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斌 冯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人类的呼出气体中蕴含丰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种类可达数千种之多。除外界空气携带进入体内的VOCs外,绝大部分的VOCs来自于人体代谢以及人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呼出气VOCs携带了大量人体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类似于个体代谢... 人类的呼出气体中蕴含丰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种类可达数千种之多。除外界空气携带进入体内的VOCs外,绝大部分的VOCs来自于人体代谢以及人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呼出气VOCs携带了大量人体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类似于个体代谢状况的呼出气物质的“指纹”,从而使其有潜力成为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的理想工具。近年来大量关于疾病和呼出气VOCs的研究展示出有价值的结果。人体内诸多疾病均和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具有密切关联,氧化应激反应同样会产生大量VOCs通过肺部排出,这成为了监测疾病的一个新的窗口。今后利用呼出气VOCs分析开展针对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将从呼出气VOCs的概念、采集、检测、临床应用以及VOCs和疾病的关系5个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肿瘤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2
作者 王斌 张晓莉 +3 位作者 杨晓春 王京宇 安友仲 冯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4,共7页
【目的】确定与腹部手术后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相关的特征性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组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带气管插管的... 【目的】确定与腹部手术后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相关的特征性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组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带气管插管的患者76例。采集患者围术期相关基本信息,并在患者入ICU后的24 h内经气管插管采集患者呼出气,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GC-MS),分析患者呼出气VOCs成分。观察患者术后24 h采集呼出气后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PPCs(n=44)组和无PPCs组(n=32),比较患病组和非患病组呼出气VOCs差异。应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VOCs变量,进而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和PPCs相关的特征性VOCs。【结果】76例患者中发生PPCs者44例,无PPCs者32例,针对两组患者呼出气VOCs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和PPCs可能相关的4种化合物,将4种化合物带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呼出气1-十六烷醇含量增高和PPCs的发生相关(OR:1.000,P=0.002)。【结论】本研究显示腹部手术后患者呼出气中1-十六烷醇含量升高可能和PPCs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肺部并发症 出气分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及其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杰 汪涛 +1 位作者 张永生 潘伟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采用热重-红外-气质(TG-FTIR-GC/MS)三联机,对神华烟煤及其逸出气体进行同步分析,进而对煤大分子结构,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等方面提供研究基础。采用串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气氛下的热重逸出气分别进... 采用热重-红外-气质(TG-FTIR-GC/MS)三联机,对神华烟煤及其逸出气体进行同步分析,进而对煤大分子结构,逸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等方面提供研究基础。采用串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气氛下的热重逸出气分别进行分析,研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相对含量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氧气参与烟煤受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过程中,酚类物质最先消耗,其次是烯烃类物质,烷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相对消耗较慢。即使在氧气气氛下,仍会有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逃逸。其变化规律可以对燃煤电厂实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及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热解 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热重-红外-气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应用于诊断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钊铭 李征途 叶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人类利用呼出气诊断疾病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首次描述了伤寒与呼出气的关系。18世纪末,安托万•拉瓦锡发明了现代呼气检测方法,从而发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取代了燃素理论[1]。20世纪80年代^(13)C-... 人类利用呼出气诊断疾病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年)首次描述了伤寒与呼出气的关系。18世纪末,安托万•拉瓦锡发明了现代呼气检测方法,从而发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取代了燃素理论[1]。20世纪80年代^(13)C-尿素呼气试验首次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经过30年的发展,尿素呼气试验已被认为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2]。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制定了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测定作为一种无创方法来诊断哮喘和监测抗炎治疗疗效的应用指南,并强烈建议使用FeNO测定诊断嗜酸性气道炎症[3]。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促进了呼出气代谢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气 挥发性有机 肺部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用于癌症诊断的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英文)
5
作者 白万乔 乔学志 王铁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201,共17页
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会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类型及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分析某些标志性VOCs简立起多种疾病早期诊断的模型.人体呼出物中特征VOCs的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损的检测手段,近些年在疾病检测领域已成为世界范围... 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会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类型及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分析某些标志性VOCs简立起多种疾病早期诊断的模型.人体呼出物中特征VOCs的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损的检测手段,近些年在疾病检测领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其中,纳米材料可用于增强传感器性能,并使传感器便携式小型化,推进检测传感器进入临床.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将种类繁多的传感器中用到的纳米材料归纳总结为金属、金属氧化物、碳基、复合物和MOFs基纳米材料等几类,并讨论了不同类纳米材料在VOCs检测中的优劣势.本文所建立起的分析方法及讨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检测技术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最后,作者对利用VOCs的检测实现癌症早期筛选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纳米材料 癌症 生物标志物 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离质谱技术及其在呼出气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李庆运 蒋吉春 +3 位作者 陈平 蒋丹丹 李海洋 花磊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1-1753,共13页
人体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各种代谢途径的终产物,能够反映机体代谢与病理状况等重要信息,发展小分子VOCs快速分析方法对辅助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直接质谱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通用性,已... 人体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各种代谢途径的终产物,能够反映机体代谢与病理状况等重要信息,发展小分子VOCs快速分析方法对辅助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直接质谱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通用性,已逐渐成为复杂样品快速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真空紫外光电离(VUV-PI)技术具有分子离子产率高、碎片化程度低和工作气压范围宽(从高真空到大气压)等优势,能够用于非极性/弱极性到强极性化合物的电离,是一种高效且广泛适用的直接质谱检测技术。该文系统介绍了光电离质谱相关的光电离源、离子传输、质量分析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综述了用于呼出气检测的光电离质谱技术在疾病筛查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离子迁移谱 光电离 出气 挥发性有机 疾病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