63.39~65.61);ANS—Me分别与S-N、N—ANS、ANS—PN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关系(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ANS—Me与N—ANS、ANS—PNS依然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而ANS—Me与S-N则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九江地区青年正常袷者的N—ANS、ANS—PNS可以作为临床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咬合重建 面部解剖标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影测量评估福建地区中青年咬合垂直距离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倪涧钊 许亮 +2 位作者 赖丹琳 魏斌 黄晓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中青年头影测量中5种垂直距离测量指标的精确性。方法:纳入福建地区142例中青年,拍摄头影侧位片并使用Sketchpad软件测量对各硬组织指标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以(Ar-Go-Me,Gon...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中青年头影测量中5种垂直距离测量指标的精确性。方法:纳入福建地区142例中青年,拍摄头影侧位片并使用Sketchpad软件测量对各硬组织指标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以(Ar-Go-Me,Gonial angle)、SNA、ANS-Me、Go-Me、ANS-Me/N-Me、S-N、(N-CF-ANS,CA)为基准指标,对5个垂直距离指标(ANS-Dc-Me,VDO sup)、(ANS-Go-Me,VDO inf)、(ANS-Xi-Pm,VDO med)、(ANS-GOC-Me,LA)、FMA,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五项指标与Gonial angle、SNA、ANS-Me、Go-Me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ANS-Me/N-Me大部分相关(除FMA外)。CA与S-N于5项指标相关程度相对较少。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最好的是LA(调整R^(2)=0.902),其次是VDO inf(调整R^(2)=0.900)。结论:福建地区中青年可以使用LA以及VDO inf作为咬合垂直距离确定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头影测量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翁志强 徐辉 汪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739-741,共3页
目的:评价对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OVD)降低进行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依据有无牙列缺损和颞下颌关节紊乱(TMD)分为三组。A组42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不伴有TMD者;B组15例为牙列... 目的:评价对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OVD)降低进行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依据有无牙列缺损和颞下颌关节紊乱(TMD)分为三组。A组42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不伴有TMD者;B组15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且有功能性TMD者;C组8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有功能性TMD但无牙列缺损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和可摘式牙合垫在正常的正中牙合位进行重建或修复。结果:65例患者随访45 d^9年,咀嚼功能明显改善,TMD症状缓解。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的OVD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性修复,在正中牙合位行咬合重建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其后固定修复的参考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牙磨耗:咬合垂直距离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伴过度磨耗咬合重建的修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惠亚晴 刘照永 党向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75-776,共2页
由于牙列缺损、余留牙过度磨耗导致垂直距离过低,影响患者的容貌、咀嚼、发音功能,严重者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1]。这类患者修复时,需升高咬合行咬合重建,如何恰当的升高咬合垂直距离,是临床修复中的难点。我科对16例患者行咬合... 由于牙列缺损、余留牙过度磨耗导致垂直距离过低,影响患者的容貌、咀嚼、发音功能,严重者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1]。这类患者修复时,需升高咬合行咬合重建,如何恰当的升高咬合垂直距离,是临床修复中的难点。我科对16例患者行咬合重建,临床观察1~3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16例牙列缺损伴余留牙过度磨耗患肯,均表现为咬合垂直距离过低,影响咀嚼及面容而要求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重建 牙列缺损 修复效果 磨耗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咬合垂直距离 发音功能 升高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咬合板对大鼠脊柱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彦 张志光 +3 位作者 吴淑仪 梁国斌 乔永刚 张彦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8,549,共6页
【目的】比较大鼠佩戴两种咬合板升高咬合垂直距离(OVD)后脊柱形态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Full-S组(戴上颌全牙列咬合板),Post-S组(戴上颌双侧后牙咬合板)。咬合板采用印模和模型技术在体外制作、口... 【目的】比较大鼠佩戴两种咬合板升高咬合垂直距离(OVD)后脊柱形态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Full-S组(戴上颌全牙列咬合板),Post-S组(戴上颌双侧后牙咬合板)。咬合板采用印模和模型技术在体外制作、口内衬垫、调牙合粘接。戴牙后观察大鼠咬合关系及行为、体重变化,并在正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4、胸椎T1、T6、T10和腰椎L4中点偏离脊柱中线的距离,侧位片上观察胸椎曲度(θ)角的变化。体重及定点测量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Full-S组大鼠与其他两组比较出现咬合偏斜,生长受抑制;正位片上T10和L4偏离中线值及侧位片上θ角Full-S组显著大于Post-S大鼠组和对照组(P<0.05),而Post-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牙列咬合板可能导致大鼠脊柱排列形态的改变;双侧后牙咬合板用于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脊柱形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垂直距离 咬合 脊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在咬合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媛 李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735-737,共3页
咬合重建修复是指通过改变患者长期存在的低位咬合和原有的咬合状态,重建新的位和咬合关系。咬合重建后,牙、颌情况改变对颅面软硬组织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X线头影测量技术可准确反映牙、颌以及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在口... 咬合重建修复是指通过改变患者长期存在的低位咬合和原有的咬合状态,重建新的位和咬合关系。咬合重建后,牙、颌情况改变对颅面软硬组织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X线头影测量技术可准确反映牙、颌以及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在口腔正畸学和口腔矫形学领域已广泛应用,现已开始应用于修复学领域。本文就X线头影测量技术在咬合重建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咬合重建 咬合垂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彩云 丁寅 +1 位作者 刘亚京 张雅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颞下颌关节(TMJ)滑膜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升高咬合组、切除咬肌组以及切除咬肌加升高咬合组。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咬肌来削弱咬合力以及在大鼠双侧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上粘接树... 目的建立稳定的颞下颌关节(TMJ)滑膜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升高咬合组、切除咬肌组以及切除咬肌加升高咬合组。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咬肌来削弱咬合力以及在大鼠双侧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上粘接树脂改变大鼠咬合垂直距离来诱导大鼠TMJ滑膜炎的发生。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双侧TMJ作石蜡切片,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定TMJ滑膜炎动物模型的确立。结果对照组TMJ滑膜未出现炎症性改变;升高咬合组和切除咬肌组出现滑膜下组织血管扩张和滑膜固有层细胞增生,但2组间炎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升高咬合组和切除咬肌组相比,切除咬肌加升高咬合组呈现明显的滑膜炎症特征性表现(P<0.05),包括滑膜下组织血管扩张、纤维素沉积、滑膜固有层细胞增生。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TMJ滑膜炎的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过程,且具有效果稳定、可重复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咬合垂直距离 滑膜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